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複利無聲
-
2 # 千仞財經
誠邀
這件事情起因是16年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同暴風集團在海外投資踩雷,結果破產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最終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名下相關銀行賬戶、股權及基金份額被申請財產保全,涉及金額57億左右,其投資成本約44億左右。
大家仔細去看暴風集團這幾年A股的表現,不難看出市場對其的態度。其實當初暴風集團上市遭爆炒,有人就出來質疑其盈利模式未必具有持續性,價值被嚴重高估。但當年身披影片播放器第一股的美名,股價從3元多一點短短倆月衝上120幾的天花板。如果說這其中沒有貓膩,我相信很多人是不信的。那問題來了,光大資本這次踩雷,和暴風集團有多少關係,招商銀行本次作為優先順序投資方,拒查其優先順序出資金額共32億,其中28億是出自招商銀行,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以劣後身份分別出資了6000萬和2億。正常這種基金的設定是要虧先虧劣後,保障優先順序本金的安全。但這次踩雷,專案直接宣告破產。據說光大和招商之前是簽訂了差額補足函,作為國內知名的金融大廠,招商和光大這次的龍虎鬥,可以說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國內金融單位投融資水平,尤其是在海外投資專案風控方面的不足。
-
3 # 交易社會
其實說起這場訴訟,還是緣起2016年的一次失敗的併購。2016年,光大資本下屬子公司光大浸輝聯合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設立了浸鑫基金,並擬透過設立特殊目的載體的方式直接或間接收購境外MPS公司65%的股權。
據瞭解,浸鑫基金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化基金,包含優先順序、中間級和劣後級。光大資本作為劣後級合夥人之一出資6000萬元,暴風集團劣後出資2億元,招商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作為優先順序資金分別出資28億元和4億元。
2016年5月23日,浸鑫基金完成了對MPS公司65%股權的收購。但後來,MPS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從而使得基金面臨較大風險。浸鑫基金中,兩名優先順序合夥人的利益相關方各出示一份光大資本蓋章的《差額補足函》,主要內容為在優先順序合夥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而這也就引發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招商銀行起訴光大資本的事件。
不過,對於該《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光大證券卻表示:存有爭議。公司認為差額補足義務的性質判斷存在不確定性,最終須承擔的具體責任仍須經法律程式或其他必要程式後再行明確。
如果光大資本確實與優先順序合夥人簽訂了《差額補足協議》,這份協議也是遵照雙方真實意思表達的話,該協議就具備法律效力,招商銀行確實可以就此向光大資本提出賠償要求,但是至於賠償的金額還需要法院根據事實依據進行判斷。
至於為何光大資本僅出資了6000萬就要賠付多達幾十億呢?那是因為光大資本屬於劣後級,對劣後級而言是槓桿,結構化安排事實上起到劣後級對優先順序提供擔保的效果。
雖然,目前就《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沒有定論,但是光大證券還是進行了計提。光大證券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96.57%,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就是上述“踩雷”事件。3月19日晚間,根據光大證券披露,對浸鑫基金所投專案(MPS)的相關事項進行了評估,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基於謹慎性原則,2018年度擬計提預計負債14億元,對相應的股權投資和應收款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21億元,已超過公司2017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10%。
另外,根據暴風集團5月8日公告,光大浸輝已對暴風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馮鑫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暫計至今年3月3日為6330.66萬元),共7.51億元。
5月31日,光大證券釋出公告稱,光大資本於近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應訴通知書((2019)滬74 民初601號)。浸鑫基金中一家優先順序合夥人之利益相關方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因前述公告中提及的《差額補足函》相關糾紛,對光大資本提起訴訟,要求光大資本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人民幣34.9億元。目前,本案尚處於立案受理階段,對光大資本的影響暫無法準確估計。
此外,光大證券還表示,目前,因相關事項,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經自查發現名下相關銀行賬戶、股權及基金份額已被申請財產保全,涉及相關銀行賬戶資金約為57.76萬元;相關投資成本約為43.88億元。
-
4 # 莫妞金融說
謝邀。最近這個“招光龍虎鬥”在金融投資圈的影響力,僅次於某商銀行同業資管事件。我曾在招商銀行駐場協助某專案債券發行,當時恰好看到了一些有關的資料。總體來說,排除不可控的指令性因素,本次合作投資專案的折戟,最直觀反映出當前部分國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等)在投資盡調和風險評估方面的失職,水平有待提升。
簡單說下整個事件的過程。在2016年,光大證券旗下光大資本,透過其下屬子公司光大浸輝聯合暴風集團(即著名的暴風影音的控股公司)、招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等設立了浸鑫基金,目的是想透過特殊目的載體(即SPV)的方式收購境外體育版權巨頭MPS65%的股權。由於後續經營困境,MPS在2018年10月宣佈破產,相應的,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這時候,浸鑫基金的多位投資方由於相互之間的“地位”不平等,矛盾就產生了,主要問題集中在“差額補足”方面。
簡單解析下其中的問題:
1、浸鑫基金是典型的結構化基金,包含劣後級、中間級和優先順序。劣後級通常是以放大槓桿的方式,以小的資金搏大的收益,因而其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一旦損失產生,一般存在補足優先順序投資差額的協議和義務。
2、在這個事件中,光大資本、暴風集團作為劣後級合夥人分別出資6000萬、2億元;而招商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作為優先順序分別出資28億、4億元。根據雙方之前的蓋章協議《差額補足函》來看,檔案中提到,在優先順序合夥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
3、而這時,光大資本的母公司光大證券卻提出對該《差額補足函》有效性的質疑,認為“內容和金額都存在爭議”。這也就引發了招商銀行起訴光大證券的結果。
4、從金額上來說,招商銀行在訴訟中要求光大資本履行差額補足義務,具體約為人民幣34.9億元。目前,本案尚還處於立案受理階段。就我個人來看,最終大機率還是會判進行差額補足,只是金額會有所下調。畢竟,對於僅出資6000萬的的光大資本而言,突然讓它賠償幾十個億,確實會有點想不通。
5、目前,光大證券的態度還是很配合。雖然函件有效性還沒有定論,但其已經對該項“踩雷”事件進行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就光大證券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擬計提預計負債14億元,其中對相應的股權投資和應收款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21億元,同年
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96.57%。
6、其實該項事件的發生,也暴露出:
(1)起訴方招商銀行的基礎評估體系不夠謹慎;
(2)暴風集團“牛股”近幾年上市被幾十倍爆炒,其實是價值被嚴重高估;
(3)光大資本簽訂《差額補足函》時的草率和對自身股權投資的過分自信;
(4)結構化基金風險因素較大,一旦投資專案出現問題,很容易引發出資合夥人之間的嚴重內鬥,從而影響基金本身和後續合作。
如果真要定性該項事件,我個人認為大可不必將其誇大。就基金本身來說,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專案;就合夥人矛盾而言,其實也就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訴訟案件,沒有履行相應條款,起訴也是很正常的。可能是因為原告和被告都是在金融行業有較大影響力,所以公眾的關注度才會那麼高。
-
5 # 熊貓念念
這件事其實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
複雜的事情簡單說。
簡單來說,既然招商能將光大起訴,那麼最起碼就說明有起訴的法律依據。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有糾紛,而且糾紛有相應的證據表明可以採用法律途徑解決。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糾紛,但有好多沒有法律上的證據,或者法律途徑的代價太高而放棄了。
簡單梳理一下這件事:
一,2016年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的一款金融產品出了問題,被招商銀行起訴,這款金融產品就是“浸鑫基金”,浸鑫基金就是主角。
浸鑫基金是光大資本子公司光大浸輝和暴風集團等其它機構成立的一個金融產品。
二,本來打算是收購以後,基金資本就能從二級市場退出,但是呢,破產以後就產生了損益。導致基金資本無法退出。
三,為什麼招商銀行要起訴光大資本呢,因為《差額補足函》,據說這個裡面涉及到了優先順序合夥人無法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差額補足。話說如果這個協議雙方沒有異議,那麼也就不從在糾紛。但是呢,從目前來看,協議裡面可能有“坑”,所以出現了糾紛。
第四,為什麼說這事件很複雜呢,因為涉及到境外併購,那麼就有可能涉及到“資本外流”,“資產轉移”,而協議雙方又沒有及時糾正協議裡面的“坑”,從而出現了“小坑”變“大坑”。光大資本也許認為,基金產品的錢都是散戶的,到時候出現虧損散戶背鍋就行了,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基金產品裡面應該有“惹不起”的資本。所以才走向了法律。
這件事說明什麼呢?說明資本運作的暗黑,假設這件事件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局”,那麼整件事件就涉及到很多灰色的問題。
這就是資本的魅力吧,看似華麗的外表下,其實暗藏著風險,作為散戶,我們也無能為力,以後的投資只能謹慎小心。
回覆列表
感謝提問,我是職業投資人無聲。
回答,第1個光大證券在當時做這個專案的時候,風險評估是不夠的,第2個招商銀行在當時提供信用貸款的時候,其實自身也是有問題的,第3個是屬於正常的商業糾紛,沒有完成支付上訴起訴是很正常的。第4個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銀行系統未來這樣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銀行現在6/7倍的估值在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反映了風險預期的,不必過度反應。