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燕政權的滅亡在很大程上跟執政慕容評有關,而此人是個非常有名的“守財奴”。那麼慕容評究竟做過哪些事情,才導致前燕敗亡?
16
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古人從政多是奔著“名利”二字去的,而對金錢的追逐尤其是他們做官的原動力。不過凡事都有個限度,因為過度追求金錢而導致身敗名裂的官員並不在少數,更有甚者不僅把自己的命搭進去,還連帶著禍害了國家。比如前燕(五胡十六國政權)宰相慕容評,便是其中的典型。

    慕容評的身份很高貴,他是前燕武宣帝慕容廆的幼子,文明帝慕容皝之弟,景昭帝慕容俊的叔父,末代國君慕容暐的叔祖父,在前燕滅亡前官至太傅,封上庸王,可謂位極人臣。慕容評出將入相,本來很有作為,但到了慕容暐在位期間,逐漸轉變為一個昏聵貪鄙的“誤國者”角色。

    慕容暐繼位時年紀尚幼,所以朝政由叔父慕容恪執掌,叔祖父慕容評輔佐。慕容恪執政期間,慕容評尚能跟他同心同德,所以此時的前燕國勢蒸蒸日上,呈全面上升的勢頭。可等到慕容恪一死、慕容評執政後,形勢便急轉直下。

    原來慕容評這個人氣量狹小,對名望、功績比他高的將相,一定會極力剷除。此時吳王慕容垂因有擊敗東晉權臣桓溫、開疆拓土之功,在國內的聲望極高,自然便成了慕容評的“眼中釘”。慕容評為除掉慕容垂,便勾結同樣嫉恨他的太后可足渾氏,聯手迫害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慕容垂求告無門,被迫亡命前秦,成為秦帝苻堅手下一員干將。次年,苻堅便在慕容垂的導引下,派主力進攻前燕。

    公元370年春,前秦丞相王猛率大軍進攻前燕,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陷洛陽、晉陽等重鎮,兵鋒直逼前燕國都鄴城。慕容暐聽聞前秦來攻,趕緊派太傅慕容評率大軍三十萬抵禦,並於秦軍對峙於潞川。慕容評本心不想打仗,同時考慮到秦軍孤軍深入、糧草不濟,便想用持久戰耗盡敵軍的銳氣,然後趁機反撲。於是慕容評駐軍潞川后,便一直高掛免戰牌,沒有采取攻勢。

    可慕容評雖然沒有交戰,但在兩軍對壘之際卻並沒有閒著,抽空幹了一件令人極為不齒的事情-撈錢。據正史記載,慕容評為了撈錢,將潞川一帶的山林泉水全部佔為己有,當地人和士兵如果想要打柴、打水,都必須向他交錢才行。就此一招,慕容評搜刮了大筆錢財,積攢的錢帛跟丘陵一般高。主帥如此貪婪不堪,令士兵們極為憤怒,好不容易積攢起來計程車氣一朝瓦解。

    太傅評以猛懸軍深入,欲以持久制之。評為人貪鄙,鄣固山泉,鬻樵及水,積錢帛如丘陵;士卒怨憤,莫有鬥志。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晉紀二十四》

    慕容暐聽到奏報後大驚失色,派侍中蘭伊到軍中,並責備慕容評說:“上庸王是高祖之子,應該以宗廟社稷為憂,如今大戰在即,怎能可以不厲兵秣馬、激勵將士,反而在前線專門聚斂財富?國庫中積攢的財物很多,朕當與上庸王共同享用它,您不要擔心沒有錢花。然而一旦敵軍深入、家國淪喪,您即使再有錢,又能到哪裡去花呢?還是趕緊整軍備戰、擊退敵軍吧!”

    慕容評被劈頭蓋臉地訓斥一番後,趕緊將積攢的金銀財帛散給將士們,並主動對王猛的軍隊展開攻擊。然而此時的燕軍早已人心渙散,與秦軍剛一接觸便潰不成軍,被俘獲、斬殺的竟有15萬人之多,慕容評則單騎跑回鄴城(“及日中,燕兵大敗,俘斬五萬餘人,乘勝追擊,所殺及降者又十萬餘人,評單騎走還鄴。”引文同上)。

    經此一役,燕國主力悉數淪喪,秦軍主力隨即直撲鄴城。慕容暐、慕容評自知無力抵禦,於是率領少數士卒逃往故都龍城,結果慕容暐在半路上被秦軍俘虜,慕容評則僥倖逃亡到高句麗。然而不久,高句麗畏懼於前秦的威勢,將慕容評逮捕後送歸中原。隨著慕容暐的被俘,立國僅33年的前燕政權至此滅亡。

  • 2 # A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不知道問得是哪個時期的“燕”,中華歷史以“燕”命名的朝代有八個。如果說的是戰國七雄的“燕”。那麼被滅和是不是愛財守財奴關係不大。看看地圖,燕位於現今的北京市至東三省環渤海灣一帶,不是什麼魚米之鄉,那時也沒有什麼海貿經濟。國主因為自己過家產出甚微,看重黃白純屬正常。國力弱小,只能利用刺殺首腦的手段,未遂之後,被已經滅了韓、趙的強秦一舉而下!滅亡純屬國力羸弱導致!就算是管仲、衛鞅、孫臏都在燕國,被強秦消滅只是時間問題。

  • 3 # 偉大航路小書生

    前燕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

    通常,慕容評和皇太后可足渾氏被認為是前燕滅亡的罪魁禍首。

    前燕滅亡

    360年,前燕慕容暐繼位後,前燕內部矛盾加劇。369年,慕容垂出逃投奔前秦,苻堅任命其為冠軍將軍,趁機以之前前燕未割讓洛陽地區為由,派王猛率兵攻打前燕。370年,洛陽地區投降。之後與燕軍交戰,燕軍慘敗,慕容評單騎逃歸鄴城。秦軍包圍鄴城。苻堅親率精兵十萬攻克鄴城,慕容暐出逃被俘,前燕滅亡。

    慕容評慕容評,前燕名王,“半截英雄”。為慕容廆的小兒子,歷任前燕前軍帥、上庸王、司徒、輔弼將軍、太宰、太傅。軍事才能

    慕容皝去世後,慕容儁即位,趁後趙內訌,派慕容恪、慕容評率兵進攻後趙。慕容評率軍包圍了冉魏的都城鄴城,與冉閔皇后董氏和其子冉智相持,並且最終破城,滅亡了冉魏。

    慕容儁病重,任命慕容恪為太子的攝政,慕容評、陽驁、慕輿根輔佐。

    慕容暐繼位後,慕輿根不甘屈於慕容恪、慕容評之下,誣告其二人謀反,太后誤信。慕容恪,慕容評二人商議後,滅其全族。

    罪魁禍首

    慕容恪雖然是攝政,但在重大決策上都和慕容評商議。他的攝政很成功,把前燕管理得很有效率。

    慕容恪死後慕容評成為慕容暐的攝政,從此前燕走向了一條滅亡的道路。慕容評雖然有些軍事才能,但作為攝政,逐漸顯示出了他的腐敗無能。

    前秦內訌,四位國公發動叛亂,求援於前燕,朝堂都認為這是滅前秦的好時機,但慕容評拒不發兵。

    貴族們將百姓遷到自己的封地以讓他們只給自己納稅不給朝廷的腐敗行為越來越嚴重,導致國庫空虛,無力支付官員俸祿

    369年,東晉桓溫北伐,發起了著名的枋頭之戰。桓溫一路勢如破竹,打到距離鄴城僅幾十裡的枋頭。慕容評大驚,向前秦求助許以洛陽地區。同時慕容垂殊死抵抗,大破桓溫,不久秦軍到達,再破桓溫。枋頭之戰慕容垂立下大功,慕容評忌憚慕容垂,太后可足渾氏拒絕犒賞慕容垂所部,兩人合謀欲除掉慕容垂,慕容垂得知後,叛逃至前秦。慕容評毀諾拒絕給前秦洛陽地區。

    苻堅意圖前燕已久,只是忌憚慕容垂。時機已到,遂發兵意圖滅前燕。不久洛陽投降,之後,慕容評率軍30萬,在潞川與秦軍對壘。慕容評作為燕軍統帥,竟然在兩軍對壘的前線陣地上,見錢眼開

    “賣樵鬻水,積錢絹如丘陵”《晉書·慕容暐載記》

    貪財到這個地步我也是無話可說,結果自然可知,燕軍懈怠,軍心離散,之後前燕滅亡。

    慕容評攝政之時腐敗無能,漁肉百姓,嫉賢妒能逼走慕容垂,自毀長城,兩軍交戰之時竟然也貪性大發,私扣糧秣,貪婪誤國,使前燕滅亡,當其首罪。

  • 4 # 麟角1

    前燕(337年~370年) ,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由鮮卑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歷三代,享國34年。慕容評是慕容皝的親弟弟,他經歷了三朝,為宗室大佬。這個人老奸巨猾,特喜斂財,是個見錢眼開,極其貪婪的傢伙。慕容評不僅藉助高位一貫貪腐自如,並且還仗著輩分和資深,更是有恃無恐,嫉賢妒能。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文韜武略,有很強的軍事能力,曾大敗侵略者桓溫,名望很大。而慕容評對他是又忌又恨,經常在侄孫慕容暐(前燕末帝)面前盡說他的壞話,並且設計欲除之……致使慕容垂被迫無奈,只得投奔前秦。前秦皇帝苻堅大喜,親自到郊外迎接,執其手說:“天生賢傑,必相與共成大功。” 其實苻堅早有伐燕之意,只是因為忌憚慕容垂的威名而不敢。而現在前燕沒了慕容垂,於是苻堅於370年春,發兵6萬由丞相王猛統領去攻打前燕。當時身為太傅及首輔的慕容評即被任命為元帥,傾全國之兵30萬迎戰。在這樣懸殊、絕對的優勢兵力下,慕容評卻畏懼,不敢出擊。更讓人吃驚的是,大敵當前,慕容評不但不思破敵之策,反而做起了“生意”,他將駐守附近的山林、泉水統統劃為己有,當地老百姓若上山打柴、飲水,必須得繳錢 ,“賣樵鬻水,積錢絹如丘陵。”(《晉書.慕容暐載記》) 發了一大筆橫財。 如此一昧地貪婪撈錢,導致軍心渙散,喪失鬥志。冬,前秦軍發起攻擊,30萬前燕軍被打得一敗塗地,京城失陷,慕容暐被捉,前燕滅亡。慕容評隻身逃到高句麗,又被高句麗押送給前秦。慕容評的命很好,苻堅不但不殺他,還仍叫他做官。最終,老死於范陽太守任上。

  • 5 # 若耶溪水劍

    我個人以為,前燕的滅亡和慕容評有直接的關係。慕容評是前燕的資深皇室執政官員,他是前燕武宣帝慕容廆少子,文明帝慕容皝之弟,十六國時期前燕宗室、重臣,在前燕先後擔任過前軍師、輔弼將軍、章武太守等職。慕容評工於心計,歷事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四朝,算是四朝元老,在前燕朝廷中舉足輕重。他和輔國將軍慕容恪、輔義將軍陽騖,號稱“三輔”,並且他還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他生活腐化,愛財如命。在王猛率領的前秦大軍和慕容評率領的前燕大軍進行決戰的關鍵時刻,慕容評卻不顧三軍將士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竟做起了賣水鬻粥的生意。結果可想而知,前燕由此而滅亡了。

    但如果把前燕滅亡的原因都歸到慕容評的頭上也是不符合史實的,畢竟他還不是前燕的皇帝,不是擁有最高決策權的統治者,所以慕容評不是導致前燕滅亡的根本因素。導致前燕滅亡的真正罪魁禍首還是皇帝。縱觀歷代英明之主,都能夠任賢用能,選拔優秀將領作為統帥,然後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才能鞏固邊疆甚或開疆拓土。慕容評歷經四朝 ,雖然資深望重,但他愛財腐化的缺點,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將國家安危輕易託付給這樣一個愛財如命的大臣,只能說明皇帝的昏庸,所以失敗也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瑞星途開始預售,VV7該如何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