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文亦物

    古建築知識掃盲:什麼叫“漢闕”?

    闕,實際上是一種外大門而已,它和牌樓、牌坊的起源基本上是一樣的,是古代帝王在宮廷大門之外,單獨新增的兩個對稱的臺子,臺子上面有樓觀,上圓而下方,兩個臺子之間要走路,做道路使用,所以稱“闕然為道(規定此地作為道路的意思)”。

    事實上,闕還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兩觀”,一個是“象魏”。

    之所以叫“兩觀”是因為上面可以觀望;有時候還會在上面懸掛法典,明令天下人知曉,稱“象魏”。在古代,闕往往就代表天子和帝王、宮廷,是很牛的禮制建築。

    按擺放位置的不同,闕又分為宮闕、城闕、墓闕、廟闕,它盛行於漢唐,到唐宋就只用在陵墓上,我們今天因為見到的闕已很少,也不用分那麼細。

    有時候闕是獨立的,中間沒有門;有時候是門、闕合一,往往旁邊還有小闕,這種就叫做“子母闕”,現今最有名的應該是漢闕,也是中國古建築可供追溯的最早先例。

  • 2 # 歷史的視界

    闕,是最早的中國古建築中的一種特殊的型別,一般有臺基、闕身、屋頂三部分。又稱作兩觀、象魏,實際上就是外大門的一種形式,是一種建築在道路上像門一樣的建築物。進入闕後,表示由這裡開始進,就像進了大門一樣。

    闕,還是一種特殊的標誌物,它可以是文化的、地理的、經濟的、政治性的、種種規範性的範圍最外最遠的標誌物。

    闕,在古時候還可以用來頒佈法令,就像皇宮門口的闕。也叫象魏,是古代宮廷等大型建築入口樹立的雙柱的名稱。東闕叫蒼龍闕;北闕叫玄武區。

    闕的種類按照所在的位置大概分為:宮闕、。壇廟闕、墓祠闕、城闕、國門闕等等。

    宮闕:位於帝王之居宮門前面,那種在宮門建立的獨立的二臺(兩觀)的形式。現在儲存唯一的一處宮闕遺物就是北京明清故宮的午門。

    壇廟闕:位於大型的壇廟大門左右,現存的嵩山三闕,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嵩山之麓,即太室廟闕、少室廟闕、啟母廟闕,公元二世紀初東漢時期所建。

    陵墓闕:現存漢闕中儲存最多的型別,它們均位於陵墓之前,兩相對稱,中闕為道,為陵墓神道的入口大門。

    城闕:古時候常常在城門的兩邊建立雙闕,以為守望,稱做城闕。

    國門闕只是一種想象,並無實際建築,最近在遼寧綏中海邊,發現秦始皇行宮遺址前大海中的一對峙立礁石,俗稱之為海門,可能秦始皇當時巡視海疆時,曾把他當成過國門闕。

    漢闕是漢代宮殿、祠堂和陵墓前一種表示尊嚴的裝飾性建築。每闕由主闕和子闕組成,一般有闕墓、闕身、闕頂三部分。目前國內儲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地面石闕是《四川雅安東漢益州太守高頤石闕》,建造於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年),為東漢益州太守高顧和其弟高實的基闕。

    著名漢闕還有出土於重慶市忠縣烏楊鎮的烏揚石闕,2001年在三峽文化保護搶救工作中發現出土,是中國目前現存的大多數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30餘處漢闕中,唯一透過考古發掘復原,並發現了相關的闕址、神道,墓葬的闕。

    專業知識有限,所以在網路上找了一些素材,如有錯誤請指出,不喜勿噴。

  • 3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闕”是古代的一種建築形式,一般是成對出現在城門或建築群大門外,彰顯威儀的建築物。

    壁畫中的闕

    據古建築學者推測,“闕”的雛型應該是古代牆門豁口兩側的崗樓。最早上面站人起到警衛的作用,但逐漸防禦功能減弱,變成了象徵威嚴和肅穆的裝飾性建築。

    因其一般在道路兩側成對佈置,故也稱兩觀、象魏,因為城門本身是種缺口,“闕”的名字大概由此而來(古代“闕”、“缺”通用)。

    據《說文解字系傳》的解釋,“闕”是在宮廷大門外建兩個對稱的臺子,在臺子上建樓觀,上圓下方,因其兩臺子之間闕然為道,所以稱為闕。

    因在闕樓上可以觀望,故又稱之為“觀”,又因在闕上懸掛法典,所以稱“象魏”。《周禮·天官·太宰》上就有“乃懸治象之法於象魏”的記載。

    “闕”是目前中古儲存最早的建築遺存,相比於古代木構建築容易損毀,石質的“闕”比較容易留存,故目前國內尚有數十處“漢代石闕”文物可以看到。

    和所有古代建築一樣,“闕”也有相對固定的方式位置和等級。一般在城市、宮殿、壇廟、關隘、官署、陵墓門前放置,在漢代,要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墓前才有資格立闕。

    從建築形制上說,“闕”外觀大體分為闕座、闕身與闕簷三部分。闕身依數量有單出闕、雙出闕與三出闕(僅天子可用三出)。

    目前我見過的漢闕中,最精美儲存也最好的,當屬雅安的“高頤闕”。

    這座被梁思成先生稱為“中國最美漢闕”的高頤闕,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姚橋新區漢碑路。梁先生在其《中國建築史》記述到:“四川西康諸闕……其有子闕者,僅雅安高頤闕及綿陽平陽府君闕。”

    高頤闕現存一座漢闕,兩尊石獸,是中國目前唯一一處,碑、闕、墓、神道、石獸儲存完整的漢代葬制實體文物。

    據碑文記載,“高頤,字貫方,漢獻帝時任益州太守,於建安十四年八月(公元209年)卒於任上。”漢獻帝為表彰其功績,特命為其建墓,並在墓前立起了一對帶子闕的雙闕。

    但目前,高頤闕的東闕已殘,西闕完整。從西闕可以看出,這是一座重簷五脊式廡殿頂仿木結構建築。闕頂正中蒼鷹兀立,嘴銜綬帶。自闕身到闕頂,五層石塊向外逐層挑出,每一層都有精美雕刻。

    其中,最下層轉角櫨鬥處分別雕有四位負重角神,被梁思成稱為漢闕“主要雕飾”。二層拱眼處的浮雕,便是有名的“師曠鼓琴”典故。

    據《史記·十過》中記載:“師曠鼓琴而之,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集乎廊門;再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平公大喜,反坐,問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昔者黃帝以大和鬼神,今君德義薄,不足以聽之,聽之則敗。”平公不信,遂要聞之。師曠不得已奏之。一奏之,有白雲從西北起;二奏之,大風致而雨隨之,飛廊簷,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屋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

    南面拱眼處浮雕是“高祖斬蛇”和“張良錐秦”的故事,這兩故事大家都熟,不再贅述。

    闕身上雕刻的則是“車馬出行圖”,與子闕樓部連成一氣,形成一幅宏大奢華的出行場面。

    這副浮雕據說是“夷人獻寶圖”,一名挽著雙髻的女子,從門裡探出半個身子,門外一個頭戴高冠、身著長袍的男子跪立在地,手舉飛鳥,身後跟著一個赤裸上身、光頭大眼的夷人。

    高頤曾在益州出任太守,其管轄地域大部分在雲南省境內,闕上所刻“夷人”或許正是高頤為官一任的再現。

    1914年的老照片闕前兩具石獸雌雄各一,稱“天祿”、“辟邪”,似獅非獅,似虎非虎,肩生雙翅,昂首、張口、吐舌,威猛雄健,為東漢石刻精品。

    高頤闕上的浮雕圖案,人物故事繁雜,奇禽異獸、花草樹木眾多,但從浮雕本身的價值來說便是不可多得的漢代珍品,更何況這些浮雕又和碑銘、石闕相結合,勾畫了一幅2000多年前,漢朝壯麗多姿的人文畫卷。

  • 4 # 龍山大先生

    據《史記·天官書》載:“兩河、天闕間為關梁。”所謂“天闕”,張守節《正義》說:“闕丘二星在南河南,天子之雙闕,諸侯之兩觀,亦象魏縣書之府。”可見天闕二星的由來與地上的“天子之雙闕,諸侯之兩觀”有關。《水經注·谷水注》說魏明帝在洛陽南宮閶闔門外“夾建巨闕,以應天宿。”是以人工建築映照天上星宿。另據《藝文類聚》卷六二引《神異經》曰:“東北大荒中,有金闕,高百丈,上有明月珠,徑三丈,光照千里,中有金階,西北入兩闕中,名天門。”劉熙《釋名》雲:“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也。”“闕”又稱“象魏”。

    一般來說,闕,一:是臣子思過的場所。闕的輔助建築“罘罳”,也有徑作“復思”者。《釋名·釋宮室》說:“罘罳,在門外。罘,復也。罳,思也。臣將入請事,於此復重思之也。”二:闕下又是行刑的場所。《漢書·劉向傳》說:“孔子有兩觀之誅”。顏師古注:“兩觀,謂闕也。”又引應劭曰:“少正卯奸人之雄,故孔子攝司寇七日,誅之於兩觀之下。”三:闕更是能夠體現天子威儀的禮制建築。《藝文類聚》卷六二引東漢李尤《闕銘》說:“皇上尊嚴,萬姓載依,國都攸處,建設端闈,表樹兩觀,雙闕巍巍”。闕展現了“皇上尊嚴”,能夠使“萬姓載依”。《史記·秦本紀》載,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冀闕是由商鞅主持建造的。《史記·商君列傳》載,商鞅為大良造三年後,“作為築冀闕、宮庭於咸陽,秦自雍徙都之。”關於“冀闕”之得名,司馬貞《索隱》以為,“冀闕即魏闕也。冀,記也。出列教令,當記於此門闕。”

    漢代民眾的確有至闕下鳴冤求情者。巫蠱之禍後,壺關三老茂自願 “待罪建章闕下”上書武帝,為戾太子劉據鳴冤。宣帝時名臣趙廣漢入獄,“吏民守闕號泣者數萬人”。漢成帝下詔檢討自己執政過失,說當時“刑罰不中,眾冤失職,趨闕告訴者不絕。”漢哀帝時,鮑宣因摧辱丞相下獄,“博士弟子濟南王鹹舉幡太學下”聲援鮑宣,“諸生會者千餘人”。太學生“又守闕上書”,終於為鮑宣減刑。光武帝時名儒歐陽歙下獄,“諸生守闕為歙求哀者千餘人,至有自髡剔者。”

    此外,漢代還有至闕下告發者。如江充曾“詣闕告(趙)太子丹與同產姊及王后宮奸亂,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最後“竟敗趙太子”。有至闕下謝恩者。南越王曾期待“伏北闕,望大廷,以報盛德”。還有至闕下貢獻寶物者。《史記·封禪書》載:“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書闕下獻之。平言上曰:‘闕下有寶玉氣來者。’已視之,果有獻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壽’。”所謂“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闕作為一種禮制建築,能夠昭示天子威儀和帝國氣勢,闕的政治宣教功用值得研究者注意。

  • 5 # 非著名有節操的史先生

    岳飛的滿江紅裡的闕“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說的是帝王的宮殿。《史記》裡有這樣一句話寫的是秦始皇時代的阿房宮:“表南山之巔以為闕”,這裡就是把高山作為阿房宮的大門。

    漢闕是漢代的一種紀念性建築。漢代的石闕是中國國寶級文物。“中國漢闕之鄉”渠縣青神鄉七社,與2014年建立中國漢闕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以漢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裡面是沒有文物的,有的是高科技的投影3D技術,若是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了解下,裡面有很多經典的漢闕。

  • 6 # 中華文明網

    我相信經常關注中國考古的人,都會見過青銅爵上的兩個小啾啾,也有一個啾啾的,那個就叫闕。你會問:一個是青銅器一個是古建築,怎麼能互通呢?看宋唐的古建築就能知道主人的官職,青銅器也是如此。

  • 7 # 司圖博行

    截止目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漢闕共有19座,分別是:皇聖卿闕、功曹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正陽石闕、丁房闕—無銘闕、平陽府君闕、李業闕、楊公闕、渠縣漢闕(包括馮煥闕、沈府君闕、趙家村漢闕、王家坪漢闕、蒲家灣漢闕)、高頤墓闕、樊敏闕、武氏祠漢闕。此外還有一些零散的漢闕未列入國保,如重慶盤溪無銘闕等,以及一些收藏於博物館的漢闕,如重慶三峽博物館的烏楊闕。以上除登封漢三闕外,大部分都是個人的墓闕。

    漢闕是漢代所建的一種紀念性建築,它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的古代建築型別之一(此外還有石棚),多對稱立於建築群或陵墓前,充當著“門”的作用。其材質多為石砌,仿木構造型,表面多刻有圖案、文字等,因而也是漢代建築、藝術、書法的活化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繼沙特判決五人死刑後,美宣佈制裁與卡舒吉案相關17名沙特官員,如何看待美沙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