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悟在吾心
-
2 # DL南山樵夫
大明風雨飄搖之際,崇禎皇帝沒有選擇南逃,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南明政權,以圖謀東山再起,說明了朱由檢當時的處境十分危險,內無良臣可以商議,外無良將可以依靠。但主要是崇禎帝個人的性格所致,自朱棣開始,朱明皇帝就有天子守國門的傳統,既然已經積極努力了,也不能挽救危亡的江山,不如與社稷共存亡。他如願以償了,以自縊的方式與他的江山一起寫入了歷史。
-
3 # 璽言春秋
為什麼?因為走投無路、沒有辦法,只能如此!因為在這裡,他還能再一次俯瞰他的皇宮,看看那曾經的夜宴奢豪、看看那曾經的美酒笙歌。想想初登大位時的意氣風發、雄心壯志,不得不面對此時的曲終、魂斷!
公元一六四四,甲申年。農曆三月十七日。崇禎帶著王承恩第一次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徘徊無語。回望十七年來,小心翼翼、韜光養晦、清除閹黨;召回太監、廠衛勢消、眾正盈朝;流民四起、邊牆屢破、功敗垂成;忠臣良將、難盡其才、誰當大任?戰守難定、剿撫失措、國破身死!
十七年來,魏忠賢、袁崇煥、陳奇瑜、曹文詔、盧象升、高迎祥、孫承宗、孫傳庭、皇太極……他們都死了,只剩我在這煤山之上最後眺望這即將破碎的山河。
公元一六四四,甲申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崇禎帝手執三眼寵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崇禎寄予厚望的成國公朱純臣卻閉門不納,無奈只得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早已四散,大門深鎖,隨行太監用利斧亦無法劈開。至三月十九日拂曉,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天色將明,崇禎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曾經高大的宮殿,此時卻只覺寒風凜冽,月影淒涼。
走投無路之下,崇禎皇帝只得第二次登上煤山……
-
4 # 其實我很淘氣
他一開始是不想逃跑的,臨陣又有點怕死,於是就沒有的逃走!因為逃的晚了!李匪計程車兵已經進入紫禁城,哪裡都不安全!他只好漫無目的的嚇跑!後來實在跑不動了,也自知逃不出去,又不想被俘,於是選擇了自殺!和許多亡國之君相比他還是有骨氣的!
-
5 # 步武堂
這個問題比較另類。
一個走投無路,萬念俱灰的人,他的唯一想法就是“結束生命”。這可不像趙本山嘴裡的那隻“下蛋公雞”,下蛋前到處溜達,雞窩裡面不敢下,鴨架面前不好意思下,狗窩跟前不得不下——憋不住了!
在景山自殺,不是什麼“選擇”,而是隨機。那個時候,估計崇禎皇帝也沒那個心情選擇一個“風景優美”的場所,從容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已經沒了浪漫的資本。
實際上,崇禎為什麼選擇自殺,倒是可以探討一下,畢竟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在亡國時刻選擇自殺的君王(主流君王)。
在很多的歷史愛好者眼裡,明朝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這個王朝的獨特性在於喜愛這個王朝的人們對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帝王壯舉”讚賞不已,津津樂道, 而不喜歡這個王朝的人們對於“荒唐皇帝”們的莫名其妙感到羞恥,對“黨爭”感到厭惡,對“宦官當政”感到憤怒。
這完全是截然相反的兩個王朝形象。
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崇禎),實踐了“君王死社稷”的壯舉。但是,他的死悲壯的成分少了一些,而無奈的成分多了一些。
崇禎皇帝選擇自殺可以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來詮釋。
先說說內因。
客觀的講,崇禎皇帝在明朝十六個皇帝裡面,算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他是真的想把這個王朝搞好,所以,從勤政方面來講,崇禎的確做的很不錯,為了這個社稷,崇禎也是拼盡了全力,包括自己掏腰包來補貼國家經費的不足。這也是他在國破之時感到的最大的“不甘心”。
——這不公平!他心裡想。
但是,同時崇禎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還是一個性格倔強,心胸也不夠寬闊的人,更是一個性子急又很好面子的人。
這樣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又倔強性格內向的人,當他的理想和現實出現極大反差的時候,往往容易走向極端。
縱觀整個崇禎朝,崇禎和他的大臣們幾乎就沒有過好好合作的時候,一方面朝臣(包括宦官)的無休止的黨爭,使得崇禎不勝其煩,另一方面他的急性子有不能容忍朝臣們的“磨磨唧唧”,還有就是他恨透了這些大臣們包括皇親國戚們的極端自私。於是,首輔大臣的位子上,換人就像走馬燈,對於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文官武將也是說殺就殺,最終,他和整個朝廷成了對立的雙方。
崇禎並不認為這一切是他的過錯,儘管我們看到了他一生當中下了六次“罪己詔”,實際上每次都是在和朝臣們嘔氣!打自己的臉,羞辱朝臣,相當於自虐。
所以,崇禎的性格是極端的,有嚴重缺陷的,對於無法收拾的局面,他得出的結論是“滿朝文武皆可殺”——大明朝就毀在這幫混蛋身上!
“君王死社稷”更確切地說,是死於理想的破滅和偏執的性格。
再說說外因。
崇禎朝的內憂外患是出了名的,天災也罷,人禍也罷,外患也罷,此起彼伏,但是,無論崇禎如何努力,加上一些可以稱作“憂國憂民”的大臣們如何拼命,天災人禍,內憂外患幾乎就沒有一天消停過。
崇禎朝的外部環境實在是太差了。但更差的是朝廷內部的“內鬥和內耗”。在崇禎和朝臣們的“共同努力”下,內耗內鬥不斷加劇,搞得崇禎也不知道聽誰的好,聽了東林黨的建議殺了魏忠賢,打壓宦黨的結果,是東林黨把持朝局,和崇禎打擂臺,不斷的用“道義,道德,氣節”等高大上的東西忽悠崇禎,崇禎不得不再次啟用宦黨來打壓東林黨,然後崇禎兩頭不落好,宦黨和朝臣一起和他離心離德。
整個江山社稷最後成了崇禎一個人的。其他人都成了看客。
在這個環境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幾乎是別無選擇——逃離京城到南方去?幾乎沒有朝臣擁戴,就是幾個宦官擁戴他逃出京城,能不能活著到南京,崇禎沒那個把握,事實上當崇禎面對空蕩蕩的紫禁城的時候,他的絕望是可以想象的,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以崇禎的性格,他不會成為李自成的俘虜,這是他來講就是奇恥大辱,生不如死——假如李自成會饒他一命的話。
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孤獨和恐懼,會變成萬念俱灰。
他上煤山,只不過是最後看一眼他的家——那座紫禁城。那已經不是他的家了。
走投無路,家破人亡。
-
6 # 孝陵衛小校
是不是非要死
“君王死社稷”雖然很悲壯,但面對王國身死,很多君主會權衡再三,投降敵軍的君主多的是,秦朝的子嬰、蜀國的劉禪、吳國的孫皓等等。“君王死社稷”倒是有一個很貼切的先例——商紂王(宋朝的趙昺實在是背叛投了海才死社稷的),死社稷的君王通常也沒有什麼好名聲,中興(雖然遙不可及)總比死了強。
所以“君王死社稷”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必然結果,是否要死崇禎也是非常猶豫的。
1、遷都(朕想活著)
人本能得有求生的慾望,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崇禎最先想的是“遷都”,雖然要丟掉祖宗的很多基業,但畢竟國祚還在,也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自己都不信)。
關於遷都的問題,崇禎和李明睿整整談了一天,可以說已經詳細到了細節。
但皇帝也是要面子的,必須要由內閣提出,自己再言辭拒絕2次,就像登基一樣,得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才勉強順應民意。但官員們就是不說,逼到最後官員們終於說了一個讓太子赴南京的建議,崇禎當時就火了,這不就讓我死嗎?當時的李邦華甚至提出了“在皇上惟有堅持效死勿去之義”,崇禎也不好說我就是要跑要死你死之類的話,只好將南遷作罷。
2、調兵(快來救朕)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的軍隊開始從西安出發,目的就是北京。
當時明朝能調的兵太有限了,西北的兵要佈防自然調不得,南方已經被農民軍切斷,能掉的無外乎京畿附近的兵和薊遼、山東的兵。
其實說來說去也就3個人,薊鎮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遼東總兵吳三桂,劉澤清說自己摔斷了腿來不了,吳三桂說皇上我馬上來,好歹唐通來了北京,嫌朝廷給的錢少,一生氣跑了,最後也投降了李自成。
但是吳三桂一直是崇禎活下去的一個希望,可以說崇禎對吳三桂的寄託也影響著崇禎要不要跑或要不要死的決定。
北京城確實有太多次被圍的危機,明王朝都挺過來了,因此當時確實有堅守京師待援的一個幻想。
3、投降
投降雖然是非常丟臉的一件事情,但確實是一個選擇,崇禎也確實思考過。
三月十八,投降大順的太監杜勳受命進入北京與崇禎談判,要求崇禎投降,崇禎想了很久,到了晚上也一直沒有給李自成答覆,李自成等不及了才開始攻城。
怎麼死既然是要死,作為皇帝要怎麼死還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這就直接關乎王朝尊嚴了。
1、戰死
早在正月初李自成起兵時,崇禎就提出了要親征和李自成決一死戰,大臣們自然要勸皇帝別去,皇帝不去總要有人去,內閣大臣們紛紛請纓(被迫)。最終李建泰中標,然後這哥們就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到達北京開始攻城後,崇禎又下詔親征,自己帶著一群太監衝出了紫禁城,先後到了齊華門和安定門(主要是想跑),發現戰事不利後,折回皇宮。
2、自殺
其實即便是自殺也有很多種死法,比如上吊、自焚、投井等等。
為什麼崇禎沒有選擇除了上吊以外的其他死法,確實也說明他不想死,希望上天能救他。
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禎登上景山,夜深霧濃,除了炮聲就是喊啥聲。跑是不可能了,遲了肯定要被闖賊活捉,他終於下了死的決心,就在這個小山上上了吊。
在景山自縊是崇禎絕望時最後的選擇,他也想換一種死法或者換一個地方,但已經不可能了。
回覆列表
如此微小的細節,一個帝王細膩的心思,誰能揣測?選擇在景山上吊自殺,或者他只是無意識的行為,他走到那了,想停下腳步了,覺得此處是個適合自己歸去之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