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熱愛祖國熱愛母親

    新儒學(理學)(或稱道學),

    是儒釋道相互融合的學問,孔丘自春秋戰國創立儒學之後、到孔子死已經七零八散、後人認為,孔孟是正統的儒學,至於魏晉時期的玄學、也是儒道的融合、 其思想文化之間是融合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的學說、歸本於黃老之學、而韓非是儒師荀子的徒弟,荀子提倡的禮治、其實已經含有點“法”的意思了、只不過荀子希望的是“王道政治”、而韓非希望建立君主專政的“霸道政治”那麼,回過來再說一下後人說的理學(道學)為什麼是新儒學的呢?因為理學是儒生結合了佛道等學派的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家思想體系。理學繼承了儒學的核心思想,即“仁”·“禮”和嚴格的等級秩序等等。有人說,漢代以後的新儒學與孔孟儒學又有何不同?又有人說,宋代理學在哪些方面對儒學有所發展呢?愚認為,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不同的是,孔孟老的儒學強調“克己復禮”,維護的是禮樂制度;董仲舒強調大一統,維護的是封建制度。 孔孟儒學不事鬼神,董仲舒將皇權神聖化。 3、董仲舒糅和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實質上是外儒內法。

    至於宋代新理學對儒學的發展: 愚認為,新儒學吸收了佛道思想,帶有明顯的佛學化特點,例如吸收禁慾主義思想作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將儒學進一步思辨化,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儒學概念。如”天理“等,並且更加強調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理學特別強調義理,其實就是強調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無論是哲學層面上的各種各樣的本體論,還是作為道德基礎的人性論、存理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都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 擴充套件一下可以思考: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和墨家並稱顯學。 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時,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在廣泛汲取古代典籍精華基礎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丘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 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 見《荀子·王制》)。 那麼,理學(道學)又被稱為新儒學,它新在何處,對後世有什麼影響?理學,因理學家主要討論的內容為義理、天命之學,故稱為理學,又名為道學。理學是融合釋、道二教部分教義與傳統儒學的新思想體系。 理學又稱道學。理學的出現,承擔了重建儒學價值體系的職能,透過對理論挑戰和現實問題的創造性迴應,古典儒學透過理學而得以復興。可以說,宋明理學對漢代以後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一個新的反省,並透過這種反省致力於儒學的復興。理學直接承繼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同時理學思想體系也有選擇性的吸收揚棄了魏晉玄學、道教以及一些佛教的思想。理學能夠在宋以後獲得這樣的發展,正是因為它站在儒家的立場上,批判地吸取了不同思想的營養。最後,宋明理學在新儒學思想上有何發展呢?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一種既貫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運(佛教),又繼承孔孟正宗(根本),並能治理國家(目的)的新儒學,是宋明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 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是儒、釋、道三教長期爭論和融合的果實,也是春秋戰國和漢代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思想體系的完善過程。 所具有的特點有 (一)思辨化的儒學   與先秦、漢唐儒學不同,宋明理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的思辨性。宋代的理學家們認識到,儒學之所以會受到來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戰,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儒學本身在形而上的層面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因此要從哲學本體論上論證儒家思想的正當性與必然性 ‍♂️理學家們為了建立儒家的行而上學,他們一方面借鑑道家、玄學甚至是道教和佛學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傳統儒學尋找能夠用來構築哲學形上學的因素。傳統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於變成以哲學形上學作基礎的哲學理論體系。就此而言,它體現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造的哲學智慧。 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儒學   從儒學自身發展來看,理學(道學)作為一種哲學思潮或者儒學復興運動,它所強調的義理之學,是對於漢唐儒學的一種反動,表現出一種想要擯棄漢唐訓詁之學而直接面向經典、回覆聖人之道的氣勢,頗有一點“文藝復興”的味道。   理學家所強調的義理,其重點不在政治哲學上,而在倫理道德上;與先秦的元典儒學相比,其對倫理道德的闡述,更側重於哲學的表達。宋明理學家在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邏輯層次的哲學範疇和理論結構。無論是各種各樣的理學本體論、作為道德基礎的人性 論、“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聖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均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展開的。

  • 2 # 不知為不知111

    沒有什麼新舊之分,現在還抱有儒學的其實質已經變為一種教派,一種信仰,跟道教,佛教,基督教,猶太教等等等等沒什麼本質區別,我們要的是真實的擊敗歐美強大的媒體宣傳學派,是現實世界實用主張,不要誤導國民,整天搞些譁而不實的分裂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 3 # n是名n

    儒學沒有新儒學一說,都是儒學的門外漢在拆裂分解的說法,或近代偽儒的自稱。

    根據歷史時期,為了方便表述,可以分出先秦、漢後、魏晉、唐、宋明、清,這幾個框架。

    一、儒道是一家。

    得天獨厚的中華民族,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軸心時代,同時有兩位祖師級聖人降世的民族了,而且這兩人還做了“印心”。

    所謂“祖師級聖人”,就是獨立完成成聖之路,並且傳授出可複製成就的傳承體系。

    所渭“印心”,就是直接溝通,印證所得,證實三觀相合。

    二、莊子和孟子,同心異趣。

    老、孔之學,都不分內外,一氣而成,講學隨意,拆開也行、合修也行。

    莊、孟,變成內修為主了,出來以後,志趣不同,一個玩隱逸,一個玩顯達。

    三、第一次爆發,魏晉玄學。

    漢儒在取得廟堂地位以後,老、孔之辨逐漸消彌,到魏晉玄學時,搞出好多理論來,而且實修和空談蔚然成風。

    四、儒道分工。

    儒家居廟堂,保持人道設教,原有的祭祀功能,除了國祭,全歸入道教。道教很累的,亂七八糟各種體系的神仙一大堆,全部要伺候,各種中華文明曾經有過的小教派,全部要併入監管,而儒家專心治國。

    五、南北朝、唐朝,佛教引入。

    佛教傳入中國,絕對是個世界性的文化移植典範,我們借佛教個幌子,把整個印度文化裡的精髓全部搬過來了,然後去偽存真,雜糅中國的佛道以及百家,形成一套獨特的中華大乘佛學。

    中華佛教,在六祖手上,完成了釋、老、孔時隔千年的“印心”,至此,中華民族同時擁有三個元神相融的,軸心時代祖師級聖人。

    六、中唐拒佛老。

    確立了一顯二玄的三教分工方式。

    七、儒學巔峰,宋明理學。

    北宋經濟發達、政治寬和,於是出現了一批,以北宋五子為代表的,純粹的儒學理論研究者。

    中華文明一直都不關心什麼本體論,因為我們不同於西方那種單線式傳承,我們有三個獨立的祖師,異口同聲說世界就是這個樣子,誰還會去否定他們,覺得老哥仨湊巧錯一堆了?幾千年來,誰證都是那麼回事,所以我們從不在現實世界中討論本體,因為這種事毫無意義。

    最後朱子集五子之大成,完善了理氣論,更主要的成就是,朱子化繁為簡,集註《四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想想五經多厚,四書才多厚,元明清的秀才們幸福的都有空寫小說、編排人了。

    一般情況,會把陸王心學,和程朱理學並稱,但實際上心學只是理學的一部分。

    孔子說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學而知之者次之、

    困而學之者又次之”。

    很多人大談心學,談心學還要踩踩理學,估計這些人並不知道心學實際上是一種“困而學之”。沒有經過“困”的心學,都是嘴學,門都沒入。等不上走人生絕路,還不如去學六祖禪呢,所以王陽明的再傳弟子很快就沒落了,並且淪為儒和禪之間的一個過渡帶。

    不過,困而學之,有困而學之的好處,陽明心學,在學到“知行合一”的地步,就和程朱理學沒有了分別。走到這裡的“困而學之”,會有和“生而知之”一樣的能力,但這中間多少機緣巧合、歷練考驗、身心折磨,是因人而異的。

  • 4 # 感恩百姓

    還有新舊?我域內外諜太多,各方面都在混淆事非。從網路投票可看出奸諜巨多,語論方面更是在作攪屎棍,有時真的撐控了大半天下。

    中華必須下大力氣徹底清除!

  • 5 # 寧靜致遠156774934

    儒學與現代文明差異在於:一、禮治與民主法治。二、封建獨裁等級觀與民主平等觀。必競二千多年前的政見。不可照搬,需要改革。

  • 6 # 浸淫之辭

    我理解一部分的新儒學產生,是因為無法面對儒家原典。當你知道你繼承的,研究的是錯誤的,只有兩種可能。放棄或革新!

    這種革新在古代就開始了。理學就是儒家玄學化走到盡頭時,儒生結合道術思想復生的儒學。心學同樣,是結合佛教思想的革新,其目的都是讓儒家維持。新儒學也是同樣的目的,但只要核心沒有變,弊端就一定會保留,很難融合進民智已開的社會體系中。

    當然,民間還會保留和繼承,因為兩千年的浸染,某些儒的思想,已經深入百姓骨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交朋友,談親事,要多說知心話,才能夠”零距離”,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