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龍山色有無中

    範武子,范仲淹是其第58世孫。“公元前593年,春秋晉國名士會,富才智善謀略;助秦富強,輔晉稱霸;橫掃外患,平定內亂,功勳赫赫。周定王賜諸侯禮,任中軍元帥,主國政,封地於範(今河南範縣),且以封地為姓。”他就是範姓之祖範武子,從範武子受姓至今整整2600年。

  • 2 # 曦蒙樂安(ღ˘⌣˘ღ)

    范仲淹準備續修範譜,仁宗皇帝得知後很支援。且在1046年8月4日仲淹續修範譜還未成型之前,宋仁宗就主動的給范仲淹的家譜賜寫了《範氏族譜序》。這是宋仁宗在位40餘年,唯一的一次主動給手下大臣的家譜賜序,真乃我範氏家族的殊榮。

    范仲淹續修範譜,是在發現自己支脈四代以上的老譜丟失,而同脈他枝的老家譜仍存在的情況下著手的。他利用工作之餘,寫信發動其家族成員經過近四年的蒐集,以同脈他枝的老家譜作底譜,於1050年1月8日整理家譜成型,並且寫下了《續家譜序》。

    現將宋仁宗的《範氏族譜序》原文和范仲淹所作《續家譜序》刊出,將范仲淹的家譜按直系單列出來,並增加范仲淹的下三代(即4個兒子、13個孫子、29個重孫子),以供範姓家族及範學文化熱心者共同敬仰視之。

    宋慶曆皇帝御製《範氏族譜序》

    宋仁宗

    宋慶曆六年丙戌桂月上浣

    (1046年8月4日)

    自周成王大封宗室,以文武功德、忠孝節義、幀祥和順十二字,分別宗派。頃維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天倫矣。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天性矣。於是乎,相戴、相愛、相事、相使,其生生之無窮盡也。曰大宗、曰小宗、曰高祖、曾祖、曰祖、曰父、曰孫、曰曾孫,更引而遠之而敬焉、愛焉、傳焉、守焉,又不知幾千萬年矣。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以其有此天倫天性矣。明乎此則謂之人,須臾不明,毫釐不盡,則禽獸矣。家之興衰,國之治亂,道之隆替胥由之。嗚呼!天生時,地生財,人其父生而師教之,四者並重焉。必使飽食而暖衣,仰事而俯畜。知有禮,知有義,知有忠孝廉恥,始堪天地祖宗生生之報也,尤有說焉,昔蘇氏譜,孔門牒,其曰一人之身份而至於親,盡則視如途人,此譜之所由作也。

    朕常感斯語,以為盡人情之變,相親相視如途人,薄矣。人不知有譜,安知有親,未盡而已,疾視如仇讎者乎。譜豈可不作,亦豈可徒作。譜官司爵之盛,不如譜詩書之澤;譜族黨之盛,不如譜禮遜之風。杜房門戶非不幸,若隨為不肖子敗之。崔廬為地望,非不顯榮,及其衰冷落,僅足為賣償樗薄之用耳,皆不免為後世之笑。詩書之澤長,禮遜之風懿矣。須各訓兒孫,世敦詩書,恪守忠孝,此乃人心千百年不可磨滅之譜也。誠聚而博稽,倘有贊言僻行,共群起而創艾之,則範氏源遠勳舊,永偕生生之無替與國鹹休矣。範氏族譜,其尚飲哉!

    《續家譜序》

    吾家唐相履冰之後,舊有家譜。鹹通十一年(871)庚寅,一枝渡江,為處州麗水縣丞,諱隋。中原亂離,不克歸。子孫為吳中人,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曾孫堅、坰、墉、塤、埴、言六人,從錢氏歸朝,仕宦四方,終於他邦,子孫流離,遺失前譜。至仲淹蒙竊國恩,皇佑中來守錢塘,遂過姑蘇,與親族會。追思祖宗,既失前譜未獲,復懼後來昭穆不明,乃於族中索所藏誥敕家集,考之。自麗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先代,散見諸處子孫枝派盡在。某位居蘄州,某位居金陵,某位居秀州,某位居忠州,某位居台州,某位居預章,某位居襄陽,某位居道之寧遠,某位居華亭後庵,某位居陝州長陽,某位居蜀都華陽,某位居蘇州吳縣,歷歷可考。又創義田,理祖第,凡復其居者,計族人中數而月給之,以永依庇,故作續家譜而次序之。

    皇佑二年(1050年)正月八日,資政殿學士、金紫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知青州軍安撫使范仲淹述

    1 世:黃帝 嫘祖氏      2 世:玄囂

    3 世:喬極          4 世:帝嚳 慶都氏

    5 世:唐堯 散宜氏      6 世:監明 鳳巫氏

    7 世:永河 密氏       8 世:濟樂 姚氏

    9 世:歲紀 陸、黎氏     10 世:正坤 鳩氏

    11世:長曆 熊、翟氏     12世:德堯 佶、薛氏

    13世:仁宏 高陽氏      14世:廷光 姒、雍氏

    15世:爵南 尚氏       16世:行矩 慕容氏

    17世:復旺 蒙易氏      18世:茂清 史、丁氏

    19世:孔陽 巢氏       20世:日永 梁氏

    21世:德榮 逢氏       22世:聚議 姜、吉氏

    ①金紫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知青州軍安撫使

    23世:劉累 佶、姒氏     24世:昌益 張、黃氏

    25世:信盛 徐、張氏     26世:詠八 高陽氏

    27世:相承 秦、農氏      28世:全福 巢氏

    29世:美勳 景、姬氏      30世:釗寧 如、蘇氏

    31世:炳寬 昌氏        32世:文盛 媯氏

    33世:錦遙 席、米脂氏     34世:升吉 芋氏

    35氏:瑞明 任氏        36世:先柱 吉氏

    37世:源傳 姒氏        38世:維琮 西果氏

    39世:新興 休屠氏       40世:建呂 媯氏

    41世:寶招 呂氏        42世:晨祿 詹、張氏

    43世:任玉 姒氏        44世:添楨 甘、魏氏

    45世:樹鴻 卞、任氏      46世:登貴 呂氏

    47世:俊通 田、曹氏      48世:彥武 巢氏

    49氏:標林 費氏        50世:德朋 任、曾氏

    51世:朝良 張氏        52世:廷聲 張、毛、董氏

    53世:元振 古風氏       54世:勝海 陶氏

    55氏:試集 姒、孫、姚氏    56世:長遠 張氏

    57世:華封 古氏        58世:祿源 公孫氏

    59世:星亮 任氏        60世:拱炤 楊氏

    61世:報聯 呂氏        62世:杜伯

    63世:隰叔 逢辛氏       64世:士雲 孔、張氏

    65世:侖模 由、鄒氏      66世:士為

    67世:士谷           68世:士會 (範武子) 先何氏

    69世:士燮(範文子) 趙、柳氏      70世:士匄 (範宣子) 趙氏

    71世:士鞅(範獻子) 鄭、蔡氏    72世:士射(範昭子) 趙、申氏

    73世:範彌牟 鍾氏      74世:范蠡 黃、官氏

    75世:範靈澄 姜氏      76世:範維孔 呂氏

    77世:範金龍 陳氏      78世:範依信 周氏

    79世:范雎  歐陽氏     80世:範楷 高、藍氏

    81世:範燦 司、馬氏     82世:範比 蘇氏

    83世:範正和 鄧氏      84世:范增 馬、葛氏

    85世:範馥 程氏       86世:範政 李氏

    87世:範光忠 吳氏      88世:範今興 夏氏

    89世:範鶚 李氏       90世:範禮 彭氏

    91世:範旺 馬氏       92世:範競 李氏

    93世:範逢海 黃氏      94世:範正 高氏

    95世:範襲 林氏       96世:範達 古氏

    97世:範衍 顧氏       98世:範巨卿 羅、鍾氏

    99世:範丹          100世:範顯 馬氏

    101世:範滂 申、田氏    102世:範粲

    103世:範喬         104世:範晷

    105世:範廣         106世:範汪 袁氏

    107世:範寧 袁氏      108世:範弘之 孫氏

    109世:范曄 周氏      110世:範暑 張氏

    111世:範縝         112世:範胥

    113世:範迪        114世:範偉勳 成氏

    115世:範讓 馮氏     116世:範衡  梁氏

    117世:範煥 謝氏     118世:範懋勳 包氏

    119世:範履冰 趙氏    120世:範冬倩 朱氏

    121世:範昆光 朱氏    122世:範正始 陳氏

    123世:範遠 周氏     124世:範隋 俞、王氏

    125世:範夢齡 陳氏    126世:範贊謨 陳氏

    127世:範墉 陳、謝氏   128世:范仲淹 李、曹氏

    129世:範純佑 李氏 範純仁 王、趙氏

    範純禮 王氏 範純粹 晁、邢氏

    130世:範正臣 範正鼎 範正民 範正平 範正思 範正路 範正國

    範正已 範正夫 範正圖 範正興 範正需 範正謩

    131世:範直隱 範直彥 範直雍 範直清 範直奉 範直方 範直英

    範直孺 範直筠 範直聲 範直卿 範直覺 範直端 範直顯

    範直遇 範直友 範直諒 範直康 範直大 範直剛 範直行

    範直心 範直用 範直慮 範直傑 範直賡 範直養 範直節

    範直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允娥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