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人投資

    一部非常燒腦的影片,正常看一兩遍很難看懂這部電影。

    其實這一切都是主角自導自演自娛自樂的情節,所有一切關鍵的節點和任務都是這個主角自己,自己和自己生了自己,結果自己為了阻止自己犯罪而救了毀容的自己,整容後的自己把嬰兒自己送進孤兒院只為長大後的自己能夠和自己生下自己,而準備退休的自己卻忍不住殺了垂垂老矣的罪犯自己,最終自己又成為那個被自己殺掉的自己,於是罪犯自己在年老後等著自己和自己生下的自己來解救毀容的自己待整容後的自己把嬰兒自己送進孤兒院可以長大和自己生下自己直到退休再來殺掉年老的自己... ...

  • 2 # 唉哎呀呀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懸疑驚悚片。影片始終並沒有多麼恐懼的氣氛和血腥的場面。但隨著真相的層層剝開,展現給你的,只有震撼。其實所有的問題的答案,都包含在臺詞當中,當然就要在你用心的看完電影之後,才會體會。每個人都不是清白的。真實的生活遠比小說故事精彩。有些事情,註定是會發生,不可避免。。。。。電影一直在講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但令人唏噓的是,所有的罪案也同時是在救贖。男女角的演技自不必說。男主先前一直是以旁觀者的身份來敘述一樣。而女主,與其它變性人不同的事她本身並不認同變性,並不是從小就認為自己是男人。她的變性事是突然的。這種種的糾結造就了她的痛苦。而整部影片,其實也是在暗示一個人的分裂性格。(男女主人公是一個)我想想金基徳的莫比烏斯。都是在蛇吃尾這樣一個環境中週而復始的重複,存在,再重複,再存在。。。。

    如果我把他放在你的面前,那個毀了你一生的人。

    如果我能保證你不必承擔罪責,

    你會殺他嗎?

    如果,

    這個人這是你自己呢?

  • 3 # 我是小公主non

    作為金爵獎的參賽影片,《前目的地》的確很另類,被稱年度燒腦神作,伊桑·霍克和薩拉·斯諾克用演技撐起了全片,後者對於男性形象的駕馭,更是帥到肯定要讓一堆蕾絲邊脫褲子。而且,儘管打著科幻片的名號,但電影中的視覺奇效基本等於0,就靠著劇情和剪輯將這樣一個急需補充腦白金的電影組合的節奏輕快、緊湊,異常流暢不生硬,很好看。片中由澳洲年輕女星莎拉·斯諾克飾演“她”和“他”,伊桑·霍克飾演“我”和炸彈客,伊桑的演技自不必說,但是該片中,莎拉的表現實在突出,她在扮演男人時候的造型,頗有里昂那多的味道,但是她演技精湛到,估計有人一開始會發現不了,“他”原來是個女的。在看完全片和小說之後,會發現導演的敘事結構與小說稍有不同,開片的第一個橋段,正是由“他”變成“我”的一幕。

  • 4 # 輕輕的水哥

    首先,這部電影是對原著小說的改編,藉助原著小說的框架,加入了整個新的主題。

      編劇設計了一個電影內容之外的真相。瞭解了這個真相的全部後會發現,電影的邏輯其實存在非常嚴重的BUG。

      但仔細分析,編劇其實設計時知道這些bug的存在,也肯定有過很多補充說明的想法,但這些用來解決bug的補充沒辦法引入100分鐘的電影裡,會破壞觀眾的觀影體驗。

      先單刀直入說幾個關鍵點吧:

      1、fizzle bomer的確是john,但1975年大爆炸不存在

      2、規劃局從頭到尾知道fizzle bomer的存在,故意對john的欺騙和洗腦,目的是讓john有朝一日殺死未來的他自己,完成這個特工人生在時間線中的閉環

      3、1970年那次對john開槍,讓john在任務中受傷的,不是未來的john,而是偽裝成他的另一個時間特工

      4、john退休後時間機器還能用,是時間局故意所為

      相關證據電影裡已經故意給出很多了,主要是羅賓遜和主角的幾次對話,尤其是以下幾條:

      1、羅賓遜在john退休前,對fizzle bomer表達了極大的敬意

      2、john成為fizzle bomer(老不成功的炸彈人),是羅賓遜反覆慫恿的結果——“體制外不受規則束縛,能發揮更大作用”

      3、最後john在1974年槍殺未來的自己前,未來的john說了他們都是羅賓遜的傀儡,羅賓遜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後,他們就只能看著骨牌一塊塊地倒下去。

      其它的證據先不羅列了。而是先基於這個結論,重新回顧一下整部電影。

      簡單來說,電影中雖然用了時空旅行的概念,但不考慮它更多的應用,僅僅侷限於一個主題——阻止恐怖襲擊(實下美國最流行的文藝主題,丹澤爾華盛頓的《de jo vu》和《原始碼》也是這個主題)。

      阻止恐怖襲擊,自然是從已經發生過恐怖襲擊的未來出發,回到過去在襲擊發生前就阻止它。這必然改變歷史,甚至造成蝴蝶效應,一連串對歷史的改變。

      我們不用管純粹思辨之下,這些反恐行為會對未來造成多麼大的改變,從而引起多麼嚴重的悖論。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僅僅是瞭解編劇的真實想法。

      在電影中,穿越時間於1981年發明,1981年是所謂的零點(小說中沒有這個設定;盜版字幕這裡徹底翻譯錯了)。

      在電影中,每次時間穿越都會產生負面效果(fragment of matter)。時空規劃局必須保護時空的穩定和連貫。

      由於時空旅行的跨度短(零點前後53年),執行任務的特工都會遭遇祖先和後代,遭遇過去的自己或未來的自己,因而直接面對宿命悖論(predestination paradox)。

      一旦這個特工因為任何原因,有意或無意地改變自己的命運,都會影響到時空局自身的存在事實,而試圖消除這個問題又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想一想《蝴蝶效應》中的故事)

      為此時空規劃局用人需要非常謹慎。制定了嚴格的限制條件(parameter),對時間的擾亂(time disruption footprint)只允許最小範圍的變化。最關鍵的一項限制:明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昨天去做,如果你這麼做了,只能嘗試一次。任何特工如果偏離了任務,就會立刻被終結(判處死刑)。

      因此,時間規劃局必須畏首畏尾,雖然擁有改變歷史帶來的無窮的可能性,卻捆住自己手腳都不敢做。他們希望創造出打破這種悖論的特工來。

      簡單來說,時間穿越是改變宿命的能力。但時空局需要一個擁有時空穿越能力,卻不能改變自己宿命的特工。

      這樣的特工需要實現一個條件:他的命運是唯一確定的,而且在這個唯一確定的命運中,他一直執著地執行各種任務,從來沒有超出預期。一旦他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的過去和未來都不復存在,以致於時空局最初就不會招募這樣一個有問題的特工。

      如果這個條件實現了,時空局肯定使用的特工都是值得信任的。他們要做的,僅僅是在關鍵的節點如劇本所設計地,做一些事推動特工命運的發展。

      john是自己的妻子、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兒子、自己的父親和母親。而這些都是建立在john忠實地執行時空規劃局的任務的前提下。直到john退休前的最後一個任務,他才能去推動自己誕生的命運。

      如果john在執行七年任務的任何一次中,嚴重違背了時間規劃局的法則,只要不把規劃局給幹掉,john就會被殺死。john如果被殺死,他最初就不能誕生。如果他不能誕生,他就不會進入規劃局,從而在執行任務中犯錯

      所以實現這種閉環的話,john肯定從身體素質、道德品行等任何一個方面符合規劃局的特工要求。

      邏輯上是這樣的,但其實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這就是john完成了最終任務之後,是要退休的。一旦john退休之後,他任何所作所為不再會影響自己的誕生,從而閉環又失敗了。

      john如果輾轉得到時間機器,再想辦法確保自己的誕生,他又有能力在確保自己存在的情況下改變所有的一切。這是時間規劃局所不可承擔的後果。

      因此,表面上的規則,是每一個特工“誕生”的命運要由未來的自己來實現。

      背後還有一個規則,每一個特工“死亡”的命運也要由過去的自己來實現。

      特工必須在退休後,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由他自己去殺死未來的他自己。例如——

      退休的john-A殺死了未來的自己john-B,這件事使對john-A的影響非常大。john-B的一切所作所為,決定了john-A的誕生。這個john-A殺死了John-B之後,又一步步成為了最後被自己所殺的那個john-B。

      如果未來的john-B有辦法改變了過去john-A殺死John-B的命運,那麼john-A就無法成長為john-B,john-B如果不存在,那麼過去的john也不會成長為john-A。也就沒有這麼一個人去改變john-B的命運

      再一次的,特工如果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那特工一開始就不會存在。特工一開始就不會存在,那時空局就不會錯誤地招募他

      閉環再一次實現了。

      時空局要的,正是這樣雙重閉環的特工。他一方面從出生到退休都是自我實現的,另一方面從退休到死也是自我實現的。形成一個莫比烏斯環。

      只有這樣的特工,才能執行時空局真正的任務。

      對的,john在時空局7年的工作,僅僅是對他的培訓而已。他真正的工作,是在退休後作為fizzle bomer所做的一切。那些任務才是時空局培養他的最大目標。

      john會成為fizzle bomer,也都是羅賓遜事前暗示的結果——一個在體制外執行任務的人,不受制約,能完成多得多的使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緩緩流動的水域裡釣魚,用哪種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