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1299773451

    我發現,“和孩子做朋友”的觀念,已經成了養育中的一種政治正確。你可以把它看做一種進步,但我想提醒的是,它依然有風險。

    我十二三歲的時候,花六塊錢從地攤淘到過一本《父與子》。當時的我非常羨慕這本書中的父子關係——他們如好朋友一般,一起玩一起鬧,甚至也做一些不靠譜的荒唐事。

    我當了爸爸之後,又偶然翻到這本書,卻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次我覺得,千萬別和孩子只做朋友,真的。如今在很多家長的眼裡,跟孩子做朋友成了親子關係的最佳答案。家長和孩子成為朋友,放低姿態,傾聽見解,尊重選擇,這一點也沒錯,但千萬別誤解了和孩子建立關係的意義。和孩子,可不能僅僅只是做朋友。

    朋友跟親子這兩種關係可截然不同。朋友強調的是相似性和大量的共有經歷,所以多來自發小、同學、同事、同好。同一個圈子裡的人才更有可能成為朋友,而我們剛剛來到人世間的孩子,除了血緣之外,又有什麼跟我們分享的相似之處呢?親子關係可要比友誼更加複雜,在快樂互動的同時,還有接受傾訴、提供指導、分享經驗甚至一些強制的管理約束。您不妨問問自己,如果那不是你的孩子,你願意跟這樣一個小孩當朋友嗎?沒有當朋友的土壤,卻要結出友誼的果實,這著實有些強人所難。

    這次重讀了父與子,有一幅漫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顛覆了我二十年前對這對父子之間“友誼”的認識:

    短短的六幅圖,彰顯出了爸爸和孩子之間複雜的互動以及關係。關注、教育、管理、保護、同仇敵愾、積極互動,一個都沒有少。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該跟孩子當朋友,其實是因為我們對於友誼有一種過度浪漫化的解讀。我們覺得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高高興興,就好像我們跟朋友在一起時,唱歌喝酒吹牛同樣感受。然而,“你好我好大家好”絕不是親子關係的歸宿,父母實際上要做的遠遠比朋友多得多。

    在我看來,很多家長以為和孩子做朋友的表現之一,就是不做事後管教。

    對於孩子成長最有利的親子關係,其實是“權威式”的關係,這種關係主要強調兩個核心:一是家長對於孩子要有持續穩定的高要求,一是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要有持續穩定的高支援。

    然而,跟孩子之間的朋友關係很容易讓家長失去了對孩子進行高要求的心氣兒。有種朋友很難得,叫做“諍友”,他們不太說好聽的話,但提意見通常既準且痛。家長若是和孩子以朋友相待,則很容易落進“管教不得”的誤區。其實,該叫停就叫停,該批評就批評,不要因為想搞處好朋友關係,而把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放的過低,最終結果無異於因噎廢食。

    我有一個大我十歲的兄長,他家閨女也比我家兒子也大個差不多十歲。他這個人最秉承“與孩子當朋友”的觀念,養育孩子的時候從來不說重話,哪怕是孩子犯了在我們看來挺大的錯誤,最多也只說一句“你這個孩子,怎麼能夠這樣。”批評的輕描淡寫,更遑論什麼管教和懲罰。

    問他為什麼,他就總拿“要跟孩子當朋友”來打馬虎眼,還說些“不能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他長大了就知道了”一類的話。

    久而久之,我發現,雖然他真那孩子當朋友,可孩子可沒拿他當朋友,而更多的拿他當跟班、當飯票、甚至當出氣筒。以至於他一個當爹的大老爺們兒,在孩子心中一點權威感都沒有,在孩子那兒,說話完全不好使,說什麼都不聽。

    與此同時,因為他多年的“監管不力”,不履行自己管教孩子的義務,恰恰讓自己成了孩子揮之不去的損友——孩子十幾歲了,一些特別需要管教的行為出現時,父母的約束卻不好使了。他家女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強烈傾向最近讓他頭疼不已,而他自己的任何努力似乎都是徒勞:孩子根本就不聽他的。

    親子關係變成朋友關係,很容易讓孩子在錯後不知錯、錯後不改錯,小時或許無大礙,但父母權威的轟然倒塌,最終可能還是要孩子自己來買單。

    還有一類問題,就是以為和孩子做朋友,就是不設行為邊界。

    做父母,不僅要在孩子犯錯後有個父母的樣子,在孩子日常生活中也依然需要保有對孩子的指導和要求。

    “海空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絕不是正確的養育觀。給孩子當“朋友”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就是疏於給孩子設立行為邊界和約束條件,讓孩子野蠻生長,自然而然就“熊”了起來。家長跟孩子當朋友,要是一不留神做了“酒肉朋友”,要玩啥玩啥要吃啥吃啥要買啥買啥,則可能讓孩子陷入缺乏邊界感、缺少專注力、甚至失去目標感的處境中。

    我們是成人,本來就相較於孩子擁有更多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儲備,所以更應該把“指方向”和“拉一把”的工作做到位。

    我最近看過的一本書《堅毅》中提到了一位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士:史蒂夫·楊。他是舊金山淘金者隊隊傳奇四分衛,兩次被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FL)評為賽季MVP,孩子第29屆超級碗比賽中獲選總決賽MVP。

    史蒂夫有一個像朋友一樣,但比朋友做的更多的父親,史蒂夫描述他為“史上最強硬的傢伙”。說他像朋友,是因為他積極的支援著史蒂夫,也對史蒂夫能夠成功深信不疑,說他超越了朋友,是因為他始終保持著對於史蒂夫的極高要求——就像他對自己做的一樣。

    史蒂夫的父親萊格蘭德·楊是一名公司律師,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幾乎沒有請過一天假。在25年前,他在當地的健身館參加了仰臥起坐挑戰賽,在一年之後,他已經能連續做1000個仰臥起坐,而所有其他的挑戰者,都已經退出了。之後,他開始跟自己比賽,幾年後就可以連續做10000個仰臥起坐。

    這樣的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成長也秉持著極高的要求,同時也一直像戰友一樣陪在孩子身邊。

    高中的史蒂夫橄欖球就打得不錯,但上大學後卻淪為校隊第8序位的四分衛——也就是個陪練。

    “我給我爸打電話說,‘教練都不記得我的名字,我只是一個給後衛陪練的工具,這太可怕了,這根本不是我期望的,我想回家。’”史蒂夫回憶說。

    他爸爸則給了這樣的回答:“你可以退出,但你不能回家,因為我不想和一個逃兵在一起生活。你從小就知道這一點,所以你不能回來。”

    留在學校的史蒂夫瘋狂訓練了整一個秋天 ,也加強了自己的專項訓練,到了大二,他上升到了第二序位,到了大三,他成為楊百翰大學的首發四分衛。在大四那年,他被授予全美最優秀四分衛的戴維·奧伯良獎。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他很多次想退出,但他的父親每一次都堅決不許這件事發生。

    反觀我們身邊,很多孩子“狗熊掰棒子”式的才藝學習和技能培訓,以及一人遭罪全家放棄的風氣,恰恰導致孩子沒法找到自己的最終天賦,以及影響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算孩子再有天賦,練習也有可能是枯燥甚至痛苦的,如果不加以指導與約束,才是對孩子天賦最大的浪費。

    第三個誤區,是以為和孩子做朋友,就是完全交出決定權,徹底讓孩子“說了算”。

    家長跟孩子之間紐帶的質量,肯定是要比一般的友誼更牢靠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幾個“失聯”的舊友,但“父子關係”與“母子關係”可不是說“斷絕”就能“斷絕”的。

    恰恰是這種關係上的相互高度繫結,讓我們會影響彼此生活中的一些重大決策。孩子會影響我們到底在哪裡買房來保障身處學區,我們也會在未來影響孩子挑老婆挑老公時候的觀感和態度。

    而“跟孩子做朋友”的一大誤解,則是上繳決定權,讓孩子自己“說了算”。

    我們應當給孩子提供選擇的空間,而不是把所有的選擇都甩鍋給他。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父母為孩子確定一個大概的“選擇區間”,再讓孩子選擇其中具體的行為落點。這樣既照顧了孩子的主動性,也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選擇足夠安全與靠譜。

    有一種父母叫“直升機父母”,意指時刻盤旋在孩子的頭頂轟轟作響,俯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還通常伴有指手畫腳與橫加干涉。

    但我們不妨把這種“直升機父母”調整成更加溫和的“巡航模式”。

    比如我們家在給孩子選擇親子班的時候,就比較喜歡選擇這種“巡航模式”。

    有一些課程有著很明顯的性別或年齡屬性,不太適合我們家孩子,會被我們篩掉;有一些課程看著挺有意思,但很明顯就是為了進一步賣東西給我們的,也會被我們篩掉;還有一些課程會因為主題或者老師的原因,極大機率不太會被孩子喜歡,同樣會被篩掉。

    最終,我們通常會留出2到4個選項來給孩子選擇,而我每次都會從已經篩掉的課程裡面隨便選一個重新放進備選項裡——既是怕篩掉了一些“意外之喜”,也是增強選項的對比性,讓孩子稍後更好做選擇。

    所以我們的孩子通常是在3到5個選項裡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有時候最終答案很明顯,但有的時候孩子也會糾結:到底去哪一個呢?這時,我們就會跟孩子共同設想這個活動我們可以玩到什麼、見到什麼、得到什麼,進而幫助他得到最終的答案——雖然不管答案是哪個,它都在我們已經設定好的靠譜的“巡航區間”之內。

    傅雷先生曾有過一封家書,給他的兒子寫道:“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

    我想,讓傅雷先生幸福的,是那個他愛的孩子“既是好兒子,又是好朋友”,倘若孩子與我們分別只是對方的一個好朋友,這肯定不怎麼幸福。

    父母和孩子相處,朋友般的彼此尊重、互相認可、平等相待和積極傾訴都是必要的,不過,可千萬別認為親子關係就可以約等於朋友關係。在朋友之外,家長要做的還有很多,包括對孩子錯誤的管教、對孩子日常生活的約束以及提供給孩子恰當的“決定權”。

    朋友好做,父母難當。孩子需要朋友,孩子也需要父母,孩子唯獨不需要的,是與朋友並無二致的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有一個食材豆腐能做什麼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