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答啦

    例如:2018年長三角核心城市的杭州常住人口增加33.8萬,達到980.6萬;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常住人口增加28.5萬,達到1633萬;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鄭州常住人口增加超過10萬,成功突破千萬。

    珠三角的表現更為兇猛!2018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4萬億元,增長7.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9萬元。按此測算,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約增加了20萬。廣州四年間常住人口增額高達180萬,僅2018年一年裡,廣州常住人口就增加了40萬人以上。官方資料顯示,2018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為1490.44萬人,城鎮化率為86.38%。

    選擇常住城市,人們往往會選擇用腳投票。哪個地方經濟搞得好,就業機會多,人才政策好,哪個地方對人口的吸引力就大。

    人口向新的城市和城市群集結,反映了這些城市和城市群的經濟活力,這種對人才的吸引力,將形成持續的聚集效應,帶動整個城市群或城市圈發展。

    廣州新增人口超過了杭州鄭州成都,而以廣州領銜,珠三角城市群成員的佛山東莞珠海,2018年的人口增長也很可觀(如佛山2018年光新增戶籍人口就達到了17.39萬人,常住人口,比2017年增長了26.15萬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珠三角的發展潛力是最大的。

    中國的人口會加速流向30個左右的城市圈。近年,國家層面出題“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中國城鎮化將於城市群、都市圈有機結合起來。按照預測,未來中國將會有15個左右的“國家中心城市”,還有15個左右較強的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最終至少能形成30個左右的“都市圈”,如果每個都市圈生活1500萬到4000萬人口,就足以裝下中國超過一半的人口。

    人們會加速從兩類地區遷出,一類是人口少、公共資源差的中小城市,另一類是市場化程度低的地區。類似“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的升級版)這種市場化程度高、就業機會高、氣候好、空氣好的區域,將不斷有增量人口湧入。其結果就是“強者恆強”,很多中小城鎮會逐步消失。

    對於很多將房地產作為財政支柱的城市來說,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資源將集中在大都市圈之中,這些地方也都是人口流入的重點區域。而那些位於都市圈之外的小城市小縣城,隨著人口湧向都市圈,遠離中心城市的普通四線、五線城市的房產價值將降低,房地產財政可能會難以為繼。

    以上!

  • 2 # 極度深寒

    城市群必定有一座核心城市,這座核心城市能夠輻射周邊,帶動其餘拱衛的城市一起發展,其重要性屬於國家發展的戰略性層面。影響力甚至超出本國,在國際上也屬於重要的城市群。如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翼,東京灣,紐約灣,洛杉磯大灣區等等。

    1.政治資源豐富

    縱觀世界範圍類的一線城市或超級都市,無一不是屬於政治資源豐富的城市。世界第一的紐約: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各種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東京:日本首都;倫敦:英國首都、白金漢宮所在地;北京:中國首都;上海: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另外中國內地經濟發達的城市無一不是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

    為什麼會這樣?

    很簡單,這個世界還是個權力為主的社會。一座城市政要扎堆,重要的政府機關部門都在這裡,肯定是能夠影響帶動這座城市發展的。往小了說,社會安定,治安良好。往大了說,決策施政層面在這裡。一個部門或組織的決策往往輕易影響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命運。不是說干涉阻撓,而是政治具有這樣的魔力。另外政治資源豐富的地方,往往政策更容易獲得,所獲得國家資源、投入或扶持也只會更多。比如雄安新區,自從做為國家戰略層面開發此地之後,所獲得的資源包括部委、高校遷移,通高鐵什麼的。如果不是做為國家級新區開發起來,這裡哪裡能夠會在兩年之內就從審批到開通高鐵這樣的效率?另外新區還規劃了6條鐵路、4座高鐵站、1個機場。如此大的資源投入,固定投資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又怎麼會不大呢?又怎麼會帶不動這裡的發展呢?如果不是做為新區又怎會有這樣的資源投入開發這裡呢?

    2.交通便利、交通樞紐

    時至今日交通問題還是影響地區發展的大問題。凡是沿江沿海,交通便利的地方無一不是富足的地方,反到是交通落後,道路阻隔的地方基本都是落後貧窮的地方。一座城市能否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通是否便利,是否區域交通樞紐。據研究表明,中國每百萬機場旅客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應超過18億元(2012年)。排名前20的主要城市當中無一不是坐擁一個千萬級以上的機場。只有交通方便了外地人才會願意過來交流、學習、旅行、經商......生產的商品才會容易運出去,比如高速、港口、空港、鐵路什麼的。

    3.商業發達

    經濟發達的城市,競爭力強的城市無一不是區域商業貿易中心,打造符合城市定位的商業名片。比如北京、深圳、杭州無一不是網際網路經濟代表。而上海與香港則是以金融與貿易為主的傳統型商業代表性城市。而南京則是傳統商業蘇寧的地盤,大連則是萬達的地盤。很大程度上,一座城市當地大型商業綜合體多不多,知名企業、世界500強多不多也是其競爭力強的表現。甚至現在就是一座城市有沒有四大會計師行或者說星巴克的多與少都是其競爭力的表現。因為四大行比你更清楚這座城市有多少潛在需要幫助的企業,星巴克也比你更瞭解這座城市的商業消費水平。

    4.人口數量

    一座城市要發展肯定離不開人,也包括了各行各業的高新技術人才。人口流失嚴重,人才流失,談何發展?現在不到處都在講吸引人才迴流嗎?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很簡單的一個例子,2018年深圳以1303萬的人口數量創造的經濟總量一舉超過了香港,排名世界一線城市第55位。假如深圳和香港一樣的人口數呢?經濟總量將只有香港的一半。那還會是那個北上廣深嗎?恐怕不是。總量也是量,人口數量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基石。

    5.高教與醫療

    說實話這個重要,但沒有重要到影響到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絕對性。比如一所985/211都沒有的深圳,985/211扎堆的武漢、西安幹得過嗎?只有一所211的蘇州綜合競爭力超過武漢、西安、南京、合肥等一水的高教重鎮。

    6.特色行業特色產業,旅遊經濟與

    旅遊經濟屬於第三產業,旅遊產業可以帶動交通流量,提升航線航班密度,提升城市知名度。比如北京在2018年旅遊收入達到5556億元,佔據當年GDP的18.3%,這也是其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經濟競爭優勢之一。上海旅遊收入也超過4900億元,佔GDP比重為15.2%。光旅遊收入就超過國內絕大多少城市,瞭解一下。

    所以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經濟增長動力源自於發達的商業、貿易,數量龐大的人才,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企業行業,以及政策優勢帶來的成本稅收優勢。

  • 3 # 彭剛32

    中西部該起動中西部內陸城市群首!作為中西部中心結合部、最有區位輻射能力的只有重慶,重慶補好短板發展成渝城市帶動西南的同時!還能解決中部城市群踏陷的問題,又能解決西北!中原城市群過小,發展影響力過弱,帶動影響力不大的問題!以節省國家資源高速發展中,發揮距大作用,增強國際影響力!自然可以考慮渝武城市群合作帶動中部的作用下,還加強渝長的帶動,渝鄭,渝西,渝貴,渝蘭,渝昆、渝銀,渝南、渝廣等遊玩就業樞紐合作的重要性,這些省的貧困地區都是向著重慶的,遊玩資源豐富、就是缺乏樞紐帶動,拉動消費解決就業、以為學習科研降低成本!不要讓西部學子到沿海學習!沿海科研,在把科技成果到內地來轉換成產品,這些都是增加了不必要的高成本代價!讓人費心費勁費成本!說白了中西部發展的弱勢、就差一個強大的重慶!只要重慶短板補上去!超過中西部任何一個城市,各方面好很多自然沒有話說,中心部自然不是一盤散沙,不會去爭奶奶大了,自然這些省會城市,會調整心態跟近重慶發展!可能有人說為什麼是重慶!重慶區位決定了一切,和中部任何城市都能直接組合成為中西部最大雙核城市群!這點就牛逼了!中西部不管那個城市吹自己區位通八省九省!實際講輻射能力,能和那些城市組合成中西部最大雙核城市群發揮作用時自然是啞巴了,無城可做到有重慶這樣的輻射力!都是該輻射的城市,有區域帶動力的還是隻有重慶!有些省會之間不很貧窮,交通很發達,遊玩資源缺乏,沒有開發前例!只有重慶和任何省區有交通發展!扶貧開發遊玩的發展前例!中西部需要一個國際國內影響力距大的城市,帶動大大小小城市群,最終成為最大城市群!及城市群首,自然非重慶不可!還不說是直轄市地位,那更不一樣了。長江假如是條褲子,正好重慶處在褲衩上!如果加上東盟,中亞,中東,歐州,重慶自然是內陸國際大都市的區位,體量,地位,長江節點上的大中心!大集聚,大市場,大融合!大製造,大科技!大遊玩,大樞紐!大金融,大城市群,在國內就能輻射十省個省會以上城市!加上國外,這樣的輻射國際影響力,不壓於一個灣區的作用功能!重慶自然不會被人噴成無用城市!國家培養很多城市資源有限,以很難可持續發展下去!很難有國際影響力!如果國家培養一個重慶!提升中西部國際國內的大集聚影響力!中西部自然可以可持續發展!是個人一直在經常預測小吹!還是開始感覺到重慶爆發力在突顯!

  • 4 # 孤獨者在路上

    城市與城市群的定位是不同的,首先從城市來講,中國城市分為一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以服務業高階金融業為主,這類城市發展的核心就是高科技產業和高科技的人才為主。二三線城市普遍以產業為主,而這些產業多半為輕工業和製造業為主,核心必然還是產業和人。而城市群是多個一二線城市對外不斷擴張,最後融合的結果,核心還是人和產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對決掘金,詹姆斯左手打進2+1,歷史總得分超越喬丹,怎麼看詹姆斯的得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