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47236323706
-
2 # 使用者247236323706
鈣缺乏引起的疾病機理及常見疾病
人體有著健美的身姿和自由的運動能力,這是因為由骨骼肌的興奮。骨骼肌的興奮是由鈣起著中心作用。鈣離子在肌肉細胞中的濃度變化,調節著骨骼肌肉的收縮與興奮。即使是我們從人體外表看不見的平滑肌和心肌也是在鈣離子的作用下發生各種生理反應。
鈣像一個指揮官,指揮著全身內外的肌肉運動。在肌肉收縮過程中,當神經纖維接收刺激後,鈣離子流入細胞內,此時肌肉中的鈣離子濃度是肌肉收縮的基本條件。肌漿網是肌肉中鈣的主要儲存處,而且是最高度發育的鈣運輸系統。
當骨骼肌收到刺激後,肌漿網中的鈣大量釋放出來,細胞外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內。胞液中鈣離子濃度增加產生肌肉收縮,然後又是在鈣泵作用下使肌肉內鈣離子排出到細胞外,產生肌肉舒張。整個過程迅速而短暫。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肌肉收縮時肌漿網中閃耀著鈣離子。如果鈣在肌肉中的這種平衡狀態遭到破壞,便會引起骨骼肌的疼痛、抽搐以及功能下降,也會引起體內所有平滑肌和心肌的不正常運動,使人體喪失靈巧、控制自己運動的平衡和協調機能。
鈣在體內以骨鹽的形式賦骨骼以硬度,使它作為身體的支架負荷體重。如果我們觀察骨的組織結構就會發現,當骨肌質中鈣沉澱不足時就會形成骨細胞的代謝紊亂,使骨量減少,這就是骨質疏鬆。
主要表現為骨痛、易骨折、骨畸形,其中痛苦最大的是經常性骨折,嚴重者可在扭轉身體、拿東西、開窗戶等日常活動中。即使沒有明顯的較大外力作用也可發生骨折。在骨折癒合時,更需要大量的鈣質使斷端出現的膨大骨痂轉為成熟骨質。
臨床實踐表明,鈣缺乏與骨折成正比。飲食營養不良以及日光或紫外線照射不足等原因使鈣鹽不能正常沉著在骨骼的生長部分所致發生的骨骼病變即佝僂病,主要表現為顱骨軟化、肋骨和下肢骨畸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棒子頭、雞胸、O型腿和X型腿。
長期缺鈣可以導致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腰背疼痛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常見病狀,胸、腰椎容易出現壓縮性骨折。
正常人體鈣的99%存在於骨骼中,只有1%分佈在軟組織和血液中,而老年人缺鈣時骨內的鈣含量僅為60%左右。骨質疏鬆的結果是老年性退行性變化。因此老年人在加強營養和鍛鍊的同時應及時補充鈣劑,可以達到恢復健康的較滿意效果。
因此建議:35歲之前都應做一次骨密度檢查,以便了解骨量基礎水平,35歲之後最好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動態比較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預防。
研究發現,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在最初的十年中攝入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並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達到理想的骨密度,能有效防止遠期的骨質疏鬆的發生。
鈣缺乏會引起哪些免疫系統的疾病當外來細菌、病毒、毒物等致病因素侵襲機體時,免疫系統扮演著衛兵的角色,專門從事和侵入的各種病菌作戰的任務,吞噬各種人體內的異物。但在這個消滅外敵的重要過程中,首先發出遇見敵人警報的是鈣離子,然後又是鈣離子下令免疫細胞開始捕獲敵人。各種免疫細胞才會一起出動,以變化的不同形狀吞噬和消滅敵人。
由此足見鈣在免疫系統內的重要性。一旦鈣缺乏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和免疫功能紊亂,引發各種疾病,如紅斑狼瘡、風溼病、硬皮病、皮炎、痤瘡等面板病,補充鈣劑可以提高免疫系統能力,對於治療這些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鈣也是保護面板、美化容貌的健康使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病人由於大量含糖尿液的排出就像一棵枯萎的大樹,機能日益衰減。多尿的同時,大量的鈣也被排出,鈣代謝紊亂加劇了糖尿病的症狀。伴有骨質疏鬆的糖尿病人約佔糖尿病人總數的60%左右。
這些結果說明鈣缺乏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因此要特別注意食物補鈣,並補充足夠的鈣製劑,使生命之樹重煥生機。
神經系統疾病
鈣離子在神經遞質釋放和傳導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大腦神經的興奮與抑制與鈣離子在神經細胞內外的轉移有著重要關係。當機體缺鈣時,神經遞質釋放就受到阻遏,人體的興奮機制與抑制機制也繼遭到破壞。
在兒童身上表現為夜驚、夜啼、煩躁、失眠、多動;中老年人則出現易緊張、情緒不穩定、各種精神性疾病、記憶力減退、耐力下降、神經衰弱以及老年痴呆等神經調節能力下降的表現。
此時補充鈣劑不僅可以幫助治療,也可以改善智商和腦力。因此在積極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同時,合理的應用鈣補充劑對防治神經系統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心臟疾病
當心髒緊張的收縮興奮時,鈣離子控制著心臟的節奏。讓我們走進心肌細胞內部觀察,就會發現當鈣進入細胞內時,啟用收縮蛋白產生心肌興奮。
如此往復構成了心肌的一次次收縮。低血鈣時心肌收縮率減弱,可導致多種心臟病,此時我們如果在實驗中向心肌輸入鈣離子心臟便會逐漸恢復力量,可見鈣在心臟跳動中的重要作用。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導致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它的特點是脂肪類物質積聚,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
血管壁增生的異物逐漸堵塞血管。在這一過程中,鈣離子是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機體嚴重缺鈣時,血鈣降低,動員骨鈣入血。從骨中溶出的鈣沉積在血管中,結果會吸引膽固醇進入血管,血管壁的物質逐漸變厚、變硬失去彈性。
動脈硬化是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近年來研究表明,在治療動脈硬化的同時應注意補充鈣劑。
高血壓
補鈣不僅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和高血壓,而且還有著顯著地降低血脂的作用。在人體攝取營養的複雜過程中,鈣離子發揮著重要作用。
鈣離子在消化系統中不僅能維持支配消化道平肌的活動,而且參與消化酶的分泌和啟用作用,鈣的吸收部位在小腸上端,以十二指腸吸收最快,但吸收量則以較長的迴腸成為鈣的主要吸收場所。
鈣的吸收主要是透過腸粘膜吸收的,這是人體能夠保持正常鈣含量的首要通道,如果患者由於長期慢性腹痛、腹瀉使腸對鈣的吸收障礙導致血鈣降低,便會刺激甲狀旁腺,使腸道細胞鈣離子濃度升高,引發胃腸平滑肌痙攣,因此對於腹瀉類患者及時補充鈣劑不僅可以彌補因腸吸收障礙導致的血鈣減少,而且也可幫助減輕腹瀉症狀。
消化道潰瘍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的胃粘膜自身消化所致的慢性胃十二指腸潰瘍。
無論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還是由膽汁反流和神經焦慮等因素導致,胃酸分泌增加是構成潰瘍的重要條件,而鈣缺乏時即可誘發胃酸過多,胃壁素濃度過高胃蛋白酶增加,從而導致消化道潰瘍發生。
因此在常規治療同時,注意補充足夠的鈣製劑是十分必要的。
妊娠高血壓病人,用鈣劑治療早已成為常規。醫生髮現對高血壓病人提高鈣攝入比降低鈉攝入更容易實現。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副教授傑姆斯·H·德威爾的研究顯示:凡每天攝鈣1300毫克的人,比每天攝鈣為300毫克者,高血壓發病率低12%;40歲以下人群中患病危險性減少24%。
鈣與預防心臟病
鈣離子參與心肌收縮、心電傳導,缺鈣可以引起心肌收縮無力、心律紊亂。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療中心內科副教授麥克·丹可研究發現:每天攝鈣2200毫克可減少膽固醇6%;其中危害最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11%,而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保持不變。
鈣與出凝血
鈣離子本身就是一種凝血因子,缺乏會引起牙齦出血/皮下出血/月經過多/甚至尿血。
鈣與減肥
血鈣升高可增加人體降鈣素的分泌。降鈣素可降低食慾,減少進餐量。鈣能啟用脂肪酶,促進脂肪代謝,足量的鈣攝入,可以在腸道中與食物中的脂肪酸/膽固醇結合,阻斷腸道對脂肪的吸收,促進排出體外。
鈣與結石
總有人把結石的發生歸罪於補鈣,這是一個誤區。膽結石形成原因是膽汁中膽固醇與磷脂醯膽鹼比例失衡。所以多是膽固醇結石,與鈣攝入沒有關係。
腎結石形成原因:與體內尿酸/草酸過多有關。過多的尿酸/草酸與透過腎臟排洩的鈣/鎂/磷等礦物質結合形成腎結石。
缺鈣時甲狀旁腺分泌增多,讓鈣離子通道開放,透過腎臟內皮細胞的鈣增加,與草酸/尿酸結合形成結石。而補鈣可以中和腸道里的草酸等,減少腎臟內皮細胞裡的鈣濃度,防止腎結石的發生。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卡里·C·柯爾漢博士的跟蹤調查資料顯示:4.6萬40~75歲男性歷時4年專項研究鈣攝入與腎結石形成的關係,發現三餐飲食中含鈣量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與攝鈣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較,患結石病的危險性減少1/3。結論是:在安全補鈣範圍內
多補充鈣,利於防止腎結石發生。
回覆列表
鈣缺乏引起的疾病機理及常見疾病
人體有著健美的身姿和自由的運動能力,這是因為由骨骼肌的興奮。骨骼肌的興奮是由鈣起著中心作用。鈣離子在肌肉細胞中的濃度變化,調節著骨骼肌肉的收縮與興奮。即使是我們從人體外表看不見的平滑肌和心肌也是在鈣離子的作用下發生各種生理反應。
鈣像一個指揮官,指揮著全身內外的肌肉運動。在肌肉收縮過程中,當神經纖維接收刺激後,鈣離子流入細胞內,此時肌肉中的鈣離子濃度是肌肉收縮的基本條件。肌漿網是肌肉中鈣的主要儲存處,而且是最高度發育的鈣運輸系統。
當骨骼肌收到刺激後,肌漿網中的鈣大量釋放出來,細胞外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內。胞液中鈣離子濃度增加產生肌肉收縮,然後又是在鈣泵作用下使肌肉內鈣離子排出到細胞外,產生肌肉舒張。整個過程迅速而短暫。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肌肉收縮時肌漿網中閃耀著鈣離子。如果鈣在肌肉中的這種平衡狀態遭到破壞,便會引起骨骼肌的疼痛、抽搐以及功能下降,也會引起體內所有平滑肌和心肌的不正常運動,使人體喪失靈巧、控制自己運動的平衡和協調機能。
鈣在體內以骨鹽的形式賦骨骼以硬度,使它作為身體的支架負荷體重。如果我們觀察骨的組織結構就會發現,當骨肌質中鈣沉澱不足時就會形成骨細胞的代謝紊亂,使骨量減少,這就是骨質疏鬆。
主要表現為骨痛、易骨折、骨畸形,其中痛苦最大的是經常性骨折,嚴重者可在扭轉身體、拿東西、開窗戶等日常活動中。即使沒有明顯的較大外力作用也可發生骨折。在骨折癒合時,更需要大量的鈣質使斷端出現的膨大骨痂轉為成熟骨質。
臨床實踐表明,鈣缺乏與骨折成正比。飲食營養不良以及日光或紫外線照射不足等原因使鈣鹽不能正常沉著在骨骼的生長部分所致發生的骨骼病變即佝僂病,主要表現為顱骨軟化、肋骨和下肢骨畸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棒子頭、雞胸、O型腿和X型腿。
長期缺鈣可以導致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腰背疼痛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常見病狀,胸、腰椎容易出現壓縮性骨折。
正常人體鈣的99%存在於骨骼中,只有1%分佈在軟組織和血液中,而老年人缺鈣時骨內的鈣含量僅為60%左右。骨質疏鬆的結果是老年性退行性變化。因此老年人在加強營養和鍛鍊的同時應及時補充鈣劑,可以達到恢復健康的較滿意效果。
因此建議:35歲之前都應做一次骨密度檢查,以便了解骨量基礎水平,35歲之後最好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動態比較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預防。
研究發現,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在最初的十年中攝入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並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達到理想的骨密度,能有效防止遠期的骨質疏鬆的發生。
鈣缺乏會引起哪些免疫系統的疾病當外來細菌、病毒、毒物等致病因素侵襲機體時,免疫系統扮演著衛兵的角色,專門從事和侵入的各種病菌作戰的任務,吞噬各種人體內的異物。但在這個消滅外敵的重要過程中,首先發出遇見敵人警報的是鈣離子,然後又是鈣離子下令免疫細胞開始捕獲敵人。各種免疫細胞才會一起出動,以變化的不同形狀吞噬和消滅敵人。
由此足見鈣在免疫系統內的重要性。一旦鈣缺乏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和免疫功能紊亂,引發各種疾病,如紅斑狼瘡、風溼病、硬皮病、皮炎、痤瘡等面板病,補充鈣劑可以提高免疫系統能力,對於治療這些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鈣也是保護面板、美化容貌的健康使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病人由於大量含糖尿液的排出就像一棵枯萎的大樹,機能日益衰減。多尿的同時,大量的鈣也被排出,鈣代謝紊亂加劇了糖尿病的症狀。伴有骨質疏鬆的糖尿病人約佔糖尿病人總數的60%左右。
這些結果說明鈣缺乏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因此要特別注意食物補鈣,並補充足夠的鈣製劑,使生命之樹重煥生機。
神經系統疾病
鈣離子在神經遞質釋放和傳導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大腦神經的興奮與抑制與鈣離子在神經細胞內外的轉移有著重要關係。當機體缺鈣時,神經遞質釋放就受到阻遏,人體的興奮機制與抑制機制也繼遭到破壞。
在兒童身上表現為夜驚、夜啼、煩躁、失眠、多動;中老年人則出現易緊張、情緒不穩定、各種精神性疾病、記憶力減退、耐力下降、神經衰弱以及老年痴呆等神經調節能力下降的表現。
此時補充鈣劑不僅可以幫助治療,也可以改善智商和腦力。因此在積極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同時,合理的應用鈣補充劑對防治神經系統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心臟疾病
當心髒緊張的收縮興奮時,鈣離子控制著心臟的節奏。讓我們走進心肌細胞內部觀察,就會發現當鈣進入細胞內時,啟用收縮蛋白產生心肌興奮。
如此往復構成了心肌的一次次收縮。低血鈣時心肌收縮率減弱,可導致多種心臟病,此時我們如果在實驗中向心肌輸入鈣離子心臟便會逐漸恢復力量,可見鈣在心臟跳動中的重要作用。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病變導致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它的特點是脂肪類物質積聚,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
血管壁增生的異物逐漸堵塞血管。在這一過程中,鈣離子是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機體嚴重缺鈣時,血鈣降低,動員骨鈣入血。從骨中溶出的鈣沉積在血管中,結果會吸引膽固醇進入血管,血管壁的物質逐漸變厚、變硬失去彈性。
動脈硬化是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近年來研究表明,在治療動脈硬化的同時應注意補充鈣劑。
高血壓
補鈣不僅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和高血壓,而且還有著顯著地降低血脂的作用。在人體攝取營養的複雜過程中,鈣離子發揮著重要作用。
鈣離子在消化系統中不僅能維持支配消化道平肌的活動,而且參與消化酶的分泌和啟用作用,鈣的吸收部位在小腸上端,以十二指腸吸收最快,但吸收量則以較長的迴腸成為鈣的主要吸收場所。
鈣的吸收主要是透過腸粘膜吸收的,這是人體能夠保持正常鈣含量的首要通道,如果患者由於長期慢性腹痛、腹瀉使腸對鈣的吸收障礙導致血鈣降低,便會刺激甲狀旁腺,使腸道細胞鈣離子濃度升高,引發胃腸平滑肌痙攣,因此對於腹瀉類患者及時補充鈣劑不僅可以彌補因腸吸收障礙導致的血鈣減少,而且也可幫助減輕腹瀉症狀。
消化道潰瘍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的胃粘膜自身消化所致的慢性胃十二指腸潰瘍。
無論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還是由膽汁反流和神經焦慮等因素導致,胃酸分泌增加是構成潰瘍的重要條件,而鈣缺乏時即可誘發胃酸過多,胃壁素濃度過高胃蛋白酶增加,從而導致消化道潰瘍發生。
因此在常規治療同時,注意補充足夠的鈣製劑是十分必要的。
妊娠高血壓病人,用鈣劑治療早已成為常規。醫生髮現對高血壓病人提高鈣攝入比降低鈉攝入更容易實現。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副教授傑姆斯·H·德威爾的研究顯示:凡每天攝鈣1300毫克的人,比每天攝鈣為300毫克者,高血壓發病率低12%;40歲以下人群中患病危險性減少24%。
鈣與預防心臟病
鈣離子參與心肌收縮、心電傳導,缺鈣可以引起心肌收縮無力、心律紊亂。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療中心內科副教授麥克·丹可研究發現:每天攝鈣2200毫克可減少膽固醇6%;其中危害最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11%,而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保持不變。
鈣與出凝血
鈣離子本身就是一種凝血因子,缺乏會引起牙齦出血/皮下出血/月經過多/甚至尿血。
鈣與減肥
血鈣升高可增加人體降鈣素的分泌。降鈣素可降低食慾,減少進餐量。鈣能啟用脂肪酶,促進脂肪代謝,足量的鈣攝入,可以在腸道中與食物中的脂肪酸/膽固醇結合,阻斷腸道對脂肪的吸收,促進排出體外。
鈣與結石
總有人把結石的發生歸罪於補鈣,這是一個誤區。膽結石形成原因是膽汁中膽固醇與磷脂醯膽鹼比例失衡。所以多是膽固醇結石,與鈣攝入沒有關係。
腎結石形成原因:與體內尿酸/草酸過多有關。過多的尿酸/草酸與透過腎臟排洩的鈣/鎂/磷等礦物質結合形成腎結石。
缺鈣時甲狀旁腺分泌增多,讓鈣離子通道開放,透過腎臟內皮細胞的鈣增加,與草酸/尿酸結合形成結石。而補鈣可以中和腸道里的草酸等,減少腎臟內皮細胞裡的鈣濃度,防止腎結石的發生。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卡里·C·柯爾漢博士的跟蹤調查資料顯示:4.6萬40~75歲男性歷時4年專項研究鈣攝入與腎結石形成的關係,發現三餐飲食中含鈣量較多的人(每天平均1320毫克)與攝鈣量最少的人(每天516毫克)相比較,患結石病的危險性減少1/3。結論是:在安全補鈣範圍內
多補充鈣,利於防止腎結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