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07紅太陽
-
2 # 英語老師Minnie
在課堂上老師遇到學生“問題行為”,我會積極干預,採取“不讓學生丟面子,也不讓老師下不了臺”的方法。
我想起了上個學期去聽一堂公開課發生的事。
學校要求每位老師每個月都要去聽兩堂其他專業的公開課。那一次大概有七八個老師去聽經濟法的課,上課的是一位女教師。
老師先在藍墨雲班課軟體上讓學生簽到,然後複習上一次的內容,要求學生搶答或者做作業。老師在檢查大家做的作業的時候,發現有兩個學生的答案是在上面畫的一個小人兒,這明顯是為了矇混過關。
在座的老師也覺得有些尷尬了。女老師在講臺上當場就發火了,讓這兩位同學自己站起來。過了兩分鐘都沒人站,由於是合班課,大概有八九十人,老師只知道名字,又不認識人。僵持了幾分鐘後,那兩位學生站了起來,還一臉笑嘻嘻的樣子。
這時候,是考驗老師處理“問題行為”的藝術了。
女老師走到這兩位學生的旁邊,生氣地對他們說,“你們倆怎麼能這樣呢?這叫什麼答案?!這節課你們就站著聽講吧!”
這樣一折騰,45分鐘的課堂,生生耗去了將近十分鐘時間。這樣的公開課,效果是什麼樣子,可想而知。
下了課以後我想,如果我遇到了這種情況,會怎麼處理呢?是像那位老師一樣嚴厲批評這兩位學生,還是一帶而過,課後再找他們溝通?
看到題主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不夠成熟,請指正。
1、能一笑而過的,就不把學生逼哭。在我看來,學生普遍比較單純,他們想要被關注,被重視的心理,使得他們會在課堂上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如對同伴打鬧,對老師出言不遜,擾亂課堂秩序。 如果問題不太嚴重,就一筆帶過,讓全班學生正常上課,課後再找這個學生問問情況,下次一般都不會再犯;如果讓老師下不了臺的情況下,打個哈哈,一句不經意的玩笑話,就能化解危機。
你應該知道,不能因為這一個學生,而在全班學生面前失了老師的風度,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學生會更尊重你。
2、老師一定要有老師的範兒。老師在知識上,肯定比學生多得多。我覺得在外形上,也要跟老師的職業匹配。穿著幹練一點,質感好一點,讓學生有敬畏之心。敬你亦師亦友,畏你有自己的底線。
剛才說的那位女老師,個不高,平時穿著也挺隨意,素面朝天,一些調皮的學生,很容易就沒了界限感,在公開課也敢這樣調侃老師。
3、平時多和學生聊天,瞭解他們的心理。每次課提前進到教室,走下去和學生多交流。有些看起來調皮的學生,你偶爾一次對他的關心,也許會讓他有很大改變,因為他覺得自己被“看見”了。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
-
3 # 家和萬事興123x
如果在課堂上出現了問題行為,我一般會對症下藥,所謂的對症下藥是指我會提前瞭解造成一些問題孩子的因素,比如家庭因素、個人性格因素、周圍環境因素等等,然後再具體行為具體對待。比如,我所代的班級中有個孩子比較特殊,課堂愛吃零食,愛挑同學毛病,甚至課堂跟同學拌嘴,基本不聽講。那麼我是如何面對這樣“問題行為”的孩子的呢?
對這個孩子,經過和家長的幾次接觸,瞭解到這個孩子家庭比較特殊,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基本是爺爺看管,導致這個孩子從小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貪玩、經常跟同學打架,學習也跟不上,也招致了別的同學的歧視。一次,我在上課時,這個孩子突然站起來說:“老師,xxx罵我。”當時,我沒有因為他的無禮批評他,我輕輕摸著他的頭,平和地告訴他:“老師知道你是個好孩子,相信你也不想影響同學們上課,是嗎?我們課後再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讓我沒想到的是,他很聽話的點了點頭。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下課,這個孩子緊隨我走出教室,眼含淚水哽咽著告訴我:“老師,您的撫摸給了我媽媽般的溫暖,我好像見到了我的媽媽,我的心裡暖洋洋的。謝謝您,課堂是我錯了,我不該先罵同學,我以後一定改正。”看著這個滿是“問題行為”的孩子,我禁不住激動的抱住他,這比任何說教都有效啊。從那以後,這個孩子課堂再也沒有“問題行為”了。
-
4 # 涓葉
這兩天參加了學校的校本培訓,其中有一個內容就是關於課堂出現問題行為的應對策略,這裡可以分享一下學習心得。
一、我們說的課堂問題行為是指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課堂問題行為的基本特徵為:消極性、普遍性、其程度以輕度為主,如故意搗亂影響上課紀律,不配合教學任務等等的行為。
二、課堂問題行為具有普遍性,是教師經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損害師生關係,破壞課堂氣氛,影響教學效果。
教師一般都是運用先入為主的策略,事先預防課堂問題行為,如確定學生行為標準,讓學生明確日常學校生活的行為標準。其次,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愉悅情緒,避免或減輕問題行為。然後,保持建設性的課堂環境,建立良好的課堂環境基礎。最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尊重魚熱愛學生,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三、當問題行為出現後,要運用行為控制策略,及時控制課堂行為問題,具體應對措施有:
1.強化良好行為,以良好行為控制問題。通常可以採用社會強化、活動強化、行為協議和替代強化等方式。
2.選擇有效方法,及時終止問題行為。通常採用的方法有:
(1)使用幽默。教師要注意變化課程內容,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教學,教師顯示幽默和熱情,以及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等也能夠減少學生因疲勞而引發問題行為的可能性。
(2)非語言暗示。由於一般問題行為大都是一些暫時性的干擾,所以教師在處理這些行為時,通常只需要用簡單的非語言線索進行語音提示,例如如果兩個學生在交頭接耳,那麼教師就可以用眼睛看著這兩個學生其中的一個,或者走到到他們的身邊輕輕敲一下課桌,或者突然停下來咳嗽一兩聲,這樣通常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從而終止其問題行為。
(3)表揚。對許多學生來說,表揚是一種強有力的激勵,減少一般課堂行為的一個重要的策略就是表揚學生做出的與想要消除的問題行為相反的正確行為,也就是說透過表揚正確行為來減少問題行為。假如某個學生上課經常不舉手回答問題,那麼當他舉手發言時,教師就應該立即對他進行表揚。此外,表揚其他學生的良好行為也可以促使出現問題行為的學生表現出類似的良好行為,從而達到消除問題行為的目的。
(4)言語提醒。當非言語暗示不能制止學生的問題行為時,教師採用適當的言語提醒也有助於讓學生回到學習活動中來。在使用言語提醒時,教師要注意不要去追究學生的問題行為,而是要告訴學生他應該怎麼做。如果某學生故意不按教師的要求去做,或者與教師辯解,找各種藉口,這時教師可以採用反覆提醒的策略,即無視學生的辯解或藉口,反覆向他陳述要求他去做的事情,直到他服從為止。
(5)有意忽視。個別學生為了引起教師或者其他同學的注意,會做出一些問題行為。這時,如果教師直接干預,正好迎合了學生的目的,從而對其問題行為起到強化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採取有意忽視的態度,裝作視而不見是比較合適的處理方式。
(6)轉移注意。對於一些自尊心比較強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如果教師當眾直接制止,可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時,教師可以採用比喻,聲東擊西等方法加以暗示,並轉移其注意力,從而終止其問題行為。
總之無論無論採取什麼方法處理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師首先一定要認清真正的問題行為所在,找出行為發生的原因,然後針對癥結做出有效的處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應該是提給老師的。
首先,學校是一個縮小的社會。學生的問題往往都是家庭問題的對映。現在的老師不但要面對學生,更要很多的面對各色的家長。所以,處理學生問題要從多方面進行。
首先,不能等學生出現問題以後才去思考。要先把學生的脾氣,性格摸清楚。對家庭環境要有摸底,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員關係,家庭住址,誰負責接送孩子,誰在家輔導孩子學習,上學的方式等等。我女兒學校每年家訪兩次,與家長的電話溝通好多次,根據每個孩子不同而定。
這時,學生如果在課堂出現了問題行為。這要根據問題的大小來具體確定。有的不用點名:現在有些同學走神了啊!這種提醒。有的點下名。或者叫起來回答問題。這是每個老師備課必須準備的東西。也就是維護課堂紀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所以,我判斷題主問的是孩子發生的問題比較大。例如,由說話,小動作,升級成兩人在課堂上打架了。或者拒絕執行你的指令,回答你的問題,甚至是逃課,結交校外不良人員,對老師的攻擊行為等等。如果在課堂上發生。一定及時做出處罰。每個班都會有副班主任,每個級部都會有督導老師。老師如果無法控制現場,可以直接將問題學生清出教室,由其他老師帶離辦公室,聯絡家長到校。當老師上完課後,一定要再次與學生先進行溝通,理清學生心理。然後在家長到校後與家長進行會談,重點是搞清楚學生出現問題的家庭因素,溝通解決方案。這時候,老師一定要保護好孩子,作為一個問題的解決者,對原因的準確把握,會讓孩子越發信服老師,對學生的保護行為會讓學生信賴老師。老師遇到家長,一定不能成為一個訴苦者,這隻會讓孩子走向你的對立面。
所以,不要問遇到那些不講理的怎麼辦。把孩子趕出去,家長告你怎麼辦?開頭就說了。學校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社會。你走大街上遇到神經病要打你怎麼辦?打了你又怎麼辦?這種問題誰也回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