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uiNanHistory

    柳條邊之所以能得名,是因為其修築的過程“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上之竹籬”。

    最早修築的柳條邊是遼河流域一段,走向南起鳳凰城西南,向東到興京,然後再轉向西北至威遠堡,再到山海關,其開始於順治初年,到十八年(1661)完工,是為“老邊”,也稱作“盛京邊牆”。既有“老邊”,也就自然還有“新邊”,新邊的修築開始於康熙九年(1670),到康熙二十年(1681)完工,範圍是從威遠堡到吉林的法特哈。沿著柳條邊的走向,清朝先後設定二十餘處邊門,如鳴水堂邊門、新臺邊門、清河邊門、威遠堡邊門、鳳凰城邊門等等。

    從盛京老邊、吉林新邊的走向來看,我們可以明確柳條邊修築的意義:

    首先,柳條邊能夠區隔盛京、吉林和蒙古東部之間的區域地理及行政界限,例如吉林新邊的修築就是為了“插柳結繩,以界蒙古”。

    其次,柳條邊的存在還是為樂保護東北這一滿洲龍興之地。正如大家所知,當時東北地區盛產人參、貂皮、東珠等奢侈品,這些物資原本都為清朝皇室所有,卻吸引很多東北地區以外的偷獵、採參之人,私自越境來此採捕。所以,清朝特地修築柳條邊,用以防範這種情況。由於前往東北盜獵之人不只有漢人,也有北韓人和蒙古人,故清朝的柳條邊連線了盛京、吉林和蒙古的邊界。

    康熙初年,柳條邊的出入之禁並不想後來那麼嚴格,各邊門“內外人出入,必登籍以記,他無厲禁”。不過,隨著邊界之禁日趨嚴格,沿邊地區均有“戍兵巡邏,非將軍令,不得出入。有乘夜拔荊私行者,謂之扒邊。次日按人馬蹤跡,尾而得之,解刑部治罪”。

  • 2 # 談史說事

    柳條邊是清朝封禁東北的邊牆。

    清軍入關是一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入關之前,雖然清朝已經統治了整個東北地區,但是它的控制區人口稀少,力量薄弱。入關的八旗只有幾十萬人口,面對中原大地人口上億的漢人,清廷內心是十分虛弱的。所以他們要把滿清的老根據地東北封禁起來,不許漢人進入,作為滿人萬一在中原呆不住了的退路。

    為了封禁東北,清朝建設了規模巨大的“柳條邊”。柳條邊是用柳條建造的一條邊牆,在遼寧、吉林均有分佈,把東北與中原漢地以及蒙古地區分隔開來。其中,遼寧邊牆周長1900餘華里,為“老邊”;吉林邊牆周長690華里,因修築時間晚,故稱之為“新邊”。早在順治初年,柳條邊就開始建設,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才完工。

    康熙初年的《柳邊紀略》 一書中記載:“今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原之竹籬;而掘壕於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可見柳條邊就是一條柳插籬笆。柳條邊的修築標準,就是用土堆成寬、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間再用繩子橫向連線柳枝。土堤的外側挖掘深八尺、底寬五尺、口寬八尺的壕溝,以阻擋人穿越。

    為了守衛柳條邊,防止漢人越界,清政府在柳條邊內外設定了守城尉、防守尉、協領等官員,各自帶領兵丁巡查,捉拿偷越邊境的“罪犯”。東北與關內的交通,只能透過柳條邊上設定的“邊門”進行。清政府沿柳條邊的走向,設定了20個邊門。每個邊門設防禦一人,筆帖式一人,下屬八旗兵數十名 ,負責把守邊門,稽察行人。不走邊門的人,按“爬邊越口”罪嚴厲懲治。

    清政府對東北的封禁政策導致東北土地大量荒蕪,人口稀少,經濟十分凋敝,埋下了近代東北遭受俄國、日本侵略的隱患。鴉片戰爭之後,由於沙俄入侵東北,清政府才不得不逐步鬆弛對東北的封禁,以便“移民實邊”。日俄戰爭爆發後,東北已經淪為日俄兩國的戰場,清政府被迫徹底放棄對東北的封禁政策,於1907年在東北正式設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 3 # 古風散人

    順治年間,清政權從鞏固盛京留都重地的戰略出發,在明代遼東邊牆的基礎上,修築了盛京柳條邊,到順治末年完成。

    盛京柳條邊“起至鳳凰城,北至開原縣,折而西至山海關接邊(長城),周圍一千九百餘里,共十七邊門,名為老邊”,也叫“盛京邊牆”;康熙九年(1670)至二十年(1681),又修築了吉林柳條邊:“東自吉林北界,西抵開原威遠堡邊門,長六百九十餘里,遮羅奉天北境,插柳結繩,以定內外,謂之柳條邊,亦名新邊。”

    整個柳條邊以山海關、開原威遠堡、鳳凰城和吉林法特哈邊門四點連線,呈“人”字形狀。“人”字形柳條邊的撇“丿”上端是吉林布特哈邊門,下端是山海關,其邊外均屬於蒙古族居住的地區。“人”字形柳條邊的捺“乀”,上端也是布特哈邊門,下端是鳳凰城邊門,其邊外則是廣闊的長白山區,因此,清朝修築柳條邊的根本目的,是將滿族的發祥地長白山區嚴密地保護起來。

    柳條邊的作用

    清朝最初修築柳條邊時,與明朝修築遼東邊牆一樣,具有國防上的作用,而與所謂“東北封禁”無關。

    北韓世子在順治元年(1644)被釋放回國,以示友好。然而,清政府在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推行野蠻的民族征服政策,特別是強令漢人剃髮易服,在關內爆發了激烈的抗清鬥爭。回到北韓國內的世子繼位後,由於他本人做過清朝的階下囚,對清朝深懷不滿而同情關內的抗清武裝,一度甚至想出兵北伐以示增援。清政府與北韓王朝的關係,表面上朝貢不斷,實際上貌合神離,彼此間心照不宣而已。清朝方面遂利用明朝遼東邊牆的舊址,修築了柳條邊,位於盛京柳條邊的鳳凰城、璦陽、鹼場、旺清四座邊門,就是為防禦北韓而設的。

    乾隆帝東巡盛京時,以《老邊》(即盛京柳條邊)為題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征戰縱圖進,根本亦須防”兩句,是對清政府修築柳條邊的最權威解釋。順治元年,百萬滿族從龍入關,盛京地區沃野千里,有土無人。東北方向有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東南方向的北韓也躍躍欲試。清政府從防衛盛京這一“根本重地”考慮,才有修築柳條邊之舉。

    清人高士奇認為,清朝修築柳條邊,目的是“插柳結繩,以界蒙古”,具體的講,就是西邊那一“丿”的作用。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到東北拜謁祖陵,高士奇是主要的扈從大臣之一,在東北的行程中多次經過柳條邊,故高士奇說清修柳條邊“以界蒙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清統治者的看法。

    清朝初年,西部柳條邊同樣有軍事作用。正如《鐵嶺縣誌》所說:“今蒙古內附,誠可無憂。然折柳之樊,未嘗無也。乙卯春,亦小有蠢動之徵。”,“乙卯”指康熙十四年(1675),“蠢動之徵”,是說居住在廣寧柳條邊外的察哈爾部布林尼親王發動的反清叛亂。清朝派將軍圖海平定這次叛亂後,將察哈爾部編人八旗,調往宣府、大同邊外,設義州巡檢管理其地。康熙十九年(1680)沒城守尉1員,駐防滿洲八旗兵350人。

    “結柳為邊,以界內外”。這8個字出自乾隆帝《進柳條邊》詩中的註釋,所謂“以界內外”,是指清朝修築的盛京和吉林柳條邊,作為清政府在東北設定行政區的分界線。

    具體來說,“人”字形的柳條邊,以開原威遠堡邊門為中心,由此折向西南至山海關外明水塘邊門,是盛京(奉天)將軍與蒙古各部落的分界線;由威遠堡邊門折向東南至鳳凰城邊門,為盛京將軍與吉林(寧古塔)將軍的分界線;由威遠堡邊門折向東北至吉林法特哈邊門,為吉林將軍與蒙古各部落的分界線。

    總之,柳條邊西北部的草原地帶,是蒙古民族的廣闊牧場;柳條邊東北部的茂密森林和崇山峻嶺,是從事狩獵的滿族、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費雅喀等族任意馳騁的天地;柳條邊的東南部,遍佈著清皇室的田莊、八旗官兵的旗地和漢族的農田。“人”字形的柳條邊,對東北各族人民從事生產活動,保護生態資源,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 4 # 子屠龍

    清朝八旗隨龍入關後,東北故地留有的人口很少,皇帝就擔心其他民族(主要是關內的漢人)跑到東北去謀生,從而讓東北變色。

    為保護“龍興之地”,朝廷就設立柳條邊,控制東北的交通要道,共設定了168個邊臺和20個邊門,像“人字型的綠色長城”。柳條邊工程也是有標準的,它需要挖土夯成土臺子,寬高根據地勢而定;外圍還有寬1丈、底寬5尺、深1丈的護邊溝;土臺上種大量植柳樹以防止人穿越。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華人移民方向的不同說法,為什麼獨獨去東北要用烈性字“闖”呢?原因就是柳條邊的存在,清代的柳條邊是有官兵守衛的,平時獲准的行人要從門洞走,否則就要被扣上“爬邊越口”的罪名,一旦抓到就要受重罰。因此,中原的百姓要去東北,是需要一股“闖”勁。

    柳條邊的修建,經歷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共43年。清朝皇帝還在邊內立“盛京圍場”和“吉林圍場”,專供狩獵、演兵之用。

    建成後的柳條邊,從山海關向東北方延伸,在吉林布特哈邊門開始分叉,一條繼續向東北走、一條向西南走。你可以看得出,滿族發源地長白山區域受到重點保護,而柳條邊也有效阻隔北部的遊牧民族、南方的農耕漢人進入。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近代史很快擊碎清朝皇帝的美夢。大清帝國的控制能力,無法維持主柳條邊的意義,現實讓柳條邊的封禁鬆動。

    清末的郭爾羅斯旗,札薩克輔國固穆七世公——孫恭格喇布坦,因為囊中羞澀而冒險開墾草原。與其沒錢治理屬地,還不如違背祖制收租,他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從山東召來200多農民來到伊通河畔開荒。因此,孫恭格喇布坦被稱為撕開柳邊封禁的第1人。

    1840年鴉片戰爭後,清朝開始受到西方列強的欺負,東北封禁政策受到重大挑戰,尤其1861年營口被迫開放之後。面對沙俄、日本等列強的虎視眈眈,開放移民到東北定居已經成為國防共識。於是,朝廷對封禁東北大大鬆動,雖然沒有明文下達,但是東北已經湧入大批移民。

    一直到光緒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的時候,東北全境實現開放,柳條邊被徹底廢棄。而大批移民進入東北,不僅有效增強國防實力,還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國產省油的SUV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