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姿觀察

    參議院能做出這個跟眾議院存在明顯分歧的報告其實一點也奇怪,因為相對比於眾議院共和黨的席位的絕對多數,參議院共和黨在100個席位當中僅僅才51個議席,比民主黨的47個多出4個,其餘兩個為無黨籍議員。兩黨人數差異不大並不是報道生成的主要原因,關鍵特朗普黨內的死對頭們基本都在參議院,其中包含了很多共和黨資深參議員,像是軍事委員會主席、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以及外交委員會主席鮑勃·寇爾克在內大概10多名共和黨參議員。現在特朗普在共和黨黨內的支援率大概在80%左右,算是比較高的了,但是很明顯參議院成立共和黨黨內反特朗普勢力的大本營。

    (麥凱恩、特朗普、寇爾克)

    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在這個時間點做出這份報告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在給特朗普施壓,讓特朗普6月16日在赫爾辛基與普京舉行美俄首腦峰會期間強調一下“美國對於俄羅斯干預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的事情,向俄羅斯表示一下美國方面的強硬態度和關切。透過向普京施壓,最好能夠爭取讓俄羅斯在這件事上做出讓步,把“干預大選”這口鍋背下來。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可以讓俄羅斯在國際社會名譽掃地,另外一方面證明黨內推舉特朗普參選美國總統大選本身就是個錯誤,他的當選不能反映出美國的民意。

    (普京與特朗普)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以俄羅斯的一貫立場,這種見不得光的事是絕對不可能承認的。不用說承認,談都不要談,弄得煩了什麼都免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上個月27日訪問俄羅斯同普京會晤時談及過這方面的內容,其稱給出的結論是,“與俄羅斯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很大。”俄羅斯在這一問題官方的口徑一致咬的很死,拒絕承認俄羅斯干預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而且還反咬一口指責美國干預俄羅斯大選。

    (普京與博爾頓)

    俄羅斯的說法更是玩味,一再聲稱“美國國內的政治鬥爭阻礙了美俄關係改善。”很明顯,這是將“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與“通俄門”混為一談,都認定是美國兩黨鬥爭臆造的產物。然而,事實上就是對於“干預大選”事件美國兩黨的意見基本一致,而對於所謂“通俄門”看法存在明顯分歧。“通俄門”一直成為民主黨向特朗普施壓的政治工具,一直不肯鬆手。

    (希拉里與特朗普)

    美俄赫爾辛基峰會,其實只是美俄關係改善的一個開始而已,這次會談的象徵意義要比實際意義大很多。這標誌著美國和俄羅斯兩個世界大國開始冷靜下來看待彼此之間的關係,緩解兩國關係緊張給世界帶來的不安。

  • 2 # 灰太狼44967765

    干預了又如何?美國對俄開戰美?還是再進一步制裁?

    每次看到美華人的一些言行,就覺著特別搞笑,也特別詭異。不知道這個國家的人是在一種怎樣的人文環境中長成人的,以至於行事中總透出毫無人類基本邏輯思維的怪誕荒謬。

    從美國出生到現在,美華人干預過多少國家的選舉,只怕它們自己也說不清楚了吧。就現在,它還在明目張膽大張旗鼓的干預多個國家的選舉,包括高棉。

    在美華人看來,它們干預別人是正常的,正義的,而別人干預它當然是不正常的,非正義的。

    這一切的邏輯基礎,就源於美華人自認為它們是上帝的子民,代表上帝的意志。上帝肯定正確,美華人當然也必須一慣正確

    一個國家傲慢至此,一定會遭報應的,期待著...

  • 3 # 衝擊時評

    這已經不是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第一次宣稱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了。由於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費恩斯坦是一箇中間派人士,因此在她的主持之下,總是會透過一些看似有利於民主黨,其實也有利於共和黨的說法。情報委員會此時公佈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調查結果很明顯是在民主黨的要求之下,在美俄峰會前向特朗普和普京施壓,但是在共和黨的要求之下,又避開了特朗普通俄門的嫌疑,僅談俄羅斯干預大選。但是事實上,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又偏向特朗普這一結論,就是特別檢察官繼續開展“通俄門”調查最好的外圍證據。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費恩斯坦)

    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證據確鑿

    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難免留下許多蛛絲馬跡,供美華人分析。經過一年多的抽絲剝繭,美國情報部門已經掌握了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確鑿證據,美國共和和民主兩黨也基本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因此美國參議院才會經常釋出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相關報告。

    首先,俄羅斯特工攻擊希拉里私人郵件伺服器就會留下不少可供查實的證據。目前全球網際網路的大部分根伺服器都設在美國,俄羅斯特工在網路世界開展的秘密行動,也經不起美國情報部門的深入分析。

    第二,俄羅斯透過社交媒體影響美華人投票情緒的問題,也已基本被證實。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季節,俄羅斯透過推特、facebook等主流社交媒體,影響美國選民的投票情緒。事後美國情報部門順藤摸瓜,發現俄羅斯情報部門是透過一家以色列的網路輿情公司進行的操作,相關資金往來已經被美國情報部門查清。

    可以說,俄羅斯干預美國2016年大選問題已經基本查清。但是由於干預美國大選,可能會招致美國國內的眾怒,現在雖然證據確鑿,俄羅斯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只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拒不承認。

    通俄門作為打擊特朗普的作用正在下降

    證實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最終只能造成外交上的影響,而對於美國民主黨而言,最想證明俄羅斯的行動是特郎普支援和授意的結果,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特朗普通俄是涉及主觀意識層面的問題,最主要證據可能只存在於美俄雙方高層少數幾個人腦袋裡,想鎖定證據非常困難。事實上,在美俄雙方高層都不願意承認的情況下,通俄門調查,最終只能無果而終。

    特別檢察官辦公室已經宣佈通俄門調查將於今年9月結束,恐怕最終的結果也只是一個含糊其辭的報告,很難對特朗普構成直接的衝擊和影響。因此特朗普才敢於現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雙邊會晤而不擔心被人指控通俄。

    隨著今年9月份通俄門調查徹底結束,特朗普在國內的政治掣肘將徹底消除,如果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再贏得了中期選舉的勝利,接下來的兩年,特朗普會更加瘋狂,繼續在經貿領域挑戰全世界的利益。

  • 4 # 國關大俠客

    首先,這一報告出爐的時間點值得玩味。因為再有不到兩週,特朗普和普京就要舉行會晤,這次會晤也是兩個人首次單獨舉行的峰會,之前兩次會面都是在多邊場合。所以說,會晤的意義重大,而美國國內所謂精英階層尤其是國會的多數議員並不樂見普特會的發生,這次出臺這麼一份報告,也是正好將輿論焦點再次拉回到所謂俄羅斯“干涉選舉”這個議題上。

    其次,參議院報告意見比較統一在情理之中。正如一些答主已經提及的,參議院共和黨優勢不如眾議院明顯,因此更容易達成一致意見。另一個原因是,實際上美國國會無論是參議院還是眾議院,對於俄羅斯“干涉”美國2016年選舉是有共識的,只是對於特朗普在其中扮演的作用,大家分歧比較大而已。

    最後,這份報告對特朗普執政地位的“殺傷力”有限。報告無非是證實了大家一直以來的一個有罪推定:俄羅斯“干涉”美國2016年大選。對於相信這件事情的人來說,有沒有報告都已經這麼認為了,對於不相信的人而言,報告也不能給出特別確鑿的證據。

    未來,真正對特朗普形成威脅的恐怕還是特別檢察官穆勒的調查。穆勒手握幾個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前負責人和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一旦查到什麼實質性線索,特朗普就該著急了。只不過從目前看,穆勒還沒有得到一些特別重要的證據,繼續關注吧。

  • 5 # 少年世界

    首先,雖然美國大選已經過去兩年了,但特朗普的所作所為還是讓很多美國無法接受,雖然特朗普的追隨者們會跟著特朗普高喊“美國優先”,但很多“精英”們還是看得出來特朗普的所作所為簡直是在害美國,對於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是在幫倒忙,這也不得不讓很多美華人懷疑:這真的是美國總統嗎?

    其次,美俄不和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情,除非其中一個從地球上消失,否則美俄的對抗就不會結束,但隨著時間變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來說厭倦這樣的對抗,其中還包括很多的美華人,而找一個讓人們對俄羅斯保持戒心的敵意的理由,干預大選和控制總統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不排除美華人和我們的鄰居一樣,不該做的做多了,老想著別人會把自己怎樣怎樣,每天能在腦海裡把自己弄死幾十次,世界上誰喜歡干預別國政治,美華人心裡難道沒點B數?

  • 6 #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

    1、可能的動機。美國參議院也好,其他單位也罷,指責俄國干預美國選舉實屬自然,人家就是幹那工作的,至於所謂“證據”,必要性純屬“莫須有”。俄國有沒有干預,先看有沒有好處。調查說“俄國偏好特朗普”,這點成立,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做事經濟利益驅動為主,“不偏好希拉里”,因為她是“老油條”(職業政客),這樣的人如果當選,會採取什麼對外政策,特別是對俄國政策,俄國方面基本可以分析得出,大範圍不會出偏差。因此,俄國選擇對本國相對有利的候選人,也在情理之中。有目標還不行,心動不如行動。

    【美國大選候選人】

    2、可能的行動。俄國干預美國大選,光有想法不行,還得有實際切實可行的方法。美國大選是一場政治真人秀,怎麼參與呢?當然是有錢才能參與。俄國完全有能力找一個“合理的”渠道,把競選資金交給競選團隊(當然不是明目張膽的),其他的諸如“網路水軍”之類的影響選情民意的方法就更好操作了,特朗普本次勝選,也是充分開發利用了網路資源新媒體。

    【特朗普和克林頓夫婦】

    綜上,美國大選這種“開放式”的選秀活動,不止俄國,有利益訴求的各方都能參與(干預),其中不能排除美國的盟國,畢竟盟國也得做生意,誰不想選個對自己有利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俄土簽訂諒解備忘錄之後,在敘利亞北部實現首次聯合巡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