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聞每日

    螞蟥

    一、螞蟥的藥用及養殖前景

    螞蟥,學名水蛭,是一種貴重藥材,世界上很多國家自古以來就有螞蟥入藥的習慣。螞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惡血瘀血,二是破血積聚,用於治療婦女血瘀經閉、子宮積血等症。當今以螞蟥為原料製成的中成藥,如大黃蟲丸、韓氏癱速康、百勞丸、聖喜血栓心脈寧等,均已投入大批次生產,且供不應求。僅國內每年對螞蟥幹品需求就達數千噸。日本、南韓很早就依賴著從中國進口螞蟥。

    隨著化肥、農藥的廣泛使用,加上近年來對螞蟥的掠奪性捕捉,使野生螞蟥資源日益減少,遠遠不能滿足入藥需要。由於貨源奇缺,現在不少地方開展人工養殖。螞蟥生命力強,繁殖極快(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每次產卵繁殖60~90條小螞蟥),易於飼養管理。人工養殖螞蟥,規模可大可小,投資少,效益高,一畝水面養殖池,可收穫成品400公斤,價值2萬元以上,確為廣大農村戶的一項卓有潛力的穩當的致富門路。

    二、藥用螞蟥的養殖特點

    1.適應性強 藥用螞蟥對生物的環境變化適應性特強,全國各地都可養殖,不論高山平原,藥用螞蟥均能適應。也可利用房前屋後、庭院、陽臺、水塘飼養。

    2.有驚人的耐飢能力 藥用螞蟥雖性貪食,攝食量大,但耐飢力特強,即使長期捱餓,也毫不恐懼。

    3.飼養技術容易掌握 藥用螞蟥喜食無脊椎水生昆蟲,如將水生昆蟲按比例與藥用螞蟥混養,就不必專門投食,只要將水質管理好,即可生長得很好。

    4.藥用螞蟥個體大,一般比普通螞蟥大幾十倍。

    5.用工少,男女老少利用業餘時間都可養殖。

    6.螞蟥雌雄同體,異體交配,只要引進優良種源,即可年復一年的自行繁衍。

    三、螞蟥的人工養殖技術

    1.選址建池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寬3米,深1米,長不限。池對角設進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塊和樹枝供螞蟥棲息。小規模養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養殖。進排水進口都要用鐵絲網或用塑膠網布欄住,以防螞蟥外逃。

    2.苗種投放 人工養殖以金錢蛭(俗稱牛螞蟥)為好,此處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錢蛭在稻田、池塘、溪流、叢林中極為常見,捕捉作種時應注意鑑別,苗種投放標準為每立方米可放養1萬條左右。選種標準是:健壯、無傷、規格大(20~30克最好),這樣的螞蟥產卵量多,孵化率高,放養10個月即可加工出售。

    3.餌料餵養 螞蟥主食螺、蚌、蛙、龜鱉、蚯蚓以及哺乳類動物的血液。人工飼養可利用各種血拌飼料、草粉,甚至糞便等,每畝還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讓其自然繁殖,螞蟥自由取食。動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體作法是:把豬牛羊等動物血凝塊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塊,螞蟥嗅到腥味後很快會聚攏來,吸食後自行散去。

    4.管理技術 一是調節水質。螞蟥雖能在汙水中生長,但由於人工養殖密度高,故水質宜保持清新,同時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當水中含氧量低於2毫克/升時,螞蟥會浮出水面並出現不安現象。夏季水溫高,要注意適當換水。二是越冬管理。螞蟥冬季蟄伏,早春放養的一般已生長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撈時先放完水,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種池內越冬。冬季保溫池氣溫15℃以上時,螞蟥就能攝食生長,以縮短養殖週期,達到全年飼養的目的。飼養池水溫在15~30℃時,螞蟥生長良好,在10℃以下停止攝食,35℃以上影響生長。

    5.繁殖 螞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強。長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產卵期。人工養殖的螞蟥,卵繭產於飼養池平臺水邊的泥土中,呈卵圓形。每條螞蟥一次產繭4個左右,繭產出後約16~25天孵化出小螞蟥,每個繭內可出13~35條。小螞蟥呈茶黃色,生長迅速,在孵化後一個月內平均增長20毫米長。

    6.運輸 運輸螞蟥通常採用隨身帶運法。具體方法如下:在網紗袋裡放些水草,將螞蟥裝入後,紮緊袋口,再裝入簍或籮筐內,即可運走。

    7.加工方法

    (1)水燙 把撈出洗淨的螞蟥,集中放入盆等器皿中,將開水突然倒入,熱水淹沒螞蟥2~3指為宜,20分鐘左右待螞蟥死後,撈出放在乾淨的地方曬。

    (2)石灰法 把撈出洗淨的螞蟥投入石灰中埋20分鐘,然後取出曬乾或烘乾,篩去石灰粉即成。

    (3)酒悶法 可將高度白酒倒入螞蟥,能淹沒即要。

    (4)生曬法 將捕得的螞蟥用鐵絲穿起,懸吊Sunny下直接曝曬。

    以上方法,供參考選用。另需注意的問題:

    (1)水燙法在曬的時候易起潮,可邊曬邊用鐵釘或竹尖放氣。

    (2)要選晴天。陰天無法曝曬易腐敗變質。如突然遇陰雨,無法曝曬,要放在鐵器上用火烤乾。但不可烤糊烤黃。

    (3)曬乾的螞蟥裝入塑膠袋內密封,以防吸潮變黴。幹度標準以手能折斷為佳,鮮幹品比例為:大螞蟥約7公斤左右可曬1公斤幹品,小螞蟥約8~10公斤可曬1公斤幹品。

    優質幹螞蟥標準:呈自然扁平紡錘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質脆易折斷,斷面呈膠質狀,有光澤者為佳。貯藏時,要置於乾燥處,以防蟲蛀。

    水蛭

    秋冬正值水蛭的銷售旺季,又聞今年秋水蛭產量下降,近兩個月走勢不斷轉好,價格也上漲,大水蛭(清水貨)175—180元升為190元,東北小水蛭從75—80元漲到97—98元,上漲幅度分別為8.5%和30%, 水蛭後市如何呢,筆者分析如下:

    一、水蛭的概況

    水蛭俗稱螞蝗,民間又稱螞鱉、內鑽子等。水蛭蛭綱的統稱。分為、寬金線蛭(有稱其金錢蛭)、柳葉水蛭等。市銷售也就是以上三種原動物,實際不依此而分,主要分為大水蛭和東北小水蛭。分別主產于山東的微山湖,江蘇安徽的洪澤湖和黑龍江。

    二、水蛭的歷史行情回顧

    從水蛭的1998年算起,當時僅有7—8元,到下半年開始上漲,在1991年2—4月到第一個高峰,最高時為150元。之後,回落到65—70元,到1997年的六年間,在70—80元之間震盪。三年後的2000年,漲價風潮時升至200—220元的高價,出現第二次高峰。進入本世紀,2002年2—3月時跌到150—160元的低價,以後步步回升,2004年下半年攀升到270—280元,刷新歷史高價。在高價持續至2005年的4月份。然後緩緩下滑到2007年上半年低時的160—170元。

    從水蛭的歷史行情分析到,一每個波動的週期的低價和高價都在升高;二高價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

    三、水蛭的產量

    1、水蛭的野生資源

    蛭類中大多數種類營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種幼時捕食,成年後吸血生活。蛭類生活的寄主往往是一類,而不是一種動物。如醫蛭類水蛭對所有的血液都喜吸食。在陸上,依靠前後吸盤的交替附著身體的縱肌與環肌的拮抗性收縮作尺蠖式移行,行動敏捷。幼蛭攝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時以小型昆蟲,蠕蟲,螺蚌的幼體為餌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質,食性較雜。水蛭吸取人畜血液時,吸盤中首先釋放出抗凝血的水質素,順利吸食寄主血液。

    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乾涸後,有些種類可以潛入泥底穴居,損失40%的體重也能生存。水蛭橫向切斷後,能從斷裂部位重新長出兩個新個體。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水蛭適應性強,耐飢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水流緩慢的小溪、溝渠、坑塘、水田、沼澤及湖畔,溫暖溼潤的草叢是水蛭棲息、攝食和繁殖的場所,在全國大部地區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產,但主要產於北緯32—38°之間,這個範圍最適合水蛭的生長。如江蘇的太湖、洪澤湖、高郵湖、微山湖,特別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佈很廣。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但都是粗放的,以消耗大量資源為代價的。農民種植作物,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土壤的土質發生改變。益蟲益鳥減少,蟲災嚴重已是十幾年的事實;大量的工業汙水到排放,多數河江湖已被汙染,水質惡化。今年的太湖水藻氾濫就是縮影。水蛭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加上一些河流、湖泊乾涸更是加劇野生資源的減少。這一方面。

    二是水蛭一般要三齡才能性成熟,才具有繁殖的能力。每年春秋兩季,水溫超過15度時交配,20度左右時爬上岸,在離水面30釐米處的溼土上產卵。此時,也是人們捕捉水蛭的時期。在利益驅使下,大小一起的掠奪性捕捉,造成群體減少,多年後繁殖量下降。一些產區可供商品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東北小水蛭,今年新貨入市量,較2006年明顯減少。

    2、狀況應性強,耐飢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不斷有報道說可以人工飼養水蛭,且不受地區條件的限制,可池養、坑養、缸養、桶養等。但是多年以來不見養殖品大量上市,倒是有商家虛報養殖效益,藉此收購野生幼水蛭,倒賣水蛭種苗,獲取非法收入,而被騙的養殖戶收到可觀效益的寥寥無幾。在技術仍需解決實際應用的問題,大規模發展,批次上市需要更長的時間。難以彌補野生供給量的下降,緩解未來供給轉緊發展趨勢。

    可見,以上是近兩年水蛭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水蛭產量的下降不是近兩年的問題,恢復起來比較緩慢。估計2007年產量在200一250噸之間。

    四、水蛭的銷量

    水蛭是特種藥用水產動物,在醫學上具有多種藥用功

    水蛭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條種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水蛭適能種疾病。具有破血、逐瘀通經之功效,用於血瘀閉經、跌撲損傷等。近幾十年,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鮮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種水蛭素,能抑制血酶的活性。水蛭素抑制凝血酶,即阻止了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也蛋白,從而多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即參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