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梧桐有理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 2 # 長樂l未央

    中國古代神話玄武形象是如何而來的呢?據說,南巖宮建造在一片懸崖邊上,其中的玄帝殿供奉著這裡的主神真武大帝,又叫玄天上帝,他還有一個更浪漫的名字,叫蕩魔天尊。從造型上看,怎麼看都像《風雲》裡的雄霸,不過腳下踩著龜蛇,也就是玄武,是他的標誌。常規的景區介紹會說:黃帝時期有一個淨樂國,太子不願繼承王位,卻到武當山修煉,最後得道成了真武。

    這個淨樂太子據說是太上老君的第82個化身,他修煉的過程中,還遇到了神仙下凡化身老婆婆教給他鐵杵磨成針的道理。

    不過且不管老子還是李白,這個故事顯然首先是打算致敬釋迦摩尼離開迦毗羅衛國出家修行的橋段,連淨樂王子這個名稱,看起來都像是山寨釋迦牟尼的父親淨飯王。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玄武形象是個頗為奇怪的東西,和青龍白虎朱雀不同的是,玄武形象的來源由龜和蛇兩種動物構成,這種不對稱感的不快且不提,現實中龜與蛇的相遇就不太常見吧。或許我們的先祖將某種類似於蛇頸龜的動物誤認為是蛇與龜的組合?可古人似乎認為龜蛇相交其實是在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所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後面是,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陰陽交合。傳說中大禹的父親鯀是鱉的化身,其妻修已叫作修蛇,也印證了這種觀念。

  • 3 # 詩詞與美文欣賞

    玄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北方玄武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漢時讖緯學說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幽冥、壬癸、智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執明神君,後為真武大帝。

    《淮南子》中的五獸之一,即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黃龍,又稱天官五獸。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

    中國古代神話中最令妖邪膽戰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玄武亦稱玄冥 ,龜蛇合體,為水神,居北海,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冥間亦在北方,故為北方之神。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因此玄武有別於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玄武被後世的道士們升級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別於其他三靈。其他的青龍和白虎,只做了山廟的門神,而朱鳥就成了又天玄女。真武大帝的身世,後人多說是在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掙樂國皇后,厭惡塵世,舍位入武當山上修行,成功飛昇,鎮守北方,號曰:玄武。真武大帝的身世,後人多說是在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掙樂國皇后,出生後成為太子。

    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威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

    關於玄武起源的最早傳說來自於夏朝。據傳,中國夏王朝的建立者禹的父親叫做“鯀”,字玄冥,也可以叫做玄武,在著名的大禹治水之前幫助舜治水。因其只採用塞堵而非疏導,雖然有神物息壤的幫助,但仍沒有成功。通常鯀會被當作靈龜的化身,而夏族的一支——塗山氏認為蛇是自己的祖先。

    傳說玄武改名成真武,是為了避趙家聖祖的諱。宋真宗授意寵臣,大搞“天書屢降”的神話。在此期間,全國各地所獻芝草、嘉禾、瑞獸等不計其數,全國掀起了一場少見的崇道狂潮。過了幾年,真宗又假託夢見神人傳玉皇之命,說軒轅皇帝為趙氏的始祖,由此製造了一個“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並將此事佈告天下,尊黃帝為“聖祖”,上尊號為“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聖祖母為“元天大聖後”,以七月一日聖祖壽辰為先天節,十月二十四日聖祖降臨日為降聖節。從此,道教又多了一位僅次於玉皇的尊神——“保生大帝”趙玄朗。

    在古代,人們認為蛇機智、靈動,善於斂財,俗信認為夢蛇兆財;而龜腹背皆有硬甲,頭尾與四肢能縮排甲內,耐飢渴,壽命極長,人們占卜用龜,筮用蓍,合稱龜筮。龜背紋理稱作龜文,占卜時灼燒龜甲,視所見坼裂之紋,以兆吉凶休咎。

    神獸寓意

    北方水神

    《楚辭·遠遊》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說:“北宮玄武、虛、危”。《重修緯書整合》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

    根據陰陽五行理論,北方屬水,故北方神即是水神。

    《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整合》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雨水為萬物生長所需,且水能滅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屬性,頗為民間重視和信仰。

    屈大均《廣東新語》載:“吾粵多真武宮,以南海佛山之祠為大,稱日祖廟。其像披髮不冠,服帝服而建玄旗,一金劍豎前,一龜一蛇,盤結左右。蓋天官書所稱,北宮黑帝,其精玄武者也,或即漢高之所始祠者也。粵人祀赤帝,並祀黑帝,蓋以黑帝位居北極而司命南溟。南溟之水生於北極,北極為源而南溟為委。祀赤帝者以其冶水之委,祀黑帝者以其司水之源也。吾粵固水國也,民生於滷潮,長於淡汐,所不與奄髦蛟屋同變化,人知為赤帝之功,不知為黑帝之德。家屍而戶祝之,禮雖不合,亦粵人之所以報本者也。”(卷六“真武”條)可見玄武之為水神之典故。

    生殖之神

    中國古代素將偉大的神力和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現象相類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徵,玄武以龜蛇合體的形狀出現,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標誌。東漢魏伯9陽(約公元121年前後生)《周易參同契》也用龜蛇糾繆的例子說明陰陽必須配合:“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

    司命之神

    龜在古代是長壽和不死的象徵,並能導引行氣,《史記·龜策列傳》載雲:“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餘歲,老人死,移床,龜尚不死。龜能行氣導引”。《抱朴子》載:城陽郄儉少時行獵,墜空冢中,飢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迴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儉亦素聞龜能導引,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飢”。再者,北宮玄武七宿之第一宿鬥宿,又稱南鬥。《星經》雲:“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幹寶(316年前後生存)《搜神記》引管輅的話說:“南鬥注生,北斗注死”。拜南鬥可以增壽。這對於追求長生不死帝王官僚及普通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靈之一

    中國古代把天空裡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所謂的“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佈著“四象 ”:“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鬥、牛、女、虛、危、室、壁。而古時候的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北方玄武星君為:“鬥宿天廟星君,牛宿天機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虛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錢星君,室宿天廩星君,壁宿天市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臺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右。”同時,道教也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剛。”

    《經》雲:上善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河東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玄武在宋代身價培增,並被人格化,這與宋代各帝推波助瀾分不開。宋初太祖時,即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之大將的傳說。未真宗天禧元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紀原》卷七載:‘營卒有見蛇者,軍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湧堂側,汲不竭,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聽說此事,下詔就地建觀,賜名‘祥源’。這大約是中國最早的真武廟。

    龜和蛇在中國古代認為是靈獸,象徵長壽,漢朝以前貴族常配以玉製龜佩,在日本受古代中國影響,取名和製作圖徽常用龜圖案。

    古人把二十八宿分成四組,就是東方蒼龍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這是先民們的圖騰崇拜在古天文學上的反映。先民視龍為鱗蟲之長,鳳為百鳥之王,虎為百獸之長,龜為介蟲之、王,四者合稱為四靈。早在原始社會,四靈已經作為圖騰崇拜的形式出現在不同的部落中了。商代青銅器上,常常出現以這些動物作為氏族名稱的族徽紋飾,就是圖騰崇拜的反映。

    大約在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龍、鳳、虎、龜被視為“四方神獸”,成為主管四方、保佑四方的天神。四靈作為代表四方的整體而受到崇拜,這是先民們的氏族圖騰崇拜、祥瑞崇拜和靈性崇拜相結合的產物,其中的龍、鳳圖騰是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象徵,而龜、虎則可能是依據驚心動魄的戰爭而創意出的獨特的圖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逆變器上max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