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莓心理
-
2 # 夏之聲33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我查閱有關資料,整理如下,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學會用替代的方法轉移注意力吧。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早已全方位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節奏。
從網路中獲取資訊,包括學習、購物、娛樂、交流等等,毋庸置疑,網路的出現,給工作和學習以及娛樂帶來了極大的裨益,生活已經離不開網際網路。
但是網路也帶來不利的影響。網路使人變得溝通少、冷漠、偷懶,危害視力,影響身心健康等。
沉浸在網路中,尤其是沉浸在虛擬的遊戲中,慾望分散時間和精力,行為上難以自拔,形成強迫下的“網癮綜合症”。
怎麼辦?
要知道,人生中,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為了明天的得到,一定要選擇放棄。當然,放棄並不容易,放棄不僅需要勇氣,還要有能夠替代的事情來填充。既然是替代,就要選擇自己有興趣、有意義、可以提高境界的事情去做。比如:讀書、聽音樂、球類、棋類、或是新領域的探索以及運動等。
心魔需要驅除,信心需要建立,堅持就顯得尤為重要。轉移注意力和堅持都做到了,成功就近了。
要相信,有勇氣、智慧和信心,就沒什麼做不到的。
-
3 # 張衛兵
首先,你確定你想戒除網癮不,如果確定要戒除,那麼就請下定決心。
有了肯定的態度了,就好辦了。現在,請你列出一個計劃,越詳細越好。不過這個計劃有一個要求,長期的計劃列好之後,請擱置在一旁,把這個計劃做為藍本,現在開始定一個周計劃。
根據這個周計劃,你先完成周計劃再說,現在我問你,只要求你戒一天,能夠辦到不,如果不能辦到,那就不要強求,等有了戒一天的力量再說吧。
你既然有了決心,那麼現在就開始吧,現在只要求你戒一天,過了今天,你就看見自己的成績了,表揚你,給自己一個獎勵,你會感覺到自己行。
這有幾個注意事項,1.在今天時間之內,請不要接任何可能來約你出去上網的朋友的電話。2.當你想上網的時候,弄一個沙袋,不停的打,一直搞到自己精疲力盡為止,讓你哪裡都不想去,注意,一定要疲勞。3.找一件事來做,特別是需要很小心才能夠做好的那種,也可以抱一本偵探小說來看。
-
4 # 姜丁粽子
戒除網癮,分為三個步驟:
一、堅定的承認自己有網癮。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學習以外,平均每天使用網路達到三個小時以上,當使用網路的需求無法滿足時,會有著強烈的不適和不安的人,基本上就可以診斷為“網癮”患者了。準確的診斷,可以參考《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資訊及釋義(2018版)》的定義。
在戒除網癮過程中,患者自己承認自己有網癮這一點很重要。許多人已經有著比較嚴重的網路依賴,卻依然矢口否認。當不得不面對自己對網路有依賴的事實時,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辯駁。
就像很多菸民,不願意承認自己有煙癮,許多酗酒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有酒癮一樣。
承認自己有網癮,自己才能夠清晰的知道,自己當下是處於一種不正常的狀態。才能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對手,才能夠找到自己接下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承受戒除網癮過程中的戒斷反應根據網癮的嚴重程度,戒除網癮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戒斷反應。從不安、焦慮,到手、腿發抖都有可能發生。同時,會伴有強烈的想使用網路的衝動。在這個階段,必須要勇敢的承受這些痛苦,以及堅定的抵制網路的誘惑。
三、重構現實生活網癮患者的現實生活,往往是有著一定的問題的。現實生活受挫的人,更容易躲進網路世界,尋求心理上的滿足。而長期沉迷網路,也會導致一個人的社會功能受損,嚴重時會導致性格的改變,進而導致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更加的糟糕。
為了防止網癮復發,減少網路對自己的吸引力。在戒除網癮過程中,必須重新構建自己現實生活。
-
5 # 夜末O
謝邀,網路成癮綜合徵,我們聽的最常見的是酒精成癮,毒品成癮,隨著網路逐漸發達,網路成癮近年來逐漸上升,青少年人群居多。
“成癮”的特徵主要是依賴與渴求,對網路的依賴無法控制;對網路存在渴求,不能玩的時候會感覺很痛苦,焦慮,坐立不安,煩躁;對生活學習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2.和孩子協商共同制定一個計劃,逐步減少患者上網的時間,已達到上網時間在可控範圍內。
3.豐富現實生活,培養興趣愛好,現實的空虛才導致了沉溺於遊戲世界,解決空虛感,才能從本質上克服網癮。
回覆列表
網癮也稱網際網路成癮綜合症,目前已經把它作為一種正式界定的疾病納入到診斷體系當中……
如何剋制“網癮”行為?
1.改變認知。引導網癮者改變自我沉迷網路的頑固負面認知為正面認知,從而達到主動戒除網癮的動機。如改變“遊戲真棒,上網真好玩,再沒有比上網更刺激的事了”等負面認知為“遊戲只不過是遊戲,玩了也得到什麼,沉迷於網路,耗費的是青春,耗費的是健康”。
2.自我警示。可以讓網癮者將沉迷於網路的好處和壞處分別寫寫,並貼在他容易看到的地方,如電腦上、電腦桌上等,這樣隨時可以提醒到他不沉迷於網路。慢慢自我控制,自我強化。
3.自我辨論。想象自已沉迷於網路的種種極端後果。如:成績下滑,荒廢學業,妻離子散,身心受損,抑鬱失眠,委靡不振,被人羞辱等等。運用“責任自我”與“消極自我”進行辮論,讓內心的道德感,責任感,放任感喚醒自我,改變自我。
4.自我暗示。如果在不該上網的時間內又有了想上網的念頭,你可以立即反覆自我暗示,如:“不行,現在應該學習,應該工作,等週末再說,我一定可以控制自己,”等話語不斷暗示,不斷良性刺激,使得網癮得到有效抑制。
5.轉移注意。培養多方面興趣,在多種有益活動中尋找快樂,如欣賞優美的音樂,去運動打球,讀輕鬆愉快的書,或邀約朋友逛街等等。用有益的活動轉移自己沉迷網癮的注意力。
6.規範生活。打破因沉迷上網而紊亂了的生活節奏,為自己制定學習,工作,休息,等作息制度,讓每天的作息時間科學化,有序化,無特殊情況不打破作息制度,讓有益健康的事充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