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戲說歷史的貓
-
2 # 栗子書生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都是歷史上諸侯割據、大小戰爭頻繁的時代,很多著名的戰役都發生在這兩個時期。在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中,參戰國軍隊人數都非常的巨大,僅就戰爭規模來說,長平之戰參戰雙方,秦國和趙國總計投入兵力僅百萬人,除了長平之戰外,伊闕之戰、邯鄲之戰、秦滅楚國之戰,參戰兵力都達到了數十萬人。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參戰人數都只有十萬左右,那為什麼到了三國時期,戰爭的規模要小很多呢?
一、人口的衰減據《戰國策》記載,秦中國人口巔峰時期有600萬左右,軍隊數量有100萬;
趙國有300萬人口,長平之戰參戰人數大約50萬人,後來抵抗燕國入侵又湊出了20萬,所以趙國軍隊大約有70萬左右;
魏國是戰國時期第一個霸主,人口大概一直維持在300萬以上,而軍隊數量可以參考蘇秦所說的:魏國有武士20萬(精銳的魏武卒)、蒼頭20萬、奮擊20萬、廝徒10萬、車呈600、騎5000,兵力大概也在70萬左右;
齊國也曾一度稱霸,史記記載齊國地方兩千裡,帶甲數十萬。而據統計齊國強盛時期的人口在400萬以上,軍隊大約70萬;
楚國鼎盛時期人口達到了800萬,軍隊數量大概在80萬左右;
南韓鼎盛時期人口有250萬,軍隊數量大約有20萬,可以參考蘇秦入韓時說的:南韓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天下強攻勁弩盡出於韓;
燕中國人口大約和南韓差不多,也在250萬左右的樣子,軍隊數量40萬左右;
根據以上資料我們可以推算出戰國時期總人口數大約在3000萬以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三國時期的人口數量,在三國時期之前,漢桓帝時期曾經進行了一次全中國人口普查,當時的資料為全中國人口有4100萬。但是隨後不久就爆發了黃巾起義,緊接著就是三足鼎立前各諸侯之間的混戰,加上一些嚴重的天災等,全中國人口銳減到140萬,赤壁之戰曹操曾說漢末三國大動盪活下來的人只是原來人口的1%!後來三足鼎立後,天下局勢較為穩定,魏蜀吳三國各自休養生息了一段時間,各中國人口有所恢復了。根據史料記載,公元263年,蜀國有1082000人、魏國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吳國有2562000人,總計編戶人口為7672881人。相比戰國時期的人口資料,三國時期人口確實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衰減。
二、軍隊的組成和決戰的方式不同戰國時期,自軍制改革之後,戰車逐漸被步兵取代,東方各國都主要是以步兵為主戰兵種,而當時騎兵資源還是非常的稀缺。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曾培養出一支精銳的、戰鬥力出色的騎兵,但是由於戰馬稀缺,這支騎兵的數量並不多,雖然在趙破匈奴之戰中這支騎兵有參戰並立下不小的功勞,所以當時李牧主要還是以步兵為主擊敗了匈奴騎兵。而像長平之戰,秦滅六國之戰基本上都是以步兵來決勝於戰場,這樣的話戰爭勝利的走向基本就是靠步兵數量和戰鬥力來決定的,所以戰國時期各國都會儲備充足的步兵數量,戰國軍隊基本是由步兵組成的,而步兵數量的多少取決各國的人口數量,在人口充足的情況下,軍隊的數量自然很龐大。
而三國時期就和戰國時期不同,在霍去病以騎兵突襲匈奴後方,開闢了騎兵閃擊戰取勝的戰法後,騎兵開始取代步兵成為戰場決定勝負的關鍵,這也使得三國時期各諸侯之間的軍備競賽不再單一的靠步兵數量了,各諸侯的軍隊變成由步兵和騎兵共同組的,騎兵在戰場上是主力,步兵有時候扮演輔助的角色。騎兵的培養比步兵要複雜和困難很多,其軍隊人數的多少主要取決於戰馬的數量,所以騎兵軍隊不可能出現步兵那樣幾十萬的人數,能有幾萬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這也導致了三國時期各大戰役參戰的軍隊人數不會像戰國一樣那麼多。
其次由於三國時期人口確實比戰國時期大大減少,各諸侯都走精兵路線,培養精銳的作戰部隊決勝於戰場,像曹操的虎豹騎、袁紹的先登士、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劉備的白毦兵、東吳的水師等,這些部隊數量都不會太多,但是在戰場上勝過千軍萬馬,能左右勝負。說白了戰國時期的戰爭主要靠軍隊的數量決定勝負,到了三國時期則是靠軍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
三、兩個時代軍隊人數統計的方式不同古代打仗後勤保障非常困難,由於古代交通比較落後,受環境和條件的限制,導致物資運輸極為困難,所以古代行軍作戰都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先行糧草”的方式,就是靠靠一定數量的勞役來運輸,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戰勤保障部隊。
長平之戰,雙方參戰人數達百萬,最後5萬趙軍被殲滅,剩下的40餘萬趙軍被俘虜。一場這麼激烈的戰爭趙國只死了5萬人,卻被俘虜了40萬,這說明是真正和秦軍在戰場上正面廝殺的趙軍可能就只有這5萬人,趙軍中有戰鬥力的主力軍隊數量只有5萬人,剩下的40餘萬並不是主戰力量,可能就是由民兵和年輕壯士組成的後勤保障兵、隨軍民夫等非戰鬥人員。所以戰國時期打仗,雖然參戰軍隊數量有幾十萬,但並不是這幾十萬人都是戰鬥人員,有很多是負責運糧草的後勤保障人員,這些人蔘加國家戰爭雖然不用在戰場上激烈的廝殺,但是發生戰爭時他們也被納入軍隊人數統計中。也就是說戰國時期軍隊數量的統計方式是:參戰的作戰人員數量+不參戰的後勤保障人員數量=軍隊數量
而三國時期,只統計了各大戰役的主戰人員,沒有把民夫、勞役等這些後勤人員統計進來。像諸葛亮每次北伐都只有數萬人,這數萬人就是主戰的主力軍,負責運輸糧草的後勤人員不在這數萬人裡面,因為不是參戰的主戰人員,就不會把他們統計進來了。因為蜀道艱難,運輸糧草的過程中也會有人員損失,所以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要將隴右三郡的人口往蜀漢遷徙,為的就是彌補北伐中損失的負責運輸糧草的勞動力。所以三國時期軍隊數量統計方式是:只統計真正參戰的人員,不統計非戰鬥人員。
總結所以,三國戰爭參戰人數遠少於戰國的這種現象,是因為人口的衰減、戰法的進步、軍隊的演變,再加上兩個時代官方統計參戰數量的方式不同這些因素共同導致的,並非完全是因為人口衰減了。
-
3 # 史海小白丁
與戰國時期全中國人口4000萬左右相比,三國時期全國的人口只有2500萬左右,但人口的衰減並不是軍隊人數減少的根本原因,其主要原因是兵制的變化。
戰國時期的徵兵制與募兵制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實行的是徵兵制,凡是適齡男子入伍都在被徵之列。在當時,男子只要滿了16歲,就必須登記在冊。然後,諸侯國會更加戰爭的需要,隨時徵調這些人入伍。
在徵兵制下,意味著每一個處於服役年齡段的國民都要承擔兵役義務。一般來說,服役都有一個期限(比如三年),到期則可退役回家。但大多數時候,諸侯國會因為戰爭升級的需要,往往通過各種法律強迫適齡甚至不適齡的國民服役,肆意延長服役期限,以至於到60歲還要征戰的大有人在。
以徵兵制為主導的戰國兵制是保證兵源數量的重要因素。
除徵兵制外,各諸侯國還存在募兵制,這是與軍功制相結合的。在戰國時期,普通民眾如果想改變身份地位,通過軍功從而封侯拜將的唯一的途徑,因此,紛紛主動應徵入伍。
正是在徵兵制與募兵制的背景下,戰國時期各國軍隊動輒數十萬。
三國時期的世兵制三國時期主要實行的是世兵制,所謂世兵制,是由一部分人戶專服兵役、世代為兵,是保證地主階級政治需要的一種兵役制度。
曹操起兵之初,各軍閥為防止官兵叛逃,都要求將領甚至士兵以家屬為人質。士兵的家屬被集中管理,嚴加控制,成為軍戶。統治者為了獲得穩定的後備兵員,強迫軍戶世代為兵,父死子代,兄終弟及。這樣,世兵制正式形成。
世兵制的主要特點就是軍戶和民戶分離,軍戶世代為兵和士兵叛逃罪及家屬。由於漢末重男輕女,造成男多女少,男子求偶困難。為了保證兵源,曹魏政權採取行政手段干涉軍戶的婚配,不許軍戶女子外嫁,只准在軍戶內求偶。
蜀漢在實行徵兵制的同時,對各級將領的部曲實行世兵制。諸葛亮在進軍南中地區時,還收降大量少數民族人民當兵。據《華陽國志》記載,在擊敗孟獲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正軍”。還徵募川西“蜀叟”人為兵,號稱“叟兵”,遷入的這些少數民族逐漸成為世代為軍的軍戶。
孫吳的世兵制有自己的特色。與曹魏的家屬不準隨軍不同,家屬一般隨軍,由各統兵將領控制。孫吳政權是在江南大族和北方南遷大族的積極支援下建立的,這些大族都擁有相當的軍事、經濟實力。為了照顧這些大族的利益,孫氏父子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領兵權,於是形成了孫吳特有的世襲領兵制。統軍將領對所統之兵可以世襲統領,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世兵制是三國特定時期的產物,它保證了各國的士兵的基礎來源,但也侷限了擴兵的範圍,無法擴大兵源的數量,以至於三國時期無法出現“大兵團”的軍隊調動現象。
此外,還有文化的因素也直接影響了兩個時代的兵源數量。在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兵家、法家對於各諸侯國來源是最受歡迎的思想,這樣影響了民眾對於戰爭和士兵身份的認同,民眾一旦崇尚戰爭,國家的兵源就有保障。但到三國時期則不同,自從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佔據了中國思想的主流,士人都看不起士兵,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民眾入伍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了各勢力的兵源。
-
4 # 持筆小鈴鐺
大家好我覺得古代戰爭資源就是為了佔領地盤,掠奪資源,本身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資源,他是糧草,兵員的重要保障,人口的多少從根本上影響著軍隊的數量,軍隊過多就會影響民生達到窮兵贖武的境地。所以我認為決定軍隊的多少從根本上就是人口的多少而決定的,下面是我搜集的資料,從戰國到三國時期的人口統計折線圖。
一、戰國到新莽時期人口統計
首先是從戰國到新莽時期人口統計具體如下圖所示:
二、東漢到三國時期的人口統計
但是到三國時期人口銳減,有黃巾起義,瘟疫,一些自然災害,在加上戰爭導致人口銳減到不到800萬。具體如下圖所示:
三、三國時期各中國人口統計
根據《三國志》《晉書》《通典》等史料記載,三國的人口資料為:
魏中國人口
蜀中國人口
蜀漢後主劉禪炎興元年(263年),民戶280,000戶,940,000人。此外,帶甲將士102,000,吏40,000人,總計1,082,000人。資料來源:《通典·食貨》七和《三國志·蜀志》卷三附註引王隱《蜀記》中的資料,關於263年的蜀中國人口,兩者資料相同。
吳中國人口
吳後主孫皓天紀四年(280年),民戶523,000戶,2,300,000人。此外,帶甲將士230,000,吏32,000人,總計2,567,000人。資料來源:《三國志·吳志》卷三附註引《晉陽秋》中的資料。
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年),魏蜀吳三國總人口只有大約767萬,和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的5648萬相比,只有157年的13%多。220年三國鼎立的時候人口只會比767萬更少。
綜上我認為造成軍隊少,戰役規模小,主要原因還是人口銳減的厲害,缺乏有力的兵員補充和後勤保障。所以三國時期沒有戰國時期軍隊多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少。
-
5 # 史論縱橫
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也就是公元2年,全國103個郡級行政單位登記的戶數為1233萬戶,人口是5959.5萬人,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人口統計資料,也是目前史學界比較能夠接受的準確數字。
以此為基礎,再綜合戰國時期的一些資料,可以推測戰國時期的人口應該在兩三千萬左右,也是目前史學界能夠接受的一個區間。
三國時期的人口多少,目前來說應該是沒有準確資料的,關於三國時期的人口推測也有很大爭議,最少的說法是三國時期人口下降到140萬,最多的說法是三中國人口最多的時候,達到3800萬。
讓我去普查三中國人口,我也沒有那個能耐,我只能根據一些權威的資料進行推測,靠不靠譜大家自行決定。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西漢末年經過王莽篡漢及農民起義影響,到光武帝建立東漢的時候,人口只剩下2100.78萬人,銳減人數到差不多隻剩三分之一。
東漢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進行的人口普查顯示,全中國人口達到5648.69萬人,而經歷三國到西晉初期的時候,人口總數為1616.39萬人。(這幾個資料擷取自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
在之前史學界中,根據《三國志》等史料推測出三國時期人口為六七百萬人,而梁啟超在《中國史上人口之統計》認為三國時期人口應該在767萬人,劉錚等人在編纂《人口統計學》時,認為三國時期人口為787萬人。
因此,三國時期八百萬人的說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行其道,有人認為三國時期存在大量人口未列入戶口登記的緣故,如果全算上的話,全中國人口可達1534萬人。
證明的結果是繁雜的,這不是本文要論證的重點,所以簡化推測,三國時期的人口大概區間應該是在一千萬左右浮動。
如此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人口是遠遠不足戰國時期的,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戰亂引發的災荒瘟疫引發了人口大危機。
比如長平之戰中,趙國動員大約45萬人,秦國實際上動員人數也在50萬人左右,雙方兵力加在一起,接近百萬。
我們再來看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跟長平之戰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三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兩次戰役中,官渡之戰雙方兵力加一起大約13萬,赤壁之戰中參加兵力大約25萬人,只有長平之戰的四分之一。
實際上,戰國時期秦國在長平之戰中,調動兵力有50萬,但是在第二次伐楚戰爭中,卻調動了60萬人,這樣的兵力調動,在三國時期是無法想象的。
比如長平之戰中參戰雙方只有秦國和趙國,雙方人口不會超過一千萬(秦國300萬,趙國350萬),卻發動近百萬規模的大陣仗。
而在清朝太平天國時期,人口規模已經達到四億,卻不可能爆發超過四千萬人口的戰爭,縱觀清朝時期的戰爭,常備陸軍不過二百萬,真正能夠調動起來,能發動五十萬規模的戰爭基本已經到了極限。
如果按照長平之戰人口基數與投入兵力數掛鉤的話,三國時期可以發動戰爭規模,至少也應該是百萬以上。
所以說,人口銳減跟戰爭規模之間,影響是有限的。
戰國時期實行的兵制大多是全民皆兵的策略,當時各國政府為了爭霸,將土地和戰爭捆綁在一起,想擁有土地必須服兵役去打仗,因此,戰國時期一旦開戰,農民全部被調動起來上前線。
這一點在長平之戰中有著更充分的體現,當時秦昭王為了支援白起,在河內郡給當地百姓加封爵位一級,並且徵調全國15歲以上的青年開赴長平,這些人,包括運糧的人都是被算到軍隊人數中的。
也就是說,全民皆兵的政策使得戰國時期的規模,想要發動多大的規模,取決於該國擁有多少男性人口,也算是義務徵兵制的一種。
等到劉秀建立東漢後,為了削弱地方武備,弱化徵兵制度,地方上的軍事實力漸弱,相反豪強為了守護農莊,開始組建私軍,從農民中抽調強壯的人專門維護治安,被稱為“部曲”,到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基本就是私人武裝了,進一步誇大就導致了軍閥割據的現象,而募兵制度已經隱隱出現。
隨著戰爭的發展以及生產力的進步,義務徵兵已經不現實了,只有蜀漢政權堅持這種徵兵方式。
而曹魏和東吳都採取世兵制度,把當兵的和農民分開,當兵的世世代代都去當兵,也就是職業軍人,平時不發生大規模戰爭,以職業軍人為主,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再實行徵兵和募兵制度來補充兵力缺口。
可以說,三國時期的戰爭已經開始逐漸職業化,把兵民已經分開,在實際統計的時候,兵是兵,民是民。
另外一方面,在古代戰爭中,參加戰爭人數最多的並非是拿著武器砍人的,而是運送糧草的人,通常來說,一個人在前面打,後面要有至少三個人天天揹著糧食在送。
這部分在戰國時期的戰爭中肯定是算在軍隊中的,但是在三國時期的戰爭,可能不一定會算在其中。
所以,戰國時期的戰爭形態與後世的戰爭形態有明顯的差距,人口基數不是決定因素,主要還是因為戰爭逐漸職業化,戰爭人數統一方法也發生了變更。
-
6 # 夜狼文史工作室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中國歷史人口的一個基本規律。
你看中中國人口發展的曲線圖,是一個總體增長,但是卻又呈階段性的衰減的過程。
以戰國末年的人口來算,當時雖然久經戰亂,但七國總的人口約有2000萬人。
而三國,到公元263年的時候,魏蜀吳三中國人口加起來700多萬左右(魏四百多萬,蜀不到一百萬,吳有二百萬)
在三國開始,這個資料還會更少。
曹操的詩《蒿里行》裡提到“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並不是用誇張的手法,而是當時的現實寫照。
中國曆朝歷代,從來都是通過暴力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初期政治清明平和,生產力發展,人民豐衣足食,慢慢的人口增加,土地兼併嚴重,社會資源達不到有效分配,遇到天災人禍,吃不上飯的農民兄弟要造反,用戰爭這個殘暴的手段,一方面人口在天災人禍和戰爭中大量銳減,一方用暴力方式重新建立一套相對更公平和完善的資源分配體制,周而復始。
。
-
7 # 何運超
這個問題主要從分開看。戰國時期是軍事高峰,兼併很厲害,推崇武力。同時也的確是一個人口利用的高峰,預示著大一統的即將到來,的確能夠使用的兵力在所謂七雄都達到一個極致,當然不排除《史記》的誇張,秦國統一道路上,光自惠文王展開進攻,被秦軍消滅的人數就多達幾百萬。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認從秦到漢是人口增長、社會繁盛時期。
從漢到三分則是從盛世到動盪階段,三國本來是另一個從混亂到一統的階段,但都知道事實並沒有那麼理想,三國前期也是群雄割據,人們卻不像戰國時候那樣積極奔走,為理想奮鬥,是一個儒家經學思想坍塌,道教玄學思想興起的階段,還包括隱約存在即將流行的佛教。
所以大量人口逃亡,所以三國時期璧塢組織,和南方山越很多,這些都是收容人口的地方,不在三國的組織中,像南方山越雖然代表部族群體,但也不完全是部族,有很多漢人逃亡加入。隨著陸遜等人打擊,他們很多還繼續南下。西南孟獲這些部落也有許多漢人,甚至很多人認為南中孟氏本就是漢人大姓,只不過是融入了當地部族中。
當時人口減少是特殊的情況,很多人脫離了故土,躲避戰事,和戰國時候的情況完全不同了,這才形成漢代以來一個人口減少的情況,整個魏晉南北朝都是如此,所以東晉以後開始專門整頓人口編籍,桓溫、劉裕都做這種工作,把很多難逃的流民重新安頓定居方便徵稅,到隋朝安定以後才又重新形成一個大量增長的高峰。
-
8 # 山家往事
白起“人屠”的綽號不是白叫的。
伊闕之戰,斬首韓魏聯軍24萬;華陽之戰,斬首魏趙聯軍15萬;鄢郢之戰,淹殺楚國鄢城百姓數十萬;長平之戰,幾乎將趙國青壯勞力一網打盡!
整個春秋戰國五百年,死於戰爭的總計兩百餘萬,白起以一己之力幹掉一百多萬。
按說,三國時代的社會生產力要高於戰國,為什麼打仗這事兒就“退步”了呢?
首先要說的是人口。
在我們的印象中,戰國時代打仗幾乎是家常便飯,並且一打就是幾百年,其人口定然不如三國時期的多。
事實還真是出乎想象。
在東漢靈帝的時候,根據當時的人口普查,人口尚有六千萬,但經過黃巾起義、各地軍閥混戰後,到了三國時代,已經銳減到一千萬左右,其中蜀漢大抵是94萬,東吳是230萬上下,曹魏是七百萬左右。
而戰國時代,以秦昭襄王為例,彼時就有人口五百餘萬,趙國也大體相當,這兩者加起來就過千萬了,更不要說富庶的齊國以及地大物博的楚國了。
所以三國兵丁少也是正常。
但人口還不是最關鍵的原因。
如果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黃巾起義在初始的時候,也是動輒百萬級別的,就算是到了三國,蜀國依然可以有九萬軍隊,曹魏可以動員六十餘萬兵馬,從比例上來說,也是十抽一,和戰國時代沒多大區別。
話說回來,能動員是一方面,能上戰場才是真實的實力。
這中間的差距是什麼造成的呢?
國家觀念!
天下已經事實上分裂為多個諸侯國了,他們都為了維持、擴大地盤而焦頭爛額。彼時的國家觀念,其實就是諸侯國自己內部的觀念。
在春秋戰國幾百年裡,湧現出了無數的鬥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影響國家統一的程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商鞅、司馬錯、張儀、白起、嬴政等。
但也有反作用力,比如屈原,歷史上對他的定位是愛國詩人,但如果反過來看,在當時大勢已定的局面下,他的聯齊抗秦策略確實又是阻撓秦國一統,這說明他的愛國觀念也僅是侷限在楚國之內,並沒有擴充套件到華夏的高度。
漢朝建立後,依然走了一遍分封諸侯的路子,當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歷史總是曲折前進的嘛。
經過兩漢四百年的夯實、捶打,國家一統成為主流觀念,佔據一座城池就可以成為諸侯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天下只有一個朝廷,那還有什麼好打的呢?
另外,漢末大動亂,也帶來了積極的作用,那就是人口大遷徙。
所以,天下一家嘛,這仗還怎麼打?越想越沒勁,打贏了沒自己什麼事,打輸了很可能就掉腦袋,這有何苦呢?
得嘞,還是找個深山老林躲起來吧!
-
9 # 浮沉的歷史
但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再往前推幾百年,戰國時期各國的軍事動員要更加強大,比如長平之戰僅趙國一個國家就出動了四十餘萬人。
在研究戰國時期的兵力問題時,有一個問題是不能忽略的,由於戰國時期的史料非常匱乏,其中對於各國兵力描述相對可靠就是《史記·秦本紀》了。在《秦本紀》中明確記載有數十萬人交戰的戰例只有兩場:一個是伊闕之戰,另一個是長平之戰,此外秦滅六國之戰動員的兵力肯定應該達到了數十萬人,但是具體出動了多少人卻沒有記載。
此外戰國軍隊人數被誇大,那些縱橫家需要負責的在戰國第一嘴炮蘇秦口中,六國軍隊規模都是非常的龐大。
趙國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
南韓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彊弓勁弩皆從韓出。
魏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齊國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
楚國地方五千餘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這些資料看看就行了,如果真有這麼多軍隊,秦國根本就統一不了六國。
實際上漢末三國時期的人口雖然銳減,但是軍隊人數一直是不少的。到了三國後期,魏國至少有40萬人,蜀國至少有10萬,吳國至少有20萬,並且這些都是職業軍人。而戰國時期各國軍隊的人數存在大量水分,參戰的是正規軍人還是民夫,這個不好說,也不見得戰國時期的軍隊人數就比三國時期多。
-
10 # 劉一千五
戰國時期的戰爭有一個特點,就是,軍民不分。書上叫“驅市民而戰之”。雖然有點誇大其詞,但是,確實是不少這樣的戰爭場面。
戰國時代,整個天下,也沒有多少人口。一個國家要養一隻軍隊,要耗費納稅人許多糧食和金錢。當時的生產力就是那麼一個低階階段。國家再怎麼壓迫人民,也要給人民一條活路,不然,誰去生產。所以,養一隻軍隊,代價很大。周朝本來也三隻軍隊,因為出去打仗,失敗了,再也沒有軍隊了。不是周王不想要,是周王養不起。這也是天下不是天下的原因。諸侯的軍隊,一般是從私人武裝發展起來,數目有限。這是從軍隊來源而言。
戰國時期,各國為了生存,必須養一隻強大的武裝。一旦碰上戰爭,冷兵器時代,打仗人數多的大對數首先就佔了優勢。人海戰術有他自己的優勢。攻城、包圍這樣的戰術。人數少了自然就幹不成。
白起的幾場戰爭,幾乎消滅對方几萬人,十幾萬人,幾十萬人的時候不少。那麼白起,自己帶的人數也有相當的數目。這就是戰國時期,打仗人數多的情況。趙國為了陳長平之戰,把家底都拿出了,秦國為了這一仗,動員了秦國十五歲以上的人蔘軍,婦女老人做後期。也是傾全國二戰。雙方會戰,合計不下百萬人口。而趙國秦國兩個國家有多少人口呢?也就四五百萬。
戰國時代是滅國之戰,目的在於消滅敵人的人口,減少統一的阻力。
戰國時代與三國不一樣,三國時代,畢竟在使用戰爭手段時,還在謀求政治手段。也即使軍事成了政治的延伸手段。如果不臣服,就只有戰來解決問題。其二,三國時代的戰爭特點,是小規模的戰爭,是區域性戰爭。其三,三國的實力已經達到了相對的平衡狀態。在一定階段,誰也沒有力量把對方消滅。其三,魏國強大,但是吳蜀兩國合在一起,足以抵抗魏國的力量。東漢末年開始,戰爭是天天在打,但是,都是在一定的範圍內,軍隊的使用,數目佔不了優勢。
這與人口的數目有關係,畢竟東漢末年,幾十年的戰爭,使人口急劇減少。除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幾場大戰,一般的戰爭人數不多。曹操那麼奸詐,三十幾萬,也只是號稱百萬。人家周瑜識破了他,才才敢用五萬人迎戰而打敗了曹操。
-
11 # 信陵小司徒
可以說,戰國時期的軍隊動員總人數相當的多,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其實,兩方面可以理解這個問題。
首先,就是全民皆兵、耕戰之策的推廣:有的學者認為,《史記》在這個數字的記載上存在誇大的嫌疑,因為以戰國時期的人口來看,不足以動員這樣的兵力。
但是,根據楊寬先生的《戰國史》等來看,戰國時期各國的全民皆兵、耕戰之策,其實不單純存在於秦國商鞅變法之後,而是山東六國也基本存在閒時為民,戰時為兵的策略。
其次,是當時的兵役制度的影響:並且,當時是徵兵制,甚至秦國的銳士、魏國的武卒盔甲、兵器是自己準備的,不同於後世的募兵制,國家要開銷大量的軍餉以及軍事物資的投入。
所以國家的壓力相對小,而百姓的負擔相對大。例如,現在估算趙國時期的人口在三百五六十萬,有的人甚至大膽估算接近六百萬人。
如果我們去中間數字三百萬來看,趙國動員起三十萬人的常規戰鬥力,還是可能的,遇到國家大戰,全國動員出四五十萬人,雖說傷筋痛骨,但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而這,或許也是戰國時期存在大量軍隊的一個重要原因,可是。相比之下,漢末三國時期,能夠動員十萬大軍那就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數目了,至於二十萬人,那更是牽動全國命脈,那麼,為什麼會如此呢?
首先,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人口數量:根據《三國志》等資料來看,蜀漢炎興元年、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國有人口九十四萬人,根據《蜀記》記載來看,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國有人口九十萬,這也就是說,四十二年的時間,蜀國的人口增長率低到了極點,才增加四萬人。
而吳國的人口,在孫權在位的赤烏五年(公元242年)有二百四十萬人,而孫皓投降的時候,卻變成了二百三十萬人。
而與此同時,曹魏的人口數量為四百四十三萬人口,所以,截止到吳國滅亡的時候,當時天下的人口總數為七百六七十萬左右。
其次,經濟基礎下的兵民比例以及兵役制度:當然,這也只是登記在冊的人口數量,當時,曹魏的常備軍六十六萬人上下,蜀漢的常備軍十萬兩千上下,東吳的常備軍二十二萬左右,所以,按照當時兵民的比例來看,曹魏是一比七、蜀漢是一比九、東吳是一比十。
也就是說,最起碼,按照登記在冊的戶口來看,三國末期的兵民比例基本上是十個百姓,供養一個士兵,這樣的負擔,不可謂不重。
儘管三國時期的人口數量一直存在爭議,比如李向軍先生考證後,認為建安末年,三國總人口數當為一千零九十三萬左右,其中曹魏六百六十六萬人左右、蜀漢一百四十三萬人左右、東吳二百八十三萬人左右。
但是,筆者私以為,這些人口可能存在,但是大多數是流民或被豪強大族隱藏,因此,登記在冊的人數,應該不會有太大誤差。
那麼,國家想要養兵,自然賦稅要從登記在冊的民眾家庭徵收,因為國家要支付軍隊的糧草、戰馬、武器等一切戰備資源的開銷,這部分錢,自然是從百姓那裡收繳。
因此,對於漢末三國時期的民養兵的比例,竊以為,基本還是維持在一比十左右。
所以,徵調十萬大軍,至少要百萬人口的支援,雖然可能誇大,但最起碼要動用五六十萬人口的總產值,因此,這樣的規模,不可謂不大。
加之三國幾十年間,除了蜀漢較少發生天災,曹魏與東吳水患、旱災、蝗災幾乎四年一大災,甚至說,還有地震,加之官府的賦稅之重,因此,想要依靠著在冊百姓的人口數量去供養大軍,的確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故而,才會出現三國時期動員十萬大軍,就算是比較多的這種現象。
參考資料:1. 《三國史》馬值傑
2. 《中國軍事通史第七卷 三國軍事史》羅坤 張永山
3. 《三中國人口考》 李向軍 遼寧大學學報1988年第三期
-
12 # 金微大都護
國策不同,受利階層不同,導致自大一統後,人口增多,反而軍力下降!
戰國時期,群眾爭鬥,要想不被其他諸侯消滅,只有富國強民,國家通過工商貿易斂財,百姓通過征戰獲利,所以越是強國越是能征善戰,百姓就越富強,在國家機器被被充分調動起來後,君王與貴族與百姓都被捆綁在征戰這輛戰車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國家越是能打,百姓越是富足,那時的征戰是士兵自己自備軍糧,所以國家越是強大,擴張越快,獲利的階層就越多,而這反過來會促使國家擁有更多軍隊!秦國的全民耕戰國策是這種現狀的典型代表!
在君主集權的社會模式下,一切權力收歸中央,天下財富收歸君主和中央政府,君主成為天下至尊,不允許有其他勢力與其抗衡,無論貴族還是民間百姓,都只能在其統治下獲得有限的利益,這種國強民弱的發展模式,導致政府越強,社會發展越容易被制約,相反無為而治才能讓社會休養生息,所以君主專制和中央太過集權,導致民間社會日益孱弱,每當有國難時政府很難依靠貧民,秦國打了150年統一戰爭不但沒滅亡反而越來越強大,隋煬帝只打了三次高句麗,國家就崩潰了!漢武帝也是征戰匈奴不到半個世紀,國家就要滅亡了!明朝也是如此!
只有放權的漢唐,還死得有點硬氣,國家軍隊總共百萬以上,君權不強的宋朝最高時也有超過150萬的軍隊!
三國時期,君弱臣強,百姓也孱弱不堪,所以無論哪方動員十萬以上的軍隊那就是要傷筋動骨了,袁紹官渡之戰失去霸主地位,曹操赤壁之戰失去制霸機會,劉備只用了5萬人馬出征東吳結果造成毀滅性後果,任是諸葛亮再有能耐,也無法實現擴軍,民力太弱,不足以託付大任,所以六出祁山也就是聊以自慰而已!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都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戰亂年代。群雄割據,大小戰爭頻繁爆發。不過,在戰爭規模上,年代更早的春秋戰國卻比三國時期要大很多。
公元前259年到公元前257年,秦國和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進行城池攻守戰。各方投入總兵力達55萬。
公元前226年到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秦將王翦、蒙武率領60萬大軍進攻楚國。
戰國時期的大型戰役投入的兵力,多則超過百萬,少的也有幾十萬。
兵多是因為國家為了打仗,幾乎把中國人中所有的男子都徵兵了
春秋是中國軍制由“貴族兵”向“徵兵”轉變的時代,到了戰國,由於戰爭規模擴大和頻率增多,原有的“貴族兵”已經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各諸侯國都開始招募農民當兵。戰國著名的“魏武卒”就是自耕農和沒落貴族子弟組成的。
因為是全民動員,所以七雄軍隊的數量都很大,秦楚齊三大國的兵力基本都在七十到百萬左右,趙魏燕三國的兵力也在五十萬左右,哪怕最弱的南韓在戰國末期還有十餘萬的軍隊,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自然能達到幾十萬。
到了幾百年後的三國時期,但戰爭規模卻小了很多。
官渡之戰,袁紹軍約11萬,曹操軍約3萬;赤壁之戰,曹軍20餘萬,孫劉聯軍5萬;夷陵之戰,劉備所率的蜀軍和陸遜所率的吳軍大約都是5萬左右。
上述戰役被稱之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規模尚且只有如此,其他中小型戰役,參戰人數就更少了。
為何生產力大大領先戰國的三國,作戰兵力不如戰國?說到底,人口!
戰國中期的總人口為2500萬-3000萬左右。到了東漢中期,全國的總人口達到了6500萬。而到了三國時期,總人口數竟然只有約800萬。
造成這種人口銳減的情況,主要原因還在於東漢末年長期的戰亂、瘟疫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其實拿戰國和三國相比,從時間跨度上來說,對三國是不公平的,戰國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時間跨度是254年。三國真正的時期是從公元220年到280年,只有60年時期,官渡和赤壁之戰嚴格來說都發生在三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