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空印象

    黃子澄太年輕啊,削藩不成反而讓皇上陷入危難之中。封藩王是明太祖之意,所以燕王深感威脅而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揮師南下。削藩應暫緩,諸王守四方就暫且這樣,燕王就藩燕地自有明太祖用意,蒙古和女真只有朱棣才壓得住。天子對華北(燕王勢力)內心要防著,如果熬死了朱棣而繼王位者才能不行則可以改封它地(小地方),再考慮遷都燕京。其實大明沒有徹底降服蒙古,燕京及華北一但軍事衰弱就是險地,讓燕王子孫守衛華北而天子遷都中原最好,南京胭脂氣太重不宜作帝國首都。

  • 2 # 古今通史

    黃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縣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初官員,官至翰林學士。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黃子澄考中鄉試第二名,第二年參加會試、殿試,考中進士第一名。當明太祖問他的年齡,他說是34歲,再問他是哪年出生的,他一時緊張答不上來。於是,明太祖把他從第一名換成第三名,就這樣,狀元變成了探花。

    明惠帝朱允玟即位後,與齊泰共同建議削藩。結果就是不好相與的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攛掇之下,立刻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奪得帝位後,將黃子澄逮捕並處死。

    估計很多瞭解那段歷史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黃子澄的昏招太多。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體現到黃子澄身上,缺點和優點,同樣非常醒目。

    首先黃子澄-不切實際的特點顯露無遺,沒有什麼實踐機會,好不容易有了實習的機會-參與決策削藩,可惜練手不成反殞命,因為他的對手偏偏是朱棣。

    朱允玟繼位後,著手削藩。對於著手點,朱允玟就問了齊泰和黃子澄的意見:

    齊泰:應該先削去燕王朱棣的王位。齊泰最重要的是在考慮,如果給朱棣過多的時間察覺意圖和準備對抗,那就是大明之禍!還有一點就是朱棣的優勢-朱棣處於軍事重鎮北京,手下兵強馬壯,兵力極強,更可怕的是-身經百戰。燕王本身也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一旦發生戰爭,燕王的威脅比其他諸王都要大。

    黃子澄:先削掉燕王母弟周王的王位。隨後在依次削掉齊、湘、代、岷諸王。朱允玟最後採納了黃子澄的建議,朱允玟在幼稚方面和黃子澄真是天生的一對,難怪朱允玟要挑黃子澄的主意。等他將諸王削掉的時候,燕王已經一切準備就緒,並且決定發動戰爭了。

    就在朱允玟、齊泰、黃子澄緊鑼密鼓的籌備搞定朱棣的時候,天賜良機到了,這一刻彷彿連老天都在眷顧這個削藩三人團-朱元璋的忌日到了,所以,朱棣需要拜祭,可不是隨便找個地方燒燒紙錢就算了,他要去令他有性命之憂的地方-京師。

    燕王這次可不像上次京師之行那麼“輕鬆”,他自然知道削藩三人團已經露出了利爪,此次再去,有去無回,所以託病將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股腦都送了出去,上京拜祭-潛臺詞就是,你看我好有誠意,仨兒子都送過去了。

    齊泰:建議將三人用藉口留在京城。

    黃子澄:燕王的三子與朱允玟有血緣關係,扣押他們說不過去。並且會打草驚蛇。

    三兄弟放回去沒多久,朱棣就開始了他的靖難之役。而三兄弟中的朱高煦更是成為了一位開路勇將,將王師打的節節敗退。

    黃子澄:建議將老將耿炳文換成曹國公李景隆,結果李景隆接任後,屢戰屢敗,損失數十萬人。不單如此,還有戰敗後隱瞞軍情的過失。

    如果我們沒有事先知道了黃子澄蠢則蠢些,但還是忠君愛國的,否則真是懷疑朱允玟遇到了二五仔。

  • 3 # 季我努學社

    黃子澄生於公元1350年,卒於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名湜,字子澄。所以又稱黃湜。

    黃子澄自幼飽讀詩書,天資聰慧。洪武十八年即高中進士,受到朝廷重用,授修撰,侍讀東宮,累遷至太學東卿,可以說是位極人臣。此時的黃子澄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但世事難料,一場叔侄之間的皇位之爭,卻給黃子澄乃至其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皇親之間爭奪皇位的戰爭,戰爭的過程也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之處,當然今人可以根據最終的結果反推明成祖朱棣的成功,但試想我們如果可以將時光倒流讓我們身處其時,或許其中的變數是我們無法想象得到的。

    靖難之役的部分責任應歸咎於朱元璋,或許明朝的靖難之役可以與漢朝的七國之亂進行一下類比。中國部分學者堅持歷史發生存在週期律的說法似乎不無道理,比如都是漢人建立的同一封建王朝,再如建立者出身都不高貴,此外都擔心自家江山被葬送,而廣立兄弟子侄為同姓為王,而朱元璋更是一步到位,將封自己驍勇善戰的朱棣駐守“天朝”北門,兵強馬壯。老皇帝一旦駕崩,很多不穩定因素都會出現。其實二者還有很多值得比較的地方這裡不一一而述。

    “靖難之役”曾被認為與明朝歷史上的“奪門之變”、“大禮儀之爭”相提並論,在明朝發展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為這三大事件直接影像明超歷史發展的走向。

    一場靖難之役改寫了明太祖朱元璋本來的帝國設計,而王朝的掌舵人也由稚嫩的建文帝改為曾經叱吒風雲的燕王朱棣,靖難之役的責任到底誰來負責,如今仍是人們討論的熱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似乎大家更多的是傾向於將責任歸咎於黃子澄與齊泰二人,如西北師範大學的郭厚安教授就曾指出“本來具有優勢的建文朝,由於‘人謀不臧’而導致的敗亡。對此應付主要責任的除建文帝以外,就是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齊泰、黃子澄絕非一流人才,‘兩人本書生,兵事非所長’。他們在對燕的戰爭中,不能運籌帷幄,只知增兵,不知擇將,越到後來,越顯示出給他們的無能。”

    其實,建文一朝,本來就有很多挽救的機會,而且本身燕王打出的清君側旗號就很難很有說服力。僅就黃子澄而言,第一次建文帝準備削藩,齊泰準備從實力最強的燕王開始,而黃子澄則主張與燕王關係親密的其他藩王開始,這樣不僅引起了燕王的警覺與不滿,也促使燕王開始準備起兵,第一次坐失良機。第二次,南京的中央朝廷已然對燕王十分不信任,準備利用朱元璋忌日,讓燕王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但老謀深算的朱棣卻以身體不適為由不去南京,而將自己的三個兒子派去,朝廷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扣住三個兒子作為砝碼控制朱棣,而黃子澄又提出反對意見,這樣朱棣的三個兒子剛剛返回北京,燕王就反了,而燕王的三個兒子自然是“虎父無犬子”,其中朱高煦更是驍勇善戰,一路凱歌達到了南京。歷史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一場無名大火,朱棣踐祚登基為帝,而建文帝也最終不知所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自然不得善終,家破人亡。

    歷史終究是歷史,即便今人用浪漫的手法,企圖透過“穿越劇”來改變人們心中的遺憾,但時光飛逝,白駒過隙。靖難之役已然成為過去,就連靖難之役發上後的幾百年的清帝國皇帝乾隆也不免感慨道:雖齊泰、黃子澄等輕率寡謀,方孝孺識見迂闊,未足輔助少主;然跡其尊主鋤強之心,實堪共諒。及大勢已去,猶且募旅圖存、抗詞抵斥;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為無慚名教者。

    參考文獻:

    明太宗實錄.

    郭厚安:論“靖難之役”的性質.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

    龔杏根:“靖難之變”的首難者黃子澄——《黃忠慤公集校注·前言》.宜春師專學報.1996.

    作者簡介:李晨,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生.

  • 4 # 風塵講歷史

    明朝洪武末年,太子朱標因病早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同時他又愛屋及烏立了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儲(朱標長子朱雄英八歲就夭折了)。朱允炆年幼,政治基礎也很薄弱,先前朱元璋打算留給朱標的馮勝、傅友德、藍玉、王弼等開國功將肯定會不服年幼的朱允炆,於是朱元璋便大殺功臣,將資歷老的功將都殺了。同時把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留給了朱允炆作班底。其中黃子澄在建文一朝較為有名,大家都說他忠君愛國,在後世也留下了一個好名聲。但是黃子澄在建文年間的表現究竟如何呢?

    黃子澄學識極高,忠君也不假。但他的缺點就是書讀多了,把一切想的太理想化,有點紙上談兵的意思。因為黃子澄科舉成績不錯,於洪武十八年時考取了會試第一,一路順風順水,輕輕鬆鬆就爬到了高位,沒有什麼在底層實踐的機會,處理事情就有些追求盡善盡美。而齊泰很黃子澄比起來就要實際多了,可惜建文帝比較欣賞黃子澄。

    建文帝剛登基時就著手削藩,齊泰的建議是先削去燕王的王位,但是黃子澄卻認為燕王實力過於強大,應該先削弱小的藩王,待到時機成熟再動燕王。朱允炆採取了黃子澄的意見,可此舉實在是打草驚蛇,在朱允炆削掉其他弱小的藩王后燕王早就準備好一切,蓄意造反了,可以說黃子澄的建議貽誤了削掉燕王的時機。

    還有一件事可以證明黃子澄此人並無多少才能。在朱允炆還沒有著手削燕王的王位時,碰上了朱元璋的忌日,按照規定太祖皇帝的所有兒子都要進京祭拜。但是朱棣哪裡敢在此時進京,於是稱病不去,但是畢竟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需要重視,朱棣就派了自己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進京祭拜,這實在是一個扣留人質的大好機會。齊泰當時就建議朱允炆找藉口扣留這三人。但此時黃子澄又開口了,他說此三人與建文帝都有血緣關係,扣押說不過去,而且會打草驚蛇。建文帝又聽從了黃子澄的意見把三人放回去了。而三人中朱高熾是以後的明宣宗,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屢建奇功,朱高燧也是在靖難之役中發揮出巨大作用。黃子澄這個建議直接讓建文帝放虎歸山,也為日後建文帝失去江山埋下隱患。

    燕王起兵後朱允炆本來派的是老將耿炳文迎敵,起初燕軍打得非常困難,但是黃子澄此時又出昏招了,他建議用李景隆換下耿炳文,結果李景隆就是個廢柴,接手朝廷軍後屢戰屢敗,直接導致建文帝的失敗。

    黃子澄為人雖然忠君愛國,飽讀詩書,可實在不適合作為皇帝的智囊團,他出的這些昏招讓靖難之役前實力強大的建文帝輸了一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朝為什麼沒有“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