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一個,是西嶽廟。
二、西嶽廟簡介:
西嶽廟是供奉西嶽大帝華山神的廟宇,在華山以北5公里的嶽鎮街上。廟始建於漢武帝時代,後成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的場所。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正對華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整個建築呈現前低後高的格局。 西嶽廟建築相當宏偉。五鳳樓建於高臺上,高達20多米,登樓望華山,五峰歷歷在目。正殿灝靈殿建築為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坐落於寬廣的“凸”字型月臺之上,面寬7間,進深5間,周圍有迴廊,氣勢宏偉,歷代帝王祭祀華山多住於此。殿內懸掛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題“金天昭端”、“仙雲”等匾額。整個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饒有園林之趣。
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岳廟碑”,明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華山的題詩和華山圖。這裡還有乾隆御書“嶽蓮靈澍”石額。
三、西嶽廟的興建時期——漢魏晉南北朝
雄才大略,亦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集古代祭祀制度之大成,在華山腳下建立了祭祀西嶽神的第一座廟宇――集靈宮。然頻繁的對神的禮敬,沒有使他本人的生命更長久,也沒有使西漢王朝長治久安,反而被那些風來一身土,雨來一身泥,生活日益窮困的勞動人民奮起傾覆了漢高祖劉邦建築起來的皇室大廈。
東漢王朝建立後,仍未忘記祖宗成法,繼續奉祀西嶽之神。只是由於“集靈宮”離華山較近,又是在山下,難以完全體現“望”祭的要求,也不能達到祀神的目的,加上道路崎嶇難行,封建帝王及達官顯貴自然也不願受此辛苦上山,故也不管“西嶽神”享受香火時需走的道路要比以前多,便將這一座神廟遷到了靠近長安通往洛陽大路的今址,但華山之神似乎也樂意如此,傳說它還為新建的廟宇做出了很大貢獻。
相傳,遷建的廟址選好之後監造大臣和工匠們對廟宇的建築形式犯難了,各有所想,然皆不成熟,長久決定不下來。這樣對大家都沒什麼好處,因為如果建築形式太差或逾期不完工,大家都有性命之憂。愁得大家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時值炎炎酷暑。有一天,忽然狂風大作,從華山之巔生出團團烏雲,迅即遮天蔽日……由於突然,人們無不驚駭,以為是建廟不力,得罪了嶽神。頃刻又見狂風稍息,驟然天空又降下了鵝毛大雪。要知道這是在酷暑盛夏!雪後,又見一隻矯健得兔子,在雪地上飛奔,並且所走路線怪異,人們惶恐普定,又愈加愕然了……等到清醒過來,白兔似融化在雪裡,已不見蹤影。仔細一看,白兔丟擲得路線居然是一幅疏密有度、佈局嚴謹得建築圖樣!無疑這是嶽神所賜!人們欣喜若狂,就按著這一圖樣,開始了建築。
更有趣得是,在建築開始時:人們的苦惱又來了——缺少木材。附近華山上固然木材成林,然卻可望而不可及,不要說華山勢險難以登攀,即使可以,那也是“神木”呀!從外地運來,既費時又費力,恐難以按期竣工。正當木匠們無計可施而望山興嘆時,隱隱約約從山上傳來砰砰的伐木聲和樹傾倒的聲音,還天天聽到“夠了沒有”的問話聲,然卻無回話聲。工匠們面面相覷,莫名其妙。一天,又聽到了問話,不知是出於驚奇還是渴望,一個師傅便大著膽子回答:“夠了。”奇怪得很,伐木聲立即停止了,頃刻間狂風四起,陰雲密佈,瓢潑大雨鋪天蓋地而來,一大堆大小木材隨著風雨之勢滾滾而來,且每根木材的兩端 ,都是一個“嶽”字。這又是嶽神相助了。為了儘快享受人間香火,也真難為“他”了。工匠們用這些“神木”,很快建成了西嶽廟。
多麼美麗的傳說,多麼善良得人民,自己的勞作,智慧,總要歸功於神的創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西嶽廟蒙上了更濃郁的神秘色彩,難怪它深受歷代帝王的青睞,多次予以修葺。但不管怎麼說,西嶽廟是東漢時遷建的。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年代的久遠,文獻的缺損,修葺的頻繁,西嶽廟的原始模樣已很難稽考了。對它的遷建時代也是說法不一。唐書說遷於元光初年(公元前134年――前132年)。但漢武帝即位於建元元年(前140年),至元光元年不過五六年時間,即便其一即位就建集靈宮,按其規模並非短期可竣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剛建又遷,似乎不可能。也有人說它遷建於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02年),還有的說它遷於北魏文成帝興光年間(公元454年)。幸賴近代考古事業勃興,這個問題總可以昭然於世了。這就是在廟內現代建的平房基石上發現的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8年)所立,清代重刻的“”殘石和廟內出土的漢代石人、磚等。特別是那個漢代石人不知從何時起,解除了他灑掃庭院、迎送前來祭祀的皇帝及其派遣大臣的職責而沉睡至今,這無疑告訴人們,若漢代未將廟遷建於此,漢碑、漢磚、石人是不會出現在這裡的, 中也有東漢桓帝延熹八年、靈帝光和二年、獻帝建安年間曾在此立碑的記載,也是證明。
經過一百多年的人間滄桑,特別是農民大起義及三國時期軍閥割據的戰火,這座廟宇確實有神靈的庇護,抑或是人們對它的畏懼、崇奉,依然屹立於華山之陰的官道旁,雖未遭什麼創傷,但在這個動亂的年代裡,華山之神恐怕未享受到什麼香火,尤其是統治階級的比較“實惠”的香火,試想,當時每個政權多面臨著外敵壓驚、內部傾軋的紛亂局面,有誰還能顧及事實上並不存在的西嶽之神的香火呢?難怪文獻中沒有這一時期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西嶽神的記載。
直至晉武帝統一全國後,才使西嶽廟中的香火又旺盛起來。這並不奇怪,因為統治者往往以為自己的統治使藉助於天或天神所授的,即便又個別明白事實上是否存在“嶽神”或什麼天帝的帝王,為了使自己的統治穩固並江山永傳,也要把自己的“帝位”所得和天神聯絡起來,以使人民無反抗之心,聽憑天帝的擺佈。故一俟太平,便要開始祀天祈神之舉,最常見的實際表現形式則莫過於修葺廟宇了。晉武帝太康年間,還在西嶽廟至華山的路旁植下幾千棵柏樹。這種樹四季常青,質地堅硬,生命長久,常用於廟內。墓地,是生命、精神的象徵。大概和冥冥世界有關,栽上柏樹更增加了西嶽廟的莊重、森嚴的氣氛。這些晉柏歷經一千多年,至新中國建立後尚有不少存活。自西嶽廟經興建堡、小張村、雲臺觀(華山中學)至玉泉院到華山的路上均有。惜慘遭破壞,已所剩無幾了、想來令人心寒,我們現代人用遠在千年以前的先祖留下來的東西做資產,若他們確實天上(或地下)有知,定會慨嘆其子孫之不肖吧!
然而晉武帝為華山神所植柏樹,並未使自己的江山受到多少蔭庇,經過短暫的統一,很快又在內部的訌亂與階級鬥爭的風浪中消逝了。之後又是五胡十六國的長期動亂,他們逐鹿中原,政權走馬燈似地更換,加上此時佛教地逐步內漸,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中國傳統之神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內容之一,未免要和佛教發生激烈的衝突。很可能在這個階段,西嶽廟建築遭到入主中原的信奉佛教的少數民族政權的毀滅性破壞――幾乎蕩然無存了。若如此,就難怪他們難以長足中原,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況且是未將在中原地區食了幾千年香火的天神放在眼裡,怎能長久立足――它所要“左右”的中原大地呢?故其政權只能是匆匆的過客,一恍即逝,或被漢族傳統之神所融化。也正是由於此,後來入主中原、並統一了北方的鮮卑族北魏政權,特別是魏文成帝、孝文帝等,儘管也都篤信佛教,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傳統之神的原有地位而加以禮敬,不僅採取了許多漢化措施,而且重修了西嶽廟,以結“與神之歡心”。這就是清代王宏撰所說的“北魏文成帝即位三年正月,遣使詣華嶽修廟”,並將西嶽廟的遷建年代定於北魏的原因。前面我們已說過,西嶽廟遷建於東漢,由於五胡亂華,可能使西嶽廟遭到重創,北魏時重新進行了修建,但並非新建的。
終北朝之世,雖戰亂頻繁,但西嶽廟未再遭到重創,對西嶽神的祭祀愈來愈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1年)就有遣使祭華嶽之舉,南朝梁敬帝太平二年八月(557)車駕西征到陝西時,也曾派宰臣杜曉祭華嶽。而祭祀最頻繁的,則莫過於北周時期了。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大旱,命同州刺史達溪武祭西嶽;武帝天和二年又修廟立碑;萬紐於瑾還在此撰寫碑文,勒石紀念,頌揚西嶽神靈……此碑還以其俊逸獨特的書法藝術,似花招蝴蝶般引來後世不少文人墨客在它身上留下了題記、詩賦。不過這已是唐宋時的事了。
更有趣的是,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天下大旱,敕令達奚武祭西嶽神時,達溪武為了顯示自己對嶽神的虔誠,不顧華山的險峻和自己年逾花甲的高齡,帶領幾個人披荊斬棘,攀藤援枝而上,因天晚又未得及時下山,在山上茅草中住了一夜,並且夢見了一個白衣老者握著他的手,稱讚他們的英勇無畏與對神靈的虔誠。這更使達武對嶽神肅然起敬,悉心敬祭,祈求降雨,結果很快就下起了雨,解除了旱災,並受到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嘉獎。下雨之事可不信,或系巧合,但這告訴我們,奉旨祭祀攀登華山的第一人,比較確切點名的,應始於北周達奚武。當然這是就我們所見材料而言。
又據《峰麓名勝》所載:“御道在仙掌峰北,升嶽要路也,漢武帝、唐玄宗曾遊此,因名。今兩旁有石臼,乃當時栽欄,以遮危險者。”根據這一段記載看,那麼漢武帝和唐玄宗曾上過華山,可謂創歷代帝王之先聲。更可看出這兩位皇帝對西嶽神之虔誠。漢武帝有建廟之功,又有華山上恭謁嶽神之禮,可見他“尤好神仙術”之誠心,後來是否真的成“神”了。雖然在“神仙傳”禮有所記載,事實卻很難稽考了。唐玄宗上華山,沒有時間記載,不知唐玄宗冒披荊斬棘之苦,上山恭謁嶽神,是為感謝嶽神兩次迎謁、護送之情呢?還是華山神被唐玄宗上山之誠所感動而後迎謁和護送?這又是個謎。總之,漢武帝和唐玄宗,既親睹了華山的雄姿,又禮敬了嶽神,要比明太祖夢遊西嶽實惠多了。這是後話。
一、只有一個,是西嶽廟。
二、西嶽廟簡介:
西嶽廟是供奉西嶽大帝華山神的廟宇,在華山以北5公里的嶽鎮街上。廟始建於漢武帝時代,後成為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的場所。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正對華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灝靈門、五鳳樓、欞星門、金城門、灝靈殿、寢宮、御書樓、萬壽閣。整個建築呈現前低後高的格局。 西嶽廟建築相當宏偉。五鳳樓建於高臺上,高達20多米,登樓望華山,五峰歷歷在目。正殿灝靈殿建築為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坐落於寬廣的“凸”字型月臺之上,面寬7間,進深5間,周圍有迴廊,氣勢宏偉,歷代帝王祭祀華山多住於此。殿內懸掛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題“金天昭端”、“仙雲”等匾額。整個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饒有園林之趣。
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岳廟碑”,明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明萬曆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華山的題詩和華山圖。這裡還有乾隆御書“嶽蓮靈澍”石額。
三、西嶽廟的興建時期——漢魏晉南北朝
雄才大略,亦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集古代祭祀制度之大成,在華山腳下建立了祭祀西嶽神的第一座廟宇――集靈宮。然頻繁的對神的禮敬,沒有使他本人的生命更長久,也沒有使西漢王朝長治久安,反而被那些風來一身土,雨來一身泥,生活日益窮困的勞動人民奮起傾覆了漢高祖劉邦建築起來的皇室大廈。
東漢王朝建立後,仍未忘記祖宗成法,繼續奉祀西嶽之神。只是由於“集靈宮”離華山較近,又是在山下,難以完全體現“望”祭的要求,也不能達到祀神的目的,加上道路崎嶇難行,封建帝王及達官顯貴自然也不願受此辛苦上山,故也不管“西嶽神”享受香火時需走的道路要比以前多,便將這一座神廟遷到了靠近長安通往洛陽大路的今址,但華山之神似乎也樂意如此,傳說它還為新建的廟宇做出了很大貢獻。
相傳,遷建的廟址選好之後監造大臣和工匠們對廟宇的建築形式犯難了,各有所想,然皆不成熟,長久決定不下來。這樣對大家都沒什麼好處,因為如果建築形式太差或逾期不完工,大家都有性命之憂。愁得大家食不甘味,寢不安席。時值炎炎酷暑。有一天,忽然狂風大作,從華山之巔生出團團烏雲,迅即遮天蔽日……由於突然,人們無不驚駭,以為是建廟不力,得罪了嶽神。頃刻又見狂風稍息,驟然天空又降下了鵝毛大雪。要知道這是在酷暑盛夏!雪後,又見一隻矯健得兔子,在雪地上飛奔,並且所走路線怪異,人們惶恐普定,又愈加愕然了……等到清醒過來,白兔似融化在雪裡,已不見蹤影。仔細一看,白兔丟擲得路線居然是一幅疏密有度、佈局嚴謹得建築圖樣!無疑這是嶽神所賜!人們欣喜若狂,就按著這一圖樣,開始了建築。
更有趣得是,在建築開始時:人們的苦惱又來了——缺少木材。附近華山上固然木材成林,然卻可望而不可及,不要說華山勢險難以登攀,即使可以,那也是“神木”呀!從外地運來,既費時又費力,恐難以按期竣工。正當木匠們無計可施而望山興嘆時,隱隱約約從山上傳來砰砰的伐木聲和樹傾倒的聲音,還天天聽到“夠了沒有”的問話聲,然卻無回話聲。工匠們面面相覷,莫名其妙。一天,又聽到了問話,不知是出於驚奇還是渴望,一個師傅便大著膽子回答:“夠了。”奇怪得很,伐木聲立即停止了,頃刻間狂風四起,陰雲密佈,瓢潑大雨鋪天蓋地而來,一大堆大小木材隨著風雨之勢滾滾而來,且每根木材的兩端 ,都是一個“嶽”字。這又是嶽神相助了。為了儘快享受人間香火,也真難為“他”了。工匠們用這些“神木”,很快建成了西嶽廟。
多麼美麗的傳說,多麼善良得人民,自己的勞作,智慧,總要歸功於神的創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西嶽廟蒙上了更濃郁的神秘色彩,難怪它深受歷代帝王的青睞,多次予以修葺。但不管怎麼說,西嶽廟是東漢時遷建的。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年代的久遠,文獻的缺損,修葺的頻繁,西嶽廟的原始模樣已很難稽考了。對它的遷建時代也是說法不一。唐書說遷於元光初年(公元前134年――前132年)。但漢武帝即位於建元元年(前140年),至元光元年不過五六年時間,即便其一即位就建集靈宮,按其規模並非短期可竣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剛建又遷,似乎不可能。也有人說它遷建於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02年),還有的說它遷於北魏文成帝興光年間(公元454年)。幸賴近代考古事業勃興,這個問題總可以昭然於世了。這就是在廟內現代建的平房基石上發現的漢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8年)所立,清代重刻的“”殘石和廟內出土的漢代石人、磚等。特別是那個漢代石人不知從何時起,解除了他灑掃庭院、迎送前來祭祀的皇帝及其派遣大臣的職責而沉睡至今,這無疑告訴人們,若漢代未將廟遷建於此,漢碑、漢磚、石人是不會出現在這裡的, 中也有東漢桓帝延熹八年、靈帝光和二年、獻帝建安年間曾在此立碑的記載,也是證明。
經過一百多年的人間滄桑,特別是農民大起義及三國時期軍閥割據的戰火,這座廟宇確實有神靈的庇護,抑或是人們對它的畏懼、崇奉,依然屹立於華山之陰的官道旁,雖未遭什麼創傷,但在這個動亂的年代裡,華山之神恐怕未享受到什麼香火,尤其是統治階級的比較“實惠”的香火,試想,當時每個政權多面臨著外敵壓驚、內部傾軋的紛亂局面,有誰還能顧及事實上並不存在的西嶽之神的香火呢?難怪文獻中沒有這一時期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西嶽神的記載。
直至晉武帝統一全國後,才使西嶽廟中的香火又旺盛起來。這並不奇怪,因為統治者往往以為自己的統治使藉助於天或天神所授的,即便又個別明白事實上是否存在“嶽神”或什麼天帝的帝王,為了使自己的統治穩固並江山永傳,也要把自己的“帝位”所得和天神聯絡起來,以使人民無反抗之心,聽憑天帝的擺佈。故一俟太平,便要開始祀天祈神之舉,最常見的實際表現形式則莫過於修葺廟宇了。晉武帝太康年間,還在西嶽廟至華山的路旁植下幾千棵柏樹。這種樹四季常青,質地堅硬,生命長久,常用於廟內。墓地,是生命、精神的象徵。大概和冥冥世界有關,栽上柏樹更增加了西嶽廟的莊重、森嚴的氣氛。這些晉柏歷經一千多年,至新中國建立後尚有不少存活。自西嶽廟經興建堡、小張村、雲臺觀(華山中學)至玉泉院到華山的路上均有。惜慘遭破壞,已所剩無幾了、想來令人心寒,我們現代人用遠在千年以前的先祖留下來的東西做資產,若他們確實天上(或地下)有知,定會慨嘆其子孫之不肖吧!
然而晉武帝為華山神所植柏樹,並未使自己的江山受到多少蔭庇,經過短暫的統一,很快又在內部的訌亂與階級鬥爭的風浪中消逝了。之後又是五胡十六國的長期動亂,他們逐鹿中原,政權走馬燈似地更換,加上此時佛教地逐步內漸,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中國傳統之神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內容之一,未免要和佛教發生激烈的衝突。很可能在這個階段,西嶽廟建築遭到入主中原的信奉佛教的少數民族政權的毀滅性破壞――幾乎蕩然無存了。若如此,就難怪他們難以長足中原,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況且是未將在中原地區食了幾千年香火的天神放在眼裡,怎能長久立足――它所要“左右”的中原大地呢?故其政權只能是匆匆的過客,一恍即逝,或被漢族傳統之神所融化。也正是由於此,後來入主中原、並統一了北方的鮮卑族北魏政權,特別是魏文成帝、孝文帝等,儘管也都篤信佛教,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傳統之神的原有地位而加以禮敬,不僅採取了許多漢化措施,而且重修了西嶽廟,以結“與神之歡心”。這就是清代王宏撰所說的“北魏文成帝即位三年正月,遣使詣華嶽修廟”,並將西嶽廟的遷建年代定於北魏的原因。前面我們已說過,西嶽廟遷建於東漢,由於五胡亂華,可能使西嶽廟遭到重創,北魏時重新進行了修建,但並非新建的。
終北朝之世,雖戰亂頻繁,但西嶽廟未再遭到重創,對西嶽神的祭祀愈來愈受到統治者的重視,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1年)就有遣使祭華嶽之舉,南朝梁敬帝太平二年八月(557)車駕西征到陝西時,也曾派宰臣杜曉祭華嶽。而祭祀最頻繁的,則莫過於北周時期了。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大旱,命同州刺史達溪武祭西嶽;武帝天和二年又修廟立碑;萬紐於瑾還在此撰寫碑文,勒石紀念,頌揚西嶽神靈……此碑還以其俊逸獨特的書法藝術,似花招蝴蝶般引來後世不少文人墨客在它身上留下了題記、詩賦。不過這已是唐宋時的事了。
更有趣的是,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天下大旱,敕令達奚武祭西嶽神時,達溪武為了顯示自己對嶽神的虔誠,不顧華山的險峻和自己年逾花甲的高齡,帶領幾個人披荊斬棘,攀藤援枝而上,因天晚又未得及時下山,在山上茅草中住了一夜,並且夢見了一個白衣老者握著他的手,稱讚他們的英勇無畏與對神靈的虔誠。這更使達武對嶽神肅然起敬,悉心敬祭,祈求降雨,結果很快就下起了雨,解除了旱災,並受到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嘉獎。下雨之事可不信,或系巧合,但這告訴我們,奉旨祭祀攀登華山的第一人,比較確切點名的,應始於北周達奚武。當然這是就我們所見材料而言。
又據《峰麓名勝》所載:“御道在仙掌峰北,升嶽要路也,漢武帝、唐玄宗曾遊此,因名。今兩旁有石臼,乃當時栽欄,以遮危險者。”根據這一段記載看,那麼漢武帝和唐玄宗曾上過華山,可謂創歷代帝王之先聲。更可看出這兩位皇帝對西嶽神之虔誠。漢武帝有建廟之功,又有華山上恭謁嶽神之禮,可見他“尤好神仙術”之誠心,後來是否真的成“神”了。雖然在“神仙傳”禮有所記載,事實卻很難稽考了。唐玄宗上華山,沒有時間記載,不知唐玄宗冒披荊斬棘之苦,上山恭謁嶽神,是為感謝嶽神兩次迎謁、護送之情呢?還是華山神被唐玄宗上山之誠所感動而後迎謁和護送?這又是個謎。總之,漢武帝和唐玄宗,既親睹了華山的雄姿,又禮敬了嶽神,要比明太祖夢遊西嶽實惠多了。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