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英帝國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霸主。大航海時代來臨後,英國藉助有利的地緣條件,開啟全球擴張歷程,建立了遍及全球的廣袤殖民地。同時,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也吃到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進階的頭啖湯,成為近代人類文明的高地。憑藉著這體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勢加持,到19世紀初,大英帝國的發展達到了鼎盛。全境大約有4億多人口,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可是,這樣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從十九世紀下半期開始,煊赫數百年之久的大英帝國就逐漸走向衰落,被一系列新興強國所超越,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喪盡,終於轟然解體。
其實縱觀大英帝國被新興強國陸續反超壓制的過程,其實是很讓人不解的。你說美國蘇聯反超,可能大家還多少能理解——畢竟人家體量擺在這裡。可是大英帝國的相對衰落,最先其實是從德國崛起開始的,直接觸發大英帝國崩盤的兩次世界大戰,也都出自德國之手。
大家都知道,德國在1870年代才真正完成統一,國家體量雖然比英國本土是要大很多,但跟整個大英帝國算起來就差了不知道多少個層級。雖然德國統一後也一度對外佔領了些殖民地,但這些地盤的規模和質量跟英系殖民地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一戰結束後,別說德國啥殖民地都沒剩下,就連國土都被割出去一大截。可就是這樣,德國卻依然在兩次大戰中把英國打的稀里嘩啦,要不是德國地緣格局太糟糕,一直不得不雙線作戰,然後英國的盟友又太強大(兩次大戰中德國的盟友不僅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些二三流貨色,而英國的盟友不僅更多,而且聚集了當時除德國之外的幾乎所有世界一流強國),如果換成兩國單挑的話,英國被德國滅國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
首先是本土的侷限。英國的本土——英倫三島,本身面積也不過30萬平方公里出頭,其中愛爾蘭還長期不服英國統治(後來果然脫離獨立),而在這其中,蘇格蘭、威爾士又以山區為主,地緣潛力有限,真正具備工業開發潛力的,不過就是英格蘭一隅而已。這種體量的狹小,在工業革命早中期,可能還沒什麼——畢竟當時工業規模還比較有限。但隨著工業化的鋪開和普及,英國本土地緣潛力的劣勢就逐漸凸顯。
而後發的那些新興強國——美國、蘇俄這些就不說了,就是德國,德意志帝國的面積也高達54萬平方公里,哪怕是一戰後被剝奪了一部分土地,依然有近47萬平方公里。而且,德國的自然稟賦,比英國還是要好得多,適合工業開發的潛力地區更大,地緣區位方面——作為歐洲的中心,跟毗鄰大西洋的英國比起來也是各有千秋。所以搞工業化的潛力更大。
當然,雖然本土條件確實受到了限制,但英國還有無比廣袤的海外殖民地,把這些加起來,別說德國了,美國、俄羅斯都跟英國沒法比。
只不過,雖然英國殖民地無比廣闊,但在對他們進行殖民地工業化利用方面,卻又面臨著諸多的困難:
首先,工業講究的是叢集式發展,尤其是越到後期,越講究規模化叢集效應。英國的工業發展,當然是以本土和核心龍頭,但它的殖民地,大多與本土相隔萬里,地緣關係極為疏離。殖民地與本土之間,無法形成良好的產業協同。
何況,英國要想對殖民地開發,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英國的殖民地雖多,但其中相當部分,其之自然稟賦受限,開發難度都較高——比如澳洲、加拿大等等,直到21世界的今天,依然只開發了極小部分,其他地方要麼太冷要麼太熱,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開發,國家也主要是靠出售資源維生。而在18,19世紀的近代,這樣的地方,雖然看起來很大,但利用價值其實是很有限的(所以澳洲僅僅被大英帝國當做罪犯的流放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地盤都不適合開發。比如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屬印度,不僅地盤夠大,而且早在幾千年前就作為人類文明的繁衍地,而且一直延續至今。這種地方,從地理條件來說,還是具備大規模工業化開發的可能的。
只不過,正因為適合人類生存開發,所以早在英國進入之前,南亞次大陸的文明就已高度發達——不僅有龐大的人口規模,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文明體系。
這就給工業化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畢竟工業化開發不僅要看地理條件,同樣也要看人文條件。如果這種好地方人口不夠,那英國還可以一張白紙好作圖,按照工業化的社會模式進行開發建設。但印度土著人口暴多,而且已經形成了完善成熟的農耕文明體系,想將他們徹底摧毀消滅然後再移民重建,打造一個新大不列顛,這個難度和耗費就太高了——幾乎超出了英國的承受力。
何況,印度的農耕文明體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雖然跟工業文明比肯定落伍,但依然可以有效運轉,持續不斷的創造財富。這種情況下,與其費勁全力去摧毀重建——多半還無法成功,那還不如就原封不動的繼承下來,保留個統治權,剩下的讓它們自己玩,自己坐著收錢就得了——這才是最具價效比的殖民統治方式。
基於這種邏輯,英國從未想過對印度進行大規模移民和全盤的工業化改造,而只是將她印度這種地方作為自己的資源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地。而其他跟印度類似的殖民地,英華人同樣也都延續了這種思路。
當然,也不是所有殖民地,都跟澳洲加拿大或者是印度這樣,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有些殖民地——比如後來的美國,它的地理條件既適合工業化開發,而且也沒有強大的本土文明勢力——北美印第安人不僅總量相對較少,最重要的是文明形態還超級落後,這樣的地方,完全可以徹底的推倒重來,進行工業化重建——美華人後來就是這麼做的。像這種精良的殖民地,為什麼英國不拿來作為本土之外的第二個工業化基地呢?
其實這個問題,從美國獨立就可以給出答案。像北美這塊殖民地,確實適合工業化開發,而且潛力超級大。
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英國的殖民地與本土都是相隔萬里,地緣關係疏離——這意味著英國本土對殖民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其實是相對孱弱的。如果殖民地發展水平落後,英國利用自身的文明優勢、強大武力以及經濟實力,還可以對殖民地構成吸引或者壓制,讓他們留在自家體系之內。
可一旦有這麼一大塊具備良好開發資質的土地,隨著它的工業化開發程度提高,本地勢力崛起,那麼必不願再受英國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盤剝,所以就會產生分離主義傾向。北美殖民地就是因為其本身適合工業開發,隨著百年發展,當地開發程度越來越高,當這種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再加上北美殖民地與英國本土的地緣阻隔,最終讓它獲得了擺脫英國統治的實力基礎的地步時,所以當機會來臨(英法互掐,法國挺美扛英),美國就自然而然的脫離而去。
這其實就是英國海外殖民地的天然限制。英國由於特殊的地緣區位,使得它無法像俄羅斯那樣層層遞進的直接拓土開疆,進而逐步消化吸收。英國只能以海為路,到萬里之外去建立海外殖民地。而距離的存在和海洋的阻斷,決定了英國本土與殖民地之間註定只能形成弱連線,而無法形成強融合。所以海外殖民地落後點,對英國反而還好些——它可以維持統治,進而收保護費。要是海外殖民地真的優質,等它發展起來,英國反而hold不住,一旦獨立,之前的投入也就雞飛蛋打。
這就是英國無法充分利用海外殖民地的原因。地緣格局決定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註定只能充當其資源來源商品傾銷所。而本土由於體量和資質受限,所以工業規模天花板較低。一旦觸及天花板,英國的工業化規模擴張也就到頂,接下來資本要麼去搞對外投資,要麼就繼續搶殖民地,不會再為英國的工業化添磚加瓦。
當然,雖然英國工業的規模擴張雖然有上限,但畢竟日不落帝國的體量擺在這。如果就延續傳統發展套路,憑著殖民地天量資源的輸血,大英帝國也不會快衰落——至少不至於被德國這種國家逼到牆角——畢竟德國不是美國蘇聯,它雖然比英國是要地盤大潛力高,但也不過就是個量級優勢,沒有什麼質級差距。大英帝國完全可以用殖民地資源方面的體量優勢,把工業體量的弱勢給扳回來。
但第二次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第二次工業革命,機器化大製造的普及,一方面使得大英帝國的規模優勢被攤薄——隨著工業文明模式的質級提升,殖民地豐富資源供應在國力貢獻中的重要性佔比相對下降。另一方面,相對於對工業體系的改造升級,直接投資放貸,或者拓展殖民地,風險要小的多,收益也短期可見——像德華人那是沒辦法,沒有殖民地,也沒有資本積累,所以只能在產業升級的路子上死磕,大英帝國路子寬,資本與其把錢投到資金耗費兩大、天花板有限,還要面對強烈外部競爭的工業體系升級改造,還不如去搞那些相對保險,收益可控的行業當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時的英國(包括法國),也陷入了一種“資源型魔咒”。
英國的這種發展路數,結果就可以預見了——固然,它的這些投入,讓它的收益有了量級增加,但工業發展卻逐漸陷入停滯。而德國這些後發國家,老老實實的發展實業,雖然過程確實艱辛,但獲得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國家實力出現了質級的躍升。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短短數十年時間,搞實業的美國、德國(包括後來的蘇聯),迅速超越了之前有著數百年積累,殖民地遍佈全球的英國、法國,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不過,雖然是解體,但大英帝國的垮臺,其實還是相當體面的。歷史上其他大型帝國,其之覆亡都是非常慘烈的,統治者和反抗者之間要反覆博弈,打個天昏地暗,直到一片廢墟,才分出個輸贏。
但大英帝國不是這樣,縱觀二戰後大英帝國瓦解的過程,雖然這過程中也有戰爭和對抗,英國方面也有不捨和掙扎,但總的來說,大英帝國的解體,可以說是相當溫和。面對殖民地風起雲湧的獨立浪潮,英國並沒有太過牴觸和壓制,很多時候,明明英國還有餘力,並未山窮水盡——甚至場面上還佔有優勢,卻選擇了主動放手,同意各殖民地脫離而去。
眾所周知,大英帝國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霸主。大航海時代來臨後,英國藉助有利的地緣條件,開啟全球擴張歷程,建立了遍及全球的廣袤殖民地。同時,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也吃到了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進階的頭啖湯,成為近代人類文明的高地。憑藉著這體量和質量的雙重優勢加持,到19世紀初,大英帝國的發展達到了鼎盛。全境大約有4億多人口,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可是,這樣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久。從十九世紀下半期開始,煊赫數百年之久的大英帝國就逐漸走向衰落,被一系列新興強國所超越,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喪盡,終於轟然解體。
其實縱觀大英帝國被新興強國陸續反超壓制的過程,其實是很讓人不解的。你說美國蘇聯反超,可能大家還多少能理解——畢竟人家體量擺在這裡。可是大英帝國的相對衰落,最先其實是從德國崛起開始的,直接觸發大英帝國崩盤的兩次世界大戰,也都出自德國之手。
大家都知道,德國在1870年代才真正完成統一,國家體量雖然比英國本土是要大很多,但跟整個大英帝國算起來就差了不知道多少個層級。雖然德國統一後也一度對外佔領了些殖民地,但這些地盤的規模和質量跟英系殖民地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一戰結束後,別說德國啥殖民地都沒剩下,就連國土都被割出去一大截。可就是這樣,德國卻依然在兩次大戰中把英國打的稀里嘩啦,要不是德國地緣格局太糟糕,一直不得不雙線作戰,然後英國的盟友又太強大(兩次大戰中德國的盟友不僅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些二三流貨色,而英國的盟友不僅更多,而且聚集了當時除德國之外的幾乎所有世界一流強國),如果換成兩國單挑的話,英國被德國滅國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
首先是本土的侷限。英國的本土——英倫三島,本身面積也不過30萬平方公里出頭,其中愛爾蘭還長期不服英國統治(後來果然脫離獨立),而在這其中,蘇格蘭、威爾士又以山區為主,地緣潛力有限,真正具備工業開發潛力的,不過就是英格蘭一隅而已。這種體量的狹小,在工業革命早中期,可能還沒什麼——畢竟當時工業規模還比較有限。但隨著工業化的鋪開和普及,英國本土地緣潛力的劣勢就逐漸凸顯。
而後發的那些新興強國——美國、蘇俄這些就不說了,就是德國,德意志帝國的面積也高達54萬平方公里,哪怕是一戰後被剝奪了一部分土地,依然有近47萬平方公里。而且,德國的自然稟賦,比英國還是要好得多,適合工業開發的潛力地區更大,地緣區位方面——作為歐洲的中心,跟毗鄰大西洋的英國比起來也是各有千秋。所以搞工業化的潛力更大。
當然,雖然本土條件確實受到了限制,但英國還有無比廣袤的海外殖民地,把這些加起來,別說德國了,美國、俄羅斯都跟英國沒法比。
只不過,雖然英國殖民地無比廣闊,但在對他們進行殖民地工業化利用方面,卻又面臨著諸多的困難:
首先,工業講究的是叢集式發展,尤其是越到後期,越講究規模化叢集效應。英國的工業發展,當然是以本土和核心龍頭,但它的殖民地,大多與本土相隔萬里,地緣關係極為疏離。殖民地與本土之間,無法形成良好的產業協同。
何況,英國要想對殖民地開發,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英國的殖民地雖多,但其中相當部分,其之自然稟賦受限,開發難度都較高——比如澳洲、加拿大等等,直到21世界的今天,依然只開發了極小部分,其他地方要麼太冷要麼太熱,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開發,國家也主要是靠出售資源維生。而在18,19世紀的近代,這樣的地方,雖然看起來很大,但利用價值其實是很有限的(所以澳洲僅僅被大英帝國當做罪犯的流放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地盤都不適合開發。比如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屬印度,不僅地盤夠大,而且早在幾千年前就作為人類文明的繁衍地,而且一直延續至今。這種地方,從地理條件來說,還是具備大規模工業化開發的可能的。
只不過,正因為適合人類生存開發,所以早在英國進入之前,南亞次大陸的文明就已高度發達——不僅有龐大的人口規模,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文明體系。
這就給工業化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畢竟工業化開發不僅要看地理條件,同樣也要看人文條件。如果這種好地方人口不夠,那英國還可以一張白紙好作圖,按照工業化的社會模式進行開發建設。但印度土著人口暴多,而且已經形成了完善成熟的農耕文明體系,想將他們徹底摧毀消滅然後再移民重建,打造一個新大不列顛,這個難度和耗費就太高了——幾乎超出了英國的承受力。
何況,印度的農耕文明體系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十分成熟,雖然跟工業文明比肯定落伍,但依然可以有效運轉,持續不斷的創造財富。這種情況下,與其費勁全力去摧毀重建——多半還無法成功,那還不如就原封不動的繼承下來,保留個統治權,剩下的讓它們自己玩,自己坐著收錢就得了——這才是最具價效比的殖民統治方式。
基於這種邏輯,英國從未想過對印度進行大規模移民和全盤的工業化改造,而只是將她印度這種地方作為自己的資源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地。而其他跟印度類似的殖民地,英華人同樣也都延續了這種思路。
當然,也不是所有殖民地,都跟澳洲加拿大或者是印度這樣,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有些殖民地——比如後來的美國,它的地理條件既適合工業化開發,而且也沒有強大的本土文明勢力——北美印第安人不僅總量相對較少,最重要的是文明形態還超級落後,這樣的地方,完全可以徹底的推倒重來,進行工業化重建——美華人後來就是這麼做的。像這種精良的殖民地,為什麼英國不拿來作為本土之外的第二個工業化基地呢?
其實這個問題,從美國獨立就可以給出答案。像北美這塊殖民地,確實適合工業化開發,而且潛力超級大。
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英國的殖民地與本土都是相隔萬里,地緣關係疏離——這意味著英國本土對殖民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其實是相對孱弱的。如果殖民地發展水平落後,英國利用自身的文明優勢、強大武力以及經濟實力,還可以對殖民地構成吸引或者壓制,讓他們留在自家體系之內。
可一旦有這麼一大塊具備良好開發資質的土地,隨著它的工業化開發程度提高,本地勢力崛起,那麼必不願再受英國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盤剝,所以就會產生分離主義傾向。北美殖民地就是因為其本身適合工業開發,隨著百年發展,當地開發程度越來越高,當這種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再加上北美殖民地與英國本土的地緣阻隔,最終讓它獲得了擺脫英國統治的實力基礎的地步時,所以當機會來臨(英法互掐,法國挺美扛英),美國就自然而然的脫離而去。
這其實就是英國海外殖民地的天然限制。英國由於特殊的地緣區位,使得它無法像俄羅斯那樣層層遞進的直接拓土開疆,進而逐步消化吸收。英國只能以海為路,到萬里之外去建立海外殖民地。而距離的存在和海洋的阻斷,決定了英國本土與殖民地之間註定只能形成弱連線,而無法形成強融合。所以海外殖民地落後點,對英國反而還好些——它可以維持統治,進而收保護費。要是海外殖民地真的優質,等它發展起來,英國反而hold不住,一旦獨立,之前的投入也就雞飛蛋打。
這就是英國無法充分利用海外殖民地的原因。地緣格局決定了,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註定只能充當其資源來源商品傾銷所。而本土由於體量和資質受限,所以工業規模天花板較低。一旦觸及天花板,英國的工業化規模擴張也就到頂,接下來資本要麼去搞對外投資,要麼就繼續搶殖民地,不會再為英國的工業化添磚加瓦。
當然,雖然英國工業的規模擴張雖然有上限,但畢竟日不落帝國的體量擺在這。如果就延續傳統發展套路,憑著殖民地天量資源的輸血,大英帝國也不會快衰落——至少不至於被德國這種國家逼到牆角——畢竟德國不是美國蘇聯,它雖然比英國是要地盤大潛力高,但也不過就是個量級優勢,沒有什麼質級差距。大英帝國完全可以用殖民地資源方面的體量優勢,把工業體量的弱勢給扳回來。
但第二次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第二次工業革命,機器化大製造的普及,一方面使得大英帝國的規模優勢被攤薄——隨著工業文明模式的質級提升,殖民地豐富資源供應在國力貢獻中的重要性佔比相對下降。另一方面,相對於對工業體系的改造升級,直接投資放貸,或者拓展殖民地,風險要小的多,收益也短期可見——像德華人那是沒辦法,沒有殖民地,也沒有資本積累,所以只能在產業升級的路子上死磕,大英帝國路子寬,資本與其把錢投到資金耗費兩大、天花板有限,還要面對強烈外部競爭的工業體系升級改造,還不如去搞那些相對保險,收益可控的行業當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時的英國(包括法國),也陷入了一種“資源型魔咒”。
英國的這種發展路數,結果就可以預見了——固然,它的這些投入,讓它的收益有了量級增加,但工業發展卻逐漸陷入停滯。而德國這些後發國家,老老實實的發展實業,雖然過程確實艱辛,但獲得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國家實力出現了質級的躍升。所以第二次工業革命短短數十年時間,搞實業的美國、德國(包括後來的蘇聯),迅速超越了之前有著數百年積累,殖民地遍佈全球的英國、法國,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強國。
不過,雖然是解體,但大英帝國的垮臺,其實還是相當體面的。歷史上其他大型帝國,其之覆亡都是非常慘烈的,統治者和反抗者之間要反覆博弈,打個天昏地暗,直到一片廢墟,才分出個輸贏。
但大英帝國不是這樣,縱觀二戰後大英帝國瓦解的過程,雖然這過程中也有戰爭和對抗,英國方面也有不捨和掙扎,但總的來說,大英帝國的解體,可以說是相當溫和。面對殖民地風起雲湧的獨立浪潮,英國並沒有太過牴觸和壓制,很多時候,明明英國還有餘力,並未山窮水盡——甚至場面上還佔有優勢,卻選擇了主動放手,同意各殖民地脫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