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糟糕的衛道士

    長陵的陵宮建築,佔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佈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簷下額枋、飛子、簷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件;其下闢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臺,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儲存至今。  第二進院落,前面設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據《太常續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始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其中,“稜”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稜恩門,為單簷歇山頂形制,面闊五間(通闊31.4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57米。簷下斗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後尾作斜起的桿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內明間、次間各設板門一道,稍間封以牆體。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書“祾恩門”三金字。“稜”字系後世修葺時誤寫。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其欄杆形制,為龍鳳雕飾的望柱,和寶瓶、三幅雲式的欄板。臺基四角及各欄杆望柱之下,各設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龍頭)。臺基前後則各設有三出踏跺式臺階。其中路臺階間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淺浮雕圖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雲騰浪湧,海水中寶山矗立,兩匹海馬躍出水面凌波賓士;上面是兩條矯健的巨龍在雲海中升降飛騰,追逐火珠,呈現出一派波瀾壯闊的雄偉景象。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現在已無法查考。但北京市大興縣老君堂東曾出土明朝一位工部營繕所所副父親的墓誌。墓誌中記載,墓主毛貴二有三個兒子。其第二子名叫毛榮,繼承父業,擅長石雕技藝,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藝精湛,“超其朋儔”。永樂十一年隨駕來北京,鹹推其琢造精堅,俾之把總眾役。十九年擢為工部營繕所丞。洪熙元年承命從事長陵,進授所副”。據墓誌文可看出,毛榮不僅是個技藝超群的石雕藝人,而且因從事長陵營建有功而進授為工部營繕所所副。長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許與他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祾恩門兩側還各有掖門一座,均作隨牆式琉璃花門,門上的斗拱、額枋,門頂的瓦飾、椽飛均為黃綠琉璃件組裝,在紅牆的映襯下格外分明。

      院內,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這座大殿在明清兩代,是用於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  明朝從孝陵以後,陵寢祭殿有享殿、陵殿、獻殿、寢殿、香殿等不同稱呼。殿內日常陳設有神榻(靈座、龕帳)、帝后神牌、冊寶、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種樂器。朝延遣官致祭時,殿內再增置陳設祭品用的正案、從案、三牲案匣等。這些陳設說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舉行大規模祭獻活動,和平時司香火、四時供獻、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雙重功能。它兼有西漢陵寢寢殿、便殿或唐宋陵寢上下二宮祭祀用殿的功用長陵的這座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儲存至今的陵殿,堪稱是中國古代木構建築中的珍貴遺物,其珍貴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規模大,等級高。此殿制仿明代皇宮金鑾殿(明代又稱奉天殿、皇極殿)修建,面闊9間(66.56米),進深5間(29.12米),柱網總面積達1938平方米,是國內罕見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頂為古建中等級最高的重簷廡殿式,覆以黃色琉璃瓦飾。正脊至臺基地面高25.1米。上簷飾重翹重昂九踩斗拱,下簷飾單翹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後廊式的柱網排列方式規整大方。殿內“金磚”鋪地,殿下有3層漢白玉石欄杆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和一層小臺基,總高3.215米。臺基前出三層月臺。每層月臺前各設三出踏跺,古稱“三出陛”。其中,中間一出踏跺的御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塊組成:最下面的一塊與祾恩門圖案相同,上面的兩塊分別雕刻二龍戲珠圖案。臺基上三層漢白玉石欄杆形制也與祾恩門相同。此外,月臺兩側還設有祭陵時供執事人員上下的旁出踏跺。臺基之後也設有三出踏跺,其形制同月臺前踏跺。   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檁、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名貴的優質楠木加工而成。各構件在殿內部分(除天花外)無油漆彩畫,顯得質樸無華。支撐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壯,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別是林立殿內的32根重簷金柱,高12.58米,底徑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間中間的4根金柱最為粗壯。左一縫前金柱底徑達1.124米,兩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獻記載,天壽山各陵及北京宮殿所用楠木,採自四川、湖廣一帶的深山密林之中。那裡人跡不到,“毒蛇鷙獸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車輪,垂絲如幻絙,罥虎豹食之。採者以天子之命,諭祭山神,縱火焚林,然後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一木初臥,千夫難移”,明萬曆年間,四川一帶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諺語。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卷四十六記明代運圖,自蜀運木有“山川險惡”、“跋踄艱危”、“蛇虎縱橫”、“採運困頓”、“飛橋度險”、“懸木吊崖”、“天車越澗”、“巨浸飄流”等險惡經歷。而結筏水運時,每筏運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還配有運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萬里,其運送週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時採伐楠木確實十分艱難。而一木至京,費銀竟達萬兩。

      三是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中國的古建技術,宋代有《營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都是官修的建築工程用書。但處於宋、清兩代之間的元、明兩代卻都沒有官修建築用讀書。因此,元明二代遺留下來的古建,就成為建築史學界研究元明兩代建築法式、特點的基本素材。特別是像長陵祾恩殿這樣的高等級的明代官式建築,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這座大殿從結構上看,屬疊梁式構架體系,不推山。宋元時期的叉手、託腳等構件已不採用,宋元時期的襻間斗拱也按照“檁、墊、彷”的組合方式由墊板代替。整體結構更趨簡化,節點更趨牢固。由於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頭伸出鬥失之外,柱頭科斗拱的機能發生了變化。但如果挑簷檁因受力向下彎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懸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採用了宋元兩代都沒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後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並用。  祾恩殿的左右兩翼,明朝時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廡”)各十五間,清代中葉毀壞並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爐一座,至今儲存完好。其制均由黃、綠琉璃件組裝而成,小巧玲瓏。爐頂為單簷歇山式,爐身正面為四扇假稜花槅扇,正中闢券門,門內為小室,用於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第三進院落,前設紅券門制如陵門,為陵寢第三重門。院內沿中軸線方向建有兩柱牌樓門和石几筵。

      三、明長陵神帛爐  兩柱牌樓門,為柱出頭式牌坊,又稱欞星門。其兩石柱,截面作方形,頂部各雕一坐龍(兩龍相對),前後戧抱鼓石。柱間木構部分仍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時仿景陵制增構。其制,單簷一間,黃琉璃瓦頂,兩山面各置博縫板,檁枋之下置重翹五踩品字斗拱六攢,其裡外拽的拱頭、耍頭均作三幅雲形式。斗拱之下依次安裝平板枋、大額枋、花板、小額枋、門框、上檻(安裝門簪四枚)、餘塞等構件。   兩柱牌樓門後為石几筵。它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緻的石供器組成。石供案,須彌座形制。其上下枋均浮雕串枝花卉,上下梟刻仰俯蓮瓣,束腰部分刻椀花結帶圖案,四角雕刻瑪瑙柱之形。案體規整大方,基本完好。案上五供器俱全。中間的石香爐,作三足鼎形,爐身和爐蓋各用一整石雕成。爐身部分腹部圓渾,三足外側各雕雲紋饕餮。爐耳、爐沿則分雕回紋圖案;爐蓋,底徑大小同爐沿,頂圓,下雕一週海水江牙圖案,上雕雲紋及一頭部前探的盤龍。燭臺,形狀略似古祭器中的“豆”,燭盤下雕仰蓮瓣一週,下雕雲紋。花瓶,小口大腹,兩耳各雕銜環。   陵園的寶城建築構成了“後圓”部分。其前部與第三進院落相接,形成一個整體。寶城,明代文獻中又作“寶山城”,因城內覆蓋玄宮(墓室)的封土稱為“寶山”而得名。從外觀上看,它就像一個封閉的圓形城堡,城高7.3米,外側雉堞(垛口)林立,內側置宇牆,中為馬道,寬1.9米。寶城周長約2華里。寶城之內是埋葬帝后的玄宮(墓室)建築,上面堆滿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稱“寶山”。中國古代的陵冢,秦、漢以來,多作覆鬥形狀,其周圍的陵牆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則創制為圓形的陵冢,外護以圓形寶城牆的制度。   這座明樓,明朝及清初時曾是前、後、左、右四面對稱設定紅券門,不僅樓體外簷斗拱系木結構,內部也都是木質的樑架結構,因此《帝陵圖說》有“棟樑楠梗”的記載。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明十三陵的明樓凡“擱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所以,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繕各陵明樓時,管工的大臣們特向乾隆皇帝上奏說:“今若就其形勢仍用木植修換,恐難持久”,並提出各陵明樓的修復,應按照永定二陵明樓的起券方式,“一律改發石券”。   長陵明樓在該次修繕中,因此改變了結構。首先,明樓內砌起了石券頂,樓頂因此變成了磚砌的實心頂結構,其次,左右兩個紅券門亦用磚封死,故此,現在前後券門通暢如故。而明樓的外觀則形制基本如舊其中,上下簷四面均各顯三間,上簷飾單翹重昂七踩斗拱,下簷飾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後尾均砌於磚體內。明樓的上下兩簷之間,在南面一側有華帶式木榜額,書“長陵”兩金字,亦仍如明朝舊制。樓內正中立有“聖號碑”。碑製為龍首方趺,篆額“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個徑尺楷書大字。其中,“成祖”,是朱棣的廟號;“文”是朱棣的諡號(寓意“經緯天地”),文字舊時泥金,碑身用朱漆闌畫雲氣,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文帝重臣,明初官員黃子澄是怎樣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