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遙望燕園
-
2 # 沈淪
因為當時漢軍兵分兩路進攻趙國:曹參帶領剛平定三秦的精銳為主力;韓信和張耳帶領約三萬漢軍為偏師——兩面夾擊趙國。對陳餘而言,當然是率主力迅速擊潰或擊退一路為上策,只可惜韓信只是看起來弱。。。
-
3 # 無奈且向上
陳餘,楚漢相爭時期的一方諸侯。
項羽滅秦後,開始大封諸侯,而陳餘僅僅得到了三個縣的封地,心裡很是憤憤不平。項羽南歸後,陳餘糾集力量趕跑了趙王張耳,並迎歇為趙王,自己為代王。不僅成功晉級為王,而且實際掌控了趙國的權利。
韓信攻趙時,李左車作為陳餘的幕僚,向陳餘建議,堅守不戰,並派出輕騎襲擾韓信糧道,不出十日韓信必敗。這無疑是一招妙棋,但被陳餘拒絕。陳餘之所以拒絕,應該是出於以下原因。
第一,陳餘在趙國經營有年,實力雄厚,有足夠的自信打敗韓信。更想透過此戰立威,樹立趙國的形象,抬高自己在楚漢之爭中的地位。
第二,當時的韓信,名不見經傳,即使攻滅三秦時的主帥也不是韓信而是劉邦,所以沒有把韓信放在眼裡。
第三,實力相差懸殊,陳餘擁有近二十萬人的軍隊,而韓信只有三萬餘人,且多是招募的新兵。自信透過正面作戰一定能擊敗韓信。
從戰略上考慮,陳餘並沒有什麼錯,只是太過自信,低估了韓信的作戰能力,致使一敗塗地,成了刀下之鬼。
-
4 # 劉一千五
陳餘和張耳是陳勝手下的軍人。陳勝要稱王,這哥倆勸不住,看到陳勝王盡用自己的親信,不用其他人幹事。這兩人就對陳涉說,北方趙代現在是空檔,派人去佔住,分開南方秦兵對你的壓力,不是很好麼?陳涉一想也對。就派親信武臣,邵騷,張耳,陳餘領三幹兵去開闢北方戰場,還別說,一去就打下許多地方。
張耳陳餘就慫恿武臣當王。武臣就自稱趙王,寫文書彙報陳勝王。陳勝大怒,要殺武臣家屬,幸為房君勸住。陳勝才同意並讓趙王武臣一班兒繼續擴大地盤。
武臣派韓廣去燕國,李良去常山,張饜去上黨。韓廣一去燕國就稱燕王,不回來了。李良回邯鄲請救兵,半路上碰上武臣的姐姐,這姐喝醉了不知是李良,就沒招呼他。李良下不了臺,他的部下就鬧開了。李良一激,出事了,這夥人就奔向邯鄲城。守門的認識,開了門。這些人衝進去見人就殺,趙王武臣,相國卲騷被殺死。張耳陳餘跑得快,活了下來。李良投降章邯去了。趙國更亂。
後來,張耳陳餘找了趙歇作趙王,重新發展勢力。章邯殺項梁後北上支援壬離,王離圍張耳趙王於鉅鹿城。鉅鹿決戰開始。項羽九戰破秦軍,救出張耳趙王陳餘。
張耳隨項王入關,陳餘與張耳鬧矛盾,自個兒打魚去了。項羽分封張耳為常山王,陳餘為南皮侯。陳餘大怒,找到齊王田榮,田榮也沒被項羽封王正窩火。田榮就借兵與陳餘。陳餘把自己的哥們,常山王張耳打跑了。他自己就作了代王,兼任趙相,留在邯鄲輔佐趙王。
劉邦奪取關中後,平殷下魏,讓韓信伐趙代。特派張耳回老封地去。於是,大將軍韓信九月破代擒夏悅。引兵下陘井,直奔陳餘而來。
李左車就對陳餘說,韓信張耳遠來利在速戰。你給我三幹兵,我去斷他糧道。你和趙王堅守營壘不戰。這樣漢兵沒糧沒草,不出半月必然崩潰。韓信張耳的人頭,我一定給你送來。陳餘一聽,說用不著,韓張二人的兵遠道而來,早就疲憊不堪,我有優勢兵力不怕。再說,也用不著陰謀詭計,我用仁義之兵,一戰成名,現在這點漢兵都不打痛,今後有更大的軍隊來攻,又該怎麼處?——陳餘不聽李左車的計謀。韓信大喜,引兵直逼趙軍營寨三十里紮營。定下背水一戰,置漢兵死地而後生,處漢兵亡地而後存的詭計。結果,成安君,儒將陳餘戰死,趙王歇被俘。北伐軍旗開得勝,迅速平定趙國,張耳做了趙王。
塵埃落定。刎頸之交的兄弟張耳陳餘從此異路
-
5 # 歷史有知社
井陘之戰,是韓信最為經典的戰役,在該戰役之中,韓信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以三萬餘新募之卒而大破趙軍。斬殺趙軍主將陳餘、並擒獲了趙王歇,趙國也因此滅亡。此戰不但成就了韓信的“兵仙”之名,也是楚漢相爭的重要轉折,韓信滅趙之後,基本上形成了漢對楚的戰略包圍。
而作為趙國一方,為何有穩妥之策不用,非要與韓信爭衡呢?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信、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擊趙。趙王、成安君陳餘聞漢且襲之,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聞漢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代相),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以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後。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路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勿與戰。彼前不得鬥,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後,野無所掠滷,不至十日,兩將之頭可致戲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必不為二子所禽矣。”
李左車的計策,是以井陘道狹窄兇險而絕漢軍糧道。陳餘率趙軍主力深溝高壘勿與交戰,使漢軍進退不得,又無從劫掠,不到十日,必敗無疑。《史記》記載,陳餘不採納李左車之策,乃是說:成安君(陳餘),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後人亦以此認為陳餘迂腐至極。
但其實卻不然,陳餘與張耳在趙地經營多年,功績卓著、並有賢名,而絕非迂腐之輩。陳餘之所以不納李左車之策,並非陳餘不愛用詐謀奇計,乃是其認為韓信易與。史載:...(陳餘)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不聽廣武君策,
韓信、張耳之兵僅數萬,且系新募之卒,戰鬥力有限。而趙軍號稱二十萬,按虛張聲勢之慣例,趙軍也得有十萬左右,得是漢軍的兩三倍左右。再則,漢軍又系勞師遠征,疲憊以極。單從雙方實力對比來說,陳餘有壓倒性的優勢。故而,陳餘認為不需要以“奇謀”取勝,只需實力碾壓即可。
倘若,趙軍與漢軍的實力相當、甚至不如,陳餘也會採納李左車的穩妥之策。章邯鉅鹿圍趙之時,張耳數次派人向陳餘求救,而陳餘自度兵少,恐不敵,而不敢救。而井陘之戰,陳餘主動出戰,一則,陳餘認為自己有壓倒性的實力優勢。二則,陳餘為了“示武”於諸侯。漢軍兵少而不敢擊,將受到諸侯的輕視。
參考史籍:《史記》、《漢書》等等
回覆列表
秦楚漢之際,有個人叫陳餘。
不熟悉楚漢歷史的人,對這個名字一定不熟悉,熟悉楚漢歷史的人一定知道,這個人很不簡單。
論見識,陳餘絲毫不輸於范增,早在陳勝稱王前,陳餘就預料到陳勝稱王必敗,因而輔佐武臣北上,這比范增見項梁時的馬後炮高明多了;
論能力,陳餘一封信就能讓大秦帝國最後一個名將章邯起了反秦之心,進而促成章邯的投降,成功地鞏固了諸侯軍在鉅鹿之戰上的勝利果實;
論個人魅力,陳餘絲毫不低於劉邦和陳平。秦末並起的諸侯和豪傑中,一共有四個人,憑藉自身的魅力而非家世,娶到富家女,他們分別是張耳、陳餘、劉邦和陳平。
論軍事才能,陳餘雖抵不上韓信、項羽、劉邦、章邯,但也不比這三個人差太多,項羽在咸陽主持分封,只把南皮三縣分封給陳餘,陳餘向田榮借了些兵,迅速趕跑了在被封在趙地的常山王張耳,張耳隻身歸漢,而後,陳餘復立被遷徙到代地的趙歇為趙王,趙王歇封陳餘為代王,至此,陳餘成為一個真正的王。
然而,這樣一個有才能的人,卻馬失前蹄,於井陘大戰中失利,敗於韓信,被漢軍斬殺於沚水,一代諸侯,身敗名裂。
提到井陘之戰,人們一貫認為,成安君陳餘沒有采納李左車將軍的建議,未能以靜制動、以逸待勞,致使趙軍中了韓信的圈套。
但其實,李左車的建議,並非久安之策。
我們常說,屁股決定腦袋,李左車之所以提出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以奇兵偷襲韓信,純粹是站在一個將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是戰術上的操作。而從陳餘拒絕李左車的建議上來看,陳餘是站在全域性上考慮的,是從王的角度來考慮自己和諸侯之間的關係的,雖然陳餘最後失敗了,但不得不說,陳餘的見識,還是在李左車之上的。
陳餘拒絕李左車的時候,引用了《孫子兵法》的語句,咱不說陳餘是否死讀書,但至少陳餘在講話時有理論依據,而李左車卻在同樣不瞭解韓信打仗思路的前提下,採取保守的避而不戰的策略。
李左車的建議固然是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但卻沒有在戰略上藐視敵人,而且,李左車的建議中有著巨大的隱患,那便是陳餘指出的:「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
如果陳餘避而不戰,陳餘輔佐趙王歇治下的趙地,還有安寧嗎?縱使機緣巧合,打敗了韓信,之後呢?劉邦再派更多的人馬過來呢?怎麼辦?項羽那邊也來打呢?統統避而不戰嗎?到那時,趙地不又變成秦末鉅鹿之戰時的鉅鹿了嗎?到那時,不還是身死人手嗎?
而且,從當時的情形看,進攻趙國的,遠不止韓信這一股軍隊,劉邦還派遣靳歙等人攻打趙地的其他城池,趙地其實是腹背受敵。
作為趙地的最高決策者,陳餘有必要主動求戰,把來犯的漢軍中實力最強的韓信先行撂翻,狠狠打擊漢軍的囂張氣焰,提高趙軍計程車氣。而這一層,是李左車所不曾想到的。
陳餘之所以敗,並非陳餘的決定是錯誤的,而是因為陳餘的軍事實力不及韓信,陳餘怎麼都想不到,韓信竟然能憑藉幾萬人馬,長途跋涉地千里奔襲,還贏了自己。
陳餘的軍事能力,在那時的諸侯中,是遜於韓信、項羽、劉邦和章邯的。但比起其他的諸侯,陳餘一點都不差,甚至可能還強過彭越、英布和田榮,即便陳餘的軍事能力沒法在楚漢時代排進前五,排進前十絕不會有問題。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傅靳蒯成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