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水傾城
-
2 # 南圖教育
父母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 (一):只說事實,不貼標籤
在和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父母這樣形容自己的孩子:
“討厭學習”,“脾氣暴躁”,“叛逆”,“無法溝通”,“懶”,“不負責任““冷漠”“做事情拖拉”,等等
其實這樣帶評價色彩的去給任何人貼標籤,都會引發他的反感和反擊,一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聽到這些對他的負面評價會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改正他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怎麼樣說才能被孩子更好的接受呢?
下面這首詩可能可以稍作說明: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我見過
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
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
我見過
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請在你說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
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詩歌節選自魯思 貝本梅爾“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寫道:“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就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
下面我們用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1. 如果我們看到孩子放學回來後不做作業而在客廳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我們要說的不是“你怎麼老是玩手機,不愛學習!”,而是把我們看到的事實用簡明清晰的語言說出來,不要誇張,不帶評論,比如:“我看到最近一個星期大概有4天你放學回家後都先玩手機再寫作業。我有點擔心你的作業是否會做得太晚影響你的休息。”
2. 如果我們看到孩子吃飯速度慢,或者寫作業精力不集中,如果我們說:“快點,不要老是拖拖拉拉的。”,可能對孩子改正這個習慣並沒有太大幫助。如果這樣說可能會更好:“最近這兩天我看到你吃飯是最後一個吃完的,我有點擔心你這樣下去會影響你的健康,可以和我說一說原因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注意到今天你寫作業時看了好幾次手機,也到客廳來了三次。完成作業的時間比以前要長。今天是有什麼特殊的事情讓你分心了嗎?可以和我聊一下嗎?”
只說事實的好處是,孩子更容易接受,因為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注意不要言過其實,言過其實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比如“經常”“很少”這類詞要少用,而應該用真實的具體的數字來代替這類詞。
和孩子說事實的時候注意語氣要平緩溫和,不要帶有指責或者諷刺的意味。青春期的孩子對語氣尤其敏感,有時甚至能發現父母自己都沒覺察到的小情緒。
以上我們介紹的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因素。剩餘三個因素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分批介紹,敬請關注。
當話語裡沒有精神暴力,愛也就會自然流露!
-
3 # 遇見東方淨
這個問題得分兩個層次來回答。首先是寫作業超級慢怎麼辦。
對寫作業超級慢的問題,我們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總結一下,無外乎幾種:
1、時間觀念差孩子沒有時間概念通常是家長愛替孩子安排時間造成的,比如經常催孩子“該寫作業了”“該彈琴了”,孩子當然不用操心怎麼安排時間了,也就很難有時間觀念。因此,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就得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具體方法可以這樣:讓孩子將作業內容按科目分類,自己估算一下做完當天的作業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樣他自己心裡會有一個預期,做的時候就有一種緊迫感。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預估不準確,這是很正常的,誤差允許在45分鐘左右。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會預估更長的時間以便能順利完成,家長要理解孩子。往後走,孩子會越估越準,而且往往會比預估時間提前一點點做完。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時間預估,這跟考試有時間限制是一個道理。而且,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作業,孩子也會有一種成就感。
2、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要為孩子營造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家裡也要保持相對的安靜,家長不要出入房間,不要來回走動。 同時,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要擺放玩具、食品。
其次,在平時,當孩子專注的做某件事情,甚至是在專心的玩耍時,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因為當孩子沉浸在某件事中時,也是在無形之中培養了他的注意力。
最後,可以適當做一下專注力的訓練。可以百度一下中學生注意力訓練法,網上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借鑑。
3、學習基礎差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不會做,寫作業自然而然就慢了。
比如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去問家長,問完之後接著寫作業,可是沒寫一會又遇到不會做的題,就又去問家長。這樣來來回回,時間就耽誤了。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也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
其實,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先把會做的題做完,不會做的空著,最後再做不會的題,實在不行再求助家長。
不過,我不贊成家長替孩子解決作業問題,因為做作業必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之前釋出的一篇文章,對於孩子做作業這事兒,我有自己的方法。留到文末告訴大家。
4、學習沒有興趣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意樂,就算會做也不想去做。
其實大人孩子都一樣,對於喜歡的有趣的事都願意去做,而對於枯燥乏味的事或較難的事,那是能拖則拖。所以,對於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家長要儘量調動孩子的興趣。這一點,需要家長,特別是叛逆期孩子的家長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第二個重點是叛逆期的孩子。
本來孩子做作業慢就已經很讓人頭疼了,現在又處於叛逆期的話,確實不好處理。我覺得關鍵原則是不要試圖控制孩子,不要試圖用強權來讓孩子屈服於家長。
解決叛逆最好的方法,是瞭解孩子為什麼要叛逆,傾聽、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權,跟孩子一起研究“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加快寫作業的進度”。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自主思考能力,家長不能再一味地把他們當孩子來看,而是要像對待“大人”一樣給予孩子尊重。
要看到孩子的優點,表揚和肯定孩子,教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明白這個時期我們扮演的只是“幫助孩子的角色”。
-
4 # 湘派大叔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我以為只是一句話,沒想到是現實如此。
小朋友作業很慢,很拖,事多。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還說不得,一說就委屈的不行,我以為只我家如此。一看到這個問題。我知道了這不是個案而一種現象。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無外乎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這也無可厚非,天性如此。不這樣反而不正常了。這就需要影響注意力了,比如說作為父母以身作則,不玩遊戲,不看電視,媽媽輔導作業,爸爸就可以看看書。儘量安靜一點,不讓其分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雖然哪怕是在這種環境中,小朋友也可能會分心,有些小動作,這就需要父母引導了。當然作為輔導作業的媽媽可能會暴燥起來,大聲訓斥,這個時候爸爸要做的是不聞不問,因為惹不起啊,不然你來教,只有淡然做自己的事。並等媽媽離開後小聲勸慰到,你媽媽是對的,你要好好學習。讓孩子知道大人對他的要求,讓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小孩是長久之事,雖不建議暴力對待,但該批評的還是要批評。引導為主,批評為輔。
-
5 # 逸哥自媒體
針對寫作業,只要沒提起興趣,都是叛逆期。之前回答過一次寫作業的問題,其實如果在孩子興趣沒起來之前,只能堅持陪著,耐心一點,慢慢大了,學習好點,嚐到學習好的甜頭就好了。有時孩子不想做作業也可能是不會,這樣就要想辦法給他補課了。並且還要保證孩子吃好休息好,身體是學習的本錢,各方面都注意了,孩子慢慢會好的!
回覆列表
表姐和我抱怨,他家兒子最近特別叛逆,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磨蹭到11點多,寫一會兒玩一會兒,甚至趴在書桌上睡會再寫,打不得罵不得,大人越嘮叨孩子越能拖拉。
不由得想起一句網上名言:“”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孩子大了,開始叛逆,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越來越不喜歡聽大人的話,寫作業會非常磨蹭。不只是一位家長會遇到的情況,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煩惱。
父母應該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愛上寫作業。
一、幫助孩子來解決寫作業時遇到了困難。可以帶著娃兒一起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不會的題直接向老師或者是朋友請教,循序漸進找到作業中的問題,培養不孩子的自信心,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鼓勵為主。家長習慣了對著孩子大聲地斥責,吼叫,這樣做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只會增加他的心理壓力。如果忍不住要對著孩子怒吼,可以先暫時離開一會兒,等冷靜下來再和孩子溝通。因為過度的對斥責會讓他感覺有壓力,甚至會有逆反的心理,寫作業的速度會越來越慢。看到孩子有了微小的進步也要提出表揚,熱情的稱讚會讓他有寫作業的積極性,速度會一點點快起來。
三、適度的懲罰。如果孩子寫作業一直很慢,直接就告訴他,沒有時間觀念會把看電視的時間全都停掉。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可以獎勵他多看會電視,或者是在節假日時可以延長他玩遊戲的時間,這樣孩子心裡有了目標,就會提高速度不再那麼磨蹭了。
四、父母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能在一邊玩兒手機或者是看電視,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說我的一位同事孩子寫作業時,她會在一邊安靜地讀書或者是寫字貼,這樣孩子在濃厚的氛圍中寫作業的速度自然會提升,對學習的能力也慢慢提高了,家庭中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知道陪孩子寫作業是一件非常累的事,家長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對孩子給與最大的忍耐心和理解,不要情緒化,要發火之前默默的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
看到一段話:“我們可以嘗試著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在俗世迴響,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在這個世界上孩子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共勉!
你家娃寫作業也磨蹭嗎,都用了哪些好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