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講故事的dora

    首先,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如果孩子不願意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如果孩子不願意,先別急著給孩子定義為“膽小”,“害羞”之類的詞。

    因為一旦你用這些詞給孩子貼上了標籤,那麼你會有意無意的暗示他就是膽小的孩子,那他慢慢的真的會變成膽小的孩子了。

    其次,每個孩子有自己認知世界的速度與節拍,不用急於讓孩子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慢熱型的孩子對不熟悉的人和事物會有一個預熱的過程,請給孩子慢慢適應的時間。

    比如過幾天要去見從未謀面的外婆,你可以提前幾天給孩子描述外婆的長相和性格,讓孩子有個初步的心理準備。等要正式見面前的1-2個小時,再繼續告知孩子等會兒要見外婆了,外婆有什麼性格,媽媽希望等會兒你見到外婆了,可以微笑著打一聲招呼。

    每次都對孩子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預熱,持續幾個月,孩子就會慢慢熟悉這樣的社交模式了。慢慢的,他就會開始按他熟悉的方式跟人打招呼,也會慢慢不再是你眼中那個“膽小”,不敢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的孩子了。

  • 2 # 春城花飛飛翡翠蜜蠟

    這是很正常的,小朋友怕羞靦腆。也許你兩夫妻都是很低調內向的,孩子比較像你們也很內向。

    這不是個壞事,孩子膽子小說明保護意識強。這種小朋友不容易被拐走。

    經常帶孩子出來玩,多鍛鍊一下。看到熟人讓她打招呼。如果她不好不好意思,也不要勉強。慢慢的一步一步來。當著別人面不要說,我孩子膽小怕羞之類的話,以免對她有心理暗示。

    如果她怕羞,別人故意逗她,故意嚇唬她。你一定要阻止別人,不要不好意思,不敢說。以免別人對她的情緒起壞作用。

  • 3 # 思普瑞特成長中心

    小喵老師經常聽寶媽們這樣說:

    我家孩子見到熟人也不打招呼;

    他總是躲在我懷裡,不敢見生人;

    叔叔阿姨問她話,她也不回答;

    我家寶寶不願意去嘗試新事物,老是害怕;

    ......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獨一無二。寶爸寶媽們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加引導,觀察,讓孩子敢於去嘗試、去探索。但是現實中,我們往往看到是這樣的:

    給孩子貼標籤:見到熟人,讓孩子打招呼,孩子卻低著頭,於是說“這孩子害羞,不愛說話”;

    不鼓勵反責怪:跟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大家手拉這手,孩子害羞不拉手,於是說“看看別的小朋友,再看看你”;

    親戚嘲笑孩子:沒有跟爺爺奶奶打招呼,說話,被取笑“這孩子怎麼回事,怎麼不懂叫人呢”;

    遠離集體活動:孩子一個人出去家長不放心,陪他出去吧,又沒時間,或者懶得出去,接觸外面的活動比較少;

    ......

    尊重每個個體,尊重孩子的獨一無二。有很多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格外的表現出害羞,怕生,作為爸媽,你可能想的最多的是鍛鍊寶寶,給他機會去認識世界,但是卻從沒有從內心上去真正理解過為什麼,知道了為什麼,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只要孩子沒有將一些負面的情緒融入到害羞中,就應該被接納。那麼寶寶為什麼會害羞呢?

    遺傳:有的孩子嬰兒時期就很敏感,出生時就帶有害羞的傾向;

    父母影響:有的父母本身就是害羞的人,這樣影響孩子,可能會有相似的行為方式;

    缺乏安全感:從小可能跟爸媽關係不親密,或者爸媽一直外出打工,導致孩子沒自信;

    分離焦慮:寶寶可能因為處在分離焦慮期,害怕跟陌生人接觸,對熟悉的人越發依賴,一般處在6個月-3歲這個時期;

    ......

    所以,在寶寶變得外向,更獨立之前,是會有這樣一個“害羞”的階段的,爸媽不要太過於緊張,最好的做法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耐心與理解,幫助他順利度過這個“害羞”期。

    以下給出一些具體方法:

    給孩子貼標籤?No!

    如果你經常給孩子貼標籤“害羞”、“內向”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從而影響自己的行為,當孩子見熟人不打招呼的時候,你可以說“給他點時間,他只是暫時還沒熟悉你”。

    不鼓勵反責怪?No!

    孩子的每一步都需要鼓勵,不敢牽別的小朋友的手,作為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教孩子,我小時候也是不敢和小朋友們牽手的,不過你想呀,大家都是好朋友是嗎?好朋友手牽手可以玩的更開心是嗎?就算孩子需要花很多時間,都需要有耐心並且鼓勵。

    親戚嘲笑孩子?No!

    對於各種親戚對孩子的害羞行為進行嘲笑啊,誰不懂事啊,作為家長就需要出面解釋了,他只是還不熟悉,等多見幾次面就好了,提前和親戚們商量好不要笑孩子,以免在孩子內心留下不好的印象。

    遠離集體活動?No!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是需要儘量多帶孩子外出參與集體活動,如早教中心或者幼兒園的一些活動。參加的活動多了,接觸的人多了,孩子的交際能力也會不斷提高,適應能力也會提升,慢慢走出害羞,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活動現場熟悉環境。

    小喵老師說

    最後,作為爸媽,要教會孩子如何進行人際交往,有哪些技巧,不管是害羞內向的孩子,還是外向的孩子,我們首先還是要接納,不要太苛刻,最終,孩子是會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的。不要給孩子包辦一切,多給機會讓其探索,會成長地更快。

  • 4 # 幼教劉婷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學會觀察孩子、讀懂孩子、理解孩子,那麼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就不用那麼擔心了。

    孩子天生就有不同的氣質型別。如果孩子2-3歲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必擔心。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與人打招呼,也不會如何與人交往。所以在他要與外界發生聯絡的時候,家長應該用他聽得懂的語言解釋告訴他原因並鼓勵孩子去嘗試交往。“阿姨是喜歡你才和你說話,那你也要叫阿姨哦!”“其實小朋友也很想和你玩,你那些小車過去和他們一起玩吧!”類似的這些話語都可以用來引導孩子。

    其次就是多帶孩子接觸戶外的環境、多運動,讓孩子的身體、情緒得到釋放,情緒變得活躍。那麼孩子在與人交往時也不會過於拘束。家人在與孩子交往時也要注意與孩子平等交流,增強孩子的自我意識。當孩子繼續長大,慢慢掌握了一些交往技巧,明白了要學會禮貌等等,他就不會這樣害怕叫人了。

    陪伴孩子逐漸長大,看著孩子一天天進步,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5 # 馮塵

    孩子膽子小是困擾很多家庭的問題,面對孩子膽子小,我們應該找出原因,然後對症處理。

    孩子膽子小,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造成的:

    1、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些家庭因為夫妻之間、婆媳之間存在種種矛盾。夫妻或者婆媳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直接會導致孩子出現膽子小的問題。

    2、現實生活中,因為生存壓力,孩子在幼兒時期與父母相處時間少,沒有給孩子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

    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容易怕生、不自信。

    3、父母、長輩的過度保護與愛護。

    孩子在1.5歲-3歲的時候有個實踐探索期,在這個階段他有自主探索的需要。家長害怕孩子受到傷害,這個不讓做,那個不讓動。過度保護、干涉孩子的自主探索,就會造成孩子膽子小,害怕與人交流的後果。

    4、孩子的生活圈子太小。

    孩子天天宅在家,很少出去玩,接觸外人少,就會造成孩子依賴性強,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的情況,然後遇見生人的時候就會害怕。

    5、孩子經常被恐嚇、斥責。

    在孩子調皮搗蛋、哭鬧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恐嚇孩子,再哭、再不聽話就讓壞人把你抓走,或者大聲訓斥孩子。經常被恐嚇、訓斥的孩子,心理始終處於焦慮害怕的狀態,所以膽子會比較小。

    面對膽子小的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接納孩子膽子小的既定事實。不要覺得孩子不叫人,讓自己丟了面子而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孩子膽子小,是逐漸發展起來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我們家長可以根據不同的原因一一對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1、家庭成員之間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

    2、儘量多抽時間高質量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3、父母要適當放手,讓孩子自由地探索、實踐,真實地感知世界。

    4、多帶孩子外出活動。在孩子表現出膽小、不叫人或者不和陌生孩子玩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而應當耐心等待孩子適應環境,家長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玩遊戲,透過遊戲開啟孩子的心扉。因為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本來陌生的孩子透過遊戲可以很快熟絡起來。

    5、停止恐嚇、訓斥孩子。在恐嚇、訓斥中長大的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孩子搗蛋、哭鬧的時候必然是他出現了某些問題的時候,認真分析一下原因,再進行處理。總之要多給孩子擁抱,多給孩子愛,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孩子膽子小,見到不熟悉的人不敢叫,也不敢與不熟悉的小朋友玩,怎麼辦?

    孩子膽子小,不願意叫人或者不願意和陌生人玩,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我們家長不用焦慮,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少貼標籤,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引導,給孩子時間,他一定會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部整形最應該關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