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葉知秋129344394
-
2 # 秋色正傑
美國的養肥豬戰略,除了在中國沒賺到便宜外,幾乎屢戰屢爽!印度也不能例外。至於目前,印度的油水還不足以讓美國抵消那二十二億虧空,美國要剪印度羊毛,恐怕印度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3 # 砍大山車大圈
美國打擊印度會便宜俄羅斯。。
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朋友聚集在俄羅斯周圍,這種局面得益於美國驅趕盟友或是夥伴,擠壓過力造成俄羅斯越來越風光。。
美國擠壓敘利亞和伊朗,這倆就緊密團結在俄羅斯周圍一舉擊潰美國在中東的進攻;美國擠壓歐盟增加軍費,德法就團結俄羅斯之後喊出歐洲軍後來又說六代機,讓北約老大美國很尷尬;美國擠壓日本,日本就跑去俄羅斯談判,談不妥也要談,能讓美國難受就行。。
這一思路已經證明了對美鬥爭俄羅斯是最好的擋箭牌,現在印度挨欺負立刻就會友好俄羅斯,而俄羅斯一旦加強與印度的關係,美國的亞太戰略就成了篩子。。
當然印度與伊朗的能源合作也很棒,走個海底油氣管線,反正美國總有理由折騰印度,印度早晚會被美國擠壓著靠近俄羅斯和伊朗,屆時美國就會像對付土耳其一樣,傻眼撒手。。
-
4 # 陳國瑋
美國給印度好處!這是笑話吧!負債累累的霸權主義,對全世界只有傷害,沒有好處,印度又能怎樣反擊呢!一個見風駛舵的國家,又能怎樣?
-
5 # 風雲世界觀
印度的反擊其實很蒼白,因為在美國面前,印度唯一的所謂反擊就是和俄羅斯靠近。
印度長期以來是美國的戰略盲區
印度這個國家,命很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經濟和軍事上無法對美國和俄羅斯構成威脅;所以這兩個國家競相拉攏印度。只要是印度想要的,美俄都是慷而慨之。比如說俄羅斯甚至可以租借給印度核潛艇,向印度出售航母;而美國也向印度出售C17等先進武器。
其實美國對印度的最大縱容還不是軍事上,對印度經濟上的容忍更大。比如印度的仿製的抗癌藥,使用的就是西方的技術,在《我不是藥神》中就提到印度的仿製藥。但是比較有意思的是,過去美國長期縱容印度,從來沒給印度提專利這回事。如果是其它國家仿製 ,可能早被西方公司起訴了。美國那麼做,就是想拉攏印度。
印度這些年經濟發展迅速,引起了美國的注意
別以為美國是沒事要拿印度開刀,關鍵因素是因為印度這些年經濟發展迅速,讓特朗普注意到了。印度現在的經濟大概是什麼水平呢?大概和英國差不多,雖然還沒有趕上英法,但那時肯定的是。畢竟印度有13億人口,體量有那麼大。
所以特朗普現在要敲列印度。,因為特朗普眼裡只有錢。在特朗普看來,只要是佔美國便宜的都不行,印度佔美國便宜已經是赤裸裸的。這在特朗普眼中是不可接受的。
其實美國拉攏印度和敲列印度,都是利益
美國拉攏印度,就是想讓印度充當其在亞洲的打手,別以為美國的錢是好拿的,日韓這些追隨美國的,哪個都沒佔到便宜。但是印度辦的事並沒有讓美國滿意,尤其是印度始終不可能徹底倒向美國。印度也不傻,倒向了美國,俄羅斯也不可能答應啊?
現在特朗普一看,印度養著也是白養了,既沒有充當美國的打手,還自己做大,不聲不響的都和英國經濟相當了。美國現在就是來割韭菜了,是時候賺印度人錢了。
至於印度的反擊,最多是和俄羅斯加強聯絡;但是美國已經看透,俄羅斯現在也沒有錢,印度從俄羅斯根本的不到好處。印度想反擊美國,恐怕根本不夠格。
-
6 # 林辰愛學習
反擊啥?美國又不是第一次坑印度。馬航事件時,美澳聯手,逼印度,讓中國軍艦進經濟專屬區搜尋。印度反擊了嗎?美國對印度向來是兩手:捧殺加棒殺。
-
7 # 海之螢
最近有訊息稱,美國要撤銷印度優惠國貿易待遇。印度每年有57億美元的商品享受免稅待遇。美國這麼做,是因為印度要制定法規,限制美國科技公司在印度的發展。美國這麼做很正常。
至於印度會不會反擊,我認為會的。這關乎國家主權和尊嚴。儘管印度的反擊對美國來說,是撓癢癢的程度,但這個動作是一定要有的。
印美矛盾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是由兩國結構性矛盾所決定的,也是兩國戰略目標相牴觸的結果。
特朗普要把工廠搬回美國,莫迪要把印度建成世界工廠,兩者針尖對麥芒。還有 ,美國的科技公司像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都在印度安營紮寨,鯨吞著印度市場的份額。印度人用的手機中的軟體,基本都是美國的。像Facebook 、谷歌Android、YouTube、亞馬遜等。美國公司的存在,大大限制了印度本土公司的發展,引起印度高層的不滿。有的高官說,“他們的國家在繼1947年之前被英國統治了一個世紀之後,現在似乎將要又一次被殖民列強徵服。”
據世界權威調查結構披露,印度是世界最保守的市場,保護主義嚴重。以前美國沒注意到它,兩家度過了一段蜜月期。現如今蜜月期已結束,兩國的爭鬥剛剛開始。
-
8 # 閒看秋風999
美國總統川普和印度領導人莫迪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靠著民族主義或者民粹主義在大選中獲勝的。贏得大選後,川普不遺餘力的推行“美國第一”,而莫迪也是一樣,鼓吹“印度製造”。
為了“美國第一”的實現,川普高喊著“買美國貨,僱美華人”的口號,在全球打起來貿易戰,無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美國的競爭對手,無一可以倖免。
這次美國考慮取消印度所享受的“發展中國家貿易最惠國待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川普和莫迪這兩位領導人在大打經濟民粹主義牌時候的較量。
總體來說,美國貿易辦公室給予印度特別優惠商品的“零關稅”並不是很多,大概就是57億美元,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拿這個“零關稅”說事兒呢?
原因就是因為印度在配合莫迪政府爭取連選連任時採取的一項經濟改革措施——《電子商務管理方法》,這個管理方法限制外國電子商務公司在印度的業務。
在這個管理方法的影響下,美國的線上商務企業比如亞馬遜等等電子商務公司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將大大受到擠壓和限制。有專家估計,從現在開始直到2024年的五年中,美國電子商務公司在印度將損失2000億的市場佔有。
想想看,川普怎麼會容忍印度如此對待美國的電子商務公司? 因此,美國也就相應的出臺了報復措施,,表表明瞭美國的態度。
現在的球在莫迪一邊,是取消對美國電子商務公司的限制? 還是繼續“印度製造”? 莫迪不得不認真考慮。
-
9 # 天太2
印度是“世界”的寵兒,美國一向對它暗送秋波,印度剛有了那麼一點溫度,美國就要“抽梯”走人,對得起印度嗎?何況一個優惠貿易待遇,從上個世界70年代就開始了,不過50多億的貿易額,丁點大的“好處”,美國都要取消,足見美國的心態大不如前。是印度的問題還是美國的問題?如果看看美國近年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知道:患焦慮症的是美國而不是印度。至於印度會不會反擊?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印度沒有感恩的傳統,不是“投桃報李”的國家,它很自信,也很自足,該來的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求,非常樂天知命。美國自認為對印度不錯,估計印度不一定有感覺,反擊是一定的,或已開始。
美國的做法並不完全是針對印度,看看美國的鋼鋁關稅,北美自由貿易談判,以及對其它國家科以重稅的做法就知道,美國現在是“六親不認”,只有美國第一。既然如此,印度一定是“在劫難逃”。何況印度這個國家,它並不認為它應當感恩美國,它是有一定獨立性的。比如,美國剛開始徵鋼鋁關稅,印度立刻對美國的農產品進行徵稅,並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了美國,認為美國仿礙了自由貿易。美國製裁伊朗的石油,印度本來要跟風,後來一見伊朗給於優惠,馬上掉頭把美國的警告扔到了腦後。說實話,印度的獨立性真還是有的。不僅不怕美國的威脅,還不太再乎美國的那一點蠅頭小利,比起那種離了美國就沒法活的國家真算可以。
美國和印度有好多事,只怨美國一廂情願,總想好事。印度有十多億人口,國內是個大市場,目前每年的商品額在7000多億,達到萬億是指日可待的事。美國早已看中了這個市場,但印度監管這個市場很嚴,美國的許多產品是進不來的。美國現在要的是製造業迴歸,而印度正計劃成為世界的製造中心,兩者從根本上就有矛盾。美國想把美國的軍火賣到印度,不過印度寧肯被俄羅斯坑,也要堅持買俄羅斯的。法國的軍機也買,但至今買美國的武器仍不是那麼開放。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國從不把印度當回事,印度也就沒必要跟美國那麼緊。莫迪上臺後美國想讓印度為其“火中取栗”,不過,莫迪也曾是美國製裁的物件,美國冷暖,莫迪自知。果然,美國對印度連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一點好處也要取消了,印度的反擊肯定是預料中的事。
-
10 # 笑看人生201606280
美國現政府是投機者,很想拉印度做美國的亞太馬前卒,但印度人雖在美華人面前敢怒不敢言,但印度是亞洲大國也有自己的主見
回覆列表
印度一定會的,關鍵是美國還不能拿它怎麼樣。美需要印度深入參與亞太再平衡來制衡中國,而印度卻只會根據自身的利益有限參與其中。這是印度的國策,在大國之間尋找平衡,彰顯自己也是大國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