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有很多避諱引發的有意思的故事,就是語言文字或生活中的忌諱,在生活中不敢直呼某物或者某人的名字,在行為上也要回避相關名物的行為。
10
回覆列表
  • 1 # 公子想

    所謂的避諱,就是語言文字或者生活中的忌諱,或是出於恐懼、迷信、憎恨的心裡,或者由於政治禮制的原因,在生活中不直呼某人或者某物的名稱,或者用其他稱呼去代替。由於避諱,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或有趣或無奈的故事。

    元宵、國家、筷子都是避諱而得名的

    袁世凱當政時期,覺得“元宵”聽上去像“袁消”,覺得非常不吉利,就將元宵改為湯圓,所以有了湯圓這樣的說法,當年還有人做了一首打油詩: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還有國家一次,其實在漢代以前並不這麼稱呼,一直稱為“邦國”,但是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為了避諱漢高祖劉邦的名字,將邦國,改稱為“國家”。這些小故事你知道麼?當然除了避諱這些大人物的名字,還有一些因為生活中一些習慣或者不吉利的原因,改變一些事物名稱。我們現在用的筷子,在古文中稱為“箸”,但是“箸”與“住”同音,船家打漁時比較忌諱“住”,所以改為“筷”,就有了我們現在稱呼的筷子。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我們再舉幾個我們常說的俚語和成語,也是因為避諱才產生的。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什麼意思我就不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是因為在宋代有一位州官叫做田登,這位官員官氣十足,非常忌諱大家說燈,所以全州將“燈”都成為“火”。上元燈節,州府發榜,依據慣例“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這就是鼎鼎有名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來源。

    “管中窺豹”原來是“管中窺虎”

    管中窺豹,這個成語說的是從管中看豹子,只能看到一個斑點,不能看到整個豹子的全貌,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所見到的不全面或是略有所得。但是知道這個成語最初並不是這樣的,而是管中窺虎,但是唐高祖李淵的太祖名為李虎,為了避諱,將虎改為豹,並一直沿用至今。

    避諱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

    避諱在古代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如果掌握不好,嚴重的可以引發殺身之禍,所以古代人非常重視這些。避諱的重災區一般都是帝王,比如為了避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秀”字,將秀統稱為“茂”,秀才,也就成了茂才了。還有一些地名也因為皇帝的名字而改名,如禹州,之前叫鈞州,因為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而改為禹州。古代因為避諱,還有多本著作,專門介紹避諱或者告訴大家應該怎樣避諱,最早的避諱學專著,是東漢學者應勛的《舊君諱議》。

  • 2 # 品談客

    “避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中的一大“特色”,儼然成了一門學問。這樣的“學問”是註定要鬧出笑話和荒唐來的。古人認為,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說的,一說就意味著不吉祥、不恭敬甚至大逆不道。比如人死了,“死”字不吉祥,也不恭敬,就要避諱,不能直接說死了,要說“駕鶴西去”了、“仙逝”了、“長辭”了、“作古”了.....等等。

    古代的避諱,最常見的就是對人名字的“諱”。這種風俗,在中國的歷史中,起於周,盛於唐宋,可謂淵源久長,而且還玩出了花樣。對於要避諱的名字,我們的古人研究出了大致四種處理花樣:1、替代法。用相近的字來替代要避諱的字。2、空格法,遇到避諱的字要空一格。3、缺筆法。遇到避諱的字故意少寫一筆。4、某某法。直接用某某代替。

    下面舉一些有意思的避諱的古代例子。

    1、西漢高祖皇帝,是個流氓出生,原本叫劉季,當了皇帝后,改名叫劉邦。結果,這個“邦”字就要避諱了,書都要把“邦”字改成“國”字,就連孔夫子的《論語》也不放過,如書中“何必去父母之邦”要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國”。

    2、 孔夫子在漢朝時候,聲名還不是那麼盛,所以,吃了劉邦的“癟”。到了宋朝時,孔夫子一路被捧為“至聖先師”,地位達到鼎盛,他的名字“孔丘”也要避諱起來了。宋朝政府下令,凡是讀書時讀到“丘”字時,都不準念成“丘”,一律念成“某”字,甚至還要拿紅筆把“丘”字圈起來,以示對先賢的尊敬。到了清朝時候,更加變本加厲。清政府下令:凡天下姓“丘”的,都要加個耳字旁,改為“邱”字。這還不算,還不允許“邱”發音為“丘”,要念成“七”字。於是,天下姓“丘”的,都不得已改姓“邱”了。直到今天,有姓“丘”的,也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來的“丘”字了。

    3、前面說到漢高祖劉邦的名字要避諱,殊不知劉邦老婆呂后的名字也要避諱。呂后原名叫呂雉,“雉”字的原義是野雞。既然野雞的名字“雉”被呂后叫了,那以後野雞就不能叫“雉”,只能叫野雞了。野雞估計一定很鬱悶:“我招誰惹誰了?好端端地把我的名字給搶了!”

    4、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避他的諱,當時很多人都不得不改名字。如:他的敵人王世充,人死了,還被史書上硬是給改為“王充”;他的戰友李世勣,名字也被生生改為“李勣”。

    在唐朝,不只是皇帝的名字要避諱,連做官也要受到避諱的限制。比如,你想做官,官職的名稱裡,有一個字和你父親或者你爺爺的名字一樣,這不行,這官你就做不了,你要避諱!比如,你父親的名字裡有一個“中”字,那中書省的官你都做不了,你犯你爸爸的避諱了。如果你硬是偷偷摸摸做了這個官,被朝廷發現,不但被罷官,還要被判刑,一年徒刑!

    5、 唐朝有一個人叫賈曾,被朝廷任命為“中書舍人”的官。他嚇壞了,因為他爹名字叫賈忠,“忠”字和“中”字有犯忌諱的可能。他不敢上任,上書請求辭官不幹。後來經過朝廷合議,認為“忠”和“中”是兩個字,不算犯避諱,賈曾這才敢做這個官。

    6、唐朝李賀,寫詩如鬼神相助,被後人稱為“詩鬼”;才華橫溢,本可登科高中,仕途遠大。可想不到的是,他爸爸的名字把他“坑”了。他爸爸叫李晉肅,朝廷有嫉賢妒能的人就指出,“晉”和“進”兩個字同音,所以李賀為避他爸爸的諱,一輩子不能中進士。結果,李賀又氣又鬱悶,27歲就死了!

    除了皇帝的名字要避諱之外,民間之中,父親或者長輩的名字,在家族之中也要避諱。

    7、古代史學大家、《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他父親的名字叫司馬談。所以,在他寫的《史記》一書中,凡是名字帶“談”字的人,他一律私自給人家改了名字。例如“張孟談”,改為“張孟同”;“趙談”,改為“趙同”。他不允許別人的名字在他的書裡,和他爸爸的名字相同,統統要避他爸爸的名諱。

    到了寫《後漢書》的范曄,也學起了司馬遷。范曄的父親叫範泰,於是《後漢書》中,名字叫“泰”的人就倒了黴了。如:郭泰被改為“郭太”,鄭泰也被成為“鄭太”。

    8、唐朝大詩人杜甫,他父親叫杜閒,為了避他父親的諱,杜大詩聖寫了一輩子詩,卻沒在詩中用過“閒”字。如果你發現杜甫的詩中有“閒”字的,請注意!那可能是冒杜甫之名的假詩。

    9、宋朝蘇東坡的家族中,不知為何,避諱“序”字。於是,老蘇家從蘇洵開始,到蘇軾、蘇轍在寫作中,碰到“序”字,一律改為“引”字。由於蘇家寫文章影響比較大,一路影響至今。這就是為什麼如今有些書中有“引言”或者“小引”的緣故了。

    10、唐朝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恨透了安祿山,恨到了不願意看見“安”字的地步。於是下令,郡縣中帶“安”字的要避諱、要改名。如“安定”改為“保定”;“安化”改為“順化”等等。

    11、清朝平西王吳三桂,他在中國西南稱王,為了避他名字的諱,把“桂林”,改為“建林”。他的父親叫“吳襄”,為了給他爹找個地方來做避諱的物件,於是他跑到湖北的襄陽,把襄陽改名叫漢南府。

    以上這些避諱的例子,在今天看來,實在是有點荒唐和小心眼。但是,在古代,避諱是上至皇帝下到平頭老百姓都得嚴肅認真對待的大事情。這種“小荒唐”幾乎貫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呢!

  • 3 # 歷史寶藏

    避諱,是古代東方專制社會特有的制度。

    為尊者諱,為賢者諱。名諱是個大忌,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更是誰也碰不得,一不準寫,二不準說,三不準用。如果碰上那個字,就得改音變形,或者用其他方法來回避,這叫避諱。

    上古以來,舉凡社會生活中的職官、人物、典籍、地方名稱,都得避諱。尤其是地名的避諱,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比比皆是。

    如:漢景帝名啟,即位後改啟封為開封,即今河南開封市。

    西晉愍帝名鄴,“鄴”、“業”同音,於是改建業為建康。

    皇帝是真龍天子,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其本名必須避諱,這是毫無疑問的,不僅皇帝、國王的本名須諱,連嫌名也得避諱。

    “所謂嫌名,是指與諱名音同音近的字。諱嫌名之俗,實起於三國。至晉代,避嫌名才漸成風尚。”

    說起避嫌名,一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眾所周知的一句話: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話說在北宋朝,常州到任一太守,名叫田登,此人為官暴虐,蠻橫無理。因為他的名字裡有“登”字,因此就忌諱百姓說任何與登相近的字。為此還懲罰了不少沒注意此避諱的小吏。

    元宵節是古代的一個盛大節日,但是在田登當太守的這一年,衙門裡的辦事人員可是愁壞了。因為州府衙門需要貼出告示,準百姓依例放三天焰火,點三天花燈。寫告示的官吏就發愁了,不讓用“燈”字,那用什麼字呢?

    絞盡腦汁之後,官員把告示上的“燈”改為“火”字。於是就有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的告示。

    當地的老百姓深受暴虐太守之欺凌,看到這張告示之後,更是氣憤不已,痛恨地傳言:“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什麼世道!”

    這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俗語的由來。也是因為避諱這一制度而產生的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參考書目:

    華林甫:《插圖本中國地名史話》,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版。

    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彙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王新華:《避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告訴我些深情厚意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