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仔修車

    漢朝姓氏的變化:姓與氏合一

    在現代人眼中,姓和氏毫無區別,姓氏就像《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一樣,是一個雙音節詞,一直黏在一起,用來表明一個家族的特徵。非要把它們分開,其意義也是相近的,單用“姓”,比如“我姓王”,是指姓氏;單用“氏”,比如“張氏兄弟”,也是指姓氏。

    然而,一開始的姓氏完全是兩個概念,分別有著自己的功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母系氏族社會逐漸被父系氏族社會取代,“姓”也從母姓轉移到了父姓,成為一個家族血統的代稱,不同的姓代表了不同的家族。而在家族內部,各有分支,同樣需要加以區分,“氏”便被賦予了這個職能。

    《通鑑外紀》載: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左傳·隱公八年》載:眾仲對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氏”並不能隨便取,需要經君主授權。天子具有最高的分封權力,可因臣下之功,分封土地、賜姓、賜氏,允許其建立獨立的家族或者分支。諸侯作為天子之臣,不能賜姓,但可以賜氏,眾仲說出上面這番話,就是為了回答魯隱公的疑問,如何給司空無駭賜氏,最終,魯隱公給無駭賜氏展。

    不過春秋戰國時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禮崩樂壞,魯隱公時期尚屬春秋初期,到得後來,賜氏制度已是形同虛設,不少人開始自己立氏,比如宋國的重臣華督,因字華父,自立華氏。

    按照賜氏制度,賜氏是在人死之後與賜諡一同進行的,也就是說,立功才有可能在死後給子孫掙來一個“氏”,不僅充滿了不確定性,還堵死了絕大部分平民和奴隸獲得“氏”的通道,畢竟當時是貴族的天下,平民和奴隸很難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更別提立功了,但華督這種自己立氏的舉動給了他們希望。

    “氏”的“別貴賤”功能使得人們對“氏”充滿了嚮往,誰都想當個貴者,可是正當途經(賜氏)太難了,人們乾脆繞開了這條路徑,另闢一條道路(自己立氏),尤其是當時並沒有針對這條路的懲罰方式,於是貴族先試了試水,隨後風靡天下,自己立氏成為風尚。

    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各國相繼改革,將平民和奴隸全都納入國家管理體系,要當兵、要納糧,作為回報,軍功可以用來換取土地等,平民和奴隸已經具備了立氏的資本,氏的數量自然暴漲。

    等到大家都有了“氏”,“別貴賤”的作用自然消失,並且帶出另一個後果——“氏”把“姓”給吞併了。

    “姓”是一個家族的稱號,不用來冠名,這方面還有男女之分,男子一般以氏冠名或字,比如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女子則把“姓”當作字尾,其名一般不示人,“姓”前面是排行、國名、丈夫的諡號等。

    隨著“氏”的普遍化,以氏冠名成為社會當中稱呼人的主流,“姓”與“氏”的作用逐漸趨同,最終混而為一,貴族在“姓”與“氏”上面的壟斷特權徹底消失,“百姓”這個詞從原來的貴族專屬變成指代平民。

    至遲到漢初,“姓”與“氏”已經完全合一,中國姓名的基本模式就此確定,就是以姓氏冠名,“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也變成了姓氏的傳承。

    司馬遷主要活躍於漢景帝和漢武帝兩朝,離戰國時期大約百年,在其著作《史記》當中,隨處可見姓氏不分的例子,比如把秦始皇稱為姓趙氏。

    漢朝人名的變化:單字名盛行

    得益於《三國演義》及其衍生品,三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火的一個時期,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三國時期的一個人名現象,那就是大多數人都是單字名。

    如果把單字名的發展畫成一條曲線,那麼三國時期將是這條曲線的第一個波峰,在它之前的兩漢和在他之後的兩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當然,按照時間排位,兩漢時期的單字名發展是在上升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最流行的說法是王莽的法令:禁止華人取雙字名。

    《漢書·匈奴傳下》載: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

    《漢書·王莽傳上》載:莽念中國已平,唯四夷未有異,乃遣使者齎黃金、幣、帛,重賂匈奴單于,使上書言:“聞中國譏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從聖制。”

    《漢書·王莽傳下》載:莽曰:“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

    從《王莽傳》的記載來看,這個“時”是在漢平帝時期,在元始三年(公元3年)以前,很可能在漢平帝繼位後不久,王莽就釋出了禁令,隨後一批人因此改名,包括匈奴單于和王莽長孫王會宗。後來王會宗有謀反企圖,事發後自殺,被王莽複名會宗,以示貶損。

    王莽是個復古派,他稱帝后發起的改革,目的就是恢復並不存在的上古大同社會,很多政策都照著這個目標來,結果越改越亂,引發了全國性的大起義,新朝由此走向滅亡。

    這個禁令比新朝(9年建立)要早上幾年,但也有著很明顯的“王莽改制”色彩,是王莽崇禮的一個表現。在23年新朝覆滅後,王莽的改革被全盤推翻,這一禁令也應難逃一劫,奇怪的是,禁令執行地異常的好,造成了三國時期單字名盛行的局面,還影響了數百年的人名數量走向。

    從禁令頒佈到新朝滅亡,不過短短二十三年,最多隻有一代人,想要將此禁令造成的影響傳諸後世,還持續兩三百年之久,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那麼,單字名的崛起就另有緣由。

    這事還是繞不開王莽,他釋出禁令是為了崇禮,崇禮就要禁雙字名,是因為二者不相容?還真有這種說法。

    《公羊傳·定公六年》載: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運。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公羊傳》和《左傳》一樣,都是用來解釋《春秋》的,加上《穀梁傳》,它們合稱“春秋三傳”。這三本書的出現,都得歸功於孔子的春秋筆法,他在編纂《春秋》時搞微言大義,“一字含褒貶”,導致《春秋》經文簡略,極難理解,必須要加以註釋。

    比如鄭莊公消滅弟弟公子段,《春秋》只有一句“鄭伯克段於鄢”,《左傳》前因後果寫了一大堆,讓人看的清晰明瞭,《公羊傳》和《穀梁傳》也逐字逐句解釋了一段。

    問題在於,三傳的作者都不是孔子,他們真的能完全理解孔子的意思,不至於出錯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公羊傳》關於二名的理解就不能服眾。

    《公羊傳》認為“二名”就是雙字名,所以“仲孫何忌”被寫作“仲孫忌”,這是孔子在維護禮啊,然而孔子本人並沒有譏雙字名的舉動,他很是推崇的上古賢君帝堯名放勳,帝舜名文命,夏商周三代均有不少君主取雙字名,孔子之母名徵在,但孔子從未發表過雙字名不符合禮的言論。

    《禮記·曲禮》載:“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

    意思是說,“嫌名”(音與名相近的字)不用避諱,雙字名只要不一起用就不用避諱。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周禮裡面,雙字名是很普通的事物,避諱制度都特意作了規定,完全沒有“二名非禮”的表述。

    儘管如此,漢朝的儒生們卻對《公羊傳》的說法深信不疑,這其中,董仲舒有很大功勞。眾所周知,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期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議,從此儒家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而董教父,專業學的就是《公羊傳》,隨著《公羊傳》的流行,所謂“春秋譏二名”的說法就越來越響。

    當然,把單字名的流行全歸結於《公羊傳》的錯誤也是偏頗的,人名數量變化是個複雜的社會現象,必然跟當時的社會觀念有很大的關係。

    翻開先秦史冊,我們可以看到,先秦時期雖有不少雙字名,但數量是遜色於單字名的,社會上的人名長期以單字名為主。人們在取名的時候,往往會傾向主流,正如今天人名以雙字名為主,取名時也多考慮雙字。

    這種主流從先秦走到秦再到漢,隨著《公羊傳》的影響擴大,催生出了儒生復古派王莽的禁止雙字名法令,即便這道禁令很快就被廢除,但它只是社會觀念的一種體現,單名潮流仍然存在並且備受追捧,單字名因而在漢末三國時期達到了頂峰。

    以上結論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人名資料都依賴於史書記載,而能夠留名青史的大多是非凡人物,出身平民的比較少,有沒有可能在上層是流行單字名,在平民當中反而是雙字名佔優勢的呢?不得而知。

    漢朝人如何取名:大漢氣象

    秦漢時期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時期,漢朝是其主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內,人們的取名偏好也跟先秦時期有著很大的不同。

    先秦時期,人們取名比較樸素,逮著什麼取什麼,生理特徵、家禽家畜,全都能拿來當名字。

    比如晉文公叫重耳,據說他是駢脅,肋骨緊密相連,曹共公為此還偷看過他洗澡,雖然搞不清楚他為什麼叫重耳,但他顯然把這種樸素延續下去了,他的兒子晉成公叫黑臀,大概是因為屁股上有黑色的胎記吧。

    還有魯成公叫黑肱;有一任周公叫黑肩,在周平王死後主持大局,扶立周桓王;楚國也有個黑肱,是楚共王的兒子。

    中國現今發現最早的家書是湖北雲夢睡虎地挖出來的《黑夫木牘》,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秦國士兵,叫黑夫,他的兩個兄弟分別叫驚和衷。

    由此可見這種樸素還是全民性的,上到諸侯,下到普通士兵,都是這麼不講究。

    到了漢朝,雖然老劉家是平民出身,但那是劉邦,後人可是有文化的,講究的東西也多了,由上而下,漢朝人取名從樸素轉向了寓意。

    有追求功名、匡扶國家的,比如韓安國、於定國、趙充國、趙廣漢等;有圖霸稱雄、崇尚英武的,比如黃霸、楊雄、蘇武、班超等;有仰慕先賢的,比如張禹、陳湯、鄧禹、周昌等;有追求健康長壽的,比如霍去病、嚴延年、陳萬年、田千秋、嚴彭祖等。

    疆域的擴張、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使得漢朝國力鼎盛,社會各個方面都流露出一種蓬勃朝氣,人名正是其體現方式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很多腦梗死病人吃著藥還再犯第二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