回覆列表
  • 1 # 相城歷史小學生

    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是歷朝歷代君主最頭疼的一件事。選對了,流芳百世,選錯了,不光自己的王朝有可能滅亡,自己還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當這個問題拋到道光面前時,他也開始犯難了。

    在道光晚年,適合做繼承人的只有老四咸豐和老六奕忻,手心手背都是肉,道光也難以取捨。要說外觀,咸豐小時候騎馬摔倒,雖然性命無虞,可惜成了個跛子,後來又得了天花,帥小夥成了麻子臉。在形象上,奕忻是佔了上風的。

    兩人漸漸長大後,都繼承了滿人習武的傳統,還自創了一套槍法和刀法。當他們倆表演給道光看的時候,道光非常高興,特賜名槍法為“力協華厲”,刀法“寶鍔宣威”。道光帝希望兄弟倆能夠同心協力,這樣大清王朝才能國威永存。同時,也可以看出道光在當時還是沒能下定決心立誰做儲君。

    要說能力上,那肯定是奕忻更勝一籌,但是,智商重要,情商更加重要。咸豐的老師杜受田就是個情商高手。在他的安排下,咸豐一連演出兩場“大戲”,順利把太子的位置握在手中。

    首先是一年一度的木蘭圍場,這也是展示皇子們個人能力的舞臺,尤其是六皇子奕忻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果然,日薄西山時分,各位皇子貢獻獵物,奕忻獵取的最多,只有咸豐帝一無所獲。道光問他原因,咸豐回答:“這個季節是動物母親哺育孩子的季節,我不忍心傷害他們,而且也不想透過這些小事和兄弟們爭長短。”原本,道光還有點不高興,可聽兒子這麼一說欣然長笑,誇讚道:“我兒果然有王者之風。”

    咸豐這段話可以說是相當漂亮,一方面,顯示出自己的仁慈之心,一方面,還側面的打擊了其他的兄弟,尤其是奕忻,因為他獵殺的野獸最多,反而讓父親道光感覺奕忻有些殘忍,相比較而言,咸豐自己反而更有王者之風。

    勝利的天平開始向咸豐傾斜,但是,道光仍然覺得虧欠奕忻,於是,決定給老六再一次機會。他傳下聖旨,召咸豐和奕忻入宮,兩人在入宮前向自己的師傅請教,奕忻的師傅卓秉恬告訴他“說”,因為奕忻能力強,才思泉湧。而咸豐的師傅杜受田告訴他“哭”,因為他知道咸豐能力比奕忻差太多了,只有表現出自己的孝順才能敗中取勝。

    果然,道光一上來就說自己年事已高,命不久矣,希望他們倆說說自己對王朝的未來規劃,奕忻一聽馬上高談闊論,而咸豐一聽,放聲大哭,一直哭到奕忻都說不下去,道光也跟著流下了眼淚。

    最終,道光覺得還是老四有帝王的仁孝,老六雖然聰明,卻缺乏王者的風度。就這樣,才能平庸的咸豐靠著自己精湛的演技成功騙過所有人,謀取了大清的皇位,只是不知面對著前有太平天國起義,後有英法聯軍入侵的大清王朝咸豐是否後悔搶這個位置,帝王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 2 #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道光選繼承人,所謂的打獵也好,哭也罷,都是編給老百姓看的,因為類似的橋段歷史上演過多次了!

    其實,皇朝經過開創期後,利益格局固化,各利益集團都希望皇帝是個軟弱無能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過的舒服,不至於提心吊膽,才會有安全感。所以,咸豐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時代的需要。

    歷史上,皇朝中後期出現明朝嘉靖帝這樣智商、手腕都線上的帝王,是小機率事件,大部分都是所謂昏庸無能的皇子上位,只是因為既得利益集團需要這樣的皇帝罷了。

    所以,道光選擇咸豐,是各大利益集團的合力,與打獵表現仁慈、哭泣表現孝心無關。

  • 3 # 蔚鸞

    道光帝晚年,國家弊病叢生,剛剛經歷過鴉片戰爭的清王朝不思變革,仍舊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生民疾苦,正在醞釀著一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面對危局,道光帝在遴選繼承人這個問題上,為什麼選擇了相對平庸的奕詝呢?

    皇子狀況

    (圖1 道光皇帝)道光帝建儲較晚,他在道光二十六年,也便是他六十五歲那年才決定了這件決定國家未來命運走向的大事,此時,他的九個兒子已經全部誕生。下將其九子情況列出(生母名位皆按照道光二十六年後宮位分)。

    皇長子奕緯,生母是和妃那拉氏,已於道光十一年病逝。

    皇次子奕綱、皇三子奕繼,生母是靜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二子相繼早夭。

    皇四子奕詝,生母是孝全皇后鈕祜祿氏,年15歲。

    皇五子奕誴,生母是祥妃鈕祜祿氏,年15歲,同年過繼給弟弟綿愷。

    皇六子奕訢,生母是靜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年13歲。

    皇七子奕譞,生母琳貴妃烏雅氏,年6歲。

    皇八子奕詥,生母琳貴妃烏雅氏,年2歲。

    皇九子奕譓,生母琳貴妃烏雅氏,年1歲。

    這個列表列出來,大家就可以看出來,琳貴妃的三個孩子年紀過小,道光帝絕不會考慮,皇五子生性頑劣且已過繼,皇位的競爭其實就只有兩個人,那就是皇四子奕詝與皇六子奕訢。那麼他們二人各自的優勢又是什麼呢?

    摯愛之子

    (圖2 左孝全皇后,右靜皇貴妃)奕詝的生母是道光皇帝一生最愛的女人—孝全皇后鈕祜祿氏,這位孝全皇后可是清朝歷代后妃中的傳奇人物,她在道光元年的選秀為道光帝看上,於次年入宮,因道光帝認為她才、智、貌樣樣都全,故而封號為“全”,位分為嬪。這一年,鈕祜祿氏才14歲,剛剛入宮三個月就晉封為全妃,次年又晉封為全貴妃,要注意,鈕祜祿氏此時已經是後宮的二號人物,而且清朝有皇后在吧不冊立皇貴妃的不成文規定,所有鈕祜祿氏已經達到了她所能到達的最高地位,這一年,她才16歲。道光十三年,皇后佟佳氏崩逝,諡號孝慎,當年中秋節,道光帝就迫不及待的封鈕祜祿氏為皇貴妃,並於次年冊立為皇后,要知道,這個時候連孝慎皇后的喪期都沒滿,這一年,鈕祜祿氏才27歲。道光帝對孝全皇后的寵愛,已經讓道光帝逾越禮制的地步。可是,這位皇后命薄,僅僅六年後,33歲的皇后就崩逝了,道光帝親自賜諡為孝全皇后。皇后的諡號,不由禮臣事先擬定,直接由皇帝賜予,這在清代是不多見的,表明道光帝對這位皇后的感情確實深厚,非同一般。值得注意的是,從此以後,道光帝不再立皇后。作為孝全皇后唯一的兒子,道光帝當然是愛屋及烏。而靜皇貴妃母子當然是比不上的。

    各有千秋

    (圖3 左咸豐帝,右恭親王)在奕詝的老師杜受田的傳記中記載,一次,諸皇子們隨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獵。論射獵騎術,奕詝顯然不是六弟的對手,但杜受田的輔導使他另有對答之道。打獵當天,大家都有所收穫,皇子中奕訢的獵物最多,而奕詝卻一無所獲。當道光帝責問時,奕詝答到:此時正值春季,萬物繁衍,不忍射殺。他的回答深深打動了道光帝,使之下定了立他為儲君的決心。而且奕詝受杜受田教導,從不在奕訢擅長的領域出頭,處處以仁孝事道光帝,道光帝對他更為滿意。

    但,這個抉擇實在是太難做了,以致於道光帝在遺詔中寫明傳位皇四子奕詝時,還把皇六子封為恭親王,這在秘密立儲的密旨中,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歷史不能假設,因為這一切已經成了過往,我們要記住的只有一條:落後就要捱打。

  • 4 # 只讀帖不評論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

    實際上, 道光不是不知道,恭親王奕忻比咸豐更有改革精神,更有作為,也更加有做帝王的潛質,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咸豐,這應該不是道光有眼無珠,也不是他厚此薄彼,道光火眼金睛,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兒子是什麼鬼樣,這個是道光的有意安排。

    我們知道,1840年是中國歷史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點,而處在這和,節點的道光更加是特殊。清朝這個世界原本一切安好,盛世已經持續了近200年,人民安居樂業100多好沒有大範圍的戰亂,而且,清朝的疆域到了道光年間達到極盛,空前的大帝國十分穩定。

    打破這個穩定的海上之禍,徹底打亂了道光的心緒,如果是陸地上的禍亂,他沒辦法解決,那是愧對祖宗,但是海上的禍亂,中國五千年幾乎未有如此嚴重,他跪在清朝歷代皇帝面前,涕淚俱下,不知改從何努力。

    道光晚年面對困局,無奈並無破解之法,只能沉湎女色,身體一天天差了,眼見時日無多,他在擇子方面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此次選擇子嗣,要麼再選出一位聖祖康熙般的,可以扭轉危局,重振霸業,要麼選擇一些無能的,從此江山進喪,死後有何顏面去見康熙雍正和乾隆開創的大帝國。

    經過了一系列的排除法,道光把目光鎖定在了日後的咸豐以及恭親王奕忻上面。

    按道理來講,奕忻年輕有為,主張銳意改革,做事不拘泥祖宗法制,有自己的思想,並且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廣東方面的情況以及洋人也比較懂,接觸較多,從日後的洋務運動就可以看出奕忻實際上可能更適合做一國之君,也許能把大清帶向另一個新世界。

    而咸豐呢,他則比較中規中矩,為人敦厚有德,守顧情,性情也較為平淡,待人謙虛,心懷仁愛。有一次,道光特地帶兒子們去狩獵,比賽誰能獲取更多獵物,最後奕忻勇猛奪冠,而咸豐兩手空空,道光訓斥到,騎射乃我愛新覺羅之根本,為何你空手而回,丟失祖宗技術,以後有何出息。咸豐立馬下跪,回答道,獵物皆有生命,兒臣不忍射殺!我大清雖是在馬上得天下,但治天下需以仁政,仁政推則四海平,如果還是沉湎射殺,那我大清跟北方蠻族還有何區別。道光一聽,瞬間對咸豐刮目相看。

    但是在擇帝位問題上,道光還是猶疑不決,咸豐穩重,日後江山交給他,應當十分穩妥,不會作出荒淫無道的事情出來,大清朝應當保持穩定。

    交給奕忻也不錯,他雖不一定穩重,有時候做事也比較功利激進,但是進取心是有的。唯一的一點,就是他變革的話,要是把愛新覺羅的姓都變了咋辦?到時哪怕國家富強,但非我姓,又何以面對列祖列宗?

    所以,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危局,道光最終選擇了咸豐,選擇了咸豐也就選擇穩定,果然,大清朝依舊延續了幾十年,即使太平天國如此大規模的戰亂都沒能壓垮這頭沉睡的巨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比以前的“百花齊放”,現在“分衛”是否已被哈登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