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大仙

    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印巴分治了,獨立以後他們採取的是各地區自願加入的原則,但是此時卻出現一個特例,那就是克什米爾了,這個地區是印度最大的一個土邦了,但是矛盾點就在於,克什米爾居民大多都是穆斯林,但君主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印度教徒,因此內部便發生了分歧。

    後來的克什米爾發生了內亂,當時的君主哈里·辛格向印度求助,並且表示加入印度,印度肯定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就出兵克什米爾幫他平定內亂,巴基斯坦又怎麼能夠善罷甘休呢?於是也加入到了這場戰爭,就這樣彼此的爭搶,讓克什米爾長期處於戰亂之中,經過三次印巴戰爭,就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被一分為二.的克什米爾。

    然而為何會說第四次印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極小呢?

    1、國際局勢不允許

    如今的國際局勢下一般是很難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因為所有戰爭一旦發生影響的不只是兩個國家而已,而是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會被捲入進來,哪個國家也不想被戰爭牽連或者波及,即便真的要打起來,也會被國際方面給強行打壓下去,因此印巴是不會輕易的發生戰爭的。還有就是別忘了,兩國都是上海合作組織的一員,都曾經在一起宣過誓的,誰都不會做那個出頭鳥!

    2.兩國都加入了核國家行列

    越來越多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核武器的威力人盡皆知,所以如今世界各國很多都是懾於核武器,才沒有發生較大的衝突,印巴這兩個國家也都早已擁有核武器,雙方也因此再無大沖突,以前是基於這樣的壓力,如今也是,所以他們也不可能爆發第四次戰爭的。

    3、印度的發展良好

    近幾年,印度的發展非常的好,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是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這時的印度則更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來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而不是去爆發無謂的戰爭。雖然又發生了衝突,但是也都是一些有限度的小衝突,上升到國家之間的戰爭的機率是很小的。

    即便是莫迪為大選造勢,可能會採取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但最多也只是虛張聲勢而已!真要是爆發戰爭,那他可能就是印度的罪人了。

  • 2 # 天太2

    印巴戰爭已打過三次了,每次印度都沾盡便宜,甚至把巴基斯坦都肢解了。雖然打了三次,印巴仍沒有罷手的意思,小打小鬧常年不斷。但要說打第四次印巴戰爭,可能性不大,或者說大規模的印巴戰爭可能沒有。因為,戰爭這個東西,升級容易,降級難,一但打起來可能沒節制。印巴兩國現在都是核國家,萬一哪個國家精神上受不了折磨,祭出了核武器,兩國就要回到舊石器時代了。

    印巴兩國的問題,都是殖民帶來的後果。不負責任的英國殖民者留下了一個克什米爾問題,這個地區的民眾大多是穆斯林教徒,他們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當地的王公卻要加入印度,少數人綁架了多數人,這就是問題的由來和戰爭的根源。最近,印度總理莫迪又把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取消了。這一取消意味著印度不承認克什米爾存在著爭議,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符合克什米爾地區大多數人的意願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民眾可能會對此進行強烈反抗。

    但,由於兩國現在都是有核國家,兩國可能都必須剋制。再說兩國都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上合成員也會做一個勸和促談的工作,以確保不會讓戰火燒起來。這符合印巴兩國的利益。印度近些年經濟有點起色,相信它不會把好的勢頭讓戰爭打爛。巴基斯坦也正乘“一帶一路”的快車,建設以瓜達爾港為起點的“中巴經濟走廊”,這是千截難逢的機會,巴方也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是遙遙無期,而是沒有可能。

  • 3 # 幸福地帶2

    雖然印度作得太過分了,妄圖強行佔領包括其他國家所有的,所謂的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實際上印度已經侵犯了多個國家的利益,而不只是巴基斯坦。

    在過去的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都取得了勝利,可以說如願以償了。但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在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終於找到了真正值得信任的國家,而這個國家為巴基斯坦結束第三次印巴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在印巴又都是擁核國家,相互之間的核武器威力無比。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爆發核戰爭的危險。所以,雖然有許多國家選邊站隊,甚至是煽風點火,落井下石。但是,印巴真正的要全面開戰,誰都得認真的研究研究,否則,稍有不慎,就會追悔莫及。

    雖然印度的國家綜合實力,要遠遠的超過巴基斯坦。但是,戰爭並不是以綜合性國力就能夠衡量的,綜合國力並不是唯一衡量的標準。而且,印度的軍事裝備雖然眾多,而且先進。但是,一旦開戰,戰爭帶來的消耗,如武器彈藥,零部件需求,是不是都能夠滿足供應呢?恐怕就如印度軍方所說的一樣,一旦開戰,那麼印度的彈藥將在10天之內耗盡。所以,印度也擔心,一旦開戰,是否能夠真正的有能力戰勝巴基斯坦。

    其實,說印巴之間發生第4次印巴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實,這個說法是非常正確的,也是經過綜合考慮的。巴基斯坦絕不只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還有自己的盟友和支持者,巴基斯坦在軍事作戰人員在素質上面要明顯的高於印度。而且,還有核武器做後勤戰略性保障。所以,印度真正的要對巴基斯坦開戰,恐怕還是顧慮重重的,也是心有餘悸的。

    雖然印度人兵力多,軍事裝備多。但是,要真正做到精兵強將,恐怕還不是巴基斯坦的對手。而那些選邊站隊的,煽風點火的,落井下石的,試問:那個不是為了在雙方爆發戰爭之後,想要對印度高價出售武器裝備呢?不是妄圖想要大發印度的戰爭財呢?哪個又不想狠狠的敲一下印度的竹扛呢?印度也不傻,他也知道自己的痛處在那裡。

    就印度現在的實際情況來說,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如果這個時候掉了鏈子,那麼,以後就更加跟不上了時代的發展,國際勢力的變化了。所以,印度也不敢輕易地發動戰爭。否則,印度必將會埋葬自己。

  • 4 # 遊者走天下

    題主,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第4次印巴戰爭可真不見得是遙遙無期啊。雖然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都有了核武器,雙方擁有摧毀對方的實力,這讓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確實有了一個非常大的下降,因為誰也搞不清楚,當雙方大規模戰爭爆發之後,失利的一方會不會使用核武器挽回敗局。

    因為這種擔心存在,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在爆發衝突的時候,就會盡量保持一種理性,避免衝突變成大規模的戰爭,從而讓事態一發而不可收拾。。

    不過,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由於矛盾的存在,他們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還是不低的,如果沒有實力強大的其他國家介入,雙方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隨時都有可能引發一場大戰!!!

    我的理由是: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就克什米爾問題存在著巨大的分歧。

    對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的民眾來說,他們都認為克什米爾應該是巴基斯坦的,而對於印度來說,印度政府認為克什米爾應該是印度的。

    眾所周知,克什米爾現在是一分為二,一部分被印度佔領,一部分在巴基斯坦的控制下。

    印度為了能夠徹底的控制印度佔領的克什米爾,並且為接下來吞併整個克什米爾創造條件,今年已經對克什米爾地區改變了政策,對當地的控制更加嚴格了,並且派出了大批軍隊進入。

    印度的這種行為遭到了當地民眾的反對,也遭到了巴基斯坦的相應回擊。

    所以,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兩國爆發了多次衝突,印度甚至派出飛機進入到巴基斯坦境內。

    可惜,由於水平過差被巴基斯坦軍方擊落。

    隨後雙方就克什米爾問題衝突繼續升級,還在控制線邊界爆發了交火。

    而印度政府甚至威脅巴基斯坦要使用核武器。

    西方一些國家因為和印度之間有著軍火貿易,也是煽風點火,鼓動印度,希望印度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多多購買他們的武器裝備。

    於是,兩國到今天為止衝突還沒有結束。而且隨著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更嚴格的控制,也必然會遭到當地民眾的強烈反抗。

    從印度人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為了控制這一地區,甚至不惜和巴基斯坦爆發大規模衝突,但是處於防守方的巴基斯坦,也不能一味的後退不是,那麼一旦雙方矛盾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戰爭,於是第4次印巴戰爭爆發了。。。

    目前來看,只有第三方勢力的介入才有可能將雙方大規模戰爭的風險降低,甚至是消除。

    所謂的第三方的力量,就是世界級的大國進入這裡,透過各種手段讓兩個國家願意暫時放下各自的成見不要把事態變大。

    可是,目前靠西方那幾個國家好像不頂用,因為在我看來,西方這幾個國家之所以力挺印度,願意去賣給印度和各種武器,說白了就是他們不擔心兩個國家之間爆發核戰爭。

    因為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如果兩個國家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時候,有一方想要使用核武器,必然會通知五常國家。

    因為如果他們不和五常國家打招呼,貿然使用核武器,很有可能會遭到五常國家的聯合打擊。也就是說哪怕使用核武器扭轉了戰局,最終也會遭到世界上最強大的5個國家的聯合攻擊,得不償失!

    既然兩個國家不會貿然使用核武器,或者會提前通知五大強國,所以西方國家就想趁這機會多掙點錢。

    我估計他們的想法是,假如印度巴基斯坦雙方真的爆發大規模戰爭了,到了有一方向使用核武器的時候,他們再強力彈壓,讓雙方回到談判桌上透過談判結束這場戰爭!

    於是,西方國家既阻止了核戰爭,又賺到了小錢錢,一舉兩得,既得到利益,又戰到了道義的制高點!

    你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去想西方國家,因為我實在是想不出來,為什麼在印巴之間都已經有人威脅動用核武器的時候,這些人還去力挺印度。

    這種火上澆油的行為,擺明了不就是要坑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呢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19賽季的湖人戰績不佳嗎?你覺得該誰背鍋呢?是魔術師還是沃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