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語72152

    是的

    我想作為80後對與這個問題大家都會很好回答,很多從小不是跟著姥姥一起長大的,就是跟奶奶一起長大的。

    我是跟姥姥一起長大的。目前我已成家,每當有任何不開心的事,聽見她的聲音我的煩惱都沒有了。

    每個星期打一次電話,不打就像今天總是不自在。永遠不覺的她煩,她說的什麼都是對的。做的菜永遠是最好吃的。

  • 2 # 其實你更努力

    我從小是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的,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姥姥無所不能,能做好吃的菜餚,能給我縫沙包,學校集體掃墓時,能給我做漂亮的紙花,帶好吃的蛋糕和餅乾。孩子和姥姥親,還是和奶奶親,這取決於你讓誰受累了,誰付出了心血,孩子自然和誰親近。

  • 3 # LI大能

    到底誰親,就要看誰親你了。我的孩子一直是姥姥姥爺幫忙帶,現在親姥姥姥爺親的不行,對爺爺和奶奶和陌生人沒區別。為什麼呢,因為誰親他,他就親誰,就像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一樣。

  • 4 # 靜寂的海芯

    我從小是和姥姥一起長大的

    奶奶重男輕女,根本都不想看到我們,所以學前是姥姥的印象,上學放假都是被送到姥姥家裡去,姥姥帶我們去地裡玩,有時候鋪個草蓆躺地上都能睡著,寒假經常拉著木板車帶我們去戲園子看戲,雖然聽不懂,就是抽熱鬧,也開心,姥姥會給我扎辮子,姥姥說話總是大大咧咧,姥姥從來不會因為我們是女孩就罵我們,我的記憶裡她從來不會對我們發火,它會給我們做千層底的布鞋,會用縫紉機給我們做衣服,會很多很多很多………我最喜歡的還是聽她講她過去的時光………

    懷念

  • 5 # 小王子愛上狐狸

    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誰愛孩子,孩子心裡自然有一杆秤。所以他和誰親,主要取決於他們之間的親密距離。

    我就和奶奶更親一些,因為我是奶奶帶大的。和外婆雖然說算不上生疏,但是跟奶奶一比,差距就太大了。在我的心目當中,奶奶甚至比媽媽的地位還要重要,她始終是以榜樣的力量出現在我的身邊的。

    在我的成長歲月中,奶奶給予了我更多的愛與陪伴,理解和包容。我上初中的時候,奶奶曾經作為優秀學生家長代表上臺發言,她的講話驚豔了全校的每一個人。所以這樣可親可近又令我佩服的奶奶,當然比外婆更親近一些。在她面前我可以撒嬌,還會跟他講我心裡的悄悄話。但是對於外婆,我就做不到這一點。畢竟我們很少在一起,她對我的關心也不如奶奶那般醇厚。

    可惜,她們二位老人都已經去世了,其實我特別想念奶奶和外婆,好懷念童年歲月裡有她們的呵護……

  • 6 # 千尋體影

    我是雙胞胎,就是和我姥姥親,姥姥從小把我們帶大,在小時候,奶奶有五個孩子,所以,孫子也有很多,我們家裡也是窮的要死,每個月爸爸媽媽五塊錢都給不了奶奶,奶奶就並沒有瞧得起我們,不願意照顧我們,我姥姥從小把我帶大。我們來到了另一個城市,姥姥也跟著我們,姥姥初中還給我們做飯呢。不過,時間讓我姥姥逐漸地老去,安詳的走了,每次想起,淚眼婆娑。(寫的胡言亂語,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對姥姥的思念,流淚,流淚,哭)

  • 7 # 玉米157182533

    孩子懂事了,知道誰親他誰不親他!還有二個條件,一是在農村,孩子一般跟爺爺奶奶的多,那就跟爺爺奶奶親,有些老人重男輕女的,不親孫女,那麼孫女也就不會親爺爺奶奶!有的孩子因為爺爺奶奶不親他,也不願意看他,沒法父母只好送給姥爺姥姥家,這樣孩子就會親姥姥姥爺了!我閨女就是個例子,爺爺奶奶不親她,在家裡一個人玩也不去爺爺家,去姥姥家不愛回來,長大後就親姥姥姥爺。條件二是城市的孩子,這個我不好評論什麼,我是農村的,從我哥哥那裡來說,侄女從懂事了就跟姥姥姥爺了,三個月到二歲半是我看的!她姥姥姥爺退休後就開始看她了,她也就懂事了,所以任憑哥嫂再怎麼對她說我看的她,她也就是知道了,有點骨血親,但還是跟她姥姥姥爺親的!所以說呢,孩子跟誰在一起時間長,就親誰!我現在看外孫了,孩子四歲了,跟我那個親啊!我跟親家一個鎮上,他家有果園離不開,所以我看外甥!因為在城裡離家遠,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回去,每個星期閨女和女婿都回發影片打電話的,我也都快點讓孩子叫爺爺奶奶,可孩子還是跟我親,所以說呢孩子跟誰在一起時間長,就會跟誰親的!

  • 8 # 丁媽親子時光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姥姥和奶奶哪個更愛孩子、陪伴孩子更多,孩子才會和對方很親。

    推翻孩子是奶奶家的根,是姥姥家的狗這些理論

    很多奶奶還天真的認為孫子是自己家的根、是自己家血脈的延續,帶不帶孩子都沒有關係,孫子天生就和自己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這只是奶奶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罷了想要孩子和自己親,必須得對孩子付出真摯的愛,陪伴和照顧孩子的成長。

    也有些姥姥思想開明,對待孫子和外孫一樣,給予孩子們同樣多的關心和愛護,所以孩子們就和姥姥親。

    因為我小時候和奶奶家住的近,加上是第一個孫女,所以爺爺奶奶都很疼愛我,小時候晚上就喜歡和爺爺一起睡覺,不喜歡回自己家,平時做什麼事情都在爺爺家,吃飯、玩,所以我就感覺和爺爺更親近一些,當然姥姥對我也很好。

  • 9 # 童書育兒

    人類是高階動物,情感豐富且複雜,在幼兒時期就知道親近愛自己的人。所以說,孩子跟誰親,其實是取決於誰對他更好,誰陪伴他的時間更長質量更高。

    孩子是最單純的,在他們還沒有被複雜的社會關係裹挾的時候,會很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喜好,正所謂童言無忌。他們跟誰親近也是實打實地親近,不是溜鬚拍馬屁。如果是大一些懂事的孩子,就不一定了,會為了某些目的故意表現出親近。比如為了照顧老人的情緒,為了得到什麼獎賞。

    因為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某些思想在作祟,很多姥姥認為女兒家的孩子是外人,即便自己真心實意對待,長大了也不會跟自己親近。也有一些奶奶覺得,兒子家的孩子是自己家的,即便自己不管長大了也是自己家人,不會生分。所以就有了“外甥是狗,吃完就走”的說法。

    其實,這可真正是一個誤解!舊社會,孩子確實會跟祖母祖父更親近,跟姥姥姥爺生分,那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兒嫁人就是外人了,很少回孃家,外甥外甥女跟姥姥姥爺接觸極少,想親近也親近不起來,而舊社會一般家庭裡,都是幾代同堂的,孩子跟爺爺奶奶每天在一起,自然就會感情深厚。

    說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孩子從小被別人抱養,跟養父母也會建立親生父母一般深厚的感情,即便是以後與親生父母相認,也會覺得很生分。這就是陪伴的意義,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甚至是父母也一樣,你沒有陪伴過孩子,只是給了他基因,他是沒法跟你親近的。

  • 10 # 陪伴敦寶長大

    現在還有些人認為,孩子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孩子在姥姥家就是客人。其實這就是封建思想。

    從血緣關係上來說,奶奶、姥姥和孩子都是一樣親的。之所以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覺得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所以她的孩子就是客人就是外人。

    孩子是最單純的,他們是不懂這些歪理邪說的。在他的世界觀中,誰願意花時間多陪我玩兒,誰願意多聽我說話,誰會讓我感覺到更安全更開心,我就和誰更親。

    其實,孩子和誰親並不是完全取決於在一起的時間長久。比如,假設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子,老人對她的關愛自然是少得可憐,那麼即使他們天天住在一起,女孩子也不會和他們親的。

    所以,孩子和誰親,不僅僅看是不是經常在一起經常見面,還要看老人給孩子的是關愛還是冷漠。用句時髦的話說,他們陪伴孩子是不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讓你一聽就茅塞頓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