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尚凝寒

    周王朝用刀劍?!

    人類最早的武器是木棍。木棍削尖,便是矛。

    進入石器時代,木棍綁上鋒利(打麂過)石頭,就成了斧鉞。龍山文化遺址出土有石斧。其次還有石箭頭。

    進入銅器時代,有了穿透力更強的銅箭頭(簇)和矛尖,矛尖改進有了戈。戈既可以刺也可以砍。當然也有銅斧,但需大力士才能使用。婦好墓出土的兩隻銅鉞,重達9公斤和9.5公斤。而婦好用於拉弓的玉斑指,今人(男性)一米八才能戴上,可知婦好是一個大力士。夏桀,商紂王力能搏虎,說明強大基因的重要性。

    因為與猛獸搏鬥的需要,原始社會人身材高大,如今天非洲馬賽人。賈湖遺址出土上百屍骨,男性平均身高一米九,女性平均一米八。

    在單騎兵出現之前,無論車戰、步戰,均以戈為主。劍只是貴族佩物裝飾。單騎兵以箭為主,刀為輔。俗稱弓馬手。

    所謂十八般兵器,戰場上用得上的只有弓箭、馬刀、長槍等,其他很少用。

  • 2 # 南林木子李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商朝始有甲骨文,人類用簡易的戈矛獵食為生,人與人之間關係很好,到了周朝,文化進步很快,人類出現明顯的等級分化,弱肉強食,用刀劍拼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奴隸社會強勝,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組成社會矛盾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在矛盾中得了發展進步。

  • 3 # 至樂無如讀書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

    “殷周之間的變革,自其表言之,不過一姓一家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裡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生。……中國政治與文化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由此可見殷周之間的變化之大!

  • 4 # 古城金地140787426

    兩個文明?兩種文字嗎?你怎麼知道的?

    武器不一樣不能代表文化不一樣。

    什麼叫文明?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符號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國家明,不是銅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強調的是文。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的畫是水墨畫。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畫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就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體現了中庸之道。如果,是領導說的話就是害怕負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因為無法修改。

    中國的文明文化什麼都沒有中斷。什麼是古文化?什麼是現代文化?古代的文字化資訊是古文化,現代的文字化資訊是現代文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要看這個國家的文化普及程度。

    ————就是文字化的使用。

    中國文化和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不斷代是因為,華人的聰明智慧儲存了中國的文化連綿不斷髮揚光大。

    這就是世界上只有華人,使用了能夠輕便的,把文字資訊隨意攜帶的工具——甲骨和竹簡。

    首先,甲骨和竹簡的儲存比石頭和泥土的儲存方便。

    其次,重量輕,容易攜帶。

    再則,就是可以摺疊,資訊儲存空間大。

    還有就是可以長期儲存,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展開閱讀使用。

    以上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戰亂年代隨身攜帶,就算背井離鄉也可以有人傳承。

    而使用石頭和泥土,作為承載文化資訊工具的人,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戰亂到了被迫背井離鄉無法攜帶,經過幾代異地生活,原地使用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文已經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規模戰爭因素,都是在文化資訊傳遞比較方便的時期,這樣可以及時聚集大量人員投入戰爭。中國的三國演義就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文明的功勞應該在有水的地方,那裡有龜甲和竹子,是它們讓文字流傳千古,保持文明。

  • 5 # 四寶齋

    周朝和商朝在歷史上人們通常連在一起說成商朝時期,兩個王朝存在文明差異是肯定的,這不但是朝代更迭,更是一種文明的交替。最大區別在於商朝是巫鬼文化和祭祀文化,商人信仰巫鬼,認為人是最好的祭祀品,先祖和神鬼最喜歡的祭品就是被當作牲口的活人。從歷次考古發掘中發現,不但人殉,而且還有裝鼎中被煮過人頭,最多最大的一次祭祀竟達到駭人聽聞的三四千人。

    周滅商後,周人從商人的巫鬼文化和祭祀文化發展成為禮樂文化和宗親文化,周人也變為信仰祖先,認為祖先在天之靈會保佑子孫後代,同時,改活人祭祀為殉葬,而且殉葬的人數也不像商朝那麼多,則而對宗族成員的分封制度也從周朝開始的,這種制度貫穿了其後的所有朝代,也許所謂的《封神演義》就是對其最好的詮釋吧。這也是孔子最為神心向往的人間天堂。在孔子心目中周人都是彬彬有禮的君子,腰間佩劍不是為爭勇鬥狠,而是表現出周人的高貴與儒雅,而不是手持干戈粗魯野蠻的殷商人。

    再說商周兩朝的兵器差異,一個國家特別古代國家的兵器,往往揭示出這個國家的治煉技術和軍隊的強大與否。要說周能滅商可以說非常僥倖,當時商朝有十萬大軍可是在南方地區攻打越人,不等他們回防,商王朝已經被顛覆了,而那十多萬人竟穿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大陸,成為印地安人的祖先。而商朝最利害的將軍就是婦好,憑著一柄青銅斧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出土的斧重達9公斤,提著這麼重的兵器打仗,沒有強大的力量,還真累不下來。卜辭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的記載。另外,據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婦好率軍西出,斬白首兩萬餘”。雖然只有簡短的幾句話,不過也可以從中可以看出,雅利安人被打的魂飛魄散,這段時間也與雅利安入侵印度很吻合。婦好的此次大勝,為華夏民族贏得了接下來幾千年文明發展,婦好可謂居功至偉。因此說從兵器上判斷其中差異,則不盡然。

    商人兵器多用戈矛的原因我認為有一種可能:可能是青銅的產量偏少,而戈矛雖短小,但加上木柄就是長兵器,青銅在當時是非常貴重的東西,因此主要製成禮器,青銅是我們現在的叫法,古人稱其為“金“。到了周朝,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青銅產量得到增加,打製兵器在用料上自然就放寬鬆了。

    商周為中國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商朝為禮器祭器,造形古樸渾厚,花紋繁複華麗,且器形碩大。周朝多為禮器酒食等生活器,紋飾左趄於簡約,但多有銘文,猶其是青銅銘文,為我們瞭解周代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提供寶貴的實物依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茶要不要洗,新老白茶的洗茶方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