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兵說

    歷史上,王貴並沒有誣陷岳飛,因為他沒有說過岳飛要謀反,至於其它的,他所說的基本都是屬實的,並不存在誣陷行為。因為:

    岳飛在對金作戰中,不但他的軍隊多次劫掠當地百姓,而且他的成績一直是十戰九敗。岳飛卻一味虛報宋軍戰績!這一點,是有史料可查的,這樣的戰績,讓最高層沒了自信,也讓鴿派勢力日漸增強主和。

    王貴參與對岳飛的檢舉,雖然有他個人恩怨上的原因,但根據史料記載來看,更多的還是被人裹挾,為了自保不得已而為之,就像文化大革命時期,兒子出賣親爹一樣。

    真實歷史上的王貴,其軍事才能並不在岳飛之下。不過,郾城大捷之後,他曾因戰事被岳飛責罰過一次,從而,埋下了恩怨的種子。

    岳飛被趙構解除兵權後,王貴實際上是被張俊控制和脅迫,不得已參與進誣陷岳飛謀反的政治漩渦之中。

    還有,就是岳飛這個人從來沒有寫過什麼《滿江紅》,史料也證明這是明代人的偽作。這件事,在中國史學界早有定論。

    注:參考文獻書目,《宋史》、《金史.完顏昂傳》、《三朝北盟彙編》

  • 2 # 黃金谷901

    謝謝邀請。王貴,張憲是岳家軍的骨幹大將,岳飛非常信賴且倚重。他們之間沒有秘密,沒有恩怨,有的只是生死與共的兄弟情誼!題主所問王貴為什麼構陷出賣岳飛?首先,必須弄清楚一個前提,民族英雄岳飛只是一個宋金議和的犧牲品而已!況且,君叫臣死,臣啟能不死?何況,宋金議和協議達成的要件就是除掉岳飛等人!在這種情況下,說什麼連發十二道金牌岳飛拒絕聽令也好,說什麼岳飛功高壓主也好,說什麼莫須有也好,包括說什麼王貴出賣岳飛也好,其實什麼都是浮雲!這裡,王貴也只是一顆議和的棋子而已,也只是被朝庭利用導演的一幕活報劇而已!

  • 3 # 文史磚家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以精忠報國、收復河山為己任,其拳拳報國之心日月可鑑,所以在他遭受誣陷時,被其忠義精神感染的部下們紛紛為其訴冤,鮮有落井下石者。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某位深受岳飛器重的心腹大將卻選擇背叛出賣,實在是令人無比寒心。這位恩將仇報的大將,便是擔任中軍統制的王貴。

    王貴是相州湯陰人,在北宋末年投軍報效,很早便開始追隨岳飛征戰,而岳飛也出於同鄉之誼和對其能力的欣賞,屢屢提攜王貴。憑藉著軍功不斷和岳飛的照顧,王貴在軍中官至中軍統制,與前軍統制張憲一起,被岳飛視為最值得依賴的左膀右臂,凡軍中要事必定會與他倆進行商議,然後定奪。

    王貴追隨岳飛十餘年時間,期間忠心耿耿,然而在紹興十年(1140年)的北伐中,卻因為一件事惹惱岳飛,並埋下他背叛恩主的伏筆。當年七月,金朝都元帥完顏宗弼(兀朮)率主力猛撲潁昌,王貴奉命率岳雲等人迎敵,結果在勝負難分之際,他一度怯戰想要逃走,幸虧被岳雲及時制止。事後,王貴受到岳飛的訓斥、責罰,由此對主帥產生怨恨。

    當時宋金之間和議即將達成,而岳飛卻堅決反對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由此遭到宋高宗、秦檜君臣的嫉恨。宋高宗為避免岳飛阻擾和議程序,便在北伐事業大獲成功之際,竟然連發十二道金牌,嚴令岳飛回朝,並將軍隊交由王貴統領,北伐事業至此形同廢止。

    岳飛回朝後,先是被授予副樞密使的虛職,隨即便遭到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打入牢獄。為了儘量多的蒐集岳飛的“罪狀”,秦檜、張俊便引誘曾遭受責罰的王貴誣告主帥,但遭到後者的拒絕。秦、張見王貴不肯就範,便拿他的隱私來要挾他,迫使其最終只能聽命。

    會秦檜主和,命飛班師,憲亦還。未幾,檜與張俊謀殺飛,密誘飛部曲,以能告飛事者,寵以優賞,卒無人應。聞飛嘗欲斬王貴,又杖之,誘貴告飛。貴不肯,曰:“為大將寧免以賞罰用人,苟以為怨,將不勝其怨。”檜、俊不能屈,俊劫貴以私事,貴懼而從。見《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果不其然,在王貴的配合下,秦檜、張俊利用捏造的證據誣告岳飛,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賜死於大理寺獄中(史料並無“岳飛死於風波亭”的記載,實為小說家杜撰),時在紹興十一年底(實為1142年初)。岳飛的死訊傳出後,南宋百姓們都為之哭泣,而金國朝廷上下卻為此拍手稱快(“諸酋聞其死,皆酌酒相賀曰:‘和議自此堅矣!’”見《金佗稡編·卷八》)。

    岳飛、張憲等人遇害後,作為“叛徒”的王貴立時成為眾矢之的,他也深知自己處境危困,所以為了避禍,索性向朝廷引咎辭職。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高宗准許王貴的辭呈,並調任他為添差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按照宋制,凡官名前帶“添差”二字者才是實職),並授予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的虛銜。同時下令,由張俊的親信田師中接任都統制,統領岳飛的舊部屬。

    紹興十五年(1145年)五月,王貴調任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但跟之前的官職一樣,都屬於只領俸祿、不實際任事的閒官。宋高宗在瀏覽除授官吏的文書(“除目”)時,對秦檜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些人能長久地享受榮華富貴,對於在軍效力的將士們來講,未嘗不是一種激勵。”秦檜聽到皇帝這樣講,趕緊頌揚主子的“聖明”。

    (五月)己酉,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武勝軍承宣使王貴為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上覽除目曰:“此輩處之優穩如此,則見在軍者有所激勸矣。”秦檜曰:“聖慮及此,可謂深遠。”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五十三》。

    就這樣,王貴在閒散的職位上又做了8年時間,直到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八月才病死,享壽不詳。王貴死後,朝廷不知出於何故遲遲沒有進行追贈,直到5年後,才追贈其為寧國軍節度使。王貴深受岳飛的提攜、信任,最終卻“反戈一擊”,出賣自己的恩主,雖然出於迫不得已,但其行為依舊為人所不齒。

  • 4 # 談古論金

    我們先看一段《宋史》中的記錄:

    沒有證據顯示王貴如《說岳全傳》中所描寫的那樣是岳飛的結義兄弟,但是王貴無疑是岳飛手下的大將,甚至可以說是岳飛的同袍好兄弟與替手,因為無論是岳飛本人想要辭職還是南宋朝廷解除岳飛的兵權,代替岳飛成為岳家軍軍事主官的就是王貴。

    之前因為戰場上的錯誤,王貴受過岳飛的杖打,甚至一度發怒要處斬他,所以秦檜、張俊覺得王貴很合適當這個誣告的人選,結果王貴說得義正辭嚴:

    當大將難免有賞有罰,如果以這個作為怨恨,將怨不勝怨。

    秦檜、張俊不能使之屈從。

    可是事情後來發生了變化,史稱:

    (張)俊劫(王)貴以私事,貴懼而從。

    怎麼樣的私事能夠讓威武不屈富貴不淫的王貴改節,現在我們無從知道,但是以常理度之,一般的私事不足以讓王貴誣陷自己的上司與好兄弟,或許是王貴至親骨肉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才使得王貴如此。

    紹興二十三年(1153),王貴病死,這是岳飛蒙冤去世之後的11年,他多活了11年,他壽終的5年後,紹興二十八年(1158),南宋朝廷追贈王貴為寧國軍節度使,也算是宋代武將幾乎最高的哀榮待遇。

    可是,或許從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那天之後,失節負義的王貴其實早已經死了。

  • 5 # 程曦殤

    那是王俊,不是王貴,不信了可惜看岳飛墓前的跪像,名字叫王俊,所以誣陷岳飛的人是王俊,五個跪像分別是秦檜,秦檜妻子王氏,張俊,万俟卨,王俊這五人,沒有王貴,他是岳飛死後,被解散岳家軍的時候調到沿海的小地方放了個文官,幾年後病逝的

  • 6 # 帝國的臉譜

    岳飛的“岳家軍”中,王貴的地位舉足輕重,甚過牛皋、張憲、岳雲等將,檢索《宋史·岳飛傳》,王貴的記載比比皆是:

    如:“四年,兀朮攻常州,宜興令迎(嶽)飛移屯焉。盜郭吉聞飛來,遁入湖,(嶽)飛遣王貴、傅慶追破之。”又如:“王貴自郴、桂,招降者二萬,與飛會連州。”又如:“餘寇高聚、張成犯袁州,飛遣王貴平之。”又如:“(岳飛)舉鞭指王貴曰:‘爾以長槍步卒擊其騎兵。’指牛皋曰:‘爾以騎兵擊其步卒。’”又如:“進兵鄧州,(李)成與金將劉合孛堇列砦拒飛。飛遣王貴、張憲掩擊,賊眾大潰,劉合孛堇僅以身免。”又如:“首遣王貴等攻虢州,下之,獲糧十五萬石,降其眾數萬。”又如:“時偽齊屯兵窺唐州,飛遣王貴、董先等攻破之,焚其營……”

    這說明什麼?說明岳飛幾乎凡戰即首派王貴為先,說明王貴是“岳家軍”中除岳飛外最重要的將領,這雖是一個主次之位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但是,要打勝仗,岳飛和王貴必然是同心的戰友、異姓的兄弟,二人關係肯定非常不一般。

    然而,作為老兄弟、親戰友,王貴為什麼要出賣岳飛?哦,嚴格地說來,還不是出賣,應該說與秦檜同流合汙,誣陷岳飛,將岳飛做成死罪。那麼,王貴為什麼要誣陷岳飛呢?

    關於王貴助紂為虐的事兒,在《宋史·張憲傳》中有具體記載,張憲傳中說:“會秦檜主和,命(嶽)飛班師,(張)憲亦還。未幾,檜與張俊謀殺飛,密誘飛部曲,以能告飛事者,寵以優賞,卒無人應。聞飛嘗欲斬王貴,又杖之,誘貴 告飛。貴不肯……檜、 俊不能屈,俊劫貴以私事,貴懼而從。”

    秦檜主和,要殺岳飛,遂以高官厚賞誘岳飛部下揭發岳飛,無人響應,秦檜聽說岳飛曾因公事杖打王貴,甚至曾經要以軍法殺王貴,以為可以就範。誰知王貴不肯,秦檜、張俊仍不罷休,張俊脅迫王貴,王貴最後順從,與張俊一起誣陷岳飛。這就是王貴誣陷岳飛的過程和原因。

    其實,朝廷真要殺岳飛,大多數人是很難與岳飛堅持到底的,選擇與岳飛堅定站在一起的,沒有不會被貶官或殺害的,選擇與岳飛一起,就選擇了與朝廷作對,作為朝廷命官,這麼做無疑是自掘墳墓,自尋死路。

    不但王貴,當時有一些岳飛的部下,為求自保,都選擇了與秦檜站在一起誣陷岳飛,如部將王俊。還有,岳飛早期的部下姚嶽也是,岳飛獲罪後,姚嶽極力避嫌,矢口否認自己曾是岳飛的部下。牆倒眾人推,在歷史上這樣的事不勝列舉,這樣的人也不計其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蘇怎樣長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