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草金魚可以長到一斤左右,是四種金魚里長得最大的。
以下是金魚種類請以其稀少或少有的特性而珍貴的。人們都是認同“物以希為貴”,萬物皆是如此。金魚本沒有什麼貴賤之分,都是可愛的生靈。對於大眾,喜愛金魚者無非是看中它的可愛,所謂挑選也僅是大小、顏色之分。這也是金魚鑑賞的根本的元素。而對於金魚玩家,講求的可就多了。不同金魚品種之間價格的差別可以高達數十倍。作為從業者,認識金魚的名貴品種無疑是基礎。
金魚的祖先是鯽魚,和鯽魚同屬於一個物種,在科學上用同一個學名(Carassius auratus)。至於金魚中不同的品種,不過是形態上的變異而已,在分類學上並不屬於不同的亞種。金魚品種是人類干預自然的產物,是人們有意識地選擇發生特異性變異的個體,並使之定向繁育的結果。
名貴金魚品種有著明顯地域特色,就如同地方特產,到了另一地就南柑北枳了。例如福州產的蘭疇種魚在北方地區產下的魚苗,其品質遠不及原產地。而蘇州產的鶴頂紅到了天津,尾鰭長度明顯縮短。是以在很多名貴金魚品種的前面,往往加上產地的名稱,如:武漢貓獅、蘇州獅子頭、福州蘭疇。
天津產鶴頂紅尾鰭明顯縮短
名貴金魚品種的另一特色,是隨著時代不同,人們欣賞角度改變,所列入名貴品種也不相同。早些年風行的翻鰓品種,以為奇異。現在即便是市場上偶有出現,也會無人問津了。再比如:紅頂白高頭(鶴頂紅)以前由於品種不甚穩定,後代良品率低,所以被視為名貴品種,而如養殖著眾多,普通鶴頂紅品種已不再名貴,玩家轉向追求高身或者鳳尾(長鰭)的鶴頂紅品種。
與許多商品一樣,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的起伏。當一個金魚品種為人們所追捧,而供貨數量遠遠不及時,此品種金魚便會身價倍增。而名貴金魚品種自身的原因也會對市場供應量產生明顯影響:
1、 新出變異
就如同新發現野生下山蘭花,一旦發現有特殊的變異,就會身價倍增。透過雜交會出現新的變異品種,引發新的關注點。初始階段,這種雜交變異的規律不為眾人所掌握,在一段時期內,新品種的供給量有限,此時往往產生身價不菲的金魚品種。
2、 良品率低
金魚一次產卵量多達數千,但長成成魚以後,能夠達到親魚水平的寥寥,不會超過1/10。而進行雜交繁殖繁育的良品率就更低了,一些名貴品種一代的正品率僅有0.5%,稱為千里挑一也不為過,而作為基數的大量“廢品”的養殖成本自然也要轉嫁到正品上來。
3、 飼養難度
有些品種對於養殖環境要求很高,環境會直接影響成魚的品質。如皮球珍珠,丹鳳。需要小池稀養,並喂以活食。而一些觀賞期的品種,需要飼養時間超過18個月,造成養殖成本、風險劇增,甚至是養殖一般品種成本的數十倍。魚農擔心銷路,飼養者寥寥。
由於以上的這些因素,名貴金魚品種在市場上被標到很高的價格也就不足為奇了。
根據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現實情況,流行的名貴金魚品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熊貓金魚
熊貓金魚是一種色彩搭配酷似國寶熊貓的金魚。虎頭、蝶尾、水泡等品種都有此搭配。目前市面上多見的是熊貓蝶尾金魚,它的體短尾長,色分黑白兩種。除了身體兩側各有一道黑色外,各鰭皆為黑色,維身體為亮銀色。該品種金魚在1987年由福建省農科院培育成功,並在第二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熊貓金魚的體色容易退卻,黑色褪去後變成類似肉色,大失風采,因此能夠常時間保持色彩者才是佳品。
CROWN珍珠鱗
是近年來逐漸風行的品種,是珍珠鱗與高頭品種雜交出來的品種,既保持了珍珠鱗奇特的體態,又具有高頭的頭冠。發達的頭瘤猶如羅馬皇帝加冕時所帶的王冠,一身“珍珠衫”如同驕傲的小公主。CROWN珍珠鱗紅白色搭配的較多,墨CROWN珍珠是之後出現的品種,更是難得一見。
武漢貓獅
是虎頭金魚的一種,體短圓、魚鰭短小粗胖可愛,頭部肉瘤豐滿厚實,甚至眼睛、嘴都被髮達的頭瘤覆蓋。頭瘤屬於獅頭型別,隨著頭瘤的生長,脊椎骨也發生變形,過度發育的頭瘤導致此品種金魚成魚容易出現栽頭現象。但也有部分優質個體,頭部、尾部和身體的比率合理,遊動正常。此外有些個體頭瘤的比較鬆散,也不能列入佳品。
皮球珍珠
珍珠鱗品種的鱗片,粒粒突起如珍珠,非常奇特。皮球珍珠,體圓如球,看不到一絲祖先鯽魚形貌的痕跡。具有“老鼠嘴、皮球肚、端肩膀、細尾根”的特點,說其珠圓玉潤一點也不為過。此魚端在手上,魚象徵性的扭動肥胖的身軀,已經退化了的魚鰭擺動幾下表示“抗議”,很是逗人喜愛。此品種在武漢、天津、蘇州等地都有出產。
硃砂水泡眼
是水泡眼類別中名貴、稀有的品種,整個身體銀白,唯獨兩個大水泡長成大紅色,遊動時鱗片閃閃發光,通紅的水泡宛如一對在水中搖曳的紅氣球。眼球下的水泡要圓大,且左右對稱。硃砂水泡隨著魚齡增長,泡體顏色會越來越厚重,水泡的大小甚至會超過雞蛋。而只有端正、比例恰當的身軀與之相配,方顯俏利動人之感。
朱頂紫羅袍
自從1954年由杭州動物園傅毅遠先生培育出此品種以來,一直被傳為身價最高的金魚品種。在香港曾被標價60萬港幣的天價。《中國金魚圖鑑》將此品種作為唯一的封底金魚圖案,足見其珍貴。此品種一說是從紫高頭品種變異出來,一說是鶴頂紅(文種)雜交的結果。朱頂紫羅袍屬於文種獅頭類品種,頭瘤鮮豔如火,身體華麗的紫色,十分引人注目。
十二紅
在一些紅白金魚品種中,隨著體色中紅色的褪去,魚體上十二個部位呈現紅色,包括兩個眼睛、兩片胸鰭、兩片胸鰭、四片尾鰭,口鑲紅和背鰭紅,魚體則保持潔白的搭配。就可稱之為十二紅金魚,這種色彩搭配在龍種、文種金魚中都有出現。若是蛋種金魚,由於缺少背鰭,僅能勉湊十一之數。紅若丹霞、白似堆雪,偏又湊卻成吉祥之數,甚為難得。與此類似還有十二紫、十二黑等品種。
四絨球
絨球金魚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品種,發達的鼻膜恰似絨球,因此得名,在虎頭、獅頭等品種中都有出現,說明其遺傳以十分穩定。絨球金魚的代表是蛋種絨球,而由上海動物園培育出來的四絨球(文種)就更為奇特了,四個絨球對稱碩大,遊動時猶如花團錦簇。
福州蘭疇
無疑是當前熱門的金魚品種。最早由日本引入此品種,在福州經過二十多年的改良選育後,具有獨特的風姿。屬於蛋種金魚的一個分支,不僅具有發達的頭瘤,其背部的曲線流暢,與尾鰭恰好成90度夾角,既體現了張力的美感,又有利於魚體的平衡。而且身軀肥壯,遊動時有一種雄健之感。
八十年代培育的硃砂眼鶴頂紅(摘自《中國金魚》)
鶴頂紅:
1981年出版的《中國金魚》中曾有過描述:“這是金魚中最難得最珍貴的品種,1596年出世。全身潔白,嘴尖白。在頭頂上有一個紅色圓形肉瘤,猶如白鶴頭頂上的紅冠一樣,因此命名鶴頂紅。”然而書中所述的鶴頂紅是鵝頭的一種,屬於無背鰭的蛋種金魚。它與虎頭最大區別在於,虎頭的頭瘤齊鰓包裹,而鵝頭的紅色肉瘤只在鰓蓋以上的頭頂生長。此品種的正式名稱是“紅頂白蛋高頭”,也即是如今為金魚發燒友廣為尋覓的“鵝頭紅”。而如今市面上所見的“鶴頂紅”只是借用這個名稱,其正式的名稱叫做紅頂白高頭,屬於文種金魚。銀白的身軀閃閃發亮,豔紅的頭瘤密實飽滿,又有著“鴻(紅)運當頭”的寓意,得到人們的喜愛。此品種屬於養殖區域最為廣泛,並且由於掌握此品種變色規律,正品率已經很高,但是尾鰭寬大的硃砂眼鶴頂紅仍十分少見。
後記:
寫到這裡,仍感意猶未盡。中國金魚品種眾多,這裡僅屬蜻蜓點水,略述一二。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曾對金魚的名稱賦予詞牌令,自覺有趣,與讀者分享。
“滿江紅”;指大紅色的金魚
“金縷衣”:指橙色或枯黃色的金魚
“天仙子”:指如雨過天晴天藍色的金魚
“玉堂春”:指白色的金魚
“混江龍”;指墨色的金魚
“紫玉簫”:指紫色的金魚
“拂霓裳”;指五花彩色的金魚
“烏夜啼”:指墨龍晴。
“硃砂眼”:指眼球為紅色如同辰州硃砂。
“瑪瑙眼”:魚體銀白色,眼球色彩紅白相間有如瑪瑙。
“葡萄眼”:全身鱗片透明呈肉色眼球呈長橢圓形,色澤透明黑亮,有如葡萄。
“燈泡眼”:眼球凸出於眼眶外、透明的角膜向外凸出,如同兩隻透明電燈泡。
“寶石眼”:全身鱗片透明呈肉色,眼球呈深藍色,如同藍寶石。
“眼兒媚’;指小尾鰭鵝頭魚的小眼球,每當看人時,眼球動一下,然後擺尾而去,嬌媚可愛。
“一萼紅”:指紅頭魚
“珠簾卷”:指翻鰓魚
“拋球樂”;指絨球魚
“燕掃梁”:指大尾虎頭
“喜朝天”:指望天眼(朝天龍)
“一斛珠”:指珍珠鱗
“老壽星”;指虎頭
“獅子滾繡球”:指虎頭絨球
“白龍託玉”:指白虎頭龍晴,全身銀白閃光, 瘤發達似玉石。
“天地分”:指背紅腹白,由側線鱗處一分為二的龍睛魚。
“七星”:指白龍背魚背上有七點紅斑。
“八卦”:指龍背魚背上有紅.白、黑花紋如同八卦紋路。
“粉色牡丹”,粉色帽子(高頭)頭上的粉色肉瘤,高厚呈圓形,其上紋路密佈,有如含苞待放的牡丹花。
“玉印頭”:帽子魚,全身紅色,頭頂生有白色肉瘤方正如同白玉印。
“印章紅”:全身潔白,頭頂生有紅色薄方塊肉瘤方正如同紅玉印。
答:
草金魚可以長到一斤左右,是四種金魚里長得最大的。
以下是金魚種類請以其稀少或少有的特性而珍貴的。人們都是認同“物以希為貴”,萬物皆是如此。金魚本沒有什麼貴賤之分,都是可愛的生靈。對於大眾,喜愛金魚者無非是看中它的可愛,所謂挑選也僅是大小、顏色之分。這也是金魚鑑賞的根本的元素。而對於金魚玩家,講求的可就多了。不同金魚品種之間價格的差別可以高達數十倍。作為從業者,認識金魚的名貴品種無疑是基礎。
金魚的祖先是鯽魚,和鯽魚同屬於一個物種,在科學上用同一個學名(Carassius auratus)。至於金魚中不同的品種,不過是形態上的變異而已,在分類學上並不屬於不同的亞種。金魚品種是人類干預自然的產物,是人們有意識地選擇發生特異性變異的個體,並使之定向繁育的結果。
名貴金魚品種有著明顯地域特色,就如同地方特產,到了另一地就南柑北枳了。例如福州產的蘭疇種魚在北方地區產下的魚苗,其品質遠不及原產地。而蘇州產的鶴頂紅到了天津,尾鰭長度明顯縮短。是以在很多名貴金魚品種的前面,往往加上產地的名稱,如:武漢貓獅、蘇州獅子頭、福州蘭疇。
天津產鶴頂紅尾鰭明顯縮短
名貴金魚品種的另一特色,是隨著時代不同,人們欣賞角度改變,所列入名貴品種也不相同。早些年風行的翻鰓品種,以為奇異。現在即便是市場上偶有出現,也會無人問津了。再比如:紅頂白高頭(鶴頂紅)以前由於品種不甚穩定,後代良品率低,所以被視為名貴品種,而如養殖著眾多,普通鶴頂紅品種已不再名貴,玩家轉向追求高身或者鳳尾(長鰭)的鶴頂紅品種。
與許多商品一樣,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的起伏。當一個金魚品種為人們所追捧,而供貨數量遠遠不及時,此品種金魚便會身價倍增。而名貴金魚品種自身的原因也會對市場供應量產生明顯影響:
1、 新出變異
就如同新發現野生下山蘭花,一旦發現有特殊的變異,就會身價倍增。透過雜交會出現新的變異品種,引發新的關注點。初始階段,這種雜交變異的規律不為眾人所掌握,在一段時期內,新品種的供給量有限,此時往往產生身價不菲的金魚品種。
2、 良品率低
金魚一次產卵量多達數千,但長成成魚以後,能夠達到親魚水平的寥寥,不會超過1/10。而進行雜交繁殖繁育的良品率就更低了,一些名貴品種一代的正品率僅有0.5%,稱為千里挑一也不為過,而作為基數的大量“廢品”的養殖成本自然也要轉嫁到正品上來。
3、 飼養難度
有些品種對於養殖環境要求很高,環境會直接影響成魚的品質。如皮球珍珠,丹鳳。需要小池稀養,並喂以活食。而一些觀賞期的品種,需要飼養時間超過18個月,造成養殖成本、風險劇增,甚至是養殖一般品種成本的數十倍。魚農擔心銷路,飼養者寥寥。
由於以上的這些因素,名貴金魚品種在市場上被標到很高的價格也就不足為奇了。
根據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現實情況,流行的名貴金魚品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熊貓金魚
熊貓金魚是一種色彩搭配酷似國寶熊貓的金魚。虎頭、蝶尾、水泡等品種都有此搭配。目前市面上多見的是熊貓蝶尾金魚,它的體短尾長,色分黑白兩種。除了身體兩側各有一道黑色外,各鰭皆為黑色,維身體為亮銀色。該品種金魚在1987年由福建省農科院培育成功,並在第二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熊貓金魚的體色容易退卻,黑色褪去後變成類似肉色,大失風采,因此能夠常時間保持色彩者才是佳品。
CROWN珍珠鱗
是近年來逐漸風行的品種,是珍珠鱗與高頭品種雜交出來的品種,既保持了珍珠鱗奇特的體態,又具有高頭的頭冠。發達的頭瘤猶如羅馬皇帝加冕時所帶的王冠,一身“珍珠衫”如同驕傲的小公主。CROWN珍珠鱗紅白色搭配的較多,墨CROWN珍珠是之後出現的品種,更是難得一見。
武漢貓獅
是虎頭金魚的一種,體短圓、魚鰭短小粗胖可愛,頭部肉瘤豐滿厚實,甚至眼睛、嘴都被髮達的頭瘤覆蓋。頭瘤屬於獅頭型別,隨著頭瘤的生長,脊椎骨也發生變形,過度發育的頭瘤導致此品種金魚成魚容易出現栽頭現象。但也有部分優質個體,頭部、尾部和身體的比率合理,遊動正常。此外有些個體頭瘤的比較鬆散,也不能列入佳品。
皮球珍珠
珍珠鱗品種的鱗片,粒粒突起如珍珠,非常奇特。皮球珍珠,體圓如球,看不到一絲祖先鯽魚形貌的痕跡。具有“老鼠嘴、皮球肚、端肩膀、細尾根”的特點,說其珠圓玉潤一點也不為過。此魚端在手上,魚象徵性的扭動肥胖的身軀,已經退化了的魚鰭擺動幾下表示“抗議”,很是逗人喜愛。此品種在武漢、天津、蘇州等地都有出產。
硃砂水泡眼
是水泡眼類別中名貴、稀有的品種,整個身體銀白,唯獨兩個大水泡長成大紅色,遊動時鱗片閃閃發光,通紅的水泡宛如一對在水中搖曳的紅氣球。眼球下的水泡要圓大,且左右對稱。硃砂水泡隨著魚齡增長,泡體顏色會越來越厚重,水泡的大小甚至會超過雞蛋。而只有端正、比例恰當的身軀與之相配,方顯俏利動人之感。
朱頂紫羅袍
自從1954年由杭州動物園傅毅遠先生培育出此品種以來,一直被傳為身價最高的金魚品種。在香港曾被標價60萬港幣的天價。《中國金魚圖鑑》將此品種作為唯一的封底金魚圖案,足見其珍貴。此品種一說是從紫高頭品種變異出來,一說是鶴頂紅(文種)雜交的結果。朱頂紫羅袍屬於文種獅頭類品種,頭瘤鮮豔如火,身體華麗的紫色,十分引人注目。
十二紅
在一些紅白金魚品種中,隨著體色中紅色的褪去,魚體上十二個部位呈現紅色,包括兩個眼睛、兩片胸鰭、兩片胸鰭、四片尾鰭,口鑲紅和背鰭紅,魚體則保持潔白的搭配。就可稱之為十二紅金魚,這種色彩搭配在龍種、文種金魚中都有出現。若是蛋種金魚,由於缺少背鰭,僅能勉湊十一之數。紅若丹霞、白似堆雪,偏又湊卻成吉祥之數,甚為難得。與此類似還有十二紫、十二黑等品種。
四絨球
絨球金魚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品種,發達的鼻膜恰似絨球,因此得名,在虎頭、獅頭等品種中都有出現,說明其遺傳以十分穩定。絨球金魚的代表是蛋種絨球,而由上海動物園培育出來的四絨球(文種)就更為奇特了,四個絨球對稱碩大,遊動時猶如花團錦簇。
福州蘭疇
無疑是當前熱門的金魚品種。最早由日本引入此品種,在福州經過二十多年的改良選育後,具有獨特的風姿。屬於蛋種金魚的一個分支,不僅具有發達的頭瘤,其背部的曲線流暢,與尾鰭恰好成90度夾角,既體現了張力的美感,又有利於魚體的平衡。而且身軀肥壯,遊動時有一種雄健之感。
八十年代培育的硃砂眼鶴頂紅(摘自《中國金魚》)
鶴頂紅:
1981年出版的《中國金魚》中曾有過描述:“這是金魚中最難得最珍貴的品種,1596年出世。全身潔白,嘴尖白。在頭頂上有一個紅色圓形肉瘤,猶如白鶴頭頂上的紅冠一樣,因此命名鶴頂紅。”然而書中所述的鶴頂紅是鵝頭的一種,屬於無背鰭的蛋種金魚。它與虎頭最大區別在於,虎頭的頭瘤齊鰓包裹,而鵝頭的紅色肉瘤只在鰓蓋以上的頭頂生長。此品種的正式名稱是“紅頂白蛋高頭”,也即是如今為金魚發燒友廣為尋覓的“鵝頭紅”。而如今市面上所見的“鶴頂紅”只是借用這個名稱,其正式的名稱叫做紅頂白高頭,屬於文種金魚。銀白的身軀閃閃發亮,豔紅的頭瘤密實飽滿,又有著“鴻(紅)運當頭”的寓意,得到人們的喜愛。此品種屬於養殖區域最為廣泛,並且由於掌握此品種變色規律,正品率已經很高,但是尾鰭寬大的硃砂眼鶴頂紅仍十分少見。
後記:
寫到這裡,仍感意猶未盡。中國金魚品種眾多,這裡僅屬蜻蜓點水,略述一二。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曾對金魚的名稱賦予詞牌令,自覺有趣,與讀者分享。
“滿江紅”;指大紅色的金魚
“金縷衣”:指橙色或枯黃色的金魚
“天仙子”:指如雨過天晴天藍色的金魚
“玉堂春”:指白色的金魚
“混江龍”;指墨色的金魚
“紫玉簫”:指紫色的金魚
“拂霓裳”;指五花彩色的金魚
“烏夜啼”:指墨龍晴。
“硃砂眼”:指眼球為紅色如同辰州硃砂。
“瑪瑙眼”:魚體銀白色,眼球色彩紅白相間有如瑪瑙。
“葡萄眼”:全身鱗片透明呈肉色眼球呈長橢圓形,色澤透明黑亮,有如葡萄。
“燈泡眼”:眼球凸出於眼眶外、透明的角膜向外凸出,如同兩隻透明電燈泡。
“寶石眼”:全身鱗片透明呈肉色,眼球呈深藍色,如同藍寶石。
“眼兒媚’;指小尾鰭鵝頭魚的小眼球,每當看人時,眼球動一下,然後擺尾而去,嬌媚可愛。
“一萼紅”:指紅頭魚
“珠簾卷”:指翻鰓魚
“拋球樂”;指絨球魚
“燕掃梁”:指大尾虎頭
“喜朝天”:指望天眼(朝天龍)
“一斛珠”:指珍珠鱗
“老壽星”;指虎頭
“獅子滾繡球”:指虎頭絨球
“白龍託玉”:指白虎頭龍晴,全身銀白閃光, 瘤發達似玉石。
“天地分”:指背紅腹白,由側線鱗處一分為二的龍睛魚。
“七星”:指白龍背魚背上有七點紅斑。
“八卦”:指龍背魚背上有紅.白、黑花紋如同八卦紋路。
“粉色牡丹”,粉色帽子(高頭)頭上的粉色肉瘤,高厚呈圓形,其上紋路密佈,有如含苞待放的牡丹花。
“玉印頭”:帽子魚,全身紅色,頭頂生有白色肉瘤方正如同白玉印。
“印章紅”:全身潔白,頭頂生有紅色薄方塊肉瘤方正如同紅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