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妙智坊

    首先要知道這是儒家思想,講的是“大我”與“小我”。這個知道了,會吸收儒家思想精華又不會囿於儒家之域。

    儒家言事有大小之別,君臣父子兄弟妻子都有規矩,而且依此規矩人人和平喜氛洋洋,這是儒家之道,也是人倫之美。孔子先師有他心中理想的烏托邦,這“隨心所欲不逾矩”便是這理想之國之常理。

    百家爭鳴,有孔子孟子墨子韓非子老子莊子……孔子之德,在於君子和平,孔子大聖人解決不了的幾個問題,下述陳一二,亦可知“矩”切應“與時俱進”……

    1..“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又必須說清

    2..“道不同不相為謀”又必須同謀

    3..“為勸君王以死相諫”不死行否?

    4..........

    簡例幾句在《論語》中決無答案,否則便無儒士“道不同不相為謀”拂袖而去之低智商的“瀟灑”,又會少卻很多“死諫”之剛烈愚孝忠臣……可知孔子隨心所欲也有“難行難至之地”,所以孔夫子一生教育有成卻政事鬱郁……

    孔子講儒為矩,卻難矩世事天下,學儒有綱常為人倫之幸福之和美,卻難面複雜之當今時世,況若以儒思想面對美帝絕難行通也……

  • 2 # 夢中的自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體現了自由與規矩的和諧統一。自由的人內心有規矩,但是沒有束縛;內心有原則,原則之上則自由自在。自律即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和他律,在有的人看來的確是一種約束和限制,而對於自我要求嚴格的人來說,正是因為嚴於律己,他們才充分享受到了工作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事實上,一些人感到的“不自由”,並非由於約束太緊,而是源於慾望太多,總想透過越軌破戒,追求形形色色的自我滿足

    太隨心並不是很好,太所欲也並不妙.凡事適可而止,不可過量

    自由是一種境界,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心有多寬,自由就有多大.

    但是自由也是建立在大家都遵守規矩的基礎上的,

    現在社會這句話多是指一件事情順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過於刻意安排,順其自然,似乎有一種消極的意識形態,但也是現在社會缺少的一種意識,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發展的規律。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學有所成,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了;四十歲我已通達事理,不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我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到了七十歲,我就能隨心所欲地做事,而絕不違背禮義,逾越規矩。”

    就思想境界來講,孔子一生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思想和言行融合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

  • 3 # 古墓奇談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體現了自由與規矩的和諧統一。自由的人內心有規矩,但是沒有束縛;內心有原則,原則之上則自由自在。自律即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和他律,在有的人看來的確是一種約束和限制,而對於自我要求嚴格的人來說,正是因為嚴於律己,他們才充分享受到了工作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事實上,一些人感到的“不自由”,並非由於約束太緊,而是源於慾望太多,總想透過越軌破戒,追求形形色色的自我滿足

    太隨心並不是很好,太所欲也並不妙.凡事適可而止,不可過量

    自由是一種境界,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心有多寬,自由就有多大.

    但是自由也是建立在大家都遵守規矩的基礎上的,

    現在社會這句話多是指一件事情順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過於刻意安排,順其自然,似乎有一種消極的意識形態,但也是現在社會缺少的一種意識,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發展的規律。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學有所成,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了;四十歲我已通達事理,不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我對各種言論能辨別是非真假,也能聽之泰然;到了七十歲,我就能隨心所欲地做事,而絕不違背禮義,逾越規矩。”

    就思想境界來講,孔子一生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思想和言行融合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紫天雲

    《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卻又完全合乎法度,實現了道德精神的完全自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援引程子的話說:“孔子生而知之也,言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立,能自立於斯道也。不惑,則無所疑矣。知天命,窮理盡性也。耳順,所聞皆通也。從心所欲,不逾矩,則不勉而中矣。”

    在程朱理學經典作家看來, “從心所欲不逾矩”,意味著“不勉而中”,也就是能夠隨心所欲,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指導,他的行動用不著有意的努力,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確,這代表著人生道德修養發展的最高階段。

    “不勉而中”的“中”,也就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

    正如《中庸》中所寫的那樣:“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等情緒尚未發生時,無所偏倚,大中至正,所以叫做“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發生時,都能合情合理,適中而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便可生長髮育。

    這一“中和”的境界,其特點是大中至正,其本質也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代表了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修養境界。

  • 5 # 佐一一的文字

    大家都知道“隨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論語·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在道德學問上有所成就,四十歲通暢事理而不迷惑,五十歲理解了人生命運這一道理,六十歲聽人講話能判明是非,七十歲做事便能隨心所欲而不致於超越準則和規矩。

    在我看來,首先,這是一種生活態度。

    人到老年,並沒有仗著自己是耄耋老人而無底線的隨心所欲。在道德準則,社會秩序允許的範圍內得到最大的自由。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對自己始終會有約束,像那種碰瓷、訛人的隨心所欲的壞,是完全放棄了做為人的最後底線,是個人及家庭的恥辱。

    其次,它體現了老人的修養與道德水準

    沒有誰會喜歡為老不尊的老人,更別說尊重了。七十歲活得通透的人大都看透一切,可以隨遇而安,胸懷大度。

    他們更多的是承擔一種社會責任,不放縱、不逾矩,活得通透乾淨。把所有的隨心所欲裝入社會秩序的框架中。

    最後,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

    翱翔天空的風箏是自由的,但還有一根不讓它失控的線能隨時將它拉回。高速執行的火車自由奔騰,但離了鐵軌,它寸步難行。哪裡都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遵守了一定的規則,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

    孟子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克雷洛夫說過:不要過份的醉心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參考《白話四書五經》

  • 6 # 假裝外行看門道

    你有沒有一件做到特別熟練的事情,就是蒙上眼睛做都是輕鬆自如,又不錯分毫的那種,如果有,那體會就會更深刻一些。如果你沒有,那一定會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比如蒙著眼睛拆裝槍支,在美國西部電影中那種出槍又快又準又瀟灑的牛仔等等。

    這些都與“ 隨心所欲,不逾矩”是一樣的道理——孰能生巧、功到業熟!這說明了孔子對周禮已經爛熟於胸,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他的一舉一動都不需要透過大腦的思考,就能做到準確無誤。

    而孔子達到這樣一個程度,從十五歲至於學,到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用了整整五十五年,近六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畢生精力。

    所以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孔子是透過自己成長的經歷,給弟子們的一種啟發,一是人生成長必須要經歷的幾個階段,而不是簡單說你十五歲該幹什麼,三十歲有該幹什麼。人生中不論遲早這些經歷都是要經歷的。二個就是做成一件事情的難度,做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總要經歷一段很長時間的磨練,“如琢如磨、如切如磋”便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幹燜皮皮蝦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