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夜史
-
2 #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我的答案是不能。這並不是基於既定事實的一種說法,而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考慮。吳三桂這些都不具備。我來簡析一下:
1、天時。吳三桂的反叛是考慮自己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長時間的整軍備戰給了吳三桂自信,同樣給了朝廷自信。有人說八旗兵老長時間不打仗,吳三桂拖了這麼久不應該對吳三桂更有利嗎?錯矣。首先八旗兵首先沒有依吳三桂的說法那麼弱,當年入關打天下的八旗兵仍在,如鰲拜為代表的將領。雖然鰲拜垮了,但是其他的從龍入關的將領不再少數。其次朝廷的最高統帥康熙已經成長起來。如果吳三桂想起兵,一般的最好的時機是權力的交接時節,就是康熙剛登基的時候,康熙年幼,朝局不穩。而吳三桂正式起兵的時候康熙已經透過自己的能力擊敗了鰲拜,自己建立起了皇帝的權威,這是古代史上難得的。削藩是康熙的決定,即使是吳三桂的造反也不能磨滅他的心性。
2、地利。吳三桂所佔據的是雲貴兩省,和他聯合兩藩是廣西、廣東、福建這些地區,這些地區在古代實屬是蠻荒之地,沒有江浙滬地區財糧供給,難取天下。另外就是古代長江地區阻隔了吳三桂的步伐,戰略上講一鼓作氣但是吳三桂在勢頭大好的趨勢下放棄進攻,這也是地利不足。
3、最重要的是人和。吳三桂的起義得到了誰的支援?首先滿人不會支援,清朝取得天下之後,滿人大量入關,在各地實行統治,已經具有了初步的統治基礎。其次是漢人中計程車人階級反對。吳三桂當年背叛了大明朝已經屬於不可原諒,現在又想再次反叛自己的朝廷,自己當皇帝,可謂不忠不義之極,這樣的人被統治階級基礎所唾棄更不會得到支援。再次是老百姓不想打,天下剛過上幾年安穩日子又要打,穩定生活不過誰跟著你混亂去?誰支援他呢?追逐利益的人,想跟著雞犬升天的人不過是牆頭草。
-
3 # 我爸爸的名字20
大勢所趨,本身吳三桂已經再無力北進了,其同黨也歸附滿清了,三藩的稅賦,田地,子民也在不斷下降,相反,康熙卻在走上坡路,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援戰爭繼續進行,如果這場戰爭在滿清入關時候進行,那還算屬於抵禦外族入侵,大明還有很多遺老遺少,天下人心還大多向明朝,或許還有勝算。然而這個時候,吳三桂降清又判清,天下太平已久,國民已經接受了滿清的統治,而且,這個時候康熙的執政也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吳三桂的造反破壞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就使得戰爭失去了正義性,君不見,任何非正義的戰爭,亦註定失敗,比如抗日戰爭,只是這種勝利,需要時間的洗禮。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吳三桂做為一個將領來說,帶兵打仗是沒有一點問題,始終佔據上風,但他缺少政治頭腦,犯了戰略性錯誤:
1、軍事上求存無雄略。
兵取岳陽後,頓兵不前,殆誤戰機。只想著劃江而治,不敢北進中原,以圖天下,也沒有拿下荊襄,切斷漕運,斷絕清政府的經濟來源。拿下岳陽雖然威脅巨大,但沒有繼續取江南糧倉錢庫,也就無法給清政府以實質性的重創。各個戰役打得還算不錯,但清政府血厚,不傷及要害的情況下,終於把吳三桂活活拖死了。
2、宣傳上口號失人心
吳三桂這太缺乏政治謀略了,政治工作做得一塌糊塗。
起兵後自稱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的檄文自稱是為了復興大明。但原為明將,後食清祿,還親手勒死永曆帝,這怎能得到漢族知識分子和士族階層的認可?起兵數月後,又拋棄大明年號,自稱周王,徹底原形畢露。
3、隊友間互坑心不一
三藩同舉事,各懷異樣心。各自為戰,即不能號令統一,也不能彼此策應,被清朝逐步分化瓦解,最終就剩吳三桂孤軍奮戰。
中國歷史上以藩鎮對抗中央成功奪位的只有朱棣一人,但是吳三桂本人的眼光和能力與朱棣相比還是差距太大了,對手卻是意志強橫的康熙,清政府也沒有李景隆來配置一下。而當時清朝入關不過二三十年,八旗兵尚未完全退化,依然可以一戰。
4、政治上短視急利功。
起兵大旗號稱復明,起兵後又自立為周王;兵力鼎盛時期幻想隔江求和,苟延殘喘之際又倉皇稱帝。
過早地稱王稱帝是最愚蠢的事情。帝、王、侯、公這些都是勝利果實,大事未成,就自己急匆匆提前摘取,太沒出息。
正確的作法是傳檄天下,呼喚群雄,承諾先入北京者眾雄擁其為帝,後入北京者皆可封王,佔取州郡者封侯,殺官自立者得爵。這樣整個疆土內稍有實力者都會心懷不軌,立生異心。
所以說,即使吳三桂不死,也頂多是能再打幾次區域性戰役的勝利,與大局無補。康熙肯定可以拿下他。
-
5 # 蘇山趣談
竊以為就算吳三桂不死,康熙照樣滅他。
首先,吳不具備統帥之才。他充其量只是個將才,而且,沒有統籌全域性的政治頭腦。當清軍集結江北立足不定之時,止步不前,給小康以喘息之機。小康是那種給點Sunny就燦爛的人,給他機會相當於自殺。果然康熙緩口氣就把吳三桂搞掉了。
二、稱帝建制的吳三桂,把當初想跟他復大明的人的心傷了個透。這些人跟他,為的是恢復前朝,光我華夏,當初吳打的旗號可是驅逐韃子,復俺大明,這麼急就稱帝了,臭軍閥耍流氓,不跟你玩了。跟他的人嘩嘩的走了不少。
三、康熙何許人也,韃子的大當家,少年老成,據說天生就是當帝王的料。十四歲就把天下第一猛比泰森還猛的老鰲拜搞定了,康熙是真猛啊!他跟三桂子打,跟玩兒似的,還沒過癮三兩下就把名聲不怎麼好的“衝冠一怒”製片人吳三桂玩死了。
四、天下初定,老百姓也真的不想再折騰去打仗了,何況打贏了還是給一個姓吳的打,沒多大意思。
總之,康熙一手爛牌打活了,而吳三桂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這與年齡無關,與閱歷無關,只與眼光、見識、遠見有關係。康熙雖然年輕閱歷淺,但心胸和眼光,十個吳三桂不及也。吳三桂之敗,必須的。
回覆列表
當然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吳三桂飲馬長江時,敗局已定
吳三桂苦心經營雲南數十年,手下精兵強將如雲,又有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的遙相呼應,佔盡了先機,而清朝兵力本來就不多,在南方兵力更少,因此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1673年康熙下達撤藩的旨意後,吳三桂宣佈起兵造反,尚之信和耿精忠也應聲而動,他們打著恢復前朝的名義,得到了各地民眾的支援,勢頭相當猛烈。
而此時,負責調防保衛北京的察哈爾王也趁機作亂,幸有圖海率領八旗家奴擊敗察哈爾王,暫時穩定了北京局勢。
但是吳三桂還在大舉進兵,自雲南起兵開始,吳軍一路告捷,連四川青海等地的土司也遙相呼應,西南半邊已經是一片大亂,清朝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力不復存在。
而更讓康熙緊張的,還是甘陝提督王輔臣的叛亂,陝西離北京幾百裡之遙,如果王輔臣聲援吳三桂,循著李自成當年的腳步打進北京,康熙基本就可以到東北去打魚了。
但是關鍵時刻,吳三桂走了一步昏招,正是這個昏招決定了戰爭的最終結果:
那就是,止步嶽州,飲馬長江!
此時的清軍雖然已經雲集長江北岸,但是不敢南下與吳軍交鋒,此時的吳三桂風頭正盛,江北岸也有大量的響應力量,一旦趁著形勢一鼓作氣打過去,那麼北伐成功,將清朝趕回東北,恢復漢家江山並不是難事。
但是,吳三桂停下了腳步。
這是吳三桂戰略短視的最集中體現,戰績瞬息萬變,停下一刻鐘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失敗,而吳三桂不懂。骨子裡吳三桂是不想反的,誰知道自己假意請求撤藩會被年輕氣盛的康熙給同意了呢,假戲真做,吳三桂掛不住這才造反。但是吳三桂只是想安安靜靜地做個軍閥,對於成為天下之主,吳三桂和撤藩一樣沒有準備,所以也就不可能走好下一步。
三姓家奴的吳三桂,骨子裡永遠是一個自私的軍閥小人物!
2、康熙的氣場贏了後手
一個古稀之年,一個而立之時,兩人的對決決定了大清未來的走向,事實證明,老眼昏花的吳三桂還是看錯了康熙。
在察哈爾王叛亂時,康熙在危機之下,沒有選擇逃回東北,而是就地組織防禦,利用家奴迅速解除危機,可謂年少老成。在對待王輔臣問題上,就更能體現康熙的智慧。
康熙一眼看穿了王輔臣的本質,不過是一個想在戰爭中投機取巧的軍閥而已,看著朝廷和吳三桂爭鬥,然後看出勝利者之後順勢推一把失敗者,收取漁翁之利。但是王輔臣還是太年輕了,雖然已經四五十歲的人。
康熙先是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主旨只有一個:我知道你是被吳三桂忽悠了,朕不相信你會這麼糊塗;你為大清立下這麼多功勞,可千萬不要站錯了隊呀;最後,朕一定會贏的,你看好咯。
為了達到徹底收服王輔臣的效果,康熙還讓王輔臣的兒子(之前作為人質在京)親自送信到王輔臣處。並且讓清軍在平涼狠狠地給王輔臣示了一次威。要說這王輔臣也真的不行,一看信件和這架勢當即痛哭流涕,表示一定跟著康熙混,這一年是1676年。
王輔臣的倒戈讓清朝開始掌握主動權,清軍利用吳三桂的停頓,從容整軍,逐個消滅吳三桂的羽翼,即尚之信、耿精忠之流。
眼看形勢越發不利,吳三桂1678年在衡州稱帝,改元昭武,國號為周,這是吳三桂的第二個昏招。
本來想借著登基大封群臣,提振一下士氣。但是吳三桂的稱帝,在那些當初跟著他造反的前朝遺民眼裡,已經是一個赤裸裸的背叛者。本來指望著你打跑滿清,贏回舊主,現在你卻自己當了主子,你是拿天下人的熱情給自己玩啊,所以此舉一出,吳三桂民心盡失,形勢更加被動。
所以很快,吳三桂就在憂憤中病死,傳位給孫子吳世璠。1681年,清軍雲集昆明城下,吳世璠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最終平定。
所以,吳三桂和康熙比起來,還差得遠!
時運不濟,吳三桂終歸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