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自憑闌2
-
2 # 大城公
這條題,簡單,精確回答:
一,只有明清兩代皇帝只用一個年號的(明英宗是例外),用年號稱呼皇帝,比較親切,是他生前用的。
二,廟號是皇帝死後,繼任皇帝給他上的尊號,通常是按這個皇帝生前的一生功過是非來“蓋棺定論”。
比如趙構,他逃跑有功,逃到杭州建立政權,延續宋朝,是為“中興之主”,有作為。他死後,廟號高宗。
比如乾隆帝,十全武功,牛逼。他死後,廟號高宗。
比如宋徽宗,敗家,亡國,導致宋朝宗室470多人被抓去北方,闔宮被捉!是亡國滅種的奇恥大辱!所以趙構給他上廟號:徽宗。其實就是“毀宗”,用諧音字而已。趙構是兒子,心裡罵父親混蛋可以,明寫“毀宗”就是不孝,所以用徽宗做廟號。
比如嘉慶帝,仁政愛民,守成有功。他的廟號仁宗。
按慣例,開國皇帝都尊稱太祖或高祖,二代稱太宗多見。後面的皇帝就視其一生功過是非來評定、上廟號了。
三,明朝以前的皇帝年號多而繁雜,不好記住,史家嫌煩,就用廟號行文稱呼。
比如宋太宗,用過4個年號:太平興國、雍熙、淳化、端拱。
比如唐玄宗,用過3個年號:先天、開元、天寶。
比如宋徽宗,用過5個年號:建中靖國、崇寧、大觀、重和、宣和。
比如唐德宗,用過3個年號:建中、興元、貞元。
比如漢武帝,用過5個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所以史家就用他的諡號行文稱呼。
比如晉武帝,用過4個年號:泰始、咸寧、太康、太熙。史家也是用他的諡號行文稱呼。
因為皇帝廟號,在唐朝以前用得不規範。比如隋文帝楊堅,就用他的諡號行文稱呼。
漢獻帝也是,因為他把皇位獻給曹丕了,貢獻太大,所以給他這麼個諡號。
一個皇帝用幾個年號,甚至十幾個年號都有。史家懶得分辨記憶,就用他的諡號或廟號行文稱呼就容易使讀者分辨和記憶了。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醫藥和腫瘤學科20年
-
3 # 趣觀歷史
謝邀。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這其實是為了便於稱呼。舉個例子,宋真宗趙恆的年號有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如果要用年號來稱呼,該用哪個?因此只能用沒有爭議的諡號或者廟號,比如漢武帝、唐太宗、宋孝宗等等。那麼為何明清兩朝的皇帝們,年號比較固定,很少有人使用兩個年號(如明英宗、清太宗)呢?這一切還要從年號的變遷說起。
古代帝王們用“年號”以紀年,起初源於西周時期的“共和執政”(共和為當時年號),但此後並未延續使用。漢武帝登基時定年號為“建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年號,這一傳統從此延續兩千多年。除了中原政權外,日本、越南、新羅、吐蕃、大理等也都加以效仿。
▲漢武帝劉徹劇照
在這漫長的時光中,人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的皇帝終生只用一個年號,有的皇帝卻一兩年就改一個年號——比如南北朝與唐宋。不僅數量多,還具有濃厚的奇葩色彩。比如梁武帝蕭衍的年號,有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等,倘若在位時間再長一些,估計還能弄出個“方大同”。
其中武則天的年號之多令人咋舌——依次為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多達17個,前面幾個還引經據典,後面則越起越俗,個人崇拜之風越來越濃。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明清兩朝皇帝在位期間基本只用一個年號(明英宗、皇太極除外),這種變化是如何產生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劇照
這一切要歸功於明太祖朱元璋起了一個好頭——不封禪、不受尊號、不受祥瑞,這種做法大大消滅了皇帝想要改元的慾望。關於第一點不封禪。儒家認為新皇登基應當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因而漢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宋真宗這類改元狂人深受其影響。在明太祖朱元璋之後,再沒有一個皇帝封禪,縱使皇帝出巡經過泰山也只是祭祀並不封禪。至於改正朔、易服色,在唐代以後由於兵荒馬亂,統治者也就沒心思去折騰了。
其次是不受尊號。唐朝之前早有皇帝受尊號的先例,而該制度在唐代真正形成、在宋朝達到頂峰,比如大名鼎鼎的“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尊號)。在明朝,朱元璋率先提出不受尊號,只保留死後的諡號。至於清朝,入關之前皇帝們接受尊號,入關之後也不再受,比如大臣曾四次為康熙上尊號但都遭到拒絕,就連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在這點上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當然,我們要明確一點,“十全老人”“古稀天子”之類的稱呼純屬他自娛自樂,並非是正式尊號。
▲古代常見祥瑞——仙鶴
最後是不受祥瑞。在過去,祥瑞多種多樣、真假混摻,比如形狀怪異的雲彩、渾身透白的兔子、美麗的靈芝、閃著紅色光芒的石頭、誰都看不懂的天書、樹上形狀不同的樹葉、水裡亂蹦的小魚,凡是能和“不尋常”扯上關係的東西,都能被附會成所謂的“祥瑞”。由於祥瑞是上天對皇帝的褒揚之物,所以皇帝在接受群臣進獻祥瑞之後會舉行隆重的改元儀式。比如宋真宗趙恆,曾接連改的三個年號(大中祥符、天禧、乾興),正是他在迷信祥瑞之後,極度熱衷封禪、改元的產物。
明太祖接受先帝前輩的教訓,堅決不接受祥瑞,後代君主即使有受祥瑞的,也只是屬於自娛自樂的範疇,再沒有昭告天下、改元封禪的大陣仗。當皇帝真正做到不封禪、不受尊號、不受祥瑞,便沒有改元的動機了,這是最直接的原因。往深層次裡剖析,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儒家思想發展和皇帝制度的不斷演進,統治者們的合法性和權威不再需要透過封禪、上尊號、進獻祥瑞這些方式來實現了。
▲南北朝百官封禪場景塑像
封禪原本是儒家政治文化裡非常有存在感的一部分,隨著宋代理學的興起,儒家逐步傾向於道德哲學、修身養性,帝王的道德品質成為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封禪的存在意義越來越弱。連封禪儀式都日趨衰亡,接受祥瑞自然也就隨之消失了。清朝入關前曾因得到蒙古的傳國璽而慶賀改元,入關之後發現漢人壓根不把這個當回事,從此也就不再因重大事件改元了。
對於“不受尊號”,其背後折射的歷史程序也很好理解。明、清兩朝都是高度成熟的中央集權體制,皇帝地位比以往更加至高無上,死後諡號多達二十餘字,因此在世時已經沒必要再受尊號。當然,這也與康熙皇帝本身的性格有關,要不是他謙虛沒受尊號,後世皇帝說不定也會有樣學樣。不過退一步來說,即使眾人受了尊號也不會再改元,因為尊號對皇帝而言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康熙皇帝讀書像
唐宋時期的皇帝們之所以頻繁改元,恰恰是因為皇帝制度在這一時期發生劇烈轉折——從君主專制轉向君主獨裁。二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專制君主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獨裁君主則成為一個國家機關。專制君主的權力高度集中在個人手中,所以極其容易被推翻或喪失權威、淪為傀儡;獨裁君主的權力則是制度化、深入人心的,即使是個未滿月的孩子或有智力缺陷,皇權也不會旁落。因此當古代中國完成這一制度的轉型之後,自然也就不需要透過改元來強化統治的合法性了。
參考文獻:
《中國曆代年號考》《國史大綱》
-
4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諡號是中國古代帝王、后妃、貴族、大臣、士大夫死後,根據其生前事蹟給予的一個稱號。諡號始行於周朝初年。諡號有褒貶。如周文王、周武王中的“文”、“武”之諡,均是褒獎他們建有功業。而夏桀、商紂則是追諡的,均是貶斥他們為惡悖義、殘暴不仁。秦始皇稱帝后,不准許臣僚議論皇帝,於是廢去諡號。西漢代秦複用諡號,此後歷代相因,直至清朝滅亡。諡號沒有定製,可以隨帝王旨意添改。一般而言,帝王之諡,先由禮部議上,然後由繼立的皇帝批准;臣下之諡,由朝廷賜予,報呈皇帝。綜觀中國古代的諡法,美諡佔據絕大多數,惡諡為數極少,且由唐宋以後越來越少,甚至基本取消。一般而言,唐代以前諡號多為一字,也間有用兩字者。唐代諸帝的諡號,經三次加封,由高祖至玄宗皆為7字,其後多少不齊,宣宗最多為18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宋代皇帝的諡號,一般16個字,只有神宗為20個字。明清兩代,諡號一增再增。如明太祖死後“諡曰高皇帝”,永樂時增加至16個字,嘉靖年間又增加4個字,同時又對褒美之詞作了重大更換,“諡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此外,也有以徽號為諡號的,如慈禧太后,“慈禧”本是徽號,也變成了諡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立的名號,如某祖、某宗。廟號之制,始於中國殷代,如太甲稱為“太宗”等。西漢之初,承襲此制,具體辦法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古訓,新即位的皇帝為剛去世的皇帝議立廟號,如漢高帝劉邦廟稱太祖、文帝廟稱太宗。此後,直到清朝滅亡,歷代歷朝均奉行這一制度。一般而言,開國創業之君都稱為祖,其後即位的各個皇帝都稱為宗。如宋太祖、宋太宗,元太祖、元太宗,明太祖、明太宗,清太祖,清太宗等。當然,也有例外者,如元世祖、明成祖、清世祖等,這主要是根據當時的特殊情況決定的,如順治帝福臨是清廷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死後按封建禮儀,其廟號應稱宗,但朝廷大臣認為他“入主中華,奄有萬方,統一天下,宜為世世所主也”,決定定其廟號為世祖。
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為表示自己統治紀年而定的一種名號。始於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此前,紀年或用甲子,或以帝王名號為稱,如周成王二年、秦始皇元年。從武帝建元元年直至清宣統三年(1911)的2000多年間,凡新皇帝登基,或因某種事件的發生,或為避諱,改元建號制度一直延續下來,以表示“與民更始”。明代以前,關於皇帝改元建年號,並無定次。一般而言,一個皇帝可以有許多年號。其中最為典型的可算是武則天了,她在位15年,竟用了14個年號。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直到清末,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只有明英宗因土木之變的發生,前後做了兩次皇帝,而有兩個年號)。故明清兩代,一般都以年號作為皇帝或皇帝在位時該朝的稱號,如乾隆皇帝、乾隆朝。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諡號、廟號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就有了作為蓋棺論定的諡號,而中國古代社會並無宗教,是由鬼神崇拜發展成為系統的祖先崇拜,也相應的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制度,廟號相應形成,其實就是神主在宗廟裡的排列制度,兼而形成了所謂昭穆制度。秦始皇滅六國,自認為立了不世之功業,功德睥睨三皇五帝,當有萬世之基業。而作為以子議夫,以臣議君的議諡制度該廢除了。漢太祖高皇帝任用叔孫通制朝儀,又恢復了諡法,而諡號多由代表性事件議定,故而美諡多惡諡少。諡號多由一個字代表,後來諡號字數加多,北宋以後更是幾十字的長諡。由朝代加諡號來稱謂皇帝已然不合時宜了。故而用廟號稱呼,比如唐朝。下面說說年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由漢武帝創立的,名曰建元,而武帝喜歡改元,以展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從建元到後元共有11個年號。後世帝王多加效仿,比如武則天,在位期間頻繁改元,這就給史官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到了明清兩代年號比較固定,對光大民眾而言,年號深入人心,比如康熙。而遠在廟堂之上的廟號、諡號反而沒人在意了。另外,帝王、皇后在世時,為表尊貴,加尊號、徽號,比如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