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六個字總結:人算不如天算。

    諸葛亮最後一次出兵,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諸葛亮採取了最無奈的措施:屯田。

    《孫子兵法》裡說,“久首則須屯田,進擊則謹糧道,深入則比因糧於敵”,諸葛亮數次進兵,都是因為後勤補給的問題鎩羽而歸,這一次,因為多次作戰,西蜀的家底也差不多折騰沒了,諸葛亮隨之放棄了運糧的問題,直接改成屯田,搞生產自救。

    這是被逼無奈。偷襲曹魏的糧道,由於距離太遠,難以實現;搶曹魏的糧食,司馬懿雖然沒搞堅壁清野,但也加了萬分小心,早已把大軍的糧草掩藏於部隊之後了。所以,諸葛亮只能屯田。

    本來,從2月開始,正是春種的時節,這麼長的時間,是足以令蜀軍屯田有成的,諸葛亮重兵駐守隴南,親率精兵出褒斜谷屯兵渭南,局勢還是很好的。

    但是公元234年又是一個自然災害年,先旱後澇——事實上,從234年到274年,30年時間,中國大地就沒怎麼有過風調雨順的時候。

    諸葛亮想法很好,可惜他不像神話裡那樣能真正呼風喚雨,於是屯田失敗。時年52歲的諸葛亮,不是沒能力,而是連天氣都不幫他。疲憊與打擊,諸葛亮終於一命歸天。

    他若再不死,司馬懿就要死了,因為曹魏也已經資源枯竭。這就是運氣啊。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2 # 星下靜思

    諸葛亮最後一次伐魏,是聯合東吳實施兩線夾攻。在司馬懿不戰政策的指導下,諸葛亮巧使誘敵迷魂計,讓司馬懿父子在上方谷中計上當。正當火燒地雷爆炸時,天突降太雨,澆滅大火,讓司馬懿率軍突圍後,從此堅守不戰。 諸葛亮千算萬算,沒想到在上方谷之戰時會下大雨,見逃了司馬懿後,便移營五丈原。諸葛亮此舉,樂得司馬懿直拍腦袋,司馬懿認為在五丈原蜀軍必敗。

    諸葛亮移兵五丈原,是他謹慎小心的性格所致,不敢進行有點勝算的軍事冒險。如果在上谷打敗司馬懿後,乘勝率兵出武功,分割嚇破膽的魏軍,東逼長安城,會打亂魏國的全盤計劃,從而在魏國忙亂中尋戰機,可惜諸葛亮不願去做冒險的征戰,還是不記教訓的自認為用智便可蠶食魏國土地。在諸葛亮步步為營的陣地戰中,司馬懿只需堅守不出,據險而守,便讓保守的諸葛亮毫無辦法。諸葛亮本想送女裝羞司馬懿,卻不想被司馬懿從使者那裡套到了情報,推測了他的身體狀況,反使諸葛亮沒了招法,在長期對峙中毫無作為。

    倒是司馬懿妙計疊出,在對峙中精彩紛呈。在接受諸葛亮女裝後,諸將皆怒要出營作戰,司馬懿喜在心裡軟在嘴上,上演了將在外而“千里請戰”的好戲,真是平了魏將火氣,長了諸葛亮的血壓!在得到東吳因洩密而退兵後,大失所望的諸葛亮積勞成疾終於倒下了,在自知身體難保的情形下,寄希望“禳星增壽”,卻讓魏延壞祈壽大法。上方谷下雨和禳星失敗,兩次“成事在天”的打擊,讓病重的諸葛亮無奈中遺計退軍。就點最後的遺計,殺了大將魏延,造成蜀軍內訌,再後來間接害死楊儀。五丈原之戰,諸葛亮的計策似乎不再像借東風那樣神靈,而是有些因“上天不佑”的因素了,讓人才不多的蜀漢損兵折將,結局和造成的後果非常不利於蜀國。

  • 3 # 阿呆夢話

    阿呆要說的是,五丈原之戰,對於諸葛亮和蜀國來說,都是一次掙扎。即使打贏了,也無關緊要。整個北伐戰爭,都是這樣的。目的只有一個:以攻為守,防止魏國主動進攻。

    孫吳聯盟,這是蜀國的戰略基石。這是在隆中對的時候就確定了的,“外修好東吳”。兩家聯盟才能對抗曹操的。基石沒了,戰略就垮了。

    原本打算,拿下漢中後,四塞險固,諸葛亮原來準備的“內修政理”修養生息苦練內功,把實力搞上去。沒想到,這劉備拿下漢中並稱“漢中王”後,膨脹得很,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很強大了,誰也不是對手了。居然批准關羽主動進攻。這其間大家一直有個疑問:關羽發起荊州戰役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在什麼地方?起什麼作用?

    諸葛亮當時在漢中,漢中初定,要作為蜀國的門戶和北伐的根據地,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那麼,關羽主動進攻,諸葛亮不反對?肯定反對,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舉動,會打破整個戰略計劃的,作為戰略的制定人,諸葛亮肯定是一百個反對。

    反對無效!

    這時的劉備是膨脹的,關羽是膨脹的,還有一大批膨脹的人呢。諸葛亮這時的話,對於頭腦發熱的劉備來說,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無奈!非常無奈!阿呆想,這就是諸葛亮當時的心情。

    以至於後來夷陵之戰的失敗,損兵折將,最後連老闆劉備都搭上了,病死在白帝城。

    我想,劉備臨死前最後悔的事情是:沒聽諸葛亮的勸告,腦子發熱了。

    世上是沒有後悔藥的。輸的太慘了,劉備帝國的三大股東,劉備關羽張飛,以及三萬將士都搭進去了。

    大家想想,這時候的蜀國是個什麼狀況:人心不穩,軍心不穩,民不聊生,經濟困乏。還有能力北伐嗎?

    北伐,必須的,不得不伐。

    不北伐,就得死。曹魏集團虎視眈眈的,一旦曹魏主動進軍漢中,漢中一丟,蜀國徹底玩完了。所以,諸葛亮不得不北伐,目的是主動出擊。去你家門口打,免得你跑我家來了。還有就是虛張聲勢:告訴天下,我蜀國實力還在,還能出兵的,還能主動打擊曹魏的。諸葛亮的北伐,用句歇後語說是:癩蛤蟆支桌子——硬撐。不撐住就會被壓死。

    大家明白了嗎?

    至於說五丈原之戰,阿呆以前也聊過。單從史書裡記載的幾點,就可以看出是多麼的無奈啊。

    第一,沒有走以前的祁山道,而是改走褒斜道。走祁山道吧,雖然路遠,繞到了甘肅天水一帶,但是道路平坦,可以運送輜重。這次走褒斜道,路途雖短,但棧道多,路險。說明已經沒有輜重了,兵馬也不多了。

    第二,既然是走險路而來,幾乎就戳到了魏軍的面前,為何不突襲?沒實力,實在是突襲不起。能抵抗一下就不錯了。

    第三、書中記載:“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初來乍到就糧草不濟,可見窮到什麼樣子了。還要屯田練兵,等待時機。

    由上面三點看,當時諸葛亮他們的氣數也快耗盡了,幾乎是做最後一博了。對於諸葛亮來說,有兩點很關鍵:一是速戰速決,二是不能硬拼,要用計謀。所以才設下個火燒葫蘆溝的圈套,等司馬懿來鑽。司馬懿的龜縮戰術讓諸葛亮很惱火,諸葛亮想盡辦法要刺激司馬懿出戰,鑽進葫蘆溝的圈套。

    司馬懿也真的被激怒了,心想:TMD,老子看你可憐,不忍心打你,拖到你主動退兵,大家都好,沒有損兵折將,多好啊,你GRD不知好歹,成天來找打,老子費教訓你一下。

    司馬懿上當了,果然追著去打,進了葫蘆溝。結果呢,天不助蜀啊,一場大雨,火沒燒起來。諸葛亮唯一的一次機會失去了。結果大家都知道,病死在五丈原的軍營裡。

    可以說,諸葛亮很成功,安排的很好,能把司馬懿誘出來,就成功了。

    很多人要問:如果這場火燒起來了,燒死了司馬懿,會不會改變整個局勢?

    阿呆的回答是:不會。

    曹魏集團不會因為死了個司馬懿和丟了幾萬人馬而大傷元氣,相反,他們會瘋狂地反撲,報仇雪恨,那樣,蜀國就死得更快了。不會到諸葛死後29年才滅亡。

    即使勝利了,蜀國的軍隊在關中地區也站不穩的,他們頂多是找塊地勢好的地方,一邊防禦一邊屯田,慢慢發展。

    阿呆愚見,胡言亂語,供商榷啊。

  • 4 # 再生AliseE

    五丈原之戰應該是爭議最大的一次北伐。

    這裡先強調一下,所謂以攻代守這種解釋肯定是錯誤的,戰爭雙方都會有消耗,即便諸葛亮有能力讓魏國消耗更大,以蜀國的國力也更本耗不過魏國,諸葛亮不會計窮到只考慮讓蜀國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在歷史上,諸葛亮北伐主動出擊為五次,排除一次鞏固邊疆和一次策應吳國佯攻陳倉以外,真正意義上的北伐只有三次。

    其中,兩次出祁山,爭奪攏右地區。最後一次就是屯兵五丈原直指長安。

    在劉備攻打漢中之地時,法正就提出過拿下漢中,進可蠶食攏右的說法。攏右為什麼很重要,因為佔領這一地區,易於蜀軍防守,攏右相對關中地勢高,多山地。同時可以切斷魏國和涼州的聯絡,等於白送蜀國一個涼州。日後想奪取關中也比從漢中出來容易太多,而且有渭水之便,補給更輕鬆。所以不管怎麼看,奪取攏右比強奪關中平原地區,更具戰略價值。

    諸葛亮前兩次都是出祁山上攏作戰,為什麼最後一次,直接攻向了關中平原呢? 在關中魏軍的防守力量,支援速度,補給等都要強大太多了,而且平原作戰,對於缺少騎兵的蜀軍來說極為不利。

    這一點現在大多數人看不清,就是在當時,魏國大部分將領,包括主帥司馬懿也看不清,他曾告訴手下人,諸葛亮如此部署,你們就大可安心了。

    不過在魏軍中有一個人卻看清了,那就是郭淮。在司馬懿全軍渡渭水設防後,他向司馬懿提出,如果諸葛亮此時北上搶奪北原,再分兵或從漢中直接調兵上攏右,攏右又會動盪了。這和第一次北伐如出一轍,第一次北伐以趙雲為誘餌,諸葛亮主力上攏右作戰,這一次換成諸葛亮以自己為誘餌。司馬懿當時覺得郭淮說的有理,立刻分兵給郭淮,派他去防守北原,果然防禦工事還沒完成,蜀軍就來了。

    由此可見,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目標依然是攏右,最終目的也絕不是以攻代守,而是拿下攏右,給蜀國開疆擴土,為日後和魏國的決戰做準備。

    至於為何連司馬懿都沒看出的策略,郭淮能看穿呢,郭淮雖然也是個名將,但並非特別突出,我個人猜測,郭淮畢竟是雍州刺史,諸葛亮打過來,想這攏右那是很正常的,而且他幾乎參與了所有和諸葛亮的戰役,可以說是老對手了,總結經驗也能猜到對面的戰略核心,司馬懿一共就和諸葛亮作戰了兩次,猜不到實屬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感情中,不愛你的男人,才會覺得你物質,不捨得為你花錢”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