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翊翊浩浩尉尉
-
2 # 夏世平
這是一場後金崛起時的"三國博弈"。
後金和明朝都極度看重北韓這個"第三方勢力",以便兩國交兵時北韓至少能夠"中立",最好是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明王朝是北韓的宗主國,北韓是明王朝的藩屬國。這個讓皇太極恨得牙癢癢,暗中發誓要傾盡全力爭奪宗主國地位,以便切斷明朝和北韓的聯絡。
就地理位置而言,北韓對於它的宗主明朝廷來說,不過是一塊"飛地"而已,對於後金來說就是一個大大的"後院"。對於皇太極來說,為了和明王朝逐鹿中原,必須先要解決北韓這個"後院″問題,以防後金軍隊前線激戰正酣後院卻突然起火等問題。因此,在努爾哈赤被明將袁崇煥擊敗抑鬱而死後,皇太極也沒有立即興兵為父報仇,而是釆取隱忍的戰術,和明朝廷達成暫時的和議,以便留力解決北韓問題。
1627年,皇太極派阿敏、濟爾哈朗和嶽託率兵8萬第一次攻打北韓,不久就打下平壤,北韓國王李倧邊退縮邊派出使節與後金和談。
由於後金後方不穩,以及北韓境內還存有明將毛文龍的武裝游擊區等因素,後金與"瞻前顧後"的北韓和談就打了折扣,只是成了兄弟國。要知道,兄弟國和宗主國是有區別的,兄弟國可以有多個而宗主國是唯一的。兄弟國地位是平等的,有事要好好商量,宗主國不一樣,主子有事你做為藩屬臣子也不能袖手旁觀。
這讓後金成為北韓宗主國的願望並沒有達成。
1637年時,形勢早就發生了有利於皇太極的變化,明朝將領袁崇煥發矯詔誅殺了毛文龍,皇太極少了一個勁敵。他覺得機會來了,親自率兵第二次攻打北韓,既定方針是學諸葛亮南征以"攻心為主、攻身為輔"的策略,收到了奇效。最終和北韓簽訂友好條約,成為北韓宗主國的願望順利實現。
那麼這場戰爭的走向是怎麼樣的呢?據巜清史稿.太宗本紀二》記載:大軍於1636年冬至祭天,11月年發討伐北韓的檄文。隨後以濟爾哈朗留守盛京(今瀋陽),以阿濟格鎮守邊地,以阿巴泰駐守邊城發動民眾防敵。自己親率代善等一批武將出徵,北韓國王李倧又是一邊退卻一邊讓各路軍馬勤王。
不過,北韓各道勤王之師根本不是皇太極的對手,紛紛敗退,這樣皇太極就一路順風順水包圍李倧於南漢城,斷其糧草。李倧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下請降,不過又似乎有所顧慮。
這時,皇太極看出了李倧"逡巡不得岀"的心思,使多爾袞率軍攻克江華島,把抓獲到的李倧妻室、子女及李氏王朝貴族數十人押到了李倧前並進行了威逼:"來則室家可完、社稷可保,朕不食言,否則不能久待"(《清史稿.太宗本紀二》)。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明明白白向李倧亮出了底線:"你若歸順我大清(此時後金已經完成了向大清國的華麗蛻變,改國號為大清),對你李朝來說,於家於國都可保全,江山社稷也絲毫不受威脅。我作為大清國帝王絕不會言而無信,要不然的話你就不能在這裡久待(暗示要對李倧不客氣)。"
皇太極軟硬兼施。李倧所有的顧忌徹底被打消,於是交出明朝所賜敕印,簽署友好協議,並讓皇子李浩到盛京作為人質。永世向後金稱臣。
做完這一切,李倧就安心帶著他的妻、子,王公貴族回家安享太平了。皇太極的大清代替明王朝成了北韓的宗主國,徹底解除了和明王朝大決戰的後顧之憂。
回覆列表
清入關前,與北韓的貿易主要分為朝貢貿易、互市貿易以及民間私貿。使團貿易尚不十分活躍。《三田渡盟約》簽訂之後,清朝與北韓的宗藩關係初步確立,北韓要向清朝履行稱臣納貢的義務。北韓向清廷納貢,清朝則要相應地對藩屬國給予一定的回賜,形成朝貢貿易。作為宗主國皇帝,皇太極重新封仁祖李倧為北韓國王,還特意派遣英俄爾岱、馬福塔、達雲到北韓,送去了皇太極所賜玉紐金印、誥命,並黑狐套一領、制帽黑狐皮一張、貂皮百張、錽金雕鞍良馬一匹。
除此之外,皇太極每遇北韓國王祝賀清朝聖節、冬至等節日進貢,也給予回賜。例如,崇德三年(1638)元旦,清太宗賞賜北韓國王雕鞍馬一、貂皮百二十張、銀百兩;崇德三年四月,皇太極給北韓的回賜品是馬一匹、貂皮二百八十六張、銀一千八百三十五兩等。儘管清朝作為宗主國,對藩屬國北韓的進貢有所回賜,但是在“君臣之盟”即《三田渡盟約》簽署的最初幾年,北韓進貢的總價值遠遠超過清朝的回賜,所以,北韓進貢清朝的納貢負擔非常沉重。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統一漠南蒙古及接納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投降的勝利聲中,在瀋陽宣佈稱帝,用滿、蒙、漢三種表文祭告天地,改國號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四月以前為天聰十年,以後為崇德元年)。先一年十月改族稱諸申(女真)為滿洲。皇太極稱帝這件事,表明他認為自己已不再是地處一隅的女真族的首領,而是統治著一個大國的君主。稱帝之舉,是皇太極向人們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抱負的重要步驟。
皇太極在稱帝之先,曾於天聰十年(1636年)二月,先讓八和碩貝勒和歸降的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派一百七十多人去通報北韓,希望北韓也加以擁戴,以此增加自己的力量。但是北韓舉國上下要求與後金決裂,掌令洪翼漢甚至於要求“戮其使而取其書,函其首,奏聞於皇朝”。北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自丁卯之役以綿二千匹、白布四百匹、白苧布二百匹、雜色軸六百匹、豹皮五十張、水獺皮二百張後,後金對北韓進行了各種勒索:一、每年北韓必須交納歲幣正木綿五千匹、雜色木蘇木二百斤、大紙一千卷等。
這已經使北韓不堪其苦,而天聰六年(1632年)後金等,比原額增加了十倍。二、後金藉口互市,低價強買北韓貨物,而且每次派去互又索黃金百兩、銀千兩、綿紳千匹、麻布千匹、細布萬匹、豹皮百張、水獺皮四百張市人員兵丁多達千人,強迫北韓供應食物,北韓屢欲絕市而不能居於北韓境內之瓦爾喀人還後金。北韓對於這種勒索早已無法忍強迫早就移受,雙方矛盾極端尖銳。在皇太極舉行稱帝登基大典時,滿洲蒙古諸貝勒及漢官大平等禮節,拒絕下拜。滿洲貴族對北韓的使者拳打腳踢。皇太極也勃然大怒,登基臣即將皇帝的寶璽獻上,然後行三跪九叩之禮,而北韓使者卻仍堅持“兄弟之邦”的典禮完畢即向北韓下了最後通牒,要北韓國王在規定的限期之內送來子弟為質,否則即發兵征討。一場新的戰爭,已不可避免。
皇太極在出兵之前,為了麻痺北韓,決定採用聲東擊西的辦法。崇德元年(1636年)十月,傳令軍士秣馬厲兵,修整器械,待冰合時大舉出徵,並傳蒙古諸部於十二月初會兵瀋陽,揚言徵明。北韓將後金的表面姿態信以為真,認為皇太極要北韓送王世子及大臣子弟為質否則將兵臨其境只是一種恐嚇,所以沒有作認真的準備。加之國小力弱,這便使清軍的勝利成了定局。十二月初一日,蒙古各部兵會於瀋陽,初二日皇太極命令大軍出發。清軍的許多將領私帶家僕、廝養卒,想乘機多搶些東西。兵分兩路,左翼由多爾袞、豪格率,由寬甸入長山口取道昌城,南下平壤。
皇太極與代善親率右翼,從東京大路經鎮江進入北韓。先命馬福塔率三百人偽裝成商人,直奔北韓王京漢城,又派多鐸率千人繼後往援。十四日清軍大隊已達安州,北韓國王才得知清朝出兵的訊息,這天馬福塔所率領的偽裝商賈的三百人已到了王京。北韓國王打算逃到江華島,但由於清軍吸取了第一次徵北韓之役的教訓,先已截斷到江華島的通路,他只好逃到了距王京僅四十里的漢江南岸的南漢山城(廣州)。二十七日,皇太極率大軍渡臨津江,二十九日進入王京,同日南渡漢江,包圍了南漢山城。
皇太極此次出兵北韓的目的,一為使之俯首聽命。二是要襲取皮島。皇太極認為北韓之所以敢於與清公開對抗,是因為有明軍駐紮在皮島,互為犄角。所以在清軍包圍了南漢山城以後,即派多爾袞從陸路用車將船運到江華島渡口,襲取江華,俘取北韓國王及其大臣的家屬。另外,又派人回遼東造船,準備攻取皮島。北韓國王進入南漢山城以後,號召各道兵勤王,並派人飛速前往登州,嚮明朝求援這時明朝內部的農民起義如火如茶,根本無力救援北韓,北韓各地勤王的軍隊也陸續被清軍截擊於中途。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二十二日,在多爾袞攻破江華,俘虜了北韓國王及其大臣的家屬以後,北韓國王被迫按照皇太極的條件,先將主戰派的代表人物洪翼漢等綁送清營,任其處分,然後岀城投降。當時清朝提出的條件非常苛刻。
一、去明之年號,奉大清正朔,交出明朝所賜印敕誥命,永為大清臣屬。與明斷絕一切往來。
二、國王以長子及另一子為質,大臣亦以子弟為質,送往沈。
三、一切禮儀,仍照明國舊制,清帝萬壽節,中宮千秋,皇子千秋,冬至、元旦,行貢獻禮。
四、清徵明時,北韓得奉調出兵,不得違期。
五、出船五十艘,從攻皮島。
六、新舊城垣,不許再築。
七、每年進貢黃金百兩,白金(銀)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豹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鼠皮三百張、胡椒十鬥、好腰刀二十六把、順腰刀二十把、蘇木二百斤、好大紙一千卷、好小紙一千五百卷、各色細布萬匹、各色綿絀二千匹、布千四百匹、米一萬包。
正月三十日,皇太極在漢江東岸三田渡地方築受降臺,北韓國王李倧率世子大臣出南漢山城西門,步行五里向皇太極行君臣三拜九叩之禮,當時即命世子李湟為質。崇德二年二月初二,皇太極從北韓退兵,命多爾袞隨後押解北韓世子及大臣子弟等人員送往瀋陽。從此北韓正式成為清朝的屬國,國王即位、世子受封等重大內政外交,都必須得到清王朝的許可。皇太極解除了他對明戰爭的後顧之憂。後來清命北韓在三田渡地方立了一塊“大清皇帝功德碑”,記述皇太極徵北韓之役的“功績”。碑文正面為滿、蒙文,背面為漢文,崇德四年(1639年)立。到中日甲午戰爭北韓脫離清朝後,此碑才被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