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engineering”翻譯為“土木工程”,要從兩個方面來看成因。
①“civil engineering”及相關詞彙的含義在不斷髮展變化。
有答主提到,“civil”在“civil engineering”中,作為與“military”相對立的概念,將含義限定在了“non-military”的範圍內,即與市政/民生/民事等相關;而後在不斷的發展中,最終變成專指與橋樑/道路/建築等相關的概念。
實際上,在法國,法文中的“ingénieur”一詞的意思最初的確是指“軍事工程師”,屬於軍隊序列。同樣的,在1797年之前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也定義“engineer”為“有才能的軍事技術專家。除了運用完美的數學知識製作地圖,標記地面上所有要塞的位置以外,他們還專司攻擊和防禦。”
後來,法國這些軍隊的工程師開始涉足普通民生的事業,並最終出現了專於民生事業和民事工程的“génie civil”。Erwin Rockwell在其翻譯的《A His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An outlin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中提到,這種軍隊裡的“génie civil”被視為近代土木工程師的直系鼻祖。
由此,“ingénieur”一詞的含義也逐漸擴充套件。到了18世紀,在D.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中,“ingénieur”一詞就分為了三個種類的工程師:軍事、海事和民生。
根據武上真理子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英文詞彙“civil engineer”第一次出現,源於英華人Smeaton在1768年的自稱。其後出現的組織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於1828年獲得了英國皇室的敕準,加上了“Royal”的頭銜,而在敕準書裡,對“civil engineering”有這樣的定義:
很顯然,在這裡對“civil engineering”的定義,是處在非常寬泛的、目的在於“改變與利用”自然的一種技藝範疇,與現在專指的橋樑道路隧道範疇等等相去甚遠。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civil engineering”作為一種“非軍事”的概念,已經開始從“engineer”原本所指的“軍事”的概念中剝離出來。換句話說,這些詞彙的概念內涵一直在發生變化。
在1853年至1860年間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第八版,“engineer”已經被定義為這樣一種職業:“從事發明、製作發動機和機械,並使其實用化”。在這一條後面,“military engineer”和“civil engineer”也被分別做了解釋。顯然,在這裡,“engineer”的含義已經擴充套件到了軍事以外的範圍。
另外,在第九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除了以往就有的“engineer”,還新增了“engineering”的詞條,並分為了“civil”“military”“mining”和“mechanical”四大類。也要指出,這裡的“civil”包含了水運/道路/橋樑/鐵路/灌溉/電信等領域。
關於“engineering”內涵的變化這一點,武上真理子指出,18世紀初從軍務方面獨立出來的“civil engineering”,以首先派分出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為標誌,逐漸將採礦、造船、化學和電氣等領域細分了出去,才形成了如今所說的“土木工程”。可以說,現代工程學的部分專業領域,正是這樣派生出來的。
而“civil engineering”被翻譯為中文中的“土木工程”和日文中的“土木工學”,也經過了一番考量和變化。
單從“civil engineering”的字面意思來看,不容易聯想到“土木”二字。實際上,在同處於漢字文化圈的日本,也(曾)使用“市民技術”“文化工學”“市民工學”甚至“都市工學”等來翻譯。
若把時間回溯到19世紀和20世紀,也可以看到“civil engineer”和“civil engineering”這些語彙被翻譯為中文時的情況。
從1866年到1939年,“civil engineer”的中文翻譯經歷了這麼一個變化的過程:“民大計,地官”→“土木工師,土木細作”→“土木工程師/工師”→“土木工程師,土木技師”。
而“civil engineering”這一詞條的翻譯,則在出現於1912年的《英華大辭典》和1939年的《綜合英漢大辭典》。在這兩本詞典中,其被譯為“工程、土木工學”。
其中,“土木”二字首先出現在1903年於上海出版的《華英音韻字典整合》。考慮到這個時間節點左右有大量來自歐美日的著作被譯介到國內,並且以梁啟超為代表的人物,在介紹同樣使用漢字的日本譯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量日製漢字詞被引入國內,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有必要考察日本的詞典中是如何翻譯這些詞彙的。
典型地,1896年冬,康有為以「東京書籍出版営業者組合員書籍総目録」為底本編纂《日本書目志》時,在“工業門”下就直接採用了日文翻譯的“土木”二字,把“土木學”譯介到了國內。
藤田龍之指出,“土木”一詞,在日文中首次作為與“civil”相關的翻譯而出現,應該是在1873年於橫濱出版的『附音挿図英和字彙』中。這本詞典裡,“civil engineer”被看作一個整體,譯為「土木方」。追溯這一翻譯,著名的《韋氏大詞典》與之密不可分。
1868年的《韋氏大詞典》在定義“engineering”時,也將其分為了“civil ”和“military”兩部分,並說明了前者是與“設計機器和建設道路以及運河等“相關的公共事業,並且指出“特指鐵路、運河、自來水、橋樑、燈塔……隧道等“。可以看出,這時“civil engineering”的定義,已經相當接近現在的說法。
考慮到“土木”二字,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是自古以來就使用的詞彙,因此按照上述這些西方詞典的底本來翻譯的日文詞典,會採用“土木”二字也就不足為奇。武上真理子認為,明治初期的日本採用“土木”二字來翻譯,可能與當時的政府機構設定有關。真田秀吉在其「土木と雲う語」一文中梳理了明治時代(1868年)以來,土木二字在日本政府機關中的使用變化:
借鑑政府設定的機構名稱來翻譯,當然只是一家之言。
此外,日本的明治初期,也有人將《錢伯斯百科全書》中的“civil engineering”翻譯為“土木術”和“土工術”。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甚至有將“civil engineering”定為“建築學”的情況。這些無不反映了一個事實:彼時的“civil engineering”作為一個甫入東亞世界的名詞,其含義搖擺不定。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在於這個詞彙在那時的西方也正處於不斷變化的情況之中,第二在於當時沒有完全應對的漢字詞去翻譯。(不得不說如果按現在日本引入外來語的尿性,估計就直接叫 「シヴィル」了)。
實際上,有也觀點認為,“土木”二字的翻譯取自中國典籍。例如《淮南子》:
這種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因為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在面對來勢洶洶的外來語時,都曾嘗試從古典漢籍中尋找合適的漢字來翻譯,而這都源於漢字強大的造詞能力。例如中國以“格物致知”為根據,將physics譯為“格致學”“格物學”,又如日本翻譯revolution時,從“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中擷取“革命”二字作為應對。
總之,“civil engineering”本身的含義不斷變化,從最初的“民用萬工之祖”開始,逐漸將建築、電氣、採礦、機械等領域分化出去,最終形成了如今所指的“土木工程”。而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在接受和學習這一詞彙時,也努力地用既有的概念範疇去對應。這其中,不但讓人感受到西學東漸帶來的衝擊,也令人體驗到近代以來,語言文字在東亞國家之間交流的奇妙旅程。這都值得去探究和思考。
【特別說明】
本答案主要參考了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學者武上真理子的論文「シヴィ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の語と概念の翻訳——「市民の技術」とは何か」,該論文公開於京都大學人文研附屬中國研究中心的官網上。我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才發現武上老師已於2017年下半年去世。武上老師專門研究與中國相關的課題,尤其是在對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研究上更是成果豐碩。在此對她及所有在中國學的研究上做出貢獻的學者致敬!
“civil engineering”翻譯為“土木工程”,要從兩個方面來看成因。
①“civil engineering”及相關詞彙的含義在不斷髮展變化。
有答主提到,“civil”在“civil engineering”中,作為與“military”相對立的概念,將含義限定在了“non-military”的範圍內,即與市政/民生/民事等相關;而後在不斷的發展中,最終變成專指與橋樑/道路/建築等相關的概念。
實際上,在法國,法文中的“ingénieur”一詞的意思最初的確是指“軍事工程師”,屬於軍隊序列。同樣的,在1797年之前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也定義“engineer”為“有才能的軍事技術專家。除了運用完美的數學知識製作地圖,標記地面上所有要塞的位置以外,他們還專司攻擊和防禦。”
後來,法國這些軍隊的工程師開始涉足普通民生的事業,並最終出現了專於民生事業和民事工程的“génie civil”。Erwin Rockwell在其翻譯的《A His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An outlin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中提到,這種軍隊裡的“génie civil”被視為近代土木工程師的直系鼻祖。
由此,“ingénieur”一詞的含義也逐漸擴充套件。到了18世紀,在D.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中,“ingénieur”一詞就分為了三個種類的工程師:軍事、海事和民生。
根據武上真理子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英文詞彙“civil engineer”第一次出現,源於英華人Smeaton在1768年的自稱。其後出現的組織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於1828年獲得了英國皇室的敕準,加上了“Royal”的頭銜,而在敕準書裡,對“civil engineering”有這樣的定義:
The art of directing the Great Sources of Power in Nature for the use and convenience of man.很顯然,在這裡對“civil engineering”的定義,是處在非常寬泛的、目的在於“改變與利用”自然的一種技藝範疇,與現在專指的橋樑道路隧道範疇等等相去甚遠。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civil engineering”作為一種“非軍事”的概念,已經開始從“engineer”原本所指的“軍事”的概念中剝離出來。換句話說,這些詞彙的概念內涵一直在發生變化。
在1853年至1860年間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第八版,“engineer”已經被定義為這樣一種職業:“從事發明、製作發動機和機械,並使其實用化”。在這一條後面,“military engineer”和“civil engineer”也被分別做了解釋。顯然,在這裡,“engineer”的含義已經擴充套件到了軍事以外的範圍。
另外,在第九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除了以往就有的“engineer”,還新增了“engineering”的詞條,並分為了“civil”“military”“mining”和“mechanical”四大類。也要指出,這裡的“civil”包含了水運/道路/橋樑/鐵路/灌溉/電信等領域。
關於“engineering”內涵的變化這一點,武上真理子指出,18世紀初從軍務方面獨立出來的“civil engineering”,以首先派分出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為標誌,逐漸將採礦、造船、化學和電氣等領域細分了出去,才形成了如今所說的“土木工程”。可以說,現代工程學的部分專業領域,正是這樣派生出來的。
而“civil engineering”被翻譯為中文中的“土木工程”和日文中的“土木工學”,也經過了一番考量和變化。
單從“civil engineering”的字面意思來看,不容易聯想到“土木”二字。實際上,在同處於漢字文化圈的日本,也(曾)使用“市民技術”“文化工學”“市民工學”甚至“都市工學”等來翻譯。
若把時間回溯到19世紀和20世紀,也可以看到“civil engineer”和“civil engineering”這些語彙被翻譯為中文時的情況。
從1866年到1939年,“civil engineer”的中文翻譯經歷了這麼一個變化的過程:“民大計,地官”→“土木工師,土木細作”→“土木工程師/工師”→“土木工程師,土木技師”。
而“civil engineering”這一詞條的翻譯,則在出現於1912年的《英華大辭典》和1939年的《綜合英漢大辭典》。在這兩本詞典中,其被譯為“工程、土木工學”。
其中,“土木”二字首先出現在1903年於上海出版的《華英音韻字典整合》。考慮到這個時間節點左右有大量來自歐美日的著作被譯介到國內,並且以梁啟超為代表的人物,在介紹同樣使用漢字的日本譯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量日製漢字詞被引入國內,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有必要考察日本的詞典中是如何翻譯這些詞彙的。
典型地,1896年冬,康有為以「東京書籍出版営業者組合員書籍総目録」為底本編纂《日本書目志》時,在“工業門”下就直接採用了日文翻譯的“土木”二字,把“土木學”譯介到了國內。
藤田龍之指出,“土木”一詞,在日文中首次作為與“civil”相關的翻譯而出現,應該是在1873年於橫濱出版的『附音挿図英和字彙』中。這本詞典裡,“civil engineer”被看作一個整體,譯為「土木方」。追溯這一翻譯,著名的《韋氏大詞典》與之密不可分。
1868年的《韋氏大詞典》在定義“engineering”時,也將其分為了“civil ”和“military”兩部分,並說明了前者是與“設計機器和建設道路以及運河等“相關的公共事業,並且指出“特指鐵路、運河、自來水、橋樑、燈塔……隧道等“。可以看出,這時“civil engineering”的定義,已經相當接近現在的說法。
考慮到“土木”二字,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是自古以來就使用的詞彙,因此按照上述這些西方詞典的底本來翻譯的日文詞典,會採用“土木”二字也就不足為奇。武上真理子認為,明治初期的日本採用“土木”二字來翻譯,可能與當時的政府機構設定有關。真田秀吉在其「土木と雲う語」一文中梳理了明治時代(1868年)以來,土木二字在日本政府機關中的使用變化:
明治維新匆々には、明治元年十月太政官內に治河使を置き、二年四月八日民部官を置き、其內に土木司を置いた。同七月八日民部省と改名す。四年七月二十九日民部省廃せられ、土木司は工部省に移され、八月土木寮と改名された。六年十一月十日內務省設けられ、土木寮は其管內に移った。十年一月各省の寮は局と改めて土木局となった。此名稱は六十五年間続いて、昭和十六年九月六日より國土局と改名されたが、僅々七年にて、二十三年一月一日より建設院となり、同時に技師は技官と改名した。七月十一日建設省と改稱された。……一方民間では土木の名を用ひ、土木請負雲々の語もあって、建築工事もやって居る。借鑑政府設定的機構名稱來翻譯,當然只是一家之言。
此外,日本的明治初期,也有人將《錢伯斯百科全書》中的“civil engineering”翻譯為“土木術”和“土工術”。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甚至有將“civil engineering”定為“建築學”的情況。這些無不反映了一個事實:彼時的“civil engineering”作為一個甫入東亞世界的名詞,其含義搖擺不定。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在於這個詞彙在那時的西方也正處於不斷變化的情況之中,第二在於當時沒有完全應對的漢字詞去翻譯。(不得不說如果按現在日本引入外來語的尿性,估計就直接叫 「シヴィル」了)。
實際上,有也觀點認為,“土木”二字的翻譯取自中國典籍。例如《淮南子》:
古者民澤處複穴,冬日即不勝霜雪霧露,夏日即不勝暑熱蚊虻。聖人乃作為之築土構木,以為宮室,上樑下宇,以蔽風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這種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因為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在面對來勢洶洶的外來語時,都曾嘗試從古典漢籍中尋找合適的漢字來翻譯,而這都源於漢字強大的造詞能力。例如中國以“格物致知”為根據,將physics譯為“格致學”“格物學”,又如日本翻譯revolution時,從“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中擷取“革命”二字作為應對。
總之,“civil engineering”本身的含義不斷變化,從最初的“民用萬工之祖”開始,逐漸將建築、電氣、採礦、機械等領域分化出去,最終形成了如今所指的“土木工程”。而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東亞文化圈的國家,在接受和學習這一詞彙時,也努力地用既有的概念範疇去對應。這其中,不但讓人感受到西學東漸帶來的衝擊,也令人體驗到近代以來,語言文字在東亞國家之間交流的奇妙旅程。這都值得去探究和思考。
【特別說明】
本答案主要參考了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學者武上真理子的論文「シヴィ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の語と概念の翻訳——「市民の技術」とは何か」,該論文公開於京都大學人文研附屬中國研究中心的官網上。我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才發現武上老師已於2017年下半年去世。武上老師專門研究與中國相關的課題,尤其是在對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研究上更是成果豐碩。在此對她及所有在中國學的研究上做出貢獻的學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