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大唐歷史上和他父親一樣出身高貴卻命運悲慘的王爺,父親吳王李恪文武雙全卻難登皇位又被權臣長孫無忌陷害謀反含冤被賜死,李千里受牽流放在外十餘年後被召回後因協助太子李重俊起兵玄武門兵敗與其子天水王李禧雙雙被殺,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人生。

  • 2 # 老易史記

    感謝邀答!李千里,原名李仁,李世民之子李恪的嫡長子。李恪死後,四個兒子被流放到嶺南。武則天光宅年間,李仁兄弟被赦免,襲爵,歷任五州刺史。於江左做官廉潔奉公,武則天聽說了,於是就派人去當地看望慰問了一下,並送上六個字"兒,吾家千里駒",遂改名李千里,並經常進祥瑞討武則天的歡心。後來,武則天大殺李唐宗室,但惟獨沒動李千里。中宗李顯復位以後,封李千里為成王。因與節愍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與其子太僕少卿、天水郡王李禧被被唐中宗和韋后處死。唐睿宗即位後被平反。

    對於李千里的評價,我們先看看以下歷史記載!

    1、《全唐文》為唐朝正史,真實的記載了“左金吾衛大將軍兼益州都督上柱國成王千里,懿親賢德,高才重器,強力幹事,獨冠等倫。保國乂人,克成忠義;願除兇醜,翻陷誅夷。永言淪沒,良深痛悼,俾復舊班,用加新寵。可還舊官。”這是對成王千里公正的歷史評價!從《全唐文》的評價中一個懿親賢德、高才重器、強力幹事、保國乂人、克成忠義……的成王千里跌然紙上。

    2、 李千里《墓誌銘》中: “爾乃導靈源於聖仙,格神功於天地。”“彤弓旅矢,受言藏之;青社白茅,寵章紛若。資靈峻極,黼黻言行,鸞龍符彩。”“職委荒隅;載康夷落。”“昔唯人表,今特宗英;終能協謀宰輔,升聞禁掖,開鶴錀之嚴扃,”“大建土宇,大建聖期千載,功業一匡。士宇,為唐室輔;”“灑時雨於西蜀,播仁風於南海。”“統兼要害,秩冠戎竟,夤亮一人,聲華萬里。嗚呼!”……將其人品、功績表述得淋漓盡至!特別是“職委荒隅;載康夷落”、。”“昔唯人表,今特宗英;終能協謀宰輔,”“聖期千載,功業一匡。“灑時雨於西蜀,播仁風於南海。”“統兼要害,秩冠戎竟,夤亮一人,聲華萬里。”其評價極高!還對為李唐江山捨死忘生誅殺武三思之功勳進行了表彰。

    3、 李千里信札中: “於江左做官廉潔奉公,武則天聽說了,於是就派人去當地看望慰問了一下,並送上六個字`兒,吾家千里駒',遂改名李千里,”概述了其為宮廉潔奉公,深得武則天賞識,“兒,吾家千里駒”六個字,一證實武則天知其德才視為己出(沒有看外);二評價很高,是遠勝於皇家其他子孫的千里駿馬!

    因其德才受武則天的器重,而且更重要的是:感恩武則天誅殺了長生無忌,幫其報了殺父之仇!所以經常進祥瑞給武則天,這是知恩圖報之義舉。後來,武則天大殺李唐宗室,但惟獨沒動李千里,一他是武則天高度賞識的人才和品質不忍心殺之;二是千里從父親的悲慘遭遇中悟出了不能鋒芒畢露的道理,以聰明人裝傻使武氏認為對她構不成威脅,達到保全自已和幾個弟弟之目的;三也是他感恩武則天建立了視為已出之感情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中宗李顯復位以後,封李千里為成王證實了其不是靠出買宗親而討武氏歡心的小人。特別是與節愍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與其子太僕少卿、天水王李禧被被唐中宗和韋后處死。不懼生死護大唐的壯烈行動證實了其高風亮節和英雄氣慨!

    4、對李千里另一反面評價,是出自明抄本《朝野僉載》上說的“唐成王千里使嶺南,取大蛇,長八九尺。以繩縛口,橫於門限之下。州縣參謁者,呼令入門,但知直視,無復瞻仰,踏蛇而驚,惶懼僵仆,被蛇繞數匝,良久解之,以為戲笑。又取龜及鱉,令人脫衣,縱龜等齧其體,終不肯放,死而後已。其人痠痛號呼,不可復言。王與姬妾共看,以為玩樂。然後以竹刺龜鱉口,遂齧竹而放人。艾灸鱉背,灸痛乃放口。人被驚者,皆失魂,至死不平復矣。”“王與姬妾共看,以為玩樂。”不過,對這個沒有出處的明代抄本,還是不足為信!想必是成王千里的仇家後裔為敗壞成王家聲,或妒嫉吳王家族人才輩出等,而肆意瞎編的損人不利己,取笑於人的田野故事。

    以上就是對吳王李恪的長子成王千里的評價,我更傾向於以唐書正史為依據的客觀評價!至於野史的記載不要當真,聊作飯後談資而已。

  • 3 # 悸動的那一瞬間

    李仁(646年-708年7月5日),祖籍隴西成紀(隴西狄道),唐朝宗室、將領。唐太宗李世民之孫,吳王李恪之嫡長子。 前半生因父親獲罪流放嶺南,頗多坎坷。後在武后、中宗兩朝,歷宦多任,頗得寵信。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受封成王。708年(景龍元年),與節愍太子李重俊、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景龍政變,誅殺武三思、武崇訓,後又欲殺韋后,事敗被害,時年六十二歲。 《舊唐書》言其本名“仁”,因武則天讚語而更名“千里”;墓誌言其表字“仁”。唐睿宗李旦即位後,下詔為李仁平反,並派膳部郎中李敏將其葬於長安銅人原。

    本名

    李仁

    別稱

    李千里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時間

    646年(貞觀二十年)

    更多

    人物生平

    坎坷半生

    653年(永徽四年),高陽公主告房遺直無禮遂引發初唐以來最大的一樁政治冤案,吳王李恪受此牽連,被誣謀反,蒙冤被殺於長安;他的四個兒子,年僅7歲的李仁和三個弟弟亦因此被流放到嶺南。659年(顯慶五年),唐高宗追封李恪為鬱林郡王並立廟祭祀,初次平反這樁冤案時,任命河間王李孝恭的孫子李榮為鬱林縣侯來作為李恪的繼承人,仍然把李仁兄弟排斥在流放地,甚至不允許他們繼承父親的爵位。

    一直到684年(光宅元年),因為李榮獲罪,李仁四兄弟才被赦免。李仁因為是李恪的嫡長子,得以承襲父親“鬱林郡王”的爵位,並被任命為鬱林縣侯,後來改任嶽州別駕。這一年,李仁已經38歲。

    平步青雲

    689年(永昌元年),李仁被任命為使持節襄、廬二州諸軍事二州刺史,不理政事,後來改任許、衛二州刺史。李仁曾經出使江左,州中的人送給他金錢,他拒不接受。武則天后來派人來慰勞他說:“兒,是我家的千里馬。”李仁因此改名李千里。

    從690年(武則天天授元年)起,李千里又歷唐、廬、許、衛、蒲五州刺史。當時,宗室中賢能名望之士大多被殺戮,唯獨李千里多次進獻祥瑞得以免禍,《新唐書》記載是因為其狡詐無情,《舊唐書》記載是因為其淺薄浮躁沒有才能,故此處李千里的史書形象呈現複雜性。703年(長安三年),李千里被任命為嶺南安撫討擊使,歷遷右金吾將軍。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兩唐書所不載,唐中宗李顯在被武后廢黜幽禁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曾經中樞高位與皇帝親近的人多數被謫貶。李仁卻能逆勢而為,與李顯交好,並共同懷有興復李唐的志向;為其出謀劃策,懇切深刻,中宗於是對李仁十分信賴。終於在神龍元年,李仁協謀宰輔張柬之,在政變之際,控制宮廷禁地,恢復李唐王朝,稍後被任命為蒲州的地方官,被朝廷大加任用。

    中宗復興後,705年(神龍元年)二月己未日,封堂兄左金吾將軍、鬱林郡公李千里為成紀郡王、左金吾衛大將軍,並賜實封五百戶。四月又晉封其為成王,亦為唐朝第一位成王,兼領益州大都督,賜實封七百戶,並追贈其父李恪為司空。703年(神龍三年),又加授他廣州大都督兼五府經略安撫大使,上柱國,王爵不變。

    這段期間,中宗十分寵信李千里,甚至專門以其保衛宮城,下賜其衣服和錦緞;且讓他享受與相王李旦、衛王李重俊一樣的待遇,派遣衛士為之宿衛,環包他的居所,十步置一仗舍,持武器巡邏,與宮禁內相同。

    進獻力士

    698年(武則天聖曆元年),因家族獲罪,時任嶺南招討使的李千里將尚是孩童的馮元一閹割,改名力士,送入皇宮當宦官,同行的還有一名孩童叫金剛。馮元一為唐故大將軍耿國公馮盎曾孫,母親麥氏是隋將麥鐵杖的曾孫女,武則天認為其悟性頗強,敕給事當侍從。後來力士因小過逐出宮,此間被宦官高延福收為義子,故改姓高。 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高力士。

    李千里家族因早年流放之故,與嶺南長樂馮氏結下淵源。其二弟、李恪次子李瑋的王妃亦出生長樂馮氏,也是唐故大將軍耿國公馮盎之曾孫,南越王之後,跟高力士同輩。

    景龍政變

    708年(景龍元年)七月,節愍太子李重俊因為生母低微,被韋后和安樂公主等輕賤而恚忿,率領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矯詔發兵發左羽林及騎兵千餘人誅殺武三思、武崇訓及其黨羽十餘人,派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守宮城城門。李千里與兒子天水王李禧率領左右數十人砍右延明門,領兵先至玄武樓下,宣告武三思伏誅,想要誅殺武三思黨羽與宗楚客、紀處訥等人。

    然而此次政變以失敗而告終。李千里與其子李禧同時被誅殺,籍沒其家,改姓“蝮”氏。這一年,李千里62歲。

    睿宗昭雪

    景龍四年(710年)李顯暴崩,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帝,臨朝稱制。不久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與安樂公主,擁立其父相王李旦登基,是為唐睿宗。睿宗李旦下詔,為成王父子平反:“已故左金吾衛大將軍成王李千里,保衛國家,安定族人,竭盡忠誠,希望剷除敗類,自己反而被殺害。永別人世,十分傷心思念。應該恢復舊班,用以新寵,可以恢復原來的官職。”並令其後人恢復“李”姓和官職。

    708年(景雲元年),在膳部郎中李敏監護下,李仁被葬於長安銅人原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三角洲是怎樣一支部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