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42352701248

    人際交往是個體社會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點是人與人的相互影響。人在交 往中總是拿他的所作所為和周圍人的期待進行核對,從瞭解他們的意見、情感 、要求中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把別人的行為方式、態度、價值觀念等 吸收過來納入自己的人格組織,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個性。人總是在交往中不 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們進 行活動的共同性。一句話,一個人的人格和行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產生, 沒有人際交往,人只能永遠是一個生物的人而不能成為社會的人。

    關於交往的功能,在社會心理學中有各種不同的提法。蘇聯學者洛莫夫認為交往的功能分為三類:即資訊溝通;思想溝通;情緒溝通。西方社會心理學家一 般認為有兩種功能,即傳達情報和滿足個人精神需要。我們概括為以下幾點。

    1.資訊功能

    人們之間的交往就是資訊交流的過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獲得大量的資訊資料 ,首先在群體內部的交往,可以使人獲得更多的資訊情報,促進師生之間、同 事、同學之間的瞭解,增進團結和友誼。對領導來說,透過交往可以瞭解群眾 的願望要求,態度與幹勁,以及個人之間、部門之間的關係等,有助於管理工 作的開展和目標、制度的制定。其次,與群體外的交往可以獲得大量外界資訊 ,上至政府政策法令,下至市場行情,這是個體對外界適應、生存和發展不可 缺少的條件。在今天資訊社會條件下,資訊不靈,就會被競爭所淘汰。

    2.情緒互動功能

    人們需要交往,需要人際溫暖如同生物體需要空氣、Sunny和水分一樣。這種交 往與叢集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結構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斷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 就會產生孤獨和恐懼,感到似乎被這個世界所遺棄,非常痛苦。據說,美國對犯人最嚴厲的 懲罰是單獨監禁,在幾個月,幾年中不讓他見人影,縱使食宿不受虐待,犯人將會受到比死 更痛苦的折磨,他會因失去社交而發瘋。一個人退休後整天悶在家裡,不進行必要的社交活 動和資訊交流,他就會感到寂寞、孤獨、空虛、壓抑,腦細胞會因之加快萎縮,壽命也會因 之縮短。只有在廣泛的不拘一格的交往中,彼此產生情緒互動作用,人們的鬱悶才能得到排 遣,感情才能得到宣洩,思想才會感到充實,精神才能得到滿足,否則,將象置身於暗夜荒 郊而被孤獨所吞噬。

    3.人際協調功能人際交往是在群體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節工具

    為了使群體內部各個體之間行 動上的協調和默契,行動步伐和節奏的統一,為了使群體活動與外界環境之間 保持協調,取得活動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際交往這一手段來不斷取得外界環 境變化的情報。

    群體內部的人際交往則是形成群體的輿論、士氣、風氣、凝聚力,是各個體之 間協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際交往,能使群體關係中、上下、左右和 前後之間結合緊密,把各方面的力量彙集在一起,成為統一的力量。反之,群體 內部的人際交往不充分,在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誤會、隔閡、矛盾和糾紛,破 壞群體氣氛,各人的目標不統一,行動不協調,引起群體渙散。

    4.自我調節功能

    人的個性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與人接觸,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透過交往逐 漸形成和發展的。正是交往,才使人獲得社會歷史經驗,掌握社會行為規範, 不斷進行自我調節,以適應社會生活的要求。例如大學教師透過交往獲得有關 專業學術動態方面的資訊,便可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科研及教學方面的內容 和方法;獲得有關職稱評定方面的資訊,便可確定努力方向;獲得學生反饋信 息,可以及時採取適應性行為以滿足教學需要。

    人們交往的性質、範圍、密度、程度等是極其複雜的。根據中國學者近年來的 研究成果,人際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互相區別互相聯絡的十個方面。

    1.口頭交往與非口頭交往。 口頭交往即使用語言作為符號系統的交往。人際交 往中,主要的大量的是口頭交往,因為這種交往簡便、迅速、準確,能使人 的思想很快得到交流。但是,非口頭交往也經常被採用,如書信、電報、傳真 等。有時兩個人朝夕相處,但由於羞澀、難堪等原因,卻靠書信等非口頭手段 來表露心曲。地處異地的親友,兩地分居的夫妻,非口頭交往便成了維繫他們 感情的強有力的紐帶。

    2.直接交往與間接交往。兩個人面對面的,不透過任何媒介和中間環節進行的 交往稱直接交往。一般來說,口頭交往都屬於直接交往,但也不盡然,如打電 話,託人轉告資訊,雖然都是透過口頭進行的,但卻是間接的。由於一個人的 活動範圍有限,間接交往就顯得必不可少。不然,人際關係就只能侷限在一個 狹小的範圍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人與人的交往方式越來越朝超時空 的,以象徵、符號進行間接交往的方面發展。

    3.定向交往和隨意交往。定向交往,即交往的物件、目的都十分明確、具體 ,如朋友之間,上下級之間,左鄰右舍之間的交往。隨意交往即交往的物件、 目的不明確、不具體,如公共場所的交往,大家偶爾走到一起來了,既可以傾 心相談,也可以淡然處之。隨意交往可以轉化為定向交往。

    4.個性交往與非個性交往。人際交往總是以個人的身份出現進行的,因此, 一般情況下人際交往都屬個性交往。但是,需要個人參加的交往過程常常會出 現在非個性的關係體系中,如某人以某一集團代表的身份與另一集團的代表進 行交往,同時就存在兩種關係:非個性關係與個性關係。作為非個性關係,他 不能違背這一集團的意圖和設想;作為個性關係,他在交往中仍可體現自己獨 特的個性,或幽默風趣,或機警幹練,或溫文爾雅,或恢宏大度。一般來說, 我們在工作中以團體名義所進行的交往多屬非個性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個人間 所進行的交往多屬個性交往。

    5.知名交往與匿名交往。互相認識的人之間的交往為知名交往,互不認識的 人之間的交往稱為匿名交往。知名交往會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減少一些繁 文縟節,可以具體人具體對待,但是知名交往常常會把私人感情帶到公共關係中去,給正常 工作帶來困難和麻煩。匿名交往較少捲入私人感情的糾葛,較能按照規章制度給予決斷。但 是匿名交往會使得罪犯容易作案和逃匿,騙子容易 行騙,一般人也容易做出平時不敢作的越軌行為,給社會管理、青少年教育等都帶來了一定 困難。

    6.適度交往和超度交往。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人們之間的交往由於雙方關係的深度、 以及各自地位、個性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對穩定的規範,這 些規範制約著交往的頻度,適應這一頻度的交往為適度交往,超過一定的頻度即為超度交往 。除頻度外還有向度(和哪些人交往)、深度(交往到什麼程度 )、廣度(交往的範圍有多大),不同人之間的交往有不同的度。在和異性朋友交往中要準 確把握愛情和友誼的界限。在交往過程中要做到自愛而不驕傲, 尊敬別人而不流於諂媚,幫助別人而不變成恩賜,批評別人而不盛氣凌人。這裡都有一個“ 適度”的問題。

    7.近體交往與遠體交往。這裡所說的近體,是指人面對面交往時的空間距離。國外學者 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認為不同性質的人際交往其空間距離是不一 樣的。他們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範圍分為四個區:親密區、個人區、社會區和公眾區。處於 親密區時,互相間的距離約為一英尺半,如果談話對方少於這個 距離,要麼關係十分親密,要麼雙方會感到不自在。一英尺半到四英尺的距離為個人區,朋 友之間非正式接觸時一般保持在這個距離。四英尺到十二英尺為 社會區,在辦公室一起工作的人們總是保持這種距離交談。十二英尺以上則是 公眾區的距離。非常正式的公開講話,或者人們之間極生硬的談話往往保持這 個距離。當然,交往者的距離與個體的社會地位,彼此雙方的關係以及不同民 族的傳統和文化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8.積極交往與消極交往。在人際交往中有時雙方的態度都很積極,雙方都把 對方當作知音,都有加深瞭解、傾吐衷腸的強烈渴求。但是,有一種情況是一 方積極,另一方不積極,如到商店購物時,為了挑到一件稱心如意的商品,你 對售貨員非常謙恭、客氣,可她對你卻冷若冰霜、愛理不理。還有一種情況是 ,雙方對交往都持一種消極態度,但由於工作或生活需要卻又不得不進行交往。

    除了交往態度,交往的性質也有積極和消極之分,那些有助於人的心理健康和 個性形成,有利於人的進步和事業的成功,能增進團結和友誼,使人愉快和歡 樂的交往都是積極交往。反之為消極交往。我們要發展積極的人際交往。

    9.奢華交往與淡泊交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交往,首 先是思想上的溝通,精神上的滿足,物質上的互通有無主要也是為這一目標服 務的。由於受不正之風的影響,有些人在交往中興起一種奢華之風,動輒盛宴 招待,厚禮相贈,使人際間的交往染上了一股銅臭氣。有的人在交往中奢華並 非出於自願,而是由於淡泊無以成事,不得已忍痛而為之。奢華交往與行賄受賄 往往緊密相連,因為兩人關係真正好,用不著奢華,關係一般無所求時,沒必 要奢華。我們提倡交往中淡泊自守、平等相待。

    10.兩人交往和多人交往。人數多對人際交往也可有很大影響。兩人交往具 有依賴性、對等性,相互間易於保密,一些問題也易混淆。倘若再多一個人, 變成三人的話,人際關係由原來的一重變成三重,對等關係被破壞,情況就變 得複雜起來。倘若四個、五個或更多的人同時進行交往,人際關係就會複雜得 多,有人在其間起中介和聯結作用,有人起分裂和離間作用。現代社會是個無 限廣泛聯絡的社會,人們的交往一般不限於兩人之間,但兩人交往卻是人際關 系最基本的結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珀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