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驛客

    詩評家任園林詩評

    ——評《雄性之美 》

    動物,世界之謎;人類還沒有全部解開,起碼已瞭解有許多動物雄性比雌性漂亮,與人類正好相反,因為這是競爭生存的需要,基因決定了動物的本質。

    雄性之美,美在陽剛之氣,為修練成陽剛的美,金蟬,在黑暗的泥土裡隱忍了無數的日子,還得經歷一次痛苦的蛻變,終於見得天日之光,爬上樹頂,傾訴多年的委曲,求得一個夏天的愛情,生命到此結束,所以,它必須聲嘶竭力,日夜鳴叫,完成上帝交給它的使命。

    人們也許會討厭蟬聲的噪音,只有詩人懷著悲憫之心,聽懂了蟬的歌聲,為蟬寫下了讚美的詩篇。

    附錄:

    雄性之美(詩歌)

    這是因為性選擇的存在,使得兩性中的一方為爭奪交配機會而競爭,致使有助於競爭的“漂亮”性狀得到鞏固和發展。

    ——達爾文 金蟬*

    給我翅膀就要飛翔

    賜我鳴器就要吟唱

    為了數十日的自由

    我寧願蟄伏几栽

    不懼痛苦的蛻變

    不怕螳螂的捕捉

    雖然我的傾訴

    得不到回聲

    你有聽器就足夠了

    雖然我的呼喚

    給以飛鳥目標

    我依然還要堅持

    哪怕是餐風飲露

    哪怕是風雨雷電

    我要堅守

    堅守我的追求

    *雄性金蟬擁有鳴器,會鳴叫。雌性金蟬只有聽器,不會鳴叫。

  • 2 # 上官長風寫作教室

    我推薦一篇自己的詩歌隨筆吧。

    所有的詩評,先建立在對詩歌的認可和價值堅守之上。只有這樣的堅守,才有評的力量,也才有品的心境。

    但願,這樣的堅守,成為更多人對人性中美善價值的堅守,也就是對詩歌價值的堅守。

    在堅守的基礎上,品,而且評。

    文學領地最硬核的堅守就是堅守詩歌

    上官長風/文

    精神領地的事情是每個人都會考慮的,我想。

    只是每個人的精神領地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行業,或者有不同的依託和表達方式而已,我繼續想。

    那麼我們所謂的文學是否是精神領地之一種呢?文學中最精粹的詩歌是否又是其中一個燦爛的角落呢?我堅持想。

    應該是!我從內心裡自己給自己一個答案。

    遠古的事情還要回顧嗎?似乎不必要那麼麻煩了吧?再說了,那些從幼兒園的課本上就可以查詢的事情誰不知道呢。每個人只要進入那個由幾個阿姨老師帶領的場所,就開始接受兒歌的洗禮,也許是折磨。在那樣的年紀要背下來要唱出來不容易,但是就那樣開始了,不是詩歌的一種嗎?

    原始的猴子在演化成人的過程中最早使用的詞彙據說很簡單很有節奏,類似於詩歌。所以人類最早產生的文學體裁也就是詩歌。受到語言文字的限制,詩歌這種分行排列的模式適合偷懶的人。加上節奏鏗鏘,的確給人一種力量感。於是《詩經》《楚辭》《樂府》一路的開始發展起來,並且開始在歷朝歷代大行其道。直到唐宋,直到五四,直到朦朧詩,直到第三代,直到現在……一直有人用這種語文方式講話,一直有人很懶,喜歡使用簡練的文字,一直有人思維跳躍很大,喜歡將句子分行……

    世界各國的程序差不多,荷馬,但丁,雪萊,泰戈爾……這個名單無法列完,如果也分行排列,又是一首最長的最代表精神成長史的,跨越所有國度和時代的,無法輕鬆闡釋的……偉大的詩歌!

    這就是這塊精神領地在歷史長河中,在世界地圖上的分佈狀況。

    繼續深入,從兒歌開始,到青春期騷動,到追女朋友,到流蕩社會看盡風花雪月……不是一直有詩歌的因子在血液中來回的翻湧麼?也許,沒有明確的吟誦幾句出來,又有什麼關係,難道只有寫成文字,分出行來的才是詩歌?

    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嚮往,夢想,追求,希望,願景……在最高興的時候想表達的,在最孤獨的時候想傾訴的,在最無奈的時候想求助的,在最喜悅的時候想感恩的……何嘗又不是詩歌?!

    在人類內心最隱秘的領域,詩歌的種子從來就不曾被烏鴉叼走,詩歌的苗圃從來就很繁茂,詩歌的花朵一直都很豔麗,詩歌的果實始終都很甜美……只是,人們已經習慣了將之在自己隱秘的領地中珍存。因為,開啟門就容易受到進犯,就容易讓真正的芳香飄散。

    詩歌是人類心靈中一個最隱秘的領域!

    隨著社會噪音的加劇,外界誘惑的強化,人們將這個真正的心聲珍存起來了。

    部分人在表達,更多的人選擇了沉默的方式。

    表達的人感到孤獨,因為很多人用沉默的方式表達。

    沉默的人感到煩躁,因為那些表達者干擾了他們的沉默。

    並非沒有詩歌,也不是不要詩歌,更不是讓詩歌滅完。

    因為詩歌本身是人類心靈的神聖領地,如果這個也被攻克,被佔領,或者荒廢了,那麼人類最美好的東西也就同時不存在了。

    我們會因此無法解讀自然的美麗,無法體會人情的溫暖,無法領略歷史的深邃,也無法感受神聖的恩典,我們的心會因為缺乏詩意而變得麻木……

    生活會因此失去意義,愛情會變成純粹肉體的本能反映,所有的情歌將會消失,浪漫從此不在,所謂離別,邂逅,豔遇,期待,心跳,臉紅,悲傷,感動,激情,震顫……所有這些詞彙也會在詞典上消失,重要的是在生命中消失……而這些就是構成生命價值的材料。

    思想者將這一切概括為兩個字:詩歌!

    詩歌就包涵了這些內涵。

    所以,不會沒有詩歌,堅守生活的趣味就是在堅守詩歌。

    堅守生命的價值就是在堅守詩歌。堅守愛情的可貴就是在堅守詩歌。堅守友誼的真誠就是在堅守詩歌。甚至,堅守節假日回家探親,外出旅遊感受自然的美景都是在堅守詩歌。堅守文字的組合和表達,堅守見面的熱情和友好也是在堅守詩歌。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最美好的性格就是存在中的詩性。最善良,最閃光,最耀眼的也是這個特性。

    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詛咒時代的變革,詛咒世風日下的現狀,詛咒詩歌體裁的消亡……事實上,這個詛咒的產生就是因為這個詛咒者內心還有一個美好的標準,他在用這個標準衡量這個時代。在我看來,這個標準就是一個詩意的標準:力求完美,符合理想主義的嚮往和追求。

    當這一切與他內心的標準背離的時候,就會產生詛咒,甚至謾罵,起因都是心中的不滿。這個外在的不滿恰恰就是內在還有詩歌精神的證明。

    所以,我看到的是,在這個分行的文字不多的時代,更多的人在堅守心中的詩歌。

    寫作者繼續用文字,堅守而且表達。

    還有一些人用行動。

    更多的人用沉默。

    是的,不要輕視沉默的力量:於無聲處聽驚雷。這首詩歌的力量更強大。

    所以,我因為相信人類而始終相信這快精神的領地……

    會存在,會蒼翠,會花果飄香,會有美好的未來。

    這塊領地是在人類心靈最深處的景觀,每個人都在用心守護。

    那些站出來的人,我們禮讚:荒原上的樹可以獨立構成風景!

    那些沉默的人,我們禮讚:因為最美好的詩歌現在依然在等待表達!

    相信這份堅守,如同相信我們自己,相信人類,相信一個夢境中的美妙時刻……

  • 3 # A金二哥866

    一篇自己寫的詩評文章,請逐字讀完。

    構建你的美麗世界——寫景詩的“觀看”方式

    攝影技術發明之前,想讓其他人感受自己在某時某地所見景物,有三種傳遞資訊方式,一是語言,二是文字,三是繪畫。三種方式不同之處在於資訊種類不同,共通之處在於,對方都需要基於有限資訊,運用想象力,在頭腦中重構景物。

    寫景詩為文字傳遞的一種,詩人眼見實景,取最具特色、特點之處,記錄為詩句,讀者眼見詩句,明晰詩人所言之物,調動想象腦補全景,以達身臨其境之感。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年輕李白所作寫景詩,讀過幾種賞析,各說自話,既然如此,但說無妨。

    全詩的重中之重是視角的變化和靜與動的切換,類似於一個個電影分鏡頭。

    視角正對天門山,奔湧而至的長江好似將“天門”撞開一道縫隙。視角騰空,俯瞰天門山與江水,碧綠的江水在山間迂迴婉轉。視角轉至江中行進船隻,兩岸高山向後快速移動,畫面大部分景物都在快速移動,只有船相對靜止。視角再次騰空並保持固定,上個鏡頭中高速移動的山川河流立刻靜止,即將落山的夕陽灑下,遠處一片孤帆在波光粼粼的江面徐徐而來。

    至此,作者運用視角變化帶來了精彩的景物描繪和動靜互換,第三句描繪的高速的、大面積的動態效果是全詩的高潮,第四句穩定收尾,並保持含蓄的、具有美學意境的動態畫面,讓人流連忘返,讀者腦中圖景重建完成。

    所得圖景、意象,由詩人給我們的具象部分和自己的想象部分共同組成。如果說文字打開了我們觀看世界的一條縫隙,其餘的世界需要我們自行腦補,那麼繪畫和攝影就是打開了一扇更加具象的窗戶,而影片就是在時間維度上延長這扇窗戶,3D、VR、虛擬現實這些技術則是在空間、感官維度上進一步增強影片,當我們選擇獲取更多他人提供的具象資訊時,也就相應失去了本屬於自己的想象空間。

    如果讀者能感受到一首寫景詩的美妙,要感謝詩人,是他們留下了引發想象的文字。但更應該感謝的,是自己,因為是每個人運用各自獨特的想象,構建了屬於自己的美麗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智波斑有幾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