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囊智庫
-
2 # 溫樹哥釋然了
你理解有錯誤,防疫健康碼絕非無用和掩耳盜鈴,它對全國疫情防控至關重要!
防疫健康碼的存在最大限度的控制了疫情的失控和擴散,並最大限度的對已經擴散的疫情進行有效追蹤! 可以把防疫健康碼比作整個防疫攻堅戰的導航,正是因為有這個導航在,醫生們才能更迅速的掌握疫情的擴散情況,更迅速的追蹤擴散的患者,進而更迅速的隔離和治療。如果沒有健康碼的存在,特別是疫情初期檢測手段與經驗缺乏的情況下,是很難有效進行全民病毒檢測的!而防疫健康碼直接做了風險劃分,這無疑減輕了醫療方面的壓力和提升了效率,是醫生能更準確的找到更多疑似病例!
初期健康碼的紅黃綠三個碼,黃碼主要是有湖北廣東等高風險地區旅行史的人群,這是重點隔離物件!而紅碼可以說基本都在醫院裡,只有本地沒有任何旅行史的人才有綠碼! 這有效防止了一些來自高風險流動人員瞞報和慌報的情況,有效降低了可能的風險,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
至於你說的綠碼是自己填的,到目前為止綠碼還主要是確定你的旅行軌跡!你要明白綠碼是自動生成的,而不是你填寫為綠碼的!要不信你現在到河北中風險區走一趟回來,看你還能不能把黃碼自己填成綠碼! 要能自己填綠碼就是綠碼,那你是成精了。
-
3 # 貓眼看數碼
現在由於疫情還在反覆,所以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健康碼才能通行,而正常情況下的健康碼是綠色的,所以很多網友稱其為“綠碼”。
由於健康碼在申請過程中需要填寫一些資訊,比如是否發熱等,所以部分網友誤以為健康碼全靠自己填寫,沒有實際的作用。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健康碼顯示什麼顏色,和你填寫的內容關係不大。健康碼的顏色會根據各種實際情況而發生變化。
首先健康碼的主要作用是提示使用者是否在風險區長時間停留,這個時間通常以防疫部門認定為準,但如果只是短時間路過風險區,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導致健康碼變紅的。比如我們乘坐高地經過中高風險區,但是沒有下車停留的話,健康碼是不會變紅的。那麼健康碼是如何判斷使用者是否停留在風險區呢?主要一個方式就是利用基站來定位。
因為智慧手機如果想要上網或者接打電話,必須要連線附近的基站才會有網路。而在4G甚至5G時代,城市裡的基站數量是非常密集的,甚至一些地方每隔幾百米就會有一個基站,所以利用基站可以比較準確的記錄手機曾經到過哪些地區,以及在該地區停留了多久的時間。如果使用者在中高風險區停留了較長的時間,甚至和疑似病例有過接觸,那麼使用者的健康碼就會變紅,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可能就需要居家隔離了,千萬不要到處跑。
健康碼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掃碼登記,比如我們進入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時,通常都需要掃門口的健康碼。這個操作的作用就是登記你進入和離開該場所的時間。如果某個場所出現了疑似病例,就可以透過登記的健康碼,來查詢與疑似病例同時進入該場所的密切接觸人群,並及時做好檢測、隔離措施。這個功能對“流調”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很多地區的疫情源頭都是利用健康碼來回溯並最終確定的。
當然健康碼也有不人性化的地方,主要就是各地的健康碼都不一樣,每到地方都要使用當地的健康碼,十分麻煩。所以在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的出口,經常會遇到一群人圍在檢測口申請當地健康碼的情景,不僅增加了疫情感染的風險,也給各地的防疫工作帶來了負擔。
好在1月12日,國家相關部門已經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年春運工作和加強春運疫情防控的意見》,未來全國將使用統一的健康碼,實現“一碼通行”。同時健康碼也會老年人進行最佳化,比如放大圖片、字型,進一步簡化操作等。
最後由於海外的疫情仍然比較嚴重,再加上冬季氣溫較低,所以近期疫情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健康碼也就成為了抵抗疫情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健康碼,它也絕對不是掩耳盜鈴。
-
4 # 錢塘美霄
沒有綠碼禁止進入非常合適!綠碼都是自己填寫,沒有錯,但絕對不是掩耳盜鈴。現在有很多人不懂健康碼的作用和原理,太小看了健康碼的作用了。健康碼是綠色,說明自己是健康的,這僅僅是健康碼的一個基本功能。
健康碼作用:除了報備你的健康外,主要是掌握你的行動軌跡,例如:你下的飛機、坐的公交車、進的商場、酒店等,都會要求你掃碼,都是裝置在掃你,而不是人在看你一眼那麼簡單。於是,你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進入什麼封閉空間的資料就被採集到系統資料庫。假如有人被查出新冠疫情肺炎確診,就可以把這個人的資料匯出來,查詢到與這個確診人一起過的其他人,儘管他們之間相互不認識,這就是大資料分析!
你的健康碼也自然從綠色變成了紅色!很可怕吧?說明你與新冠傳染病患者有高度密切接觸過,你倒黴了,你是一個危險者!
更可怕的事來了:社群工作人員如臨大敵一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帶你去隔離14天,一切費用自己承擔。後面一連串的事情都會發生⋯⋯直到你的健康碼再變為綠色。如此這般,迴圈反覆⋯⋯就是健康碼的作用!
健康碼是阿里巴巴集團,集200多名高階科技人員,日夜奮戰,經過二個多月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決不是什麼掩耳盜鈴的事。我們要尊重人才,尊重科學!
-
5 # 朗月寒雪
呵呵,這個問題問得好!
從去年開始亮綠碼,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形式而已,沒有多大用處的。
綠碼紅碼黃碼,設定的初衷是好的,完全健康的是綠碼,可以一路綠燈放行;到過疫區的是黃碼,要多加註意;持續發燒發熱的則屬於紅碼,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
但是這些“碼”的填寫完全由個人負責。
無論是學校要求家長給學生填寫的體溫記錄表,還是個人申請綠碼填寫的資訊,還是每天一次的健康打卡,有幾個是真正用體溫表測量過的?有幾個是實事求是填寫的?
至少有一半的人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填寫的,還有一部分人是糊弄填寫的。這個就是有點掩耳盜鈴的感覺。
因此,單純靠“碼”是遠遠不夠的。
根據我的觀察,在疫情形勢不緊張的時候,很多單位只看綠碼,不測體溫。
而在疫情形勢緊張的時候,比如現在,幾乎所有單位不僅看綠碼,還要用額溫槍等測溫儀器對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這樣做就對了!
既然需要量體溫,那麼還有必要看綠碼嗎?
我覺得有必要,至少相關資訊是個人填寫的,哪怕是胡寫的,出了問題也要對自己填寫的資訊負責,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我覺得亮碼的要求,就相當於多了一條保險繩,至少到時候可以方便追責。
從這個角度看,沒有綠碼禁止進入,沒有毛病,因為卡口的志願者、保安等人員,需要核驗綠碼的。
雖然亮碼、測體溫有些麻煩,但是在非常時期,還是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遵守規章制度,畢竟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
-
6 # 歆歆奶爸
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合適的。綠碼已經發行很久了,也不是多難的東西,它只是一個證明,也給人一種心理作用,畢竟大家都有的東西你沒有別人不放心也是應該的,但我相信以後這些慢慢都會改善的
填寫綠碼現在只是靠自己自覺,如果像你說的那樣的話那就是損人不利己了
-
7 # 沉檀凝香
現在的疫情狀況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通行健康碼還是很有必要的。
部分人認為我們在使用健康碼的時候需要填寫一些資訊,而我們自己填寫的資訊會影響到健康碼顏色的改變,其實不然,自己填寫的資訊只是提醒自己需要每天檢測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實際上健康碼的變化與自己填寫的資訊關聯真心不大,健康碼是一種整體的統籌,是進行全國聯網的。
健康碼的顏色改變是與你現居地,是否經過疫區以及是否在疫區停留等有關。其實並不是自己隨意填寫資訊就能夠改變的。
健康碼還有就是可以掃碼登記,這樣當你到達人流密集場所停留時,如果這個地方出現病例的話,我們就可以透過健康碼的登記資訊及時聯絡到本人,從而進行及時隔離治療,減少傳播風險。所以綜合來看健康碼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要服從安排,及時掃碼並認真填寫個人資訊。
-
8 # 心動值過低
健康碼都是自己填寫的,這沒錯。
但是健康碼 你填寫的內容沒你想的那麼重要。
健康碼的作用更多的是記錄軌跡:
你去過哪裡,你去的那裡有沒有風險,你在那個地方呆了多久。
在某個地方發生了疫情,可以透過健康碼知道都有誰去過那裡。
A地方出現了病例,然後透過健康碼得知你去過A地方,然後你離開A地方去到B地方,沒過過久你又離開B地方去了C地方。
那麼在A地方出現了疫情之後,你可能會攜帶了病毒從A地方去到了B地方然後去了C地方。然後這個A、B、C 三個地方就都是有風險的地方了。就會去重點關注這幾個地方。
這個才是健康碼的用處呀。至於你填寫的內容,不重要的。
-
9 # LeoGo科技
既然是自己填寫,那麼它的真實度有些確實讓我們有些懷疑。怎麼能夠透過它,檢測我們的具體情況呢?
實際上,我們必須要清楚,健康碼它是實時變動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雖然自己填寫了相關的情況,它只是對於我們的自己情況進行了一個預測。
如果你所屬地區,會隨著相關情況進行變更。比如,中風險區的居民,自動變成相應的顏色。而當風險區降級後,手機上的健康碼的顏色也隨之改變!
我們所謂的,健康碼的變化與否並非是由我們自己填寫的內容所決定的。健康碼內容是實時變動的,會根據你所接觸到的人以及你所處的地區,來影響健康碼的顏色變化。所以,所謂的掩耳盜鈴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回覆列表
綠碼的作用的確值得思考。說真的我也不太瞭解綠碼到底有多大作用。現在好多地方都要求用“綠碼”,開啟手機就可以申請到,無非是多了一道門檻而已…
感覺這個東西並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