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pankyou

    就是諸葛亮在,也無法挽救蜀國的。歷史的前進不是哪個人可以改變的。在三國末期,晉國替代魏國,由於從曹操開始,實行屯田制,穩定流動的人口,增加了農業的開墾。興修水利,統一北方,使得曹魏集團,在北方獲得了穩定。人心思安,所以逐漸獲取民心。有識之士,世族大家,還是普通百姓都以服務於曹魏集團為理所當然。所以,無論人口,糧食,還是人才都會比蜀漢政權強的太多。所以蜀未滅亡是必然之事。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急火火的六出祁山的緣故。他深知如果讓北魏政權穩固下來,他一點機會都沒有,正所謂“生死存亡之秋”。

  • 2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事無絕對,只能相對來說,有魏延存在,也多一個重量級幫手,司馬家族也多了一個勁敵!

    畢竟魏延跟諸葛亮配合作戰多年,也是一員經驗豐富的將才,鄧艾又怎能與魏延相持並論,縱使是論鄧艾偷波陰平,克綿陽,但蜀國的最後一道防線並未破,有魏延守漢中,恐怕魏軍也無從下手!

    當然黃皓總是一種比喻,而勸說劉禪投降,其實戰事多變,而且錯綜複雜、環環相扣,又未必非要魏延才能守住,只要軍民同心守住,魏軍也非未那麼順風順水地攻克成都…

  • 3 # 劉一千五

    黃皓是在推脫責任,而且黃與姜維有矛盾

    一,魏延救不了蜀國

    記得司馬炎在劉禪投降後,到了洛陽,司馬炎問劉禪,想不想蜀國?劉禪說,這裡很快樂,不想蜀國了。

    ”此間樂,不思蜀”

    後來卻正教了他過去的皇帝,他再問你,你就一邊哭一邊說,父母墳墓在哪邊,很想回去的。

    司馬炎再問,劉禪照卻正的辦法說,讓司馬炎識破了,劉禪也老實說果然如陛下所說,是卻正教我說的呀!

    司馬炎以及其他大臣差點笑閉氣。

    司馬炎說,諸葛亮和姜維,你兩個無論怎麼扶持也扶持不起呀!遇到這樣的人,是二位的悲催了。

    司馬炎也是個有見識的皇帝,也是要大智慧的人,他提到扶持劉禪的是諸葛亮和姜維,沒有提到魏延。這就說明,蜀國是諸葛亮和姜維在起作用。其他人就是“因人成事”了,包括魏延在內。

    二,魏延與諸葛亮之間有矛盾嗎?

    矛盾是有。但是,不是主要的。諸葛亮的為人,無論《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保持了一致。諸葛亮是一心為蜀國,一心想恢復漢朝的。他在用人上是平等的,只要要本事,他都用。這一點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至於魏延,如果諸葛亮不壓著他,魏延早就犯法被法律制裁了。那麼魏延還能活到諸葛亮之後嗎?不可能吧。諸葛亮壓魏延,其實是在保護魏延。這麼說吧,諸葛亮一死,魏延就死了,這是為什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魏延的規矩一旦破除,魏延就敢於楊儀等人叫板,就不聽上級的安排。這樣的將軍,還能用嗎?所以說,諸葛亮是在保護魏延。反過來說,魏延是不遵守規則的。這樣的人會使大家服從嗎?顯然不可能。

    三,魏延與姜維沒有矛盾,他與成都文官集團有矛盾,但是魏延擺不平成都方面的幫派體系,魏延也就撐不起國家大事

    劉禪在老了的時候,諸葛亮已經不再,蔣琬費褘相繼離世,碰上大將軍姜維了。姜維在外面主持對外防禦。內部呢?內部由劉禪自己負責,而劉禪的身邊有個黃皓,劉禪遇到黃皓,就等於秦二世碰到趙高,趙王千碰到郭開。這些都是一些什麼人呢?不消說都是“壞人”。黃皓收了司馬懿派來的人的賄賂,在劉禪面前說姜維的壞話,劉禪就把姜維調回來,司馬昭兄弟父子逃脫了。姜維本來就要困死這幾個蜀國的死敵,但是,黃皓幾句話把這一切葬送得乾乾淨淨。姜維回來聽說是黃皓使壞,要殺黃皓,劉禪堅決不同意。黃皓自然與姜維就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黃皓能不害姜維嗎?

    姜維因此到沓中屯田。成都方面亂成一鍋粥。

    黃皓亂蜀國,人人都知道,但是有皇帝保護,人人又無可奈何。

    四,蜀國的滅亡,不是姜維的錯。也不是蜀國主戰派的錯,在於劉禪的無能和聽信讒言

    姜維在沓中屯田,放棄了北伐。司馬炎認為機會到了,派三路大軍滅亡蜀國。

    姜維和蜀國將軍們盡力戰鬥,沒有一個武將投降。但是,劉禪在成都投降了。

    劉禪投降了,國家就滅亡了,在得找個人負責人才對。這國破家亡的責任不可能由皇帝來承擔吧!這滅國亡家的原因總得有吧!黃皓就說是姜維沒有負起責任來。這與諸葛瞻在綿竹說的一樣“內不能制黃皓,外不能制姜維”同出一徹嘛他們把兵敗的原因都推在姜維身上。

    這就說明,姜維是個背鍋俠。成都方面都投降了,姜維又有什麼辦法?但是,黃皓誤國,他當然不承認自己誤國,黃皓說,如果魏延在,國家就不會這樣了。黃皓就不想想,如果魏延在,你黃皓還能活到今天。魏延連楊儀都不放在眼裡,黃皓敢做亂,魏延必然殺黃皓。

    所以說,黃皓這麼說,明顯是在甩鍋,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姜維身上。

  • 4 # sunjin6278

    黃皓說過這話嗎?查三國史料,還真沒見到黃皓說過這話。怎麼聽著好像是明朝崇禎帝在吊死煤山前太監曹化淳說魏忠賢的話呢?曹化淳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魏延是三國時蜀國大將,魏忠賢是明朝末年朝中的大太監,二人相距一千多年,將說魏忠賢的話加在魏延身上,就太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了吧。那麼諸葛亮死後,魏延如果當權,能救蜀國嗎?

    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信陽市)人,早年帶著族人跟隨劉備入川,數有戰功,拜牙門將軍。劉備做了漢中王,定都成都,需要選重將鎮守漢中,眾人都以為當派張飛前往鎮守,張飛也躍躍欲試。不想劉備竟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當時震驚眾人。劉備就當著眾人的面問魏延:“今委你以重任,你當怎樣鎮守漢中呢?”魏延對答道:“若曹操以舉國之兵來犯,我一定將其拒於國門之外,若曹魏偏將帶十萬之眾來犯,我一定殲滅來犯之敵!”劉備稱善,眾人俱壯其言。劉備稱帝,拜魏延為鎮北將軍。劉禪繼位,封魏延為都亭侯。諸葛亮開始北伐,讓魏延做先鋒,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諸葛亮派魏延西入羌中,與曹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戰於陽谿,魏延大破郭淮等軍,被加封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加節,加爵南鄭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魏安西將軍夏侯懋鎮守長安,諸葛亮與眾將領在南鄭計議北伐進軍路線時,魏延獻計說:“聽說夏侯懋年少,是魏主的女婿,做事懦弱無謀。現在如果給我軍兵五千,帶上五千人的口糧,徑直從褒中出,沿著秦嶺向東,出子午谷而北,不過十天就可到達長安。夏侯懋突然聽到我軍殺到,一定會乘船逃走。長安城只剩下御史、太守等人守城,當地官府的糧倉和散住居民的穀物足可做我軍糧餉。您帶大軍從斜谷來,與我在長安這裡匯合,二十天足能到達。如此則咸陽以西可一舉而定了。”諸葛亮因這一建議太懸危,不如率大軍走坦道直取隴右,這樣既無危險又能穩穩攻取,於是就沒有采納魏延之計。魏延覺得諸葛亮用兵太過謹小慎微,嘆息自己才能得不到盡情發揮。魏延既善於帶兵,勇猛過人,又性情高傲,一般人都躲著讓著他,唯有楊儀不敷衍魏延,魏延為此很惱恨他,二人關係勢同水火。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出北谷口第五次北伐,魏延仍為前鋒。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到秋天時,諸葛亮不幸染病,臨死前秘密與丞相長史楊儀、軍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商議自己死後退軍事宜,斷後以魏延為主,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就不用管他,軍隊依序而退。諸葛亮死後,軍隊秘不發喪,楊儀讓費禕去探測魏延的態度。魏延說:“丞相雖亡,還有我在。丞相府的官員親屬們可帶丞相靈柩回去安葬,我自當率諸軍擊賊,怎麼能因一人死而廢北伐大事呢?況且我魏延什麼地位,怎能聽從楊儀安排,做斷後之將呢?”於是就寫下留軍繼續征伐的手書給費禕,讓他也簽名。費禕就騙魏延道:“我先找楊長史替你解釋,長史一介文吏,不懂軍事,一定會聽從您的。”說吧就騎馬而去。沒過多久,魏延後悔沒讓他簽上名字再走,追趕也來不及了。魏延派人探察楊儀等人的行動,依然是按照諸葛亮的遺囑,安排各營軍兵依次退軍。魏延大怒,趁楊儀等還未出發,先率屬下部隊跑到南歸退路前邊,燒燬棧道。楊儀只好重修棧道,劈山開路,率軍跟在魏延軍後而行。二人還互派使者送表到成都,互指對方反叛。劉禪不能決,就問董允和蔣琬,二人都疑魏延,而保楊儀不反。退軍路上,魏延先佔據南谷口,派兵阻住楊儀大軍,楊儀就派王平作前鋒抵禦魏延。王平向前對魏延先到計程車兵大喝道:“丞相新亡,屍骨未寒,你們怎敢不聽丞相遺命!”士兵們由此知道是魏延的不對,就不再聽從魏延的命令,一鬨而散。魏延沒辦法,只好帶著兒子等少數人逃往漢中。楊儀就派馬岱帶人追殺了魏延。馬岱將魏延人頭交給楊儀,楊儀踩著魏延的人頭說:“庸奴,復能作惡否?”到成都後,依反叛罪,魏延被夷三族。諸葛亮臨死知道魏延不會聽從自己的遺令退軍,因此就讓楊儀負責退軍,讓魏延斷後。魏延不服,那為什麼魏延這時不北降曹魏,反而帶部下南截楊儀呢?主要還是魏延覺得自己是軍中最有資格的大將,只要斬殺了楊儀,劉禪就會讓自己代諸葛亮統軍北伐,因此魏延並無反叛之心的。

    那麼魏延能救蜀國嗎?諸葛亮以相父之身北伐,朝中尚且有李嚴作梗,黃皓讒毀。如果換成魏延,魏延只是一勇將,如果讓他把關鎮邊,也許還可以,如果讓他做統帥北伐,其資歷遠難與諸葛亮相匹,就魏延的高傲粗暴性格,北伐僅朝內就難以讓他進行下去,更別說曹魏國大人多,國力強盛,軍隊強悍,再兼有司馬懿等人才了,魏延是很難北伐成功的。魏延不能北伐成功,也只能維持蜀漢原樣不變。人生匆匆,光陰易逝啊!魏延能活多久?和他年齡差不多的王平、鄧芝、馬忠等守關之將,也大多都是撐到十多年就病逝了,魏延能活多久?當曹魏派鍾會、鄧艾等三路大軍伐蜀時,還能有魏延嗎?因此魏延也是不能挽救蜀漢被滅的命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太宗讓文成公主入藏是有意向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施“美人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