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兩頁書

    先說明一件事,北韓戰爭初期,北韓把南韓打的落花流水,很多人以為是美華人介入後才逆轉局勢。

    其實不是,北韓戰爭6月25號爆發,28號美華人就參戰了,一直到仁川登陸前發動的9月,北韓人民軍一直是壓著美韓聯軍打的,一度把美韓聯軍壓到了釜山附近,我給大家找了張圖,畫了一下,大家看一下:

    圖上那條黑線是人民軍的補給線和推進路線,兩個紅圈是釜山和仁川。大家看一下,如果要搞北韓人民軍的話,只要派出部隊在北韓半島中部區域登陸,把人民軍的補給線給切斷的話,人民軍就完蛋了。

    這點被麥克阿瑟給捕捉到了,至於登陸的地點他選在仁川了,這是為什麼?

    首先要登陸的話:

    1.要有足夠長的海岸線,不能容不下那麼多的軍艦。

    2.吃水要夠深,不然軍艦靠不到岸。

    3.暗礁不能太多,不然軍艦就要擱淺。

    整個北韓半島適合登陸就兩個,一個是釜山,另一個就是仁川。

    那麼只要麥克阿瑟看出這個問題嗎?當然不是,毛主席也看出了人民軍的補給線拉的太長,容易被切斷,也判斷出美軍可能從仁川登陸,於是趕緊讓人拍封電報到金日成那,要他防著點仁川。

    老金聽進去了嗎?聽了但沒做,因為他手裡已經沒有多餘的部隊可以防守仁川,第二,美韓聯軍已經被他壓到了釜山一線,咬咬牙,把他們趕下海自己不就贏了。

    而且他認為仁川的水位太低,相比較釜山不是個理想的登陸點,認為美華人不會冒這個險。

    事實證明他錯了,麥克阿瑟藝高人膽大,這回玩了招險棋,就從仁川登陸。而且活該老金倒黴,仁川登陸那天趕上漲潮期,仁川水位上升,軍艦直接開到了岸邊。

    守衛仁川的只有三百多北韓民兵,瞧見成百上千的軍艦烏泱泱的殺到岸邊,他們哪見過這場面,頓時嚇懵。

    美軍毫不費力登陸成功,順利切斷人民軍補給線,逆轉了局勢。

    而仁川登陸也成為了麥克阿瑟軍事生涯最後的輝煌。

  • 2 # 大將軍威武K

    任何一件事,對於那些想幹事、會幹事的人來說只有想不出的辦法、做不出的水準,而沒有做不到的愚蠢、不敢做的怯懦、想不到的無知。這就是優秀、卓越、專業、成功人士和庸碌、無能、業餘、失敗人士的區別。

    拿仁川登陸戰來說,麥克阿瑟就是一位優秀、卓越、專業的將軍,最後取得成功!而反對他的人,包括戰場對手在內談不上庸碌無能,至少是缺乏足夠的優秀、卓越的思維。

    麥克阿瑟第一次踏上北韓戰場是1950年6月27日,當時正是北韓人民軍突破三八線、佔領漢城,韓軍一路潰退的時候。在幾乎沒有空中護航的情況下,麥克阿瑟乘坐的“巴丹”號專機和北韓空軍的兩架戰鬥機擦身而過,降落在水原機場,然後他本人登上漢江南岸、半島西海岸邊的一座高山,眺望著北面硝煙滾滾的漢城。

    據當時在場的人講,麥克阿瑟在這座山上待了一個下午,只是指著擠滿人的漢江大橋說了一句“炸掉它”,便再沒有第二句話。

    然後就是美軍部隊以營、團、師為單位攜帶武器彈藥陸續進入北韓戰場,駐日本的美軍航空兵持續增大對人民軍後方的空襲。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名的戰將來說,麥克阿瑟他應該很清楚此時的北韓戰場對己方有多麼的不利。駐亞太的美軍第8集團軍雖說有數萬之眾,但是對戰場一點也不熟悉,而且四五年的奢靡生活對這支部隊腐蝕不輕。韓軍又是一潰千里,美軍進去了首先得遏制住人民軍的攻勢,然後才能談得上反攻!

    別看麥克阿瑟嘴上叫喚的有多兇,無非是給即將告別安樂生活、重上戰場計程車兵們打氣,鼓勵他們堅持住。不然他為什麼要下令炸掉漢江大橋?如果有信心從正面把人民軍擋住並殲滅,完全可以等他們過了漢江然後集中兵力火力予以打擊。

    美軍進入戰場後,麥克阿瑟也沒一下子就把兵力集中起來打,而是一個團、一個師輪番上陣去打。這多少有點交替掩護的意思,從美軍進入北韓伊始到仁川登陸,參加作戰的就是美24、25師這兩支員額不全的部隊,精銳部隊騎1師主力始終在釜山。

    前線用戰鬥力不太強的步兵在航空兵配合下死頂,掩護精銳部隊和重灌備集結,同時還可以消耗敵人。人民軍的第四次、五次戰役,表面上看是美軍兩個師大敗,實際上人民軍的損失更慘重。開戰前人民軍總兵力13萬多人,擁有150輛坦克,等打到釜山減員超過半數以上!

    釜山一線打得激烈的時候,麥克阿瑟開始準備仁川登陸了。

    仁川登陸的最初計劃是7月初,麥克阿瑟準備派騎1師擔任主力。但是由於人民軍推進很快,主力並未受損。而韓軍一潰千里,半島南端局勢惡化,所以推遲了。要知道,仁川登陸的成功及意義在於半島南部是否還能守得住。如果被人民軍全部佔領,那麼仁川登陸再成功,也只有戰術意義毫無戰略意義。

    到了8月下旬,看到人民軍已經拼的差不多了,而數十萬“聯合國軍”在釜山業已集結完畢,鐵鉗的一頭已經形成,就看另一頭了。

    8月23日,仁川登陸行動的討論會在東京麥克阿瑟的司令部舉行。與會的有美國陸軍參謀長柯林斯上將和海軍參謀長謝爾曼上將。實際上,早在此之前麥克阿瑟就把仁川登陸計劃向五角大樓提交過。而美國軍方包括參聯會主席布萊雷德利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反對這一計劃。理由是這裡的航道太窄,不適合大規模登陸行動,一旦灘頭攻擊受挫,後續部隊就難以繼續行動。

    布萊雷德利是參加過二戰的美軍統帥級人物,不過他的經歷只是陸軍,指揮百萬大軍進行一線平推他在行,而對於兩棲登陸戰這種極度冒險的行動,他是不在行的。當時五角大樓裡的美國將軍們也沒有幾個是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對麥克阿瑟這一套當然不懂。

    回顧太平洋戰爭,幾乎所有的兩棲作戰都是海軍陸戰隊唱主角,打得又快又猛,關鍵就在於富有冒險精神,敢於以孤軍奮戰的方式向日軍陣地猛插。相反以陸軍為主角參加的島嶼爭奪戰則過於依賴炮火,打得拖泥帶水。如吉爾伯特群島登陸戰、沖繩戰役。

    換句話說,只要是沒有絕對把握的仗,陸軍絕對不會去打。

    在仁川登陸戰中,麥克阿瑟可以說是耐著性子對這些大權在握卻又不懂兩棲戰的將軍們循循善誘,最終使得五角大樓和白宮的袞袞諸公們半信半疑的答應了仁川登陸這個被李奇微比喻成“一比五千賭博”的大膽計劃!

    美華人把兩棲戰看作是翻盤的行動,只是不贊同在仁川進行。而金日成和人民軍中的蘇聯顧問們壓根不會想到兩棲戰,他們能想到的只是趕快集中兵力把釜山的敵人趕下海去。在即將決定命運的仁川至漢城一線四十公里的地段上只部署了8000多人的新兵部隊,而仁川僅有1600餘人。

    9月15日清晨,由陸戰一師和步兵第7師這兩支在太平洋戰爭中錘鍊出來的精銳之師組成的美十軍和配屬作戰的南韓海軍陸戰隊共7萬大軍,由麥克阿瑟親自指揮,在數百艘美軍戰艦的強大火力掩護下發起二戰以後至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兩棲登陸戰——仁川登陸戰!

    猛烈的炮火摧毀了人民軍簡易的海防工事,陸戰隊員乘坐登陸艇趁著潮汐蜂擁而上,搶灘登陸。

    只一天工夫,到當天下午5點30分,美軍就完全控制了仁川。

    9月16日,困守在釜山的美第8集團軍發動全面反攻。

    9月23日,北韓人民軍從洛東江沿岸向北全線撤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各位大神,正宗茶葉蛋的做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