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9393127310

    文化,即人文化成。取自《周易》: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雖為精神層面,實則又是從物質行為中生成。經一代又一代的先輩改易造化,進而影響和指導物質行為。

    談中國文化的起源,目前有兩個社會上比較普遍的說法:一是按照西方學者認知的青銅器時代標準,將中國文化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二是根據上古神話傳說,即三皇五帝時期。兩種說法,時間相差何止千載。

    上古時期屬神話傳說固然無可考據,但依據西方學者的認定標準也非常牽強。

    曠觀列國,各地區各民族所滋生的文化必與其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寒帶地區人類逐水草而遷徙,以遊牧為生,不能長久安居,文化相對粗放。以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為例,實則去禽獸之為生不遠,成文明之時而淺。而熱帶地區的人類反之,自然環境易於生存,採摘野果亦可飽腹,其心所憂,不在其身,而在其心。無生存之憂慮,故能好靜處冥思,肉體反成人生一大負擔,故有宗教文化形成,如印度之釋迦牟尼佛教。最適合人居的溫帶,然佔地不廣,僅依賴農業亦有生存擔憂,故工商發達,偏重貿易,本地本國有所拘束,便轉為向外擴張,如影響近代西方甚深的古希臘、羅馬文化。

    中國地處北溫帶,以農立國。書稱“欽若敬授”,即敬授民事。另有易序“治歷民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明晰,且能依據天時分配勞作休養。“三代之上,人人皆知天文”,即可見,中國文化之起源,又何嘗能斷言具體年代!

    華人言“天地人”三才,包有天時、地利、人和三觀念。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實並不單指兵事,於倫理、養身、農業,於村野農夫之家的生活精微處,亦可見一斑。如氣候固然重要,又必兼農物可以生長的土壤,氣候土壤固極重要,但還必兼人事。苟不務耕耘,再好的天時地利也落空。再如君子以嚮晦入宴息,生產有時,起居生活亦有時。

    不惟人之生命,五穀稻麥牛羊犬馬之生命,均從天地大自然中長成。衣食住行、掃灑起居、社會風俗、綱常倫理等一切中國文化亦從天地中演化。然中國文化雖從天地人三者演化而來,但此三者無可單獨分開。天地相通,萬物一體,如人之四肢五官、五臟六腑構成之生命,相合相通。人身天地間,天人合一,天地尚在,雖經離亂,則中國文化仍能不衰不輟,綿綿流長,即此一端可見。

    天之道,陰與陽。天之變化,於日月輪轉,四季更替。宇宙萬物均在這一陰一陽中孕育而來。

    一日有晝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歲十二月,又分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上至國家祭祀之禮,下至百姓生活勞作,均依循諸節令。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人與禽獸萬物都有性,此性皆受命於天。聖人師天,故曰天道。天道永恆,天不變,道亦不變。

    “春為仁,有個生意”,天是一元之氣,春生時,全見是生。是春之日,萬物舒展,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行迎春之禮。從官方到民間,幾千年來,中國整個社會對春季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世世代代都有全民的迎春活動。繼東風解凍,散而為雨,草木蔭動,桃李始華,百蟲驚醒,雨生百穀,土膏脈動,谷得雨而生,耕種從此時。春天帶來豐收的希望,給社會以生機。農事忙碌,各家和睦互助,又有協作之精神。清明風至,上巳節、寒食節皆在此前後,另有男歡女愛、慎終追遠之風俗。

    夏,假也。萬物壯大昌盛於夏,華人亦歸功於天。中國古人亦有迎夏禮儀,祈求豐收。春爭日,夏爭時,小滿之時,新麥尚熟。有芒之種穀可嫁種矣。萬物忙於生長,秩序和禮儀尤為重要。夏至日長至,陽氣盛至於極。人們當齋戒靜定,止聲色,節制嗜慾,以防離心散亂。極熱之中,分大小暑,君子以勞民勸相。夏分孟夏仲夏,不僅為天時,也成中國文化之名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飾之美,謂之華。

    鬥指西南,陰氣出地,維為立秋。梧桐葉落,天下知秋。而後晝短夜長,暑氣至止。天地始肅,陰氣漸重,露凝而白,寒氣相結,氣肅而凝露結為霜。此時人間嚴斷刑,戮有罪,常在這一時節處罰犯罪之人,謂“秋決”。相對春季榮華,秋氣固然可悲,然秋季又為收成之天時。在悲涼蒼老的時節中收成,亦有收斂義。春秋繁露中言:“人無秋氣,何以立嚴而成功”,天時之中,有春夏,亦不可缺秋冬。秋時需要如履薄冰,防微杜漸,積賢德而移風善俗。如無嚴肅收斂之秋氣,僅知得意前行,遂無收殺。

    冬,四時盡也,萬物收藏。草木凋零、蟄蟲潛眠,水始冰,地漸凍,陰盛陽伏,雨下而寒氣所薄,凝而為雪。日至短,曰冬至。而後鬥指戊,為小寒;鬥指癸,為大寒。農事閒暇,社會貴於安寧以養,更需去聲色、禁嗜慾,謹慎之至也。冬日雖萬物凋敝,陰氣達到極致,然“十月為陽”,曰“小春”,尤見深義。再則草木凋零,仍有梅花傲寒怒放。由此可見,無時不有陰,也無處不有陽在。身處險惡之境時,西人有死而復生的神話傳說,而華人只有死中求生的信念,此頑強奮鬥之精神,亦是用天地大自然中演化而來。

    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收成,冬為安寧。中國地區北溫帶,四時之變化,明白均勻。根據這週而復始的天道迴圈,將生產、生活定格到天人合一的狀態。

    地之道,剛與柔。大地上萬物變化均遵循天道之陰陽更迭而形成,生長與收成,其質無非剛柔而已。

    種子為剛,新芽為柔;樹幹為剛,枝葉為柔。萬物出現剛柔相濟的形體變化,是因為遵循天道陰陽相濟的規律而來。故而聖人創刑律,行賞罰;亦制禮樂,尚教化。

    大地載物,妙不可言。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一勺水之多,及其不測,黿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所謂為物不二,即在一個純字。大地厚重,依然是土;高山巍巍,依然是石;江海浩瀚,依然是一勺水之精純。華人文形成,成於自然,經過無數代人的小智慧匯聚而成。量雖有不同,而質仍舊不變。即便百家學說各有區別,以至後世西方自然科學的興起,地球繞日發明打破原始日繞地球的觀念,均未在中國社會引起大的波動。華人能坦然接受,不迷自身,此中西文化之一大差異。

    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在遠古中國大地上,益焚山澤,禹疏九河,而使土地為耕種生活之本。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五口之家生命亦有所寄。故有恆產者此有恆心。

    有此恆產恆心,中國文化中鄉土情結非常明顯。大多數人不願離開祖上留下來的土壤,就算青年宦海沉浮,告老還鄉落葉歸根依舊是最好的歸屬。

    因鄉土情結於此,今天很多人批判華人是小農意識、缺乏民族精神。實則此觀念有失偏頗,中國自古是天下主義國家。孔子周遊列國,是想天下之人盡行仁道,不為一地一國所禁錮。土地是人們安身立命之本,而土地賦予華人的是形而上之大生命。中國的民族精神,在面對惡劣的北方遊牧威脅時,自然能應激迸發,大地的剛柔相濟造就華人有柔和一面時,亦有剛烈氣節,此文不多贅述。

    古代沒有現代的國家地域觀念,具體的土地成為抽象的意義。“中國而夷狄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則中國之”。雖經離亂之世,社會得以文化儲存。則此中國仍在,尚有將來之後望。故中國雖歷經五胡、蒙元、滿清之亂,仍得以為稱中國,文明不絕如縷。

    人之道,曰仁曰義。人稟天地之道而存於天地之間,人生受命於天地自然,遵循天地陰陽變化,形體有剛柔,性情則有仁與義。

    人之初,衣食為首要生存條件,而後乃知道親愛父母兄妹。稍漸長,接觸外部環境愈多,便知喜怒哀樂愛憎欲。華人倡仁愛,慎憎欲。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從文”,孝弟親愛當求信,其他求謹。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親仁當為人生首事,學文乃是有餘力而行之餘事,縱不識一字,不通一文,亦不失社會之一完人。是故“人皆可為堯舜”。這與西方文化中有又一大不同,西方尊崇上帝,上帝高不可及。在中國文化中,人生最高標準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皆聖也,聖人與我同類,有為者亦若是。修身齊家與治國平天下,雖事功不同,而正心、誠意、致知、格物、明德之本,則無大差異,不分高低。吾道一以貫之,而生命精神則融在此一大道中。

    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文化的主要載體是人。西人重器,中國重人。人為萬物之靈長,人之重要,必超越科技、機械之上。隨著今日科技武器先進如斯,如不能正確認識此觀念,世界之前途於何在?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可見華人重精神人生,而不重物質人生。重道義,輕功利。中國自堯舜時,即知修身養德之重要,人之異於禽獸,即有文化和品德傳承。王道不外乎人情,中國之建立,是為華人群體生命之所寄。中國自古教人成一君子,不為一小人。中國文化至深處,乃使人為一君子,中國文化至淺處,亦是使人為一君子,一大人,不為一小人。

    人生亦有死。在人之生死觀念上,耶教信靈魂天堂,佛家講涅槃輪迴,而獨華人分魂魄。古來之大偉人,事業或未有大建樹,其身雖死,其骨雖朽,然其生前之志氣德行,依然在後世產生莫大之作用。其人雖死猶生,其魂雖散猶凝,個體之生命,方能昇華為民族之大生命。故中國數千年文化綿延至今,不因一朝一代更迭而終止。

    中國文化之起源,發乎天地,傳承於人。“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萬物與人同生於天地之間,人在生產勞作中明白天地萬物之心的意味深長,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美冷櫃溫度調節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