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校園生活萌萌噠

    我是一名女性,學歷較高(碩士以上),中文方面的,三觀比較正,比較能吃苦,我認為女孩子在社會上更要自立自強,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推薦不敢說,時移世易,我那個時候看的書現在估計也找不著了。不如我自己現身說法,說一下自己從小到大看的書,我覺得這些書不至於讓女孩子走上彎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女孩子的審美、文學等方面的內在的東西。

    在五六多歲左右,可以教孩子認識拼音,識字,給孩子看唯美的童話,連環畫也行,故事性比較強的優先,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此外,我認為應該給孩子買一本詞典,比如像《現代漢語詞典》,教會孩子怎麼查,並鼓勵孩子在讀書中認識更多的漢字。我是八九歲開始用大詞典,就是這個:

    我記得當時用的是第一版還是第二版?記不得了,不過這本詞典一直陪我度過了初中三年。如果孩子學會用詞典,那就是如虎添翼。

    在十歲左右,我背過唐詩宋詞,我記得是一本叫《唐詩三百首》的輯錄本,全是名篇,這個時候孩子肯定是看不懂詩歌寫的是啥,但是不妨要孩子背一些,哪怕是囫圇吞棗。在這個年紀,記憶力是最強的,對美也會有細膩的感知,到初中的時候,這個年齡段背過的詩歌會成為一種比較罕見的文學積澱,孩子會在語文課上乃至學習生活中產生對自己的“文化自信”,這是非常好的感受。

    當孩子認識字人的比較多的時候,我認為可以給孩子看優美的散文或者小說,讓小孩接受審美薰陶。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看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要是那種重新編校過的,不能是原版。還是那句話閱讀要多,但是要循序漸進。

    十五歲左右,我推薦一本《古文觀止》,這本書輯錄了從先秦到明清時期的散文作品,可以挑選一些進行背誦。現在中文教育跟不上,我覺得還是小孩小時候不注意學習中文,特別是文言文。

    這個時候《現代漢語詞典》可能不夠用了,按照孩子的喜好,比如她如果比較愛好中文的話,可以給她買《王力古漢語字典》、《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不要用簡裝版,那些東西不好。(語言學專業良心推薦)

    總之,我之所以偏重於給女孩子推薦傳統一點的東西,主要是這些作品裡有華人的“骨氣”、“德行”、“大義”等彌足珍貴的東西,而且都是精華部分,幾乎沒有糟粕。能夠對這些東西做一定的閱讀,能讓女孩子有氣質有風骨,還能奠定孩子一生的文化素養。

    當然,我上面說的是青少年時期的女生可以看的東西,年紀大點之後,就可以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不過一定要挑有文化內涵的東西,或者退一萬步講,文筆要好。

    謹記:不要看三觀不正、誨淫誨盜的網文,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三觀沒有形成,抵抗力差,一不小心就會走完路;還有,小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儘量管住不要看太多的言情作品,這個年齡的孩子是最需要進取的時候,青春懵懂的時候,一些不好的作品會刺激小孩做出的行為出來。(請不要噴,早晚我們都要操心自己孩子的教育,現在競爭壓力太大,孩子需要大人的正確引導,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我是80年代末生人,那個時候手機沒有普及,也沒有電腦;在家只有看書。現在網路對子女教育實在是弊大於利,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還是那句老話:

    好讀書,讀好書!

  • 2 # 楚小楚成長社

    畢業五年了,從上學時不喜歡讀書,到現在房間裡隨處可見書,我從書裡嚐到了甜頭。我認為,讀書一定要帶著目的去讀,這樣才能引發你的興趣,讀書也才能幫助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這裡所說的目的,指的是讀什麼樣的書能幫助你走出迷茫。而且,讀書是最低的能讓你的氣質得到提升的方法,女人不僅要管理好自己,更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你的氣度、學識、修養會比男人更能影響你的下一代。

    以下這些書,都是我看過覺得對我的成長有幫助的。不喜勿噴!

    1.《經典常談》

    這是一本中學生對詩詞的入門級書籍。我最近才看到,也是慚愧。看過之後覺得,如果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老師也這樣給我們講詩詞作者的故事及作詩背景,或許我們就會對詩詞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不是死記硬背。現在的應試教育缺少的就是興趣,有些孩子被逼著學自己不理解的知識,直到自己產生興趣,而有些孩子被逼著學,有一天他脫離了老師和家長的控制了,他就會自主地選擇放棄,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學的到底是啥,自然不會持之以恆,也更不會從中受益。

    所以,我想說,孩子小的時候,還是要盡力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這時候,就很考驗家長的文化功底,如果你不懂,只能逼迫孩子自己學。如果你有所瞭解,就會找一個輕鬆有趣的入口帶領孩子進入學習的世界。這本書就是帶領你進入中國國學經典的入口,朱自清先生用淺明而切實的文字,介紹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全書不僅知識上簡潔精闢,而且很見朱自清先生的功底。讀來既親切、熟悉,而且讓人對中國古代文學有了全新的認識。

    會讀第二遍,因為讀一遍不能完全理解書中對古代文學的各種研究與考證。

    2.《送你一顆子彈》

    如今社會,女性的成長得到了階段性的提升。大多數女性既能照顧家庭,又擁有自己的事業。這並不是說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提高了,而是女性的思想進步了,成長了,而且比有些男性成長得要快。很多男性不能理解女性要擁有事業的想法,他認為女性在家相夫教子才是正確的社會分工,即使他自己的工資根本無法滿足家庭的所有開支。因此,這個時候女性要做的,不僅是照顧家庭,發展事業,還要說服家裡那位固步自封的男性。如果沒有獨立的想法,豐富的見識,是很難做到的,畢竟,與流行了這麼多年的傳統文化對抗,只有梁靜茹給的勇氣是不夠的。

    3.《了凡四訓》

    這是一本能改變你命運的書。

    “你每天干什麼?”“放羊。”“放羊為了什麼?”“掙錢。”“掙了錢呢?”“娶媳婦。”“娶了媳婦呢?”“生孩子。”“生了孩子,讓他幹什麼?”“放羊。”……

    如果你相信命運的安排,那你這一生能達到的高度也只是“放羊-掙錢-生孩子-放羊”,這種所謂命運的安排讓你甚至是你的後代,都被綁在了命運的輪轂上,除了無限迴圈,別無他法。

    而這本被作為作者家訓的《了凡四訓》,告訴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掌握自己的未來。作者透過自己的切身經歷與體會,從知命-認命-立命三個階段講述,命自由我不由天。

    除了立命之說,這本書能被作為家訓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它也是一本修身治世的書,書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你既可以向內求道德仁義,也可以向外求功名富貴,內外皆有得,才是正確的追求。

    前面已經說過,一個家庭的女主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一個善惡不分、相信命由天定的人,怎麼能教育出來一個是非分明、有氣度有學識的孩子呢?

    4.《愛瑪》《傲慢與偏見》

    這兩本是很久以前看過的書,讀了好多遍,電影也看了很多遍,相信看過的人會明白我為什麼推薦。分享一下兩本書中最經典的兩段話,你就會明白了。

    《愛瑪》:我不會變成貧窮的老處女,只有貧窮才會使獨身者受的公眾的蔑視!一個獨身女人如果收入微薄一定非常可笑,準會惹人討厭,老處女!正好是少男少女的笑柄;不過一個富有的獨身女人從來都受人尊敬,可以像任何人一樣有理性,一樣愉快。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要是他沒有觸犯我的驕傲,我也很容易原諒他的驕傲。表面的謙遜最不可靠。它常常是言不由衷,有時候又是一種間接的吹噓。

    5.《平凡的世界》

    上大學的時候開始看,後來陸陸續續地看,趕在電視劇播出之前看完了。可以說,這本書對我堅毅性格的養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同樣效果的還有餘華的《活著》。人生本來就是經歷劫難的過程,就像唐僧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一樣,在人生的成長路上,你遇到的每一場劫難都是讓你有所成長,有所感悟。

    當然,我並不支援“感謝苦難說”,如果要感謝,也是感謝自己,感謝自己沒有在苦難面前低頭,感謝自己沒有認慫。

    最後,再推薦兩本心理學方面的書。這兩本書讓我的心理壓力有所減輕,也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6.《理解人性》

    這本書的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大家可能對他不太熟悉,但是弗洛伊德大家都知道,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是師生關係。但是阿德勒創辦的“個體心理學”與弗洛伊德的觀點背道而馳,我們很多人都是受弗洛伊德的影響較深。看過阿德勒的書後,我個人覺得,自己更能適應阿德勒的理論,他提出的“自卑與補償,乃至超越”的思想,很適合我。

    怎麼說呢,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自卑,阿德勒說,自卑不是缺陷,自卑是你超越的起點。換句話說,你在某個方面自卑,你就會這個方面努力,這樣就有了超越的機會。這個說法很新穎,可以讓自卑的人坦然面對自卑,面對由自卑造成的問題。

    7.《幸福超越完美》

    一個對人生有所追求的人,希望自己能應對生活的方方面面,併力求做到完美。也許真的有這樣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他在追求完美的一切時,肯定會身心俱疲。因為沒有人能時刻完美。

    這本書告訴我們,如果想要獲得幸福,就不必太過於追求完美。比如,你追求完美的愛情,你認為完美的愛情是不會有爭吵這種破壞性的事件發生的,然而,無論情侶、夫妻還是朋友,爭執都是存在的。作者說,如果我們沒辦法避免,就在爭吵與甜蜜之間找一個平衡點,吵一次架,就製造三次甜蜜的時刻,消極與積極情緒的這個比例會讓我們覺得,就算有爭吵,但總的來說,我們還是幸福的。

    好了,這就是我推薦的書單,讀書就像人生,只有真正經歷才能在心裡留下痕跡,希望大家都能多讀書,然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封神演義》中楊任這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