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猛歷史

    宋徽宗趙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按常理是很難繼承到皇位的。他年輕時曾出宮居住,培養出了各種風雅愛好和風流性格。就是這麼風流的才子,最後又是怎樣竟當上了皇帝呢?

    還原宋徽宗登基前的情況:宋哲宗駕崩,沒有子嗣在世,而宋神宗的皇后向氏亦無子健在,導致東宮無主。

    宋代皇位出現過兄終弟及的情況,當向太后向宰相徵求意見的時候,章惇馬上回答:“在禮律當立母弟簡王。”章惇還說:“以年則申王長,以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簡王是神宗第十三子,但他是哲宗同父同母的二弟,由他即位確實符合立儲以親的原則。而申王是神宗第九子,在神宗健在諸子中排位最高,他繼位也符合立儲宜長的原則。

    (宋徽宗畫像)

    這時,皇家中輩分最高的向太后起到了重要作用。向太后認為既然都不是嫡子,那麼就無所謂親疏,繼位者應該根據立儲宜長的原則。她還認為申王有眼疾,不可立,所以,當時位次僅次於申王的趙佶當立。

    向太后如此堅定地反對章惇應該是有歷史原因的。早在哲宗朝,章惇等人曾攻擊太皇太后高氏預謀廢立太子,激起了以向太后為首的後宮群體的強烈反擊。同時,章惇謀貶太皇太后、廢孟皇后、攻訐司馬光的行為也讓哲宗和一批朝臣十分不滿。

    所以,待哲宗去世,當章惇提出立簡王或申王時,向太后第一個出來反對。知樞密院曾布也馬上跳出來進言:“章惇未嘗與臣等商議,如皇太后聖論極當。”並斥責道:“章惇,聽太后處分。”蔡卞、許將附和:“合依聖旨。”於是,章惇只好默不作聲。

    

    最後,哲宗在位時曾評價趙佶:“端王有福壽,且仁孝。”這至少表明,當時的政治環境對趙佶比較寬鬆。再比起眼睛有惡疾的九兄申王,趙佶也在健康狀態上更適合成為國君。

    趙佶即位後,儘管向太后很快去世,但章惇也迅速被貶,孟皇后、司馬光一系官員等多人獲復封,果然如了向太后等人之意。

    總之,趙佶登上皇位充滿了偶然:向太后、章惇和司馬光一系官員錯綜複雜的矛盾和鬥爭,加上申王身體抱恙的客觀條件,促成了趙佶成為了哲宗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參考文獻

    [元]脫脫等.《宋史》

  • 2 # 潘不安講究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需要先簡單介紹一下歷史背景!

    大家眾所周知,宋朝是趙匡胤乘著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黃袍加身從祡氏孤兒寡母手中搶過來的。

    宋史記載,在趙匡胤登基後的第二年,其母杜太后病重,臨終前將他召到面前:

    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

    意思是說,你得到天下不是因為祖上積德,而是因為周世宗死的早,留下孤兒寡母。如果柴家當時有年長的繼承人在,還能輪到你嗎?所以你死了以後要把皇位傳給你弟弟。

    並且讓宰相趙普記錄下來,藏在金匱中,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

    之後的事情大家也知道,趙匡胤在壯年時,燭光斧影莫名暴斃。趙光義憑藉“金匱之盟”繼位,但此時趙光胤的兒子趙德昭其實早已成年。

    趙光義繼位後僅三年,逼死趙德昭,此後名正言順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從此本是正統的太祖一脈成為了皇位的旁觀者。

    但是金匱之盟這事,不論真假,卻給宋朝皇位繼承開了一個先河,即是兄終弟及。

    從趙匡胤到趙光義,趙氏得到皇位的手段都是非常見不得人的,至此之後,有人說是祡氏怨氣,有人說是太祖的亡魂,反正大宋這皇宮就如同受了詛咒一樣。

    趙光義死後,宋真宗趙恆繼位,前期生了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活過十歲的,直到1010年,才生下了趙禎這一個唯一長大成人的皇子,即使後來的宋仁宗。

    宋仁宗即是狸貓換太子的主角,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仁君,但是他卻比自己的老爹還要慘。趙禎一生除了處理朝政,剩下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造人了,直到把身體都掏空了,才生下三個兒子,卻都在很小的時候夭折。據說晚年在後宮常常對著皇后曹氏抹眼淚,最終無奈從堂兄濮安懿王那過繼了一個兒子,即後來的宋英宗趙曙。

    這個有二十多個兄弟的宋英宗趙曙,卻沒有如人們希望一樣兒孫滿堂,除了未繼承皇位前生的3個兒子,如果後再也沒有新增一個兒子,且不久後就病倒了,只當了五年皇帝就駕崩了。

    而且這位仁兄在位期間除了生病,就辦了濮議之爭一件事,此外再沒幹一件正經事。所謂濮議是,英宗屬於過繼給仁宗,應該稱仁宗為皇考,但是他繼位後就想要議定親生父親濮懿王為皇考,這在大臣中引起極大的爭議。而此時仁宗的皇后曹氏還活著,和英宗的關係很不好,傳說英宗是灌醉了曹氏,騙她才簽下詔書議定濮懿王為皇考。

    所以在曹太后在英宗在位的五年著實受了不少氣,這點在後面非常重要,一定要記住。

    英宗駕崩後,歷史上著名的宋神宗繼位了。宋神宗在政治上支援王安石變法,積極進取,卻偏偏在子嗣上廣種薄收,一共生了十四個兒子,最後活到成年的只有六個。包扣第六子宋哲宗趙煦、第九子趙佖,十一子宋徽宗趙佶和他的三個弟弟。

    宋神宗只比他短命的老爹多活了兩年,38歲便駕崩了,之後就有現存最長的六子宋哲宗趙煦繼位,當時年僅九歲。

    宋哲宗瞭解的人並不多,因為早期有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直到17歲時,高氏去世,哲宗才開始親政。但哲宗卻是宋朝太祖之後武功上最有作為的皇帝,他恢復新法,重啟河湟之役,將青唐地區納入了大宋版圖,同時兩次平夏城之戰,使西夏臣服。

    可惜哲宗比父祖更短命,僅或了24歲,更是沒有留下一個子嗣。

    哲宗死後,皇位的繼承就成為了最大的問題,這時候金匱之盟就起到了作用。於是當時的宰相章惇建議說:“按照禮法來說應該選哲宗的同母弟弟十三子趙似,或者神宗現存兒子中最年長的九子趙佖。”反正按正常的程式怎麼都是輪不到趙佶的。

    但是我前面說到了曹皇后的事情,曹皇后可是一直活到宋神宗年間,隔的並不遠,很多當事人都還活著。當時神宗的皇后向太后還活著,他考慮到反正這幾個兒子都不是自己親身的,與其選一個以後可能和自己作對的,還不如選一個和自己關係最好的。

    於是就對章惇表示,自己沒有親生兒子,他們自然就沒有嫡庶之分,這樣哲宗的親弟弟就和其他皇子站在一個起跑線上了,另外九子趙佖眼睛有疾病不能選。最後最符合條件的就是十一子的趙佶了。

    因為當時趙佶年齡已大,性格非常明顯了,章惇指出他“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但是向太后心意已決,用神宗的話來壓章惇“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

    最終向太后在曾布、蔡卞、許將等執政的支援下,立趙佶為帝。

    可以說宋徽宗趙佶的繼位是從宋朝開始,經過一系列因緣際會的巧合而決定的,也許是因果報應,讓趙佶登基斷送宋家天下。

    有意思的是,一向子嗣稀少的趙官家,到宋徽宗這裡卻有三十一個兒子,結果靖康之恥時,除了一個趙構,全部沒跑了。而跑到南方登基的趙構卻沒有生育能力,最終宋朝的江山神奇般的又回到了太祖一脈的手上。

  • 3 # 小柘侃史

    宋徽宗,在中國所有的皇帝當中,宋徽宗的知名度應該排在前十名,可他不是明君。從昔日一個酷愛藝術的文藝青年是怎樣意外陰差陽錯成為一國之君的?

    宋徽宗,生於元豐五年(1082年)農曆五月五日(公曆6月7日,後因五月生人不祥改為農曆十月十日),是宋神宗第十一子。次年正月,宋神宗正式賜名,十月,趙佶被授為鎮寧軍節度使、封寧國公。

    他自幼養尊處優,逐漸養成了輕佻浪蕩的性格。據說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書省觀看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隨後就生下了徽宗,徽宗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出非凡的天賦。

    按照正常的情況發展,宋徽宗是沒有希望當皇帝的,在他之前的皇帝叫宋哲宗,是他的哥哥,他們是一輩兒人,只比他大了6歲,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照通常的情況來講,這個哲宗不用活很久,活到40多歲他的兒子也快20了,完全有能力來料理國政了,所以他這個機會本來是沒有的,但是,世界上的事發展往往是有一些意外的,不是按照常規的軌跡來發展的,會變化的,情況的變化就給了宋徽宗這樣的機會,哲宗6歲登基,16歲親政,親政8年,他只活了24歲了,就因病去世了。這是一個情況。

    宋哲宗在去世的時候,沒有留下兒子,他曾經有過一個兒子,結果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由於情況發生的變化,使本來沒有什麼希望、沒有機會來得到皇位的宋徽宗就有了希望,但是,雖有了希望,這個希望並不僅僅是留給他的,因為當時擁有皇位繼承權的並不只他一個,神宗共有十四子,其中有八子已早殤。除哲宗趙煦外,尚餘五子,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來立太子,如果沒有兒子怎麼辦,那就按照血緣來立,無論按照那個來排徽宗都不佔優勢的,但是在這當中,有一個人起了關鍵的作用,向太后,她是神宗的正宮皇后,她是後宮最有地位的,她是想立趙佶當皇帝,對於趙佶來說,他會討好向太后,對她身邊的人也不錯,再加上向太后在朝議上為徽宗據理力爭,和徽宗在此期間也製造了所謂的預兆傳聞,起到了配合作用。所以,他才在皇位爭奪中得到最終的勝利。

    對於風流才子宋徽宗,大家有什麼不同見解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cbox怎麼匯入執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