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清朝滅亡時,因為皇帝是和平退位,所以皇宮沒有受到大的波及。根據國民政府和清朝皇帝達成的和平退位協議,民國政府對於和平退位的清朝皇室予以優待。雙反簽署《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

    其中共8款,對於宮內的太監宮女規定是照常留用,但是今後不能再繼續招收。

    (1)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待以各外國君主之禮;(2)清帝歲用400萬兩由民國政府撥發;(3)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4)清帝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政府酌設立衛兵保護;(5)光緒陵寢如制妥修,民國政府支付實用經費;(6)宮內各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閹人;(7)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8)原禁衛軍歸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當時的太監在宮內盜竊字畫、文物出去變賣,溥儀長大之後,準備徹查,結果太監們乾脆一把火燒了庫房——此事引起溥儀大怒,且溥儀對太監們長期心存不滿,覺得根本管不住這群人,於是趁此機會下令將所有太監逐出皇宮。

    此事發生在1923年,根據溥儀老師據莊士敦的回憶,當時宮內還剩太監一千人,可能只留下了極少數,大部分被驅逐出宮。這些太監出宮後,經內務府百般籌措遣散費用,一個多月後,大部分太監被陸續遣回老家。當然也有不少人生活無著流落街頭,甚至自盡的也有。

    1924年馮玉祥北京政變後,修改了優待條款,驅逐溥儀出皇宮。很多太監還為此拍手叫好。

    至於宮女,也是陸陸續續被遣散出宮,有些遣送回家,有些嫁人。

    溥儀被驅趕出皇宮時,匆匆忙忙召開了最後一次御前會議,遣散了所有太監和宮女,跟隨的除了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秀外,幾乎就沒有什麼人了。

  • 2 # 趣談國史

    清朝剛滅亡時,按照袁世凱開出的優待條件,不僅給溥儀保留了皇帝的尊號,允許他繼續住在紫禁城,而且每年給他400萬兩銀子供其花銷。在這種情況下,太監宮女都留了下來。

    紫禁城關上門後,儼然還是一個小朝廷,皇帝和太后、太妃們繼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享受著條件和宮女的伺候。

    溥儀慢慢長大後,有一個人洋人當了他的老師,此人的中文名叫莊士敦。

    受到莊士敦的影響,溥儀的很多思想開始接近現代化。比如,他喜歡上了腳踏車,喜歡上了戴眼鏡,後來,甚至剪掉了象徵滿清的大辮子。

    遣散太監和宮女,也是溥儀在莊士敦影響下謀劃已久的事情。

    剛開始,只是遣散了一小部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溥儀乾脆以此為契機,把太監和宮女幾乎全都遣散了。

    這件事情是什麼呢?是某間大殿發生了火災。這間大殿,是一個倉庫,存放著滿清歷代皇帝收藏的諸多古董寶物。有一天,溥儀心血來潮,要清查一下這些古董寶物。結果,第二天就起火了。

    後來調查發現,這是人為縱火。縱火者,正是看管這件大殿的太監們。他們平日裡監守自盜,偷了很多寶物出去變賣。聽到溥儀要清查,害怕對不上數,便一不做二不休,放火把大殿燒了。

    這件事發生之後,溥儀很生氣,便趁機遣散了太監和宮女。這些人,每人只是分到了幾兩銀子,便被趕出了生活了很久的紫禁城。

    被遣散後,這些人很慘,居無定所,衣食無著落,很多人就躺在大街上,成了乞丐。宮女們還好一點,或者嫁人,或者進入大戶人家當丫鬟,或者進了八大胡同。太監們很難找到事情做,只好做乞丐。

    這些人對溥儀恨之入骨。後來溥儀被趕出紫禁城,這些太監們非常高興,紛紛痛罵道:活該,都是報應。

  • 3 # 老照片

    清朝滅亡,可算是改了歷來前朝滅亡的慣例,沒有經過戰爭,而是和平退位。民國政府履行了諾言,對真正實行了和平退位的清朝皇室進行了優待,並簽署《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其中涉及到太監宮女是這樣安排的:宮內各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閹人。

    可見,是保留原來的編制的。但是,後來,溥儀慢慢長大,再加上他的洋老師莊士敦的影響,他的思想越來越“新潮”,對於封建社會的隨從侍從等等越來越反感,開始策劃遣散的事情。到了後來,太監們經常變賣宮裡的文物,被發現,為了逃避責罰,索性縱火,這件事情讓溥儀下定決心遣散了太監和宮女,據說,只給了每人幾兩銀子。出宮的宮女太監命運非常淒涼。宮女有的嫁人了,有的去做風塵女子了,而太監有許多都流落街頭,甚至做了乞丐等等。總之,隨著舊王朝的垮臺,離皇帝最近的太監宮女往往命運更加悲慘。

  • 4 # 西府趙王爺

    古代的宮廷中總少不了宮女和太監,但是在清朝滅亡後,故宮的最後一批“服務人員”被趕了出來,去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社會。

    當然,這其實不是被軍閥們趕出來的,而是被自己的主子給解僱的!原本清朝滅亡後,溥儀退位依然享受皇家待遇,住在紫禁城,那些宮女太監們也都繼續伺候著曾經的皇帝。但畢竟天下已經變了,現在的主子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可以對他們生殺予奪的天下之主了。一些宮女太監,監守自盜,變賣宮中文物。這讓溥儀大為惱火。於是在1923年,絕大部分太監宮女,被趕出來紫禁城。

    這些宮女和太監的出路是不相同的,我們先介紹宮女出宮後的去向。

    如果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宮女,她們在出宮以後可以繼續回到家中。當時宮女的年齡大多在二十歲上下,清末時期人們的思想正發生著變化,在新型的婚姻模式下,這些年輕的宮女可以轉型為一般的“閨中小姐”,隨後經過正規的婚禮程式嫁給體面的人家就是了。

    如果是家庭條件很差或者是沒有家庭的宮女,她們出宮以後一般都進入了青樓,沒有了宮裡的供養和收入,她們能維持生計的手段就非常單一了,進入青樓成為了許多宮女的生存方式。

    還有一些宮女因為容貌出眾,在宮裡之時因為受到了很好的教養,其個人氣質和見識也比尋常女子突出不少,這樣的宮女往往會得到權貴們的喜愛,很多人也被當時的“大人物”納為了小妾,這種命運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好的,畢竟出了宮以後還能有個依靠。

    再說說太監們的命運,他們的出路大多有兩種。

    如果是在宮裡工作期間積攢了足夠多的財富(這些財富大多數變賣宮中文物得來的),那麼他們在新時代下依然可以過的很舒服。這類太監出宮以後會置辦田產,自己也會擁有宅邸和家庭,後期再找一個機會領養個孩子,其生活狀態還是很不錯的。

    對於沒有積攢太多錢財的太監,他們可以留在京城的太監“養老義會”,這個機構是專門安置他們的,出宮的太監們可以一起在這裡生活,互相之間也可以有一些照應,去世以後也會有人處理喪事。

    不過想入會是要交一些“保障費用”的,如果是一點錢都沒有,那就只有乞討一條路可以走了,有一部分太監就過著流浪的生活。

    不過後來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對他們也有了比較妥善的安排,這部分人也得以有個很好的晚年生活。

  • 5 # 魏青衣

    皇宮之中,何止有著皇帝,何止有著皇妃,何止有著後宮三千佳麗,皇宮之中更多的,還是那數以萬計的太監宮女。

    天下大勢盡掌於帝王之手,這些宮女太監自然還可以過不愁吃不愁喝的富麗生活,但是一旦皇帝退位,一個王朝都滅亡了,這些宮女太監沒有依靠,自然瞬間從當初的不愁吃喝跌落到了平民之間,許多人一時間難以適應,甚至直接上吊自殺了。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這些宮女太監們常年服侍在皇宮之中,除了伺候皇帝和皇宮中的貴族,他們別的幾乎是什麼都不會的,宮女還好說,離了皇宮,還可以尋戶人家嫁了。

    但是太監就不一樣了,太監們本就是身體殘疾之人,他們的地位一向不算高,而出了皇宮,沒了皇帝這個靠山,民間對太監有排斥心理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太監們的生活過的就比較難受了。

    那些晚清遺老,手握重權的,在大清滅亡以後還可以拉起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做一方大軍閥,幾乎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了,他們沒了大清王朝的管束,反而可以較之以前更加的為非作歹,無所顧忌。

    但是終究是狼多肉少,工作崗位本就不多,那些軍閥雖然說一個個都過得很是滋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在家中養上一大筆僕人的,能夠像以前一樣做一個侍者的太監宮女還是少數。

    在流落民間以後,宮女們少部分會像普通女子那般尋一戶人家出嫁,對她們來說這或許比留在皇宮裡更好,皇宮裡沒有自由,雖然生活不愁吃喝,但精神上卻沒有寄託。

    很多太監都會進入寺廟,靠吃香火錢過活,這些太監往往也都受人嫌棄,畢竟在一般人心中,出家人都是六根清淨的,太監一看就不是真心實意做和尚的。

    在溥儀被趕出皇宮的時候,不少宮女太監都是幸災樂禍的,畢竟他們早早的被趕出去,很多人甚至過上了不如乞丐的生活,說他們怨恨溥儀也並非無的放矢。

    從前在皇宮裡,大家統一領導,統一排程,但是一旦出了皇宮,他們就只能各想各的辦法了,不少宮女太監,在離開皇宮以後,因為沒有收入,甚至要餓死街頭,這也只能怪他們把宮女太監這一職業當成了鐵飯碗。

    按理說,宮女雖然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可以出宮尋一戶人家嫁了,比起來太監一輩子都只能在宮裡當跑腿的應該要好過很多的,但是實際上,就算是她們能出宮,二十五,這樣的年紀在封建王朝已經算一個老阿姨了,而且她們在宮裡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很多都不能生育,所以她們的下場也不比太監要好多少。

    一個王朝滅亡了,不少人只將視線放在了那些曾經的權貴身上,殊不知,真正受苦的還是這些最底層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入門級鋼琴選什麼鋼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