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上上籤2014

    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觸及封建統治基礎,在維護清朝統治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從根本進行改革。洋務運動主張自強、求富的目標未能實現。洋務運動創辦的企業採用的是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方法。

  • 2 # 道無垠1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的覆滅。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1,當時國內的背景是,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在此之前一些學者就提出了學習西方國家的優點以增強國力,例如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3] 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遺憾的是,處於傳統國家和農業文明體系下的中國在面對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後的現代國家和工業文明的英國的挑戰時顯得不堪一擊。首先,在軍事上,由於工業革命的發生使得英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思維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戰場上,仍舊以大刀長矛和騎兵為主的清帝國的精銳部隊儘管作戰勇敢,但面對強大的炮火則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對外作戰連連失敗,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對清帝國造成了嚴重的陰影。在經濟貿易領域,由於工業文明下的大機器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經營模式使得西方的工業產品和加工後的農產品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生產成本都遠遠優越於傳統農耕文明下的小門小戶的小農經濟所生產出的產品,因此,中國長期以來的貿易大國的地位和國際貿易上的優勢漸漸喪失,經濟發展遭到了新興經濟模式的嚴峻挑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不久,因為清政府用領土,主權以及一系列經貿特權暫時填補了外國侵略者的肚子,國內的農民戰爭也進入低潮,因而呈現了暫時“穩定”的局面,即所謂“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統治集團中,一些頭腦比較清楚的當權者,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樞執掌大權的恭親王奕訢等人,並沒有因為這種“和局”的出現而減少他們對清政府統治的危機感。曾,李,左諸人都為剿滅太平天國而建立殊勳,他們在藉助外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的“華洋會剿”中,親眼看到了外國侵略者堅船利炮的巨大威力,從而感受到一種潛在的長遠威脅。面臨中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他們繼承了魏源等“經事派”提出的“師夷長技”的思想並極力將這種思想付諸於實踐他們“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目的,一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條件下,徐圖中興。國際背景

    從15世紀開始,世界的大環境開始發生變化。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農民和手工業者經過長期勞動,積累經驗,改進了生產工具,農業得到發展。紡織、冶金等開始出現機器。不僅提高了產量。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分化出各種不同的階層。在新航路的開闢,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資產階級革命,產業革命的推動下,至洋務運動發生時,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初步完成,人類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2,當時國際背景是,就外部而言,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掀起了殖民戰爭的狂潮,特別是工業革命後的英國,為在全球範圍內打造自己的日不落帝國的殖民體系,亞洲自然而然成為了英國殖民擴張的目標,英國在成功地佔領印度後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中國。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發動了對中國的殖民戰爭。1856年又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同時,北方的沙俄,西方的法國、美國等國也開始侵犯中國,中國一時間遭遇了嚴重的外部安全威脅。

    這個新時期的主要特點就是整體化和近代化。講究統一的世界市場,分散、落後的國家不可避免地納入整體中。近代化就是資本主義代替封建專制,這是歷史的必然。這也是洋務運動試圖走近代化的道理,在世界整體化的趨勢下,中國比較被動的捲入。當時中國沒有經過長期的積累,沒有經歷資產階級革命,但中國的洋務運動與世界大勢是分不開的。

  • 3 # 小義老師扯歷史

    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就是個錯誤,中學為體,更是直接判了洋務運動死刑,洋務運動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比如,北洋水師,甲午海戰失敗原因非常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戰船裝備先進,指揮系統和規則仍然是淮軍的老規則,而日本艦隊指揮系統和規則完全西化,失敗在所難免。

    歷史意義,學習就要學精髓,不能只學皮毛,戰爭永遠是靠人,而不是靠裝備!

  • 4 # 奴兒干都司

    清政府從根上就已經腐敗無能了,大廈將傾在縫縫補補也無濟於事,在世界工業化和民主革命浪潮的衝擊下,腐敗落後,不得人心的清政府已回天乏術,這種大背景下,洋務運動怎麼能成功,制度和體制已經腐朽了,國不知有民,民自然不知有國,民族主義沒有覺醒,人民不是當家的主人,有怎麼能有放手一搏的勇氣與決心,清政府同時不信任漢族軍隊,只求苟全社稷不失,落後的制度怎麼能戰勝已經基本完成近代化,明治維新之後制度更加先進民主的日本呢,反觀東鄰國家日本,在明治維新三傑等帶領下,國家自上而下基本完成了近代改造,先進制度帶來的碾壓優勢,也完全反應在了甲午戰爭的結果上,所以說洋務運動的失敗從一開始就是註定失敗的。

  • 5 # 早餐不宜空腹吃

    為什麼洋務運動會被認為是失敗了呢?因為被殖民的現狀沒有改變?還是因為大清亡了?

    我認為清末時期的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最成功的變革,它不但改變了中國,也間接改變了全世界。當時大清已經搖搖欲墜,透過一兩次變革就起死回生那是痴人說夢。但洋務運動之後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中國幾乎在各行各業都湧現出精英之才,他們共同改變和創造了中國的新篇章。

    接受新的事物就要過渡期,陣痛期,這不叫失敗。毛主席年少時貫通古今,歷史裡面唯一讓他佩服的人卻是曾國藩這個老鄉,而他的這個老鄉恰恰是洋務運動的最主要推動者之一。這說明洋務運動的影響可不是隨著大清滅亡而結束。

    很多人,很多事,需要歷史的積澱,對錯、善惡、忠奸不會有明確的分界線,更不會一成不變,失敗與成功同樣,以目前來看,我認為洋務運動是成功的。

  • 6 # 時移世易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歷史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論,歷史現象有著自己的複雜性,就拿洋務運動來說,從清政府的角度,洋務運動遠遠沒有達到期望中的富國強兵,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失敗的,但是從中國歷史的整體發展角度來說,洋務運動又是成功的,因為它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提高了中國的現代化程度。

     

    其次,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並沒有固定的統一答案,分析的有理有據即可,但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是大家都比較認同的,主要是從中國自身尋找原因。

    ·指導思想的侷限

    洋務派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張以中國的倫常思想為本,輔之以西方的科技和機械為用,然而西方科學技術產生的基礎是科學思想的廣泛傳播,在中國,不改變教育和觀念,科技也就不會有本質的進步,這個指導思想具有歷史的侷限性。

    ·政治制度的束縛

    洋務運動是在不觸動君主專制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很大程度上是憑藉著慈禧太后的支援和一些封疆大吏自身的作用在進行,洋務運動的一些措施缺乏制度的配套,很難會順利進行。

    ·洋務企業的失敗

    洋務運動在“自強”和“求富”的口號下,建立了一批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但是這些企業的建立是沒有系統計劃的,而是在各種現實需要的推動下產生的,比如北洋艦隊和國內缺乏優質煤炭,李鴻章就主導創辦了開平煤礦。另外,洋務企業的經營也存在各種問題,各個洋務企業就像衙門,非專業的官員指導專業的技工,再加上貪汙橫行、洋人欺騙等,內部管理混亂不堪。總之,洋務企業缺乏相應的經濟基礎和現代化制度。

    ·改革人才的匱乏

    洋務運動過程中,雖然建立了一批新式的學堂,派遣了一些留學生,但是杯水車薪,而且教育是一個長期才能見成效的過程,況且這些新式的教育改革頻頻被保守派攻擊,當時教育的主流依舊是讀聖賢書,透過科舉考試去做官。

    ·社會環境的保守

    洋務運動進行的時候,當時的整個社會依舊是不開放的狀態,落後封閉是常態,很少有人真正熟悉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教育和資訊傳播的落後,使得很多華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洋務,在這種社會環境中,朝廷中存在眾多的保守頑固派就不稀奇了。換句話說,洋務運動只是在表面搞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很難會有實質上的效果。

     

    最後,關於洋務運動的意義。洋務運動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畢竟做了一些事情,當然會產生一些積極作用。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等方面都有積極影響。

    ·政治方面

    洋務派在一潭死水的政壇掀起了一股改革的風氣,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衝擊到君主專制制度,但對後來的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產生了影響。

    ·經濟方面

    洋務派建立的洋務企業,引進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推動了近代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教育方面

    洋務運動打破了科舉取士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建立的新式學堂和派遣留學生,為近代中國的發展培養了一批現代化的人才。

    ·軍事方面

    洋務運動不僅創辦了軍用工業,還建立了新式的軍隊,促進了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雖然建立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但是近代中國的軍事國防已經走上了一個現代化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生豬養殖戶來說,非洲豬瘟絕對是噩夢,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